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東本身不是奇葩說,他成功地把一檔綜藝節目,做到了六季
首先,我們越來越自負和驕傲了,覺得憑著一段採訪,幾句話,能在網際網路上找到的信息就去認識一個人。奇葩說是馬東的代表作,就像樂隊的夏天一樣。但是馬東本身不是奇葩說,他成功地把一檔綜藝節目做到了六季,而且是關注度越來越高,但除了能說明他是個成功的製作者還能說明什麼呢。他在奇葩說的發言是他內心真實的想法嗎?還是不是呢?除了能得出一個有才華,深諳綜藝節目的痛點和觀眾心理,並且主持功力強以外我得不出其他的結論。
你越想探尋一個人的全貌,你掌握得關於他的事情越多就離真實本身越遠。那只是我們憑藉著自己的價值觀和思維體系把一串串事實拼湊成一個我們所認為的某人,不只是馬東老師,還有任何我們想要了解的人。人性太複雜了,記得小時候做的語文閱讀,總會問主人公是個什麼樣的人,或許善良,熱情,積極,又或許自卑,膽小甚至市儈。但是一個善良的人難道就不會做出傷害別人的事嗎?
一個膽小的人也可以在某一刻勇敢地站出來。為什麼試圖用幾個詞就去概括和定義一個人呢?他是怎樣的人和你對他有怎樣的態度是兩回事,我想後者可能才是樓主真正想問的吧。 我還喜歡他的有溫度。手下的小孩有了委屈,他會給時間給場合,讓說出來。表達出來的是:我知道你有委屈了,你說出來。而不是:我知道你有委屈了,我看出來了,那我說點什麼溫暖你吧。
我這塊對比的是蔡康永。大家都說蔡康永很暖,但我感覺不到,我眼中的蔡是很冷的,他對人的幫助可能出於看見了,出於我有能力,出於幫助他人,出於同情,但不會出於我心疼你。還有他的事業有成我也喜歡。他做事情,完成度很高,進步很快,每一次都超出想像。比如奇葩說六季了,口碑越來越糊,但於我而言每一季都有驚喜,每一次都把選手逼向了新高度。樂隊的夏天,我從毫無興趣,堅決不打算看,到被圈粉,也是意料之外。
他父親說相聲的,做名人的兒子,還沒有被掩蓋住光芒,一把歲數大放光彩。自己最開始在做電視,然後又辦網綜當資本家,講件事都辦的不錯。這樣的人喜歡起來很暢快。奇葩說就是個綜藝節目。一群人湊一塊耍耍腦子鬥鬥嘴皮子。看他們唇q舌戰,能幫我開闊思維,提供看問題的角度,還時不時地獲得一些知識點。六季老粉,前三季刷了好幾遍。因為這個節目喜歡上少奶奶姜思達陳銘和傅首爾。不知道馬老師還會不會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