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先生 | 弦音在耳,一路走好

2022-01-01 CCTV音樂

昨晚20時30分,中國管弦樂奠基者之一,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盛中國先生因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7歲。

盛中國先生出身於音樂之家,五歲開始學琴,七歲就開始了第一次公開演奏。1954年他以最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1960年赴蘇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留學,師從著名小提琴大師列·柯崗,1964年回國後便一直從事小提琴演奏事業。作為中國交響樂團國家級小提琴獨奏家,盛中國是最早在國際上為中國爭得榮譽的小提琴家之一。

盛中國先生曾多次受邀來到音樂頻道參與錄製節目。就在前不久播出的《音樂公開課》節目中,作為主講嘉賓的他和現場的同學們分享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同時再次拉起了那首經典的曲目《梁祝》。


盛中國先生現場演奏《梁祝》

除了美妙的琴音,幾乎每個和盛中國先生接觸過的劇組同事也都被他認真嚴謹又熱情謙遜的為人風格所打動過。在得知盛中國先生病逝的消息後,他們也紛紛表達了震驚與痛心。

從小就崇拜盛中國老師,練琴也是用他的教材,封面是年輕的盛老師的照片。盛老師比我想像的還要帥,他永遠對自己、小提琴、藝術、所有的所有都嚴格要求,在他的字典裡沒有「隨意」二字,他和他的音樂藝術一樣永遠那麼精緻、典雅、熱情。來《音樂公開課》錄製,他不放過一點瑕疵,一遍遍重來,直至深夜,七十多歲的人了,我們都好心疼他。節目錄製後,他讓我試他帶來的名琴,讓我好激動又忐忑,試運了幾下弓,他對學生說:「她練過!不錯,不要放棄!」我開玩笑說,小時候如果遇到盛大師鼓勵一下,也許就將小提琴進行到底了。盛老師很認真地對我說,「我要送你一把琴,有時間來我家。」

——《音樂公開課》主持人孫小梅

孫小梅和盛中國在節目後臺合影

記得小時候,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是印在盒帶上的遙不可及的音樂大師,《梁祝》更是陪伴我年少時代音樂啟蒙的重要樂章。記得錄製節目的那天,我們集體成為盛中國老師的粉絲,紛紛和他合影留念。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盛中國老師紳士的品格,這種品格貫穿在他對自己服裝的細緻要求;對工作人員的謙和態度;對節目包裝設計的嚴謹負責;對後輩學生的用心提攜;對琴瑟和諧的夫人無微不至的愛,這讓組裡的年輕女導演們豔羨不已。聽聞盛中國老師仙逝的消息,震驚又突然,久久不敢相信。看著朋友圈裡越來越多對大師的悼念,才逐漸接受了這個事實。大師已去,音容笑貌猶在眼前,弦音在耳,無限懷念名家風範。盛中國老師一路走好。

——《音樂公開課》製片人 席麗霞 

盛中國先生為錄製做準備

噩耗來的太突然,真的不敢相信,最後一次與盛中國老師合作是16年8月的《一起音樂吧》,當時老師腿受傷了,依然忍著病痛堅持完成直播。去年七一邀請盛老師,老師說剛做完手術在醫院,一直都知道老師身體不好,卻沒想到走得如此匆忙,從此人間再無您的美妙琴音,盛老師一路走好……

——音樂頻道編導 謝芳

多年前音樂頻道《音樂人生》欄目編導曾到盛中國先生家中採訪,並寫下一篇編導手記。就讓我們用這篇文字作為回顧和懷念,願盛中國先生一路走好。

【盛中國的收藏】

跟盛中國聊天,不怕找不到話題,他的話匣子裡裝滿了收藏的樂趣。聽他一說,我才知道掛滿四壁的字畫,無一沒有出處,牆邊隨處堆著的一溜陶罐,個個都大有乾坤。我請求瞻仰他的世界級名琴薩提諾·娜瓦扎。盛中國一拿起琴,整個人都生動起來,說話的色彩都不一樣。我從他那知道「買琴養老」的說法;知道買琴要講緣分;還知道不能光憑聲音給琴下判斷,因為有時候琴在睡覺……

【在盛中國家午餐】

午飯是在盛中國家吃的,是不是不速之客也顧不上了。不知道還有沒有哪位編導跟我一樣,有幸吃過嘉賓親手做的飯,而且是一頓被漢代的花瓶、金代的酒杯和戰國的燭臺環繞著的大餐。瀨田裕子的手藝極佳,最拿手的是奶油麵。想起來怪膩的一樣東西,但真的很好吃。盛中國對夫人手藝一直稱讚,飯桌上的氣氛很愉快,讓我想到「舉案齊眉」四個字。據說盛中國的手藝還要好,但最好的要數四弟盛中真。還能怎麼個好法,我已經想像不出來了。裕子告訴我,搞藝術的都擅烹調。吃點好菜,喝點好酒,和朋友暢聊,是最開心的事。

【一百張碟】

說實話,盛中國可不像日本太太那樣好牌氣。錄像前,我真沒少往他家打電話。到後來,我都快替他煩了。他還覺得我很會多事。我就跟他解釋,這是節目的需要,他會說什麼節目我沒做過呀?節目播出後,我接到盛中國的電話,聽他那麼說,我倒感到意外了。他說,他對節目非常滿意,已經託人刻了一百張碟,送給所有的朋友。他異常誠懇地對我說,開始覺得這麼認真幹嘛呀?現在才知道,認不認真就是不一樣。還說,以後就是朋友了,請我一定經常去他家做客。後來,他去成都演出,還專門給我打來電話,問我的家人看不看演出,看的話儘管找他。我想,對盛中國,可能沒有一個詞能更準確地形容他了:性情中人。

還有一個非常打動我的地方,很可惜在節目中沒有用上。我很願意把它寫在這裡,作為結尾。盛中國跟瀨田裕子結婚後,跟臥病的母親同住了多年。母親迷信,認為晚上家中動笤帚不吉利,所以盛中國晚上都是趴在地上,用手一點一點把垃圾撿出去,即便母親不在眼前也是這樣。

作者:黃衛

相關焦點

  • 從此,天堂奏響最美《梁祝》——送別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
    新華社北京9月13日電 題:從此,天堂奏響最美《梁祝》——送別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  新華社記者施雨岑  一把琴弓,拉動的是生命之弦。  曾幾何時,因為他的琴聲,一代代琴童開啟自己的音樂之夢;曾幾何時,因為他的琴聲,全世界知曉《梁祝》這段出自古老東方國度的悽美愛情故事;曾幾何時,因為他的琴聲,中國人開始熟悉巴赫、柴可夫斯基這些「洋氣十足」的名字……  7日晚,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因病逝世,享年77歲。從此,琴聲化蝶,天堂裡奏響最美《梁祝》。
  •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去世,他的《梁祝》感染過無數人
    吳桐/上觀新聞小提琴家演奏家盛中國中國愛樂樂團雙簧管首席張正地的微博發布了一個令人悲痛的信息
  •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病逝,他演奏的梁祝成了絕響
    據文匯報消息,今天晚間,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因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去世
  • 【小提琴課程】小提琴啟蒙班,誰能成為下一位小提琴演奏家?
    為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而製作的電影《金剛川》受到觀影者的一致好評,電影主題曲中有一段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的一段獨奏,小提琴特有的訴說感,讓歌曲對英雄的歌頌更加深情。呂思清,他是鄧小平「欽點」的音樂神。呂思清先生4歲學習小提琴,鄧小平提到他,說道「聽說我們有個7歲的娃娃, 已經能拉外國大的小提琴曲了,我看學校可以提前錄取。」這句話直接改變了呂思清的人生命運。
  • 中國經典小提琴鋼琴協奏曲交響音樂會國慶上演
    發布會由著名歌唱家、主持人蔡國慶主持,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劉雲志、陳允,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主任、中國小提琴學會秘書長童衛東、中國社會藝術協會副主席、秘書長邱新建、著名導演蘇傑、中華英才雜誌社副社長周描坤、中國教育電視臺主任高建國、北京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處長艾樹春、北京玉振九間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潞葦、青年歌唱家柏文、王喆、劉大成、王凱、特倫、劉晶,青年歌手金正浩、阿力木、談笑,青年手風琴演奏家阮明園
  • 蘇越先生,一路走好……
    蘇越先生,一路走好◎淺白立秋剛過怎麼又處暑了呢……有點零亂太陽依舊毒辣室溫顯示29攝氏度比前幾天低了兩度身上的汗不再滴答答地流頓覺舒服天更空曠了雲更悠閒了街上的行道樹依舊繁茂葉子似乎做好了發黃飄落的準備
  • 懷念小提琴家盛中國:一曲《梁祝》成絕響
    人民網北京9月9日電 9月7日晚,我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因病逝世,享年77歲。作為中國交響樂團國家級小提琴獨奏家,盛中國是最早在國際上為中國爭得榮譽的小提琴家之一。著名小提琴大師梅紐因來華訪問時曾與盛中國合作演出,並稱讚他是「我在中國演奏巴赫雙提琴協奏曲的最好的合作者」。他的名字還被澳大利亞ABC廣播公司寫入了「世界最偉大的藝術家」之列。  「中國的梅紐因」因《梁祝》蜚聲國際  盛中國的父親盛雪是中國著名的小提琴教授,曾任教於中央音樂學院南京藝術學院,母親朱冰是搞聲樂的。
  • 盛中國不幸去世 | 中國第一位國際盛譽小提琴家
    昨晚,我國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國先生因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去世,享年77歲。
  • 琴路上的盛中國
    盛中國後來說,這把無聲的小提琴和母親的身影時常出現在他夢裡,母親為他製作的這把琴是最珍貴的。盛中國5歲正式學小提琴,吃了盛雪親自煮的兩個荷包蛋,就算行了「拜師禮」,從此父子亦師生。第一堂課,「當琴弦和琴弓終於摩擦在一起,發出一聲歡快鳴叫的時候,盛中國興奮得臉色潮紅,抑制不住地抿著嘴笑了」。兒時學琴,除了除夕和大年初一,盛中國其他時間都要練琴。
  • 沉痛悼念前中央樂團小提琴演奏家朱工七先生(七叔) | FantasticClassics
    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國家一級小提琴演奏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七叔」(親友對朱工七先生的尊稱)不幸於2020年11月21日(周六)上午,在北京人民醫院因病去世,享年85周歲🕯「七叔」生於音樂世家,自幼學習小提琴及鋼琴,1946年考入國立音樂院幼年班,主修小提琴。
  • 盛中國周年祭,夫人瀨田裕子將與多名小提琴家同臺,以琴音寄哀思
    2018年9月7日晚,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因病離世,享年77歲。一年過去。9月8日,一臺「永恆的愛」盛中國紀念音樂會將在中山公園音樂堂上演,盛中國夫人瀨田裕子將與呂思清、謝楠等受過盛先生提攜的小提琴家同臺,用琴音遙寄哀思。
  • 【人物】聽中國新一代青年小提琴演奏家何樞聰純美的醉人演奏
    《漁舟唱晚》中國古曲小提琴演奏版編曲:楊寶智小提琴曲《漁舟唱晚》比較流行的有兩個改編版:許述惠版和黎國荃版,最流行的是中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指揮家和作曲家黎國荃(1914—1966)在20世紀50年代左右根據同名古箏曲為小提琴與鋼琴和樂隊演奏改編的版本
  • 學習的每一步都至關重要——中國管弦網專訪青年小提琴演奏家張彤彤
    張彤彤 青年小提琴演奏家國家二級演奏員 副高職稱吉林省交響樂團樂隊首席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客席演奏家文化和旅遊部高級專家吉林省長白山技能名師吉林省第五批第三批次拔尖創新人才吉林大學藝術學院客聘小提琴副教授吉林省青年音樂家協會副主席
  • 【人物】聽老鮮肉小提琴演奏家鄭錦龍的近期演奏和大師課
    大概是兩年前,我聽小提琴演奏家陳響給我介紹現定居阿姆斯特丹的中國小提琴演奏家鄭錦龍。
  • 我的夫君名叫盛中國
    、瀨田裕子夫婦 我的夫君名叫盛中國導讀:盛中國,我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他演奏的"梁祝",如泣如訴,為廣大的音樂愛好者所熟知。而演奏小提琴的是位中國人,他就是中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原來,他不遠千裡來到神戶災區向受災者慰問了!由於演出場所局限,沒有鋼琴可以讓我演奏,我就只好在一旁感動地陪伴著盛中國演出。這位善良的中國人以琴聲表達出自己對我們日本國災民的關切與問候。我與在場所有人的感情不知不覺地融入這對生活充滿愛意與熱情的琴聲之中了。
  • 小提琴演奏家宋曉晨跳樓自殺,年僅38歲,曝原因引人淚目
    親朋好友都很不理解宋曉晨為何突然自殺,的確,她在多次演奏過程中,都看起來十分開心,肩膀上的小提琴也似乎和她融為一體。在舞臺上她是光鮮亮麗的,也許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痛苦。宋曉晨作為小提琴演奏家,常年跟隨交響樂團四處演出,她在23歲時就受邀擔任了首席的位置。這是很多演奏家一生都無法達到的高度,可見宋曉晨不僅天賦異稟,還十分努力,才能有這樣的成就。
  • 陶西平先生一路走好
    驚聞陶西平先生逝世的消息,《學校品牌管理》雜誌全體同仁十分悲痛!自2004年辦刊以來,一直得到陶西平先生的關心與指導,曾出席本刊主辦的第四屆(2006年)、第五屆(2007年)、第七屆(2009年)全國學校品牌大會並擔任主講嘉賓。與陶老先生結緣後,他對我們雜誌定位、選題、文章給出了很多寶貴建議。我們向陶老先生表示深切的悼念,祝一路走好!
  • 【享樂現場】從中國小提琴演奏家陸威演奏的艾爾加《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中我聽到了艾爾加要的精緻與激情
    下半場的艾爾加《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是我最期待的。這首協奏曲,中國還是有不少小提琴演奏家演奏過。1986年,臺灣小提琴演奏家胡乃元與上海交響樂團在上海演出過。1997年10月18日在北京音樂廳,梅紐因指揮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協奏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梅紐因的弟子胡坤,演奏了這首協奏曲,成為樂壇佳話。
  • 唐韻(中國女小提琴演奏家)獨奏聖桑《天鵝》| 舒伯特《蜜蜂》
    24歲在中國藝術家全國匯演中脫潁而出,成為現代中國家喻戶曉的著名小提琴獨奏家,在繁忙的音樂會日程中,她連續不斷地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錄製了大量的唱片錄音,暢銷全國、港澳和東南亞地區。1979年,唐韻當選為文革以後第一屆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會理事,為迎接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艾薩克·斯特恩第一次訪華演出,唐韻作為特邀獨奏家,協助中央樂團排練,預演了全部斯特恩將要來華演出的協奏曲,並全程陪同了斯特恩一行的全部訪華活動。
  • 中國第一首小提琴曲作者竟是李四光,中國小提琴百年,除了《梁祝...
    一百多年前,小提琴作為西方管弦樂器中的一員,攜帶著它三百年的歷史與輝煌,開始了「中國之旅」,其間湧現出了眾多優秀的本土作曲家與演奏家,創作了大量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作品。有的聲名遠播,有的不為大眾熟知。比如,第一首由中國人譜寫的小提琴作品是什麼?由誰創作? 4月9日晚,上海音樂學院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丁芷諾主編的《小提琴中國作品百年經典》系列叢書在上音賀綠汀音樂廳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