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篇我們接著分析。既然特價版淘寶如此尷尬,那它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淘寶雖然推出了新平臺,看上去是衝拼多多去的,但實際上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或許特價版淘寶只是淘寶管理層為了給集團高層和股東的一個交代。為了表現出面對拼多多管理層是有行動有反制措施的,並沒有坐以待斃。但實際上特價版淘寶可能只是一個面子工程,面對對手不求能打,只要靜靜地呆在那裡就好,你覺得呢?
和特價版淘寶的三大尷尬相比,拼多多正好有三大優勢。
第一,獲客成本優勢。拼多多最大的優勢就是背靠12億用戶的微信和騰訊,可以以極低成本獲得新用戶。第二,心智優勢,拼多多最大的壁壘是它用短短幾年迅速佔領了好幾億人的心智,幾乎所有人一提到拼多多就聯想到價格便宜,一想到買便宜貨,第一個想到去拼多多。這種用戶心智一旦形成,不管是後來的特價版、淘寶還是京東的驚喜,都無可奈何,晚了就是晚了。第三,支付優勢。大家都知道我們在淘寶、天貓上買東西只能使用支付寶付款,而拼多多同時支持微信和支付寶兩種付款方式。要知道在下沉市場,特別是農村,很多人可能沒有支付寶,但基本都有微信,阿里要和拼多多搶下沉市場,就不得不面臨支付上的挑戰。
大家接著想一個問題,既然特價版淘寶幹不過拼多多,那淘寶能不能幹脆自己捲起袖子正面PK拼多多呢?我的結論是:這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敢不敢的問題。阿里電商80%以上的流量是淘寶貢獻的,淘寶是阿里電商帝國的根基,天貓是變現賺錢的工具,沒有淘寶的流量支持,天貓就是一隻病貓,如果淘寶自己上臺跟拼多多正面板車就必須改變平臺目前的戰略定位和策略。
具體怎麼做呢?
第一步,淘寶要改變現在的商品推薦機制,開始和拼多多一樣主推超低價產品。第二步,目前淘寶的商品搜索排名90%是被天貓佔據的,如果讓淘寶買家看到並買到低價產品,就必須掐斷對天貓的流量支持,優先展示和推薦淘寶的低價產品。這樣一來,天貓就斷了大部分流量來源。僅僅依靠天貓自身的用戶和流量,交易額一定會大跌,交易額大幅。減少不僅會導致天貓平臺盈利危機,平臺上的賣家也會軍心不穩。
總之如果淘寶突然拼多多話,天貓也沒有好日子過,生死存亡都會受到威脅,就沒辦法應對另一個對手京東的挑戰。從宏觀上看,阿里巴巴不僅是一個成熟的生態系統,也是一個龐大的經濟體,經濟體內部不同角色相互協同,各有分工。如果貿然拿淘寶這個最有價值的資產去硬剛拼多多會牽一髮而動全身,風險和代價會大到難以估量。阿里高層當然不會那麼蠢,也不敢那樣做。另外,淘寶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升級,好不容易擺脫了當初便宜、low的品牌形象,如果再回過頭去學拼多多,怎麼便宜怎麼來,怎麼接地氣怎麼來,那這麼多年的努力就一朝回到解放前,衝著這一點,淘寶也不甘心、不情願去學拼多多。
總而言之,奮鬥了十幾年的淘寶,不僅背上了偶像包袱,更背負著集團戰略利益的束縛。它不會去正面硬剛拼多多。這就好比一個上有老、下有小、拖家帶口的中年人,是不會隨便跟一個血氣方剛的小年輕硬碰硬的。因為身份不對等,代價不是一個量級。
總之一句話,面對拼多多,淘寶自己不敢打,淘寶的小弟打不過。就雙方的角色來看,淘寶是既得利益者,拼多多是後來者,對淘寶來說是地盤損失多少的問題,怎麼樣都算不上贏。而對於拼多多來說是發展快一點、慢一點的問題是搶到的地盤大一點、
小一點的問題,怎麼樣都算不上輸,拼多多和淘寶之戰不是百米賽跑,而是一場可能持續幾年甚至十幾年的馬拉松式的戰爭。戰爭才剛剛開始,短時間不存在你死我活,只存在底盤的重新劃分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好,以上兩篇是針對淘寶和拼多多的深度分析,碼字不易,點個讚留個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