家住市南的張大媽5年前體檢的時候就被查出有糖尿病,之後她在內分泌科就診,一直口服降糖藥,血糖控制的還比較滿意。疫情期間,張大媽「深居簡出」,沒有及時去醫院複查,也忽視了自身血糖的監測。上周末晚,正在看電視的張大媽,突然感覺到眼前有黑影飄動,她以為是老百姓常說的飛蚊症,並沒有在意。沒想到,第二天早上醒來,發現右眼視力嚴重下降,連眼前的手指數都數不清了,急忙來到醫院眼科檢查,一查才知道,原來是右眼玻璃體積血,而這玻璃體積血的罪魁禍首,就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怎樣威脅著我們的眼睛
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長期的高血糖除了會造成心、腦、腎的損傷外,還會對患者的眼部造成嚴重的威脅,引起多種眼部併發症。
常見的包括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白內障、糖尿病性角膜病變以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終末期形成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上面這位張大媽就是得了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才會造成玻璃體的積血。
視力嚴重下降竟是眼底出血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之一,也是眼科最常見的眼底疾病之一。長期的高血糖損傷視網膜毛細血管,在人體的代償機制下,就會長出許多新生血管,新生血管非常容易出血,少量的出血會造成眼前黑影的飄動,而大量的出血則會像上面的張大媽一樣出現嚴重的視力下降,嚴重的會造成視網膜的脫離,這都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視力嚴重下降的禍根。
糖友護眼須儘早檢查
然而,對於早期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眼部症狀並不明顯,像張大媽這樣的情況往往說明疾病已經進入了嚴重階段。正是由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發現困難,因此對於廣大的糖尿病患者來說,定期的眼科檢查就顯得十分必要,1型糖尿病患者發病後5年,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剛發現時,就應當到眼科進行詳細的眼底檢查,根據眼底檢查的結果,必要時進行眼底螢光血管造影檢查,以明確是否存在需要處理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用最小的代價拯救更多的視功能。
老花好轉莫高興的太早警惕白內障
糖尿病性白內障往往和老年性白內障同時存在,在糖尿病患者人群中會出現白內障發生較早,進展較快,並且很容易形成成熟期白內障等特點,從而增加手術的難度和風險。因此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出現短時間內近視度數的快速增加或者老花眼狀態突然好轉,我們就要考慮是否是存在糖尿病性白內障的可能。我們在檢查眼底的同時,也需要詳細檢查晶狀體的情況,如果白內障迅速發展,就要警惕到糖尿病性白內障的可能,積極控制血糖,並及時予以手術治療糖尿病性白內障,避免白內障發展到成熟期,增加手術的風險。
專家介紹
周佔宇,青島市市立醫院眼科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擔任山東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青年學組組長,山東省醫師學會眼科醫師分會常委,青島市醫學會眼科分會主任委員,青島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家委員會眼科學基地主任,青島市醫藥衛生優秀學科帶頭人,擔任《中華眼底病雜誌》編委。承擔省部級課題3 項,發表SCI 論文4 篇及核心期刊文章30 餘篇,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1 項,市級獎勵2 項。
周佔宇主任長期從事糖尿病眼部併發症的防治工作,帶領中心的眼底病、角膜病、白內障和青光眼四個亞專業團隊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角膜病變,糖尿病性白內障以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的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顯著的增加了糖尿病眼部併發症早期診斷率,提高了治療成功率,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
專家出診時間:
周一上午周三全天(東院) 周四上午(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