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字】金屋藏嬌
【成語拼音】jīn wū cáng jiāo
【成語出處】出自魏晉志怪小說《漢武故事》。成語講述漢武帝四歲時為膠東王,說如果能娶到表姐陳阿嬌做妻子,會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後指納妾。
【近義詞】金屋貯嬌。
【成語典故】
「金屋藏嬌」典故正史無載,來源於志怪小說《漢武故事》,其核心人物有兩個:一個是幼年的膠東王劉彘(即漢武帝劉徹,漢武故事稱其幼名彘),另一個是館陶公主的女兒陳氏阿嬌。漢武帝劉徹在中國歷史上是赫赫有名;「嬌」就是指陳氏,漢武帝劉徹的第一任皇后,後因驕橫、無子與巫蠱被廢黜。
「金屋藏嬌」這個成語並沒有出現在漢至魏晉的典籍之中。在這段時間內「金屋藏嬌」還未結構為固定的成語。而南北朝至隋唐五代的文學作品中只見「金屋貯嬌」。
值得注意的是,劉徹幼名彘的說法和陳皇后小名阿嬌的說法皆來自小說《漢武故事》,因為金屋藏嬌的故事流傳甚廣,所以被很多人當成真實的歷史。
陳氏的父親是堂邑侯陳午,母親是漢景帝劉啟唯一的同母姐姐館陶公主劉嫖,陳氏正史並未留名,《漢武故事》稱其小名為阿嬌,此名可能是化陳蟜(陳午和館陶公主的第二個兒子)之名而來,因「金屋藏嬌」的典故流傳太廣,後世習慣以「陳阿嬌」稱呼陳後。
【典故背景】
聯姻
劉徹是漢景帝當時的寵妃王夫人王娡所出,排行第十。景帝有十三個兒子,曾經的寵妃慄姬為景帝生育了皇長子——劉榮。由於沒有嫡子,公元前153年,景帝遵照『立長』的傳統立自己已經年滿十八的庶長子劉榮為皇太子,史無前例地在立國家儲君的當天,立另一位皇子——劉徹為膠東王,時年劉徹四歲。
館陶公主劉嫖想把女兒嫁給太子劉榮。劉榮的母親慄姬因為善妒而少有寵幸。劉徹的母親王夫人因此派人告訴慄姬說:「公主之前送給陛下的美人正得寵,你何不私自拜見長公主而結成這段姻緣呢。」當時多位美人都因為長公主而得見皇帝,受到寵幸。善妒的慄姬怒而不聽從,因此回絕了長公主,沒有答應這樁婚事。長公主亦惱怒異常,王夫人趁機派人奉承長公主。 長公主又想把女兒嫁給劉徹結成姻緣,而景帝並未允許。
後來長公主回到未央宮,膠東王劉徹已經四歲。長公主把膠東王抱在膝上問:「孩子你想討得媳婦嗎?」長公主指著位列左右的百名長御,膠東王都說不好。長公主指著自己的女兒問:「阿嬌好嗎?」膠東王笑著說:「好啊,如果能得阿嬌做妻子,我就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 」
長公主大為高興。於是苦求景帝,兩個孩子才成了婚。
慄姬沒有答應婚事,長公主為這件事生氣,就常常在景帝面前講慄姬的壞話說:「慄姬和各位貴夫人及寵姬聚會,常常讓侍從在她們背後吐口水詛咒,施以媚道之術。」景帝因此惱恨慄姬 [11] 。但因並無證據,景帝並未將慄姬治罪。景帝曾有一次身體不好,心中不樂,就把被封王的兒子們都託付給慄姬,對慄姬說:「我死了以後,你要好好照顧他們。」慄姬生氣,不肯答應,並且出言不遜。景帝很氣憤,懷恨在心而沒有發作。
同時長公主天天稱讚王夫人的兒子的好處,景帝自己也認為這個孩子有才能。再加上先前知道的這個孩子乃夢日而生的祥瑞之事,景帝心中思來想去,沒有拿定主意。
於是王夫人暗地裡派人催促大臣們提議冊封慄姬為皇后。大行令上書奏事,有一句話寫道:「『子以母貴,母以子貴,現在太子(劉榮)母親的稱號應當是皇后。」景帝大怒,說:「這件事是你應當說的嗎!」就下詔殺掉大行令,又廢了太子劉榮,改封劉榮為臨江王。慄姬更加惱怒,又不能被皇帝召見,因此憂懼而死。最終冊立王夫人為皇后,劉徹做了太子。又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為蓋侯。
婚後
公元前141年,漢景帝去世後,十六歲的劉徹繼位,立太子妃陳氏為皇后。武帝從七歲成為太子到十六歲即位,一直沒有兒子。平陽公主挑選了十幾個良家女子,裝飾起來留在家裡
劉徹即位後的第二年,建元二年,淮南王來朝,武帝舅父田蚡在霸上迎候淮南王劉安,對他說「現今皇上沒有太子,大王您是高皇帝的親孫,施行仁義,天下無人不知。假如有一天宮車晏駕皇上過世,不是您又該誰繼位呢!」淮南王聽聞大喜,厚贈田蚡金銀錢財物品,暗中結交賓客,安撫百姓,謀劃叛逆之事。可見無子對帝位之影響。
建元二年(前139年)三月初三上巳節,武帝從霸上祓禊歸來,順便到大姐平陽公主家。公主讓之前挑選的美人都出來見武帝,武帝都不喜歡。飲酒之後,謳者進來,武帝看見後,唯獨喜歡衛子夫。這天,武帝起身換衣服,子夫在皇帝的衣車中侍奉,得到親幸。武帝回到座位上,特別高興,賜給平陽公主黃金千斤。公主趁機奏請把衛子夫奉送入宮。子夫上車後,平陽公主撫著她的背說:「走吧,好好吃飯,努力吧!如果尊貴了,別把我忘了。」衛子夫入宮後一年多,竟然沒有得到復幸。武帝把不中用的宮人挑出來,讓她們出宮回家。衛子夫因而得見武帝,她哭泣著請求出宮。皇上憐愛她,再次親幸,衛子夫於是有了身孕,而後尊寵日隆。武帝召見她的哥哥衛長君和弟弟衛青任侍中。子夫後來得到大幸,有寵,十餘年間共生了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名叫據。
陳皇后自恃皇帝當初得以立為太子,母親有力,於是驕橫無禮,聽說衛子夫「大幸」時,憤恨不已,數次尋死覓活。劉徹對她越發惱怒。陳皇后又使用媚道之術企圖博取皇上的歡心,事情逐漸敗露。元光五年(前130年),武帝就追究懲治這件事,女子楚服等人因為替皇后行巫蠱事——建立祠堂、祭祀邪神、詛咒皇帝,獲罪「大逆無道」,牽連被殺的有三百多人。楚服被砍頭示眾。皇帝派有司賞賜皇后一道文書,說:「皇后不守禮法,祈禱鬼神,降禍於他人,無法承受天命。應當交回皇后的璽綬,離開皇后之位,退居長門宮。」
陳後被廢的第二年,其父堂邑侯陳午病逝,陳氏的兄弟陳須繼承侯位。元鼎元年,館陶(時稱竇太主)逝世,遺言只求與其面首董偃一起合葬在霸陵。
在為母親服喪期間,陳氏的兄弟堂邑侯陳須淫亂,犯「奸」罪 ;陳氏的另一位兄弟隆慮侯陳蟜犯「奸」罪、「禽獸行」罪 [21] 。同時兄弟爭財。罪當死。事發後二人自殺,堂邑侯、隆慮侯國除。在父母兄弟皆離世數年後,陳氏才去世,葬於霸陵邑境內郎官亭的東面。
【相關詩詞】
八音詩
【南朝陳】·沈 炯
金屋貯阿嬌,樓閣起迢迢。
石頭足年少,大道跨河橋。
絲桐無緩節,羅綺自飄飄。
竹煙生薄晚,花色亂春朝。
匏瓜詎無匹,神女嫁蘇韶。
土地多妍冶,鄉裡足塵囂。
革年未相識,聲論動風飈。
木桃堪底用,寄以答瓊瑤。
茂陵
【唐】李商隱
漢家天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內苑只知含鳳觜,屬車無復插雞翹。
玉桃偷得憐方朔,金屋修成貯阿嬌。
誰料蘇卿老歸國,茂陵松柏雨蕭蕭。
依風嬌近
【南宋】周密
雲葉千重,麝塵輕染金縷。
弄嬌風軟、霞綃舞。
花國選傾城,暖玉倚銀屏,
綽約娉婷,淺素宮黃爭嫵。
生怕春知,金屋藏嬌深處。
蜂蝶尋芳無據。醉眼迷花映紅霧。
修花譜。翠毫夜溼天香露。
推薦公眾號一天一個成語,這是一天一首古詩詞的姊妹號,每天定期推送一條成語,講解它的來源,敘述它背後的故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每天成長一點點,共同進步!!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文章資料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