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在《一百歲感言》裡說:」在這物慾橫流的人世間,做人實在是苦。」在現實面前,我們總會有無次數,被碾壓得支離破碎。
一開始,誰都想著生活光鮮亮麗、歲月靜好;可到後來,誰又不是一邊拾掇著自己的玻璃心,一邊流著淚奔跑?
劉濤遇見王珂的時候,他還是「京城四少」,號稱身價200億。他跟劉濤同乘一部電梯,對她一見鍾情,勇猛追求、狂轟濫炸。短短20天之後,劉濤就同意跟他領證了。
一向高調慣了的王珂,斥巨資舉行了盛大的婚禮。結婚3個月後,劉濤就懷孕了,她宣布退出演藝圈,一心一意在家相夫教子。
如此措手不及的速度,讓這段姻緣飽受爭議。無論是媒體還是網友,當時都很不看好他們的結合,稱他們「各懷鬼胎、各取所需」,抨擊的浪潮一片又一片。
果然現實沒那麼順利。沒過兩年,王珂就被爆出遭遇金融危機、破產、負債,劉濤也連帶著被群嘲。豪門闊太的體面沒有了,不少人等著看他們的笑話。
而等來的,卻只有劉濤復出的消息。劉濤一年接了18部戲,一邊復出拼命還債,一邊帶著老大懷著老二,一邊照顧著患上抑鬱症的王珂。
有段時間,王珂的抑鬱很嚴重,需要藥物維持,生活幾乎不能自理。劉濤工作回到家,或者一覺睡醒後,甚至要把手放在他鼻子前,通過呼吸來確認,這個人還活著。
劉濤不是不知道媒體和網上流傳的那些風言風語,可是她真的沒時間再去管。她沒有退路,只能撕掉體面,低頭向前。她不求東山再起,只求重獲新生。
咬牙挺過了那段最艱苦的歲月之後,王珂的身體恢復健康,孩子們的成長也未影響。後來的劉濤幾次接受採訪,談及那段回憶,她還是會淚流滿面。
所幸的是,也許作為回報,那段艱苦的歲月也成就了劉濤的事業。她對王珂的不離不棄,讓輿論譁然,很多人轉變了觀念,她為此圈粉無數、口碑飆升。
撕掉的體面,便是餘生的修行。就像作家王欣說:「你所看到的那些愜意、閒適、不受金錢困擾的慢生活,只是生活某一個甜美的瞬間,並不是全部。」
央視的主持人朱迅,曾經提起自己早年間的留學經歷。她17歲的時候,拿著家裡所有的積蓄去日本留學。然而,交完學費,她就沒有多餘的錢了。
那時候朱迅家境不好,在留學前父母已經明確說明,不會給她任何幫助。如果她可以,那就自己去吧。為了在日本留下來,她選擇勤工儉學。
第一份工作是打掃廁所。有一次她把水桶打翻了,令一位闊太太滑倒。她連忙伸手去扶,結果又不小心弄髒了人家的衣服。
這時候,和她一起幹活的日本老婆婆衝上來,一把摁住朱迅的頭,讓她鞠躬道歉。但重點是,老婆婆手上戴著手套,她剛剛掏完廁所。
朱迅說,自己卑微得像一株野草。在這留學的第一年,她同時打幾份工,又要刻苦學習,她每天睡覺不超過4個小時,因為過度透支身體,她患上了血管瘤。
血管瘤需要做手術。在手術開始前,母親過來看她,帶了半塊西瓜,坐了半個小時,就離開了。留下朱迅一個人默默流淚。
後來,朱迅接受採訪,一邊哭一邊講這段往事。她說那個疼痛的夜晚,她疼得連西瓜籽都不敢吐,只能吞到肚子裡。疼得睡不著,就挨到天亮。
手術做完了,可是生活不能停。朱迅在傷口還沒癒合的時候,為了賺錢只能繼續出來打工。結果傷口裂開了,紗布、血水和膿水粘在一起。
朱迅說,那段時間,她無數次在黑夜裡偷偷哭泣,覺得自己已經墮入無邊的黑暗。為了求學,她沒有體面,甚至沒有尊嚴。
朱迅的母親後來回應了自己對朱迅的「冷漠」。她說,因為自己也曾在日本工作過,個性要強獨立,所以,她沒有給女兒過多的關照,是希望女兒也能一樣爭氣。
朱迅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她生活獨立,學有所成,畢業後留在日本發展,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日本主流媒體中唯一的中國大陸女主持人。
後來因為母親的病重,她怕留下遺憾,還是選擇回國。在她剛剛進入央視的時候,由於環境的轉變,工作很不順利,但她都能圓滿克服。
現在的朱迅,是觀眾們熟知的溫婉可人的的「央視一姐」。她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可以看出,正是過去的那些苦難,在一點點塑造著她的人生。
撕掉的體面,便是餘生的修行。就像魯豫在《偶遇》中說:「無論是誰,我們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各自的人生至暗時刻,那是一條漫長、黝黑、陰冷、令人絕望的隧道。」
美劇《極品老媽》中,刻畫了一個從生活混亂到走向人生巔峰的,單親媽媽的形象。主人公莉絲是個年輕的單親媽媽,在美國一家高檔餐廳當服務員。
她的原生家庭很不健康,她受此影響,和她母親一個樣——嗜酒如命、濫用藥物、感情生活放蕩不羈,17歲就懷孕生下女兒。
隨著莉絲的女兒漸漸長大,也開始模仿她,出現了各種不良行為。莉絲才意識到,她自己也並沒有盡到做母親的責任。於是她決定痛改前非。
最先是打算主動到戒酒所戒酒。不過,有菸酒等愛好的人應該知道,戒菸酒從來都是說著容易,做起來難。莉絲也一樣。工作上有壓力,孩子叛逆有煩惱,於是她就屢戒屢犯。
直到生活又再次給了她一波衝擊:女兒和她的矛盾加深,再也不願意原諒她,前夫也離她而去。她才開始真正行動,拯救自己。
莉絲給自己定下規矩,每周風雨無阻,如期出現在戒酒會所。無論遇到多煩惱的事、無論酒癮發作時有多難受,她都絕不沾酒;
其次,她限制自己談戀愛,哪怕有多愛一個男人,若不是能正常交往的人、若沒在該約會的時間,她都忍住,不來往、不聯繫。
人的習慣和作風,是身體與心理的雙重記憶。在重塑這些記憶的過程中,人們常常需要解剖真實的自己,沒有成就、沒有體面,甚至會絕望和自我懷疑。
美劇的結局很圓滿。莉絲成功改掉壞習慣,實現了自己對人生方向的把控,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工作和學習上,最終逆襲成為一名律師。
現實生活中,不一定每個故事都能這樣勵志。但命運從不會虧待那些嚴以律己,努力修正自身的陋習和錯誤,從而奔向更美好生活的人。
撕掉的體面,便是餘生的修行。就像陳道明曾告誡年輕人:「做人的最高意境是節制,而不是放縱。」
人生失意,十之八九。劉震雲在《一句頂一萬句》中說:世上所有的事情都經不起推敲,一推敲,每一件都藏著委屈。
不管我們理不理解,也許這就是生活的真相。但是,不要害怕前進的姿勢難看,因為那些撕掉的體面,終將成為你餘生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