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開始就告訴你漫畫主角的死期,你還會繼續看下去嗎?
換個問法,你又是否願意讀一個已知結局的故事?看一段註定於百日後死亡的人生?
這個問題,在漫畫家きくちゆうき(@yuukikikuchi)的手下以四格漫畫的形式提出——《一百天後會死的鱷魚》
這是一部完全可以被稱為網絡漫畫史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沒有之一。它是這一百天內關注量最大的漫畫,篇篇轉發過萬,媒體爭相報導,電視臺為其拍攝節目。
與這陣仗相反的是,漫畫內容只是在描寫一隻普通鱷魚的故事。
《一百天後會死的鱷魚》的主題正如其名,作為主角的鱷魚在第一話裡被定下了死期:一百天,鱷魚自己並不知情。作者每天更新一話,描述這隻鱷魚平凡無比的日常生活。而作為旁觀者的讀者們,則在這一百天內感受鱷魚的「生命倒計時」。
在輕鬆、幽默的四格漫畫題材下,一場生與死的討論就此展開。
而在前幾天,這隻鱷魚終於迎來了他的一百天。
「只有讀者才知道鱷魚的壽命,這一點太沉重了。」
故事的最初,是從一隻傻笑的鱷魚開始。
(作者在自己的推特上公開了全部漫畫:https://twitter.com/yuukikikuchi,為便於閱讀,我節選了其中一部分,並翻譯成了中文)
幾個月前,《一百天後會死的鱷魚》開始連載。第一話中,看著電視的鱷魚肆無忌憚地笑出聲,簡筆畫式的畫風讓他更加充滿傻氣。僅僅看這四格漫畫的內容,讀者無疑會認為這是一個兒童向作品。但漫畫末尾所帶的「生命倒計時」,卻讓輕鬆的氛圍反而凸顯出了沉重。
「離死還有99天」,一開始就定好了生命時限,被作者加在每一話的末尾。
每日如此。
只有一百天生命的主角,會過上怎樣的生活?和讀者想像相斥的是,鱷魚並沒有馬上去展開波瀾壯闊的冒險,或是開始驚心動魄的日常。相比之下,他只是開始了長達一百日的,普通日常。
而一隻普通,平凡,又略帶傻氣的鱷魚,也就這樣逐漸被讀者了解。
他會對危難中的他人伸出援手。
亦會對好友——一隻小老鼠的大道理報以傻笑。
他還在期待長篇連載漫畫的結局。
於是在僅開篇短短幾話的時間內,《一百天後會死的鱷魚》就已經受到大量讀者的關注。
最開始的原因,是「悲傷」。
看著一隻可愛鱷魚的生命逐日減少,無法抵抗,無法更改,這無疑會讓讓人感傷生命逝去。人們感慨「他不知道自己的死期,身邊的人也不知道。好難過啊」。
但與此同時,亦有人開始進行更深的思考:「人生的日期的長短不一樣,但都有倒計時」。
而主角鱷魚「不知道自己的死期,身邊的人也不知道」這一事實,似乎也可以放在每一位讀者的身上。
諸如此類的延伸內容,也是這是這本漫畫開始被關注的另一個原因。
不同思緒下,鱷魚的故事以另一種方式被看待。
「他的人生只有短短的一百天」,抱著這樣想法的讀者們,看待這段人生的眼光也隨之改變。
漫畫的第十一話裡,愛看電視的鱷魚在享受節目,場面輕鬆搞笑。但節目的末尾中一句「下回再見」卻觸動了讀者的心。
雖說是「下回再見」,但這「下回」對鱷魚來說是否又意味著永別?即將於數十日後離開的鱷魚,被讀者們格外珍惜。
人們會因為他幫助他人而無比感動。
會因為他貪吃而高呼可愛。
連平凡無比的,和朋友一起吃拉麵的景象也變得十分溫馨。
於是在漫畫連載前期,大量讀者在這部內容輕鬆的漫畫下評論「很難過」「要哭了」。
作者對此曾做出過回應:「雖然很難受,但是包括我在內,大家和身邊的人總有一天會迎來終結。希望每個人都有一個不錯的結局。」
作者的「大家和身邊的每一個人總有一天會迎來終結」,意指每位在讀漫畫的人也同鱷魚一樣,在進行著無聲的倒計時。
而我們看待鱷魚人生,與看待自己人生之間的不同,或許也僅在於知與不知。
我們也可以試想,如果沒有「一百天」的時限,抹掉結尾的倒計時,那鱷魚是否還會被如此喜愛?反過來說,如果我們知道自己的期限,又是否還會度過如此的人生。
似乎這意味著,終將會逝去的,才會被珍惜。一些讀者指出,「如果鱷魚其實知道自己期限的話,那他過往的一舉一動都會給人不同的感覺」。
當抱著這樣的的觀點,重看上面的幾畫,也會有一種新的滋味油然而生。
漫畫中的鱷魚,並沒有過著順遂的一百天人生。
在《一百天後會死的鱷魚》中,主角鱷魚平凡無比。他在咖啡廳打工,似乎沒有一技之長,不存在富裕的家境,但有三兩交心好友,平時一起吃吃拉麵。
鱷魚也有自己的心上人:一位同在咖啡廳工作的鱷魚小姐。他曾鼓起勇氣邀請對方吃飯,但遭到了拒絕。
他甚至也沒有特別想做的事情,只是一日復一日的度過瑣碎的人生。鱷魚的老鼠朋友曾問過他有沒有想做的事情,回答則是「沒有」。在這一話的評論裡,一位網友留言:「如果他知道自己離死還有76天的話,恐怕就不會這麼回答了吧」。
接下來的故事,似乎也可以套進任何普通人的生活裡。當生命只剩67天時,鱷魚在給老人讓座。
生命只剩62天時,他也仍然無法對心愛的鱷魚小姐開口。
在還剩59天時,鱷魚撿起了地上的易拉罐。
「每天都是無所事事的一天啊」連載過半,網友們開始有了這樣的感嘆。而鱷魚生命的一半時光,也就在這「無所事事」中消耗殆盡,沒有直擊人心的情節。
這也讓一部分讀者,開始感覺看到了自己的人生。
「會不會有一天天照鏡子時,發現這鱷魚就是我……或者,我覺得比起看到鱷魚的結局,我可能會先消失,害怕…」
事實證明,這也並不是那麼漫長的一百天。
連載剛開始,有人說「一百天很長,所以姑且不用擔心」。
但進度接近一半的時候,又變成了「沒想到這麼快」。
2020年1月26日,著名科比·布萊恩特遭遇飛機事故,不幸過世。這位舉世矚目的巨星突然隕落,以至於讓全世界人都沒有實感。這一天是《一百天後會死的鱷魚》的第47話,一位粉絲在漫畫下留言:「因為不知何時死,所以要一日一日好好活」。
在這之後,鱷魚換了工作。
用掙的錢去吃拉麵。
一如既往地看電視節目。
他短暫的人生,也就這麼過去了一半。
在這期間,曾有一位日本網友留下這段話語:
「今天,和我一起從開始看這部漫畫的母親去世了。很突然。她還很年輕,只有48歲。真的有人看不到鱷魚的死,希望大家也能珍惜每一天。」
一些被我們所熟知的、所珍稀的生命,甚至無法度過這既短又長的,鱷魚的一百天。
這是一部讓平時容易想著「反正都要死」的,庸俗的自己,有了「就算死了也要——!」這種積極思考的漫畫。
《一百天後會死的鱷魚》進展到後半段,開始有了這樣的評價。
在距離死亡還有一個月時的鱷魚,仍然不敢對鱷魚小姐開口。與此同時,漫畫下懸掛的倒計時也讓讀者們焦急地評論「再不告白就來不及了」。
儘管他自己並不會知道這點。
只剩27天時,鱷魚還是不敢和鱷魚小姐說話。
並繼續度過一日復一日的人生。
在這期間,鱷魚有了「做職業玩家」的想法,但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他也曾和老鼠朋友看了日出,嘗試換新造型,一日一日消磨為數不多的時間。
在連載的83話,鱷魚終於和鱷魚小姐一起出了門,但那句藏在心裡的告白,也仍然沒有說出口——他只剩17天了。
網友在評論中留下感嘆:
「之前明明說過「還有一個月~」、「還有三個月」之類的話。
現在只剩兩周了。
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們自己有沒有成長了一點呢?」
而鱷魚的故事,也馬上就要結局了。
會不會最後死的是另一隻鱷魚?會不會作者在玩文字遊戲?
在逼近第一百天的時間裡,網友們開始猜測另一種可能。
在最終之日的幾天前,人們對《一百天後會死的鱷魚》的關注空前高漲,甚至單話的轉發達到20萬的數量。
近乎是整個網絡,都在等待一隻鱷魚的結局。但與之相對的,對這一切毫無感知的鱷魚仍然在安然度過自己僅剩的人生。
第97話:
第98話:
第99話:
「離死還有1天」的鱷魚,仍然在畫面裡傻笑。在這極具衝突感的襯託下,最後一日也隨之來臨。
近日,作者放出了《一百天後會死的鱷魚》的最後一話:
儘管作者採用了大量的留白,但大部分讀者也能推測出,鱷魚最終因為幫助了一隻小鳥,而不幸身亡。
就這樣,主角鱷魚的一百天人生結束了。他沒有來得及告白,沒有和朋友實現「下次見」的承諾,沒有看到想看的電影,沒有成為遊戲選手,生命戛然而止,度過了註定會死亡的一生。
而這部作品,也隨著鱷魚的死亡登上了推特的熱門第一。
日本是個經常談論死亡的地方,也讓這部立意獨特的漫畫的誕生沒那麼稀奇。這並不是一部在內容上十分充實的作品,其中最珍貴的,是它引發的那些思考——那些關於生與死,結束與開始,生命本身的東西。因此,我十分建議您在作者@yuukikikuchi的推特上閱讀整篇漫畫,或是根據網友總結的視頻,來感受這並不漫長的100天。
儘管以為這本漫畫作結略顯單薄,但我仍想在此寫下曾讀過這部漫畫的人們,最普遍,也是最深刻的感受:
「因為不知何時會死,所以在此之前,請好好度過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