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小吃大全

2021-03-05 愛味精選

請識別下方二維碼加我好友

香港,一個不折不扣的美食天堂。香港人愛吃也懂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長期華洋雜處的歷史背景,香港的飲食蔚為大觀。街邊的酒樓、粥店、甜品店永遠不缺少食客,魚丸小吃大排檔的鍋裡永遠湯水沸騰,豐儉由人。

砵仔糕

缽仔糕是從香港流行起來的一種老式甜點,首創於廣東省臺山縣,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清朝鹹豐間(公元1851—1861年)成書的《臺山縣誌》載:「缽仔糕,前明士大夫每不遠百裡,泊船就之。其實,當時馳名者只一家,在華豐迂橋旁,河底有石,沁出清泉,其家適設石上,取以洗糖,澄清去濁,以缽盛而蒸之,非他人所用。」故後人採用缽仔來蒸糕之法一直傳下來。砵仔糕主料是粘米粉和澄面,糕體晶瑩剔透,表層油潤光潔、細膩嫩滑,味甜洌而清香。最初的砵仔糕是用砵仔載的,後來演變為用碗仔,到現在多以塑料杯盛載,感覺大不如前。

雞蛋仔

去過香港的話,會看到有一種小吃店的門前永遠都是大排長龍,人們不知疲倦地等候一種小吃新鮮出爐,往往等上一兩個小時也毫無怨言!這種小吃就是雞蛋仔!雞蛋仔是香港地道街頭小吃之一,是華夫餅的一種變體。歡迎加入超級吃貨群(加微信 zhp20201112 申請入群),暢談美味,享受人生!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雞蛋仔起源於1950年代,有雜貨店老闆為了不浪費破裂的蛋,遂嘗試加入麵粉、牛油等配料弄成漿狀,再經倒模烘烤而成。後來模具設計成小小的雞蛋形狀,不料大受歡迎。以雞蛋、砂糖、麵粉、淡奶等造成汁液,倒在兩塊特製蜂巢狀鐵製模版的中間,放在火上烤成。倒出來的雞蛋仔呈金黃色,有蛋糕的香味,加上中間是半空的,咬下時口感特別彈牙。

格仔餅

格仔餅是香港常見的街頭小吃之一,,通常由街頭流動小販售賣。格仔餅是雞蛋仔的延續,以格仔型的機器製做,一般呈圓形,分成四等份,麵糊以雞蛋、砂糖、麵粉及淡奶混合而成。由于格仔餅主要的用料是蛋漿,焗的時間也有規定,約焗4分鐘便要「起」出來,否則會變得硬繃繃。咬下去有點像吃蛋糕的感覺,每一口都充滿濃鬱的蛋香。吃時加上牛油,花生醬,蛋漿和砂糖,是傳統70年代的食法。

西多士

香港茶餐廳小食之一,傳說由從法國傳入,香港慣稱為「西多士」,簡稱「西多」,全名「法蘭西多士」。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後,西多士和其他西式茶點一起傳入民間,經過改良,加入花生醬、煉乳等餡料,最終變成茶餐廳、大排檔裡倍受港人寵愛的美味。

香港的法國吐司通常使用兩片白麵包製作。為了增添味道,還會在兩片白麵包之間塗上花生醬或果醬,疊成三明治的模樣後再浸入蛋汁中,然後放入煎鍋用油煎炸至金黃色。花生醬香濃柔滑,並不會很齁,加一份凍檸茶就是港式下午茶的標準配置。新鮮出爐的西多士上放上一塊現切的黃油,刀叉輕輕地夾著黃油在西多士上一邊塗抹一邊用出鍋的餘溫融化著黃油,直到黃油覆滿整塊西多士。末了淋上萬年不變的太古糖漿,均勻塗抹後,切開麵包讓黃油跟蜂蜜滲入麵包當中,甜甜蜜蜜很窩心。

菠蘿包

菠蘿麵包是香港最普遍的麵包之一,差不多每一間香港的餅店(麵包店)都有售賣菠蘿麵包,不少茶餐廳與冰室亦有供應,一般作為早餐或下午茶的點心。菠蘿包實際上並沒有菠蘿的成份,麵包中間亦沒有餡料,據說是因為菠蘿包經烘焙過後表面金黃色、凹凸的脆皮狀似菠蘿因而得名。

菠蘿包據傳是因為早年香港人對原來的麵包不滿足,認為味道不足,因此在麵包上加上砂糖等甜味餡料而成。菠蘿包外層表面的脆皮,一般由砂糖、雞蛋、麵粉與豬油烘製而成,是菠蘿包的靈魂,為平凡的麵包加上了口感,以熱食為佳。酥皮要做得香脆甜美,而包身則是軟身才好吃。菠蘿麵包的售價一般會比其他有餡料的麵包便宜,但味道又較沒有餡料的餐包豐富,所以深受香港人歡迎。除了香港外,在南中國地區亦甚為普遍。

炒蛋治

從字面看來,炒蛋治一點也不吸引。畢竟,它充其量不過就是兩片白麵包裡夾著炒蛋。沒甚麼了不起對吧?但是這樣就小看了聰明的香港廚師,她們把平凡無奇的蛋變成香滑、層次交迭的暖胃佳餚。招牌炒蛋多士鬆軟美味,洋溢著香濃的蛋味,清宜而不油膩。

港式蛋撻

蛋撻為香港受英國殖民地時代洋涇濱飲食文化影響之產物,現已成為香港麵包糕餅店內必備的小吃。六十至八十年代多數茶餐廳兼營麵包西餅,故蛋撻亦為港式茶餐廳內流行小食。九十年代起,兼營包餅之茶餐廳逐漸減少,故現只在舊式茶餐廳方有自家烤制的蛋撻,其它茶餐廳則從麵包工場訂購蛋撻售買。香港地道的蛋撻以撻皮分類,主要分為牛油蛋撻和酥皮蛋撻兩種。

酥皮蛋撻外皮層層疊,層次分明,咬起來十分鬆化,但其製作工序十分繁瑣,需要將水皮(水、糖、雞蛋、麵粉)和油皮(豬油、牛油、奶粉、麵粉製作)不斷摺疊,做好的撻皮能達到192層。而牛油蛋撻外皮較平滑,口感像曲奇,有著很濃的牛油香味。牛油蛋撻整體也比酥皮蛋撻更加香滑,但亦比酥皮蛋撻更容易膩。

辣魚蛋

據02年8月8日《蘋果日報》報導, 香港人每日吃掉55公噸,約375萬粒魚蛋,是學生最喜愛零食的第一位,足見魚蛋的地位。辣魚蛋是是香港知名小吃,將魚蛋穿成串後放入油鍋炸熟後刷上特製的辣醬汁即可。當時街邊面檔價廉,為減成本,便用潮州白魚蛋的下欄,或不太新鮮的魚肉,溝勻再以油炸熟做不料大受歡迎,成為香港街頭小食的臺柱。

碗仔翅

碗仔翅是香港常見的街頭小吃之一,以前通常由小販在街邊販賣,因以小碗盛載而得名。從前,不少小販向酒家拿些零散的魚翅(俗稱「翅頭翅尾」),加入冬菇、木耳、豬肉絲、高湯加入味精、馬蹄粉(或豆粉)等煮成。吃時通常加入胡椒粉、浙醋、麻油等調味,亦可以加入魚肉、生菜絲等。雖然被上流社會視為垃圾食品,但這碗仔翅確實鮮美爽滑,因此大受歡迎。

如今,由於魚翅的價格年年高漲,正宗的以魚翅為原料的碗仔翅已難見到了,現在都是以粉絲作為代替。為了保持碗仔翅的鮮美口感,商家往往會在湯底上下足了功夫。一般採用精心熬製的鮮濃雞湯打底,加入爽滑的粉絲、脆嫩的木耳和冬菇,再加上滑嫩的肉絲,講究些的甚至會加入火腿和豬皮來提味,不得不說現在的碗仔翅入口鮮甜,仍然十分美味。

飛機欖

甘草欖又稱飛機欖,最先出現於廣州,之後來到香港。甘草欖形如橄欖,用鹽及甘草等藥材醃製造而成,甘草味濃,酸中帶甜,不易變壞,而且甘草有止咳、潤喉等功效,頗受街坊歡迎。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甘草欖的流動小販斜背著欖型的容器,在民居街上沿途叫賣。

老香港人定會知道飛機欖是怎樣賣法的,從前的香港是沒有現在的高樓大廈,大家住在四、五層高的唐樓,每層都有一個大露臺。街上叫賣飛機欖, 樓上的人就跑到露臺擲錢交易,那賣的就會不慌不忙用舊報紙包好辣欖,順手一扔,那辣欖就會準確無誤地飛到你的手上。吸引小孩子的,除了美味的飛機欖本身,還有生意人的這一手絕活。

酸木瓜

酸木瓜是香港四五十年代非常普通的小吃,在街邊的推車仔檔可以買到。老香港的酸木瓜全部自家以白醋和白糖醃的,賣過兩日的就棄掉,以保留蔬菜的鮮甜味。

魚肉燒賣王

魚肉燒賣王,香港傳統小吃之一。以魚肉作餡製成的燒賣,外皮也是特製成金黃顏色的,特點是入口特別彈牙,豉油汁香甜,是新界著名的特色美食。魚肉燒賣王門前總是拍著長長的隊伍,更有傳聞說,許多明星也十分喜愛這道特色美食呢。

豬皮蘿蔔

豬皮蘿蔔是香港傳統街頭小吃之一,以豬皮與蘿蔔燉製而成,豬皮爽口,蘿蔔鮮嫩,靚靚的豬皮軟硬適中。蘿蔔嫩口唔起渣,清爽清甜,配合其秘制麻辣醬更惹味。

糖蔥餅

說到香港最有名的小吃,歷史久遠的糖蔥餅毫無疑問地列入在內。糖蔥餅又名糖蔥薄餅、錢蔥薄餅,流行於廣東潮汕和福建地區,後來流傳至香港、臺灣等地,至今已有80年歷史。歡迎加入超級吃貨群(加微信 zhp20201112 申請入群),暢談美味,享受人生!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使用類似春卷的白麵皮,卷了糖蔥和一些餡料,甜的有椰絲、芝麻及麥芽糖等,鹹的有菜脯、芫荽、蔥、蒜等,入口後,甜、酸、辛、辣、鹹五味俱全,食慾大振。

老婆餅

老婆餅是香港著名的地道小吃,因其餅皮疏鬆化渣、餡心滋潤軟滑、味道甜而不膩,並用一段美好愛情的傳說而廣受港人的歡迎。老婆餅呈圓形,表面是一層酥皮,裡面則是冬瓜蓉,外面香脆,餡料香滑而不膩,新鮮出爐更佳。「老婆餅」如今已成了香港的著名點心,也成了港劇中老公哄老婆的「必殺技」。

渣咋

香港有吃宵夜文化,吃宵夜時常會吃「糖水」。糖水的種類有很多種,其中一種傳統,卻又不斷變化的糖水,就是「渣咋」。渣咋最初由澳門傳入香港,據說名字源自葡文,是以前駐守在澳門的兵房,把各種豆類煮成一煲糖水作為午餐,從而發明的。「渣咋」是指豆子很多,在一起唧唧喳喳的很熱鬧的意思。

最初的渣咋是以各種豆類為主,後來還加入芋頭和西米,集多種材料所煮成。很多人把南洋的「摩摩喳喳」跟「渣咋」弄錯,前者是以亞答枳、西米、椰漿、冰塊和各種水果做成的冰品糖水,後者卻是以各種豆類為主要材料。大概是因為這樣,渣咋漸漸帶有南洋的風味,加入椰漿和花奶,令到渣咋帶有濃濃的椰香。一碗渣咋的材料之多,有如八寶粥一樣,香甜味美卻又令人有滿腹的感覺,比吃其他甜品健康得多。

生菜魚肉

生菜魚肉,又稱生菜魚肉湯,是香港街頭小食之一。生菜魚肉的主要材料為生菜絲、鯪魚肉及清湯。做法是把鯪魚肉加入生粉、蝦米及蔥花打至起膠,然後用筷子將魚肉削進熱湯內煮熟,魚肉落入湯內會呈條狀,最後把煮熟的魚肉、湯及生菜絲混合便成,可加入麻油及胡椒粉調味。

雞蛋焗魚腸

焗魚腸本是一道順德美食,後來傳至香港,被作為早茶美點和佳餚,引進高級茶樓與酒家。《香港味道》一書寫道:「焗魚腸永遠給人一種回歸鄉土的好感——其實從形式到內容,焗魚腸都是精彩美妙的;魚腸柔韌,魚肝甘腴,油條香脆,雞蛋嫩滑,果皮幽香,還有撒上胡椒粉的辛辣,熱騰騰與小碗白飯一同入口,油香滿嘴真滋味。」

車仔面

車仔面是香港一種低價特色麵食。車仔面出現在1950年代,是香港市民生活水平較低的年代。國內難民湧來香港,謀生困難,香港街頭湧現了流動攤販,最多便是搭起車仔面檔擺賣咖喱魚蛋和車仔面一類熟食。販賣車仔面的木頭車中放置金屬造的「煮食格」,分別裝有湯汁、麵條和配料,顧客可自由選擇麵條,配料和湯汁,通常十多塊錢就可飽吃一頓。

香港有位美食家曾這樣描寫在50年代吃車仔面的情景:「如果你曾經活在那個時空,你至少試過一次顫顫顛顛的手持一個碗口有少許磨損崩裂的描花公雞碗,碗中有一堆還未熟透的淡黃色粗面,幾粒咖喱魚蛋幾塊豬皮加幾段滷豬腸半束韭菜。你就像突然在鏡頭前做了主角的臨時演員,尷尷尬尬的站在那裡——因為你根本沒有筷子,老闆剛問你要不要加塊蘿蔔卻又聞風「走鬼」去了,小販管理隊和街頭小販在追趕跑跳碰。。。。。」

隨著生活水平改善和衛生要求提高,小販推車叫賣車仔面的景象已經成為歷史。但是,車仔面卻已經成為人們心中最地道的香港美食之一,從街頭走進了各種檔次的餐廳中。車仔面的配料也愈來愈豐富,麵條和湯汁亦有多種選擇。車仔面已成為香港人的日常廉價食品。

九記牛腩

九記牛腩,香港最出名的牛腩店,首創清湯牛腩聞名全港。一家坐落於半山小街上的兩層小鋪,總是門庭若市,食客如雲。一張四人小桌,被店家劃出六個座位,永遠要搭臺。

最頂級的牛腩叫做「崩沙腩」,香港人又有稱作「肥爽」或者「爽腩」的;次級的是「坑腩」,再等而下之的就是普通牛腩。牛爽腩取自牛的腹部,多筋、多肚檔部的組織,顧名其意嚼起來比較爽口(脆),比較耐嚼。牛坑腩取自牛前胸的肋骨處,肉上連著少量的脂肪和軟組織,肉質也更富彈性。在香港,牛腩的吃法一般為咖喱牛腩和清湯牛腩,並衍生出牛腩面、牛腩河粉。正牌的牛腩一定要將牛腩與牛骨一起煲熬數小時,使牛腩綿軟可口,同時使精華溶於湯中。清湯牛腩還會加入白蘿蔔,更加美味爽口。

絲襪奶茶

奶茶是具香港特色的一種奶茶,是香港人日常下午茶和早餐常見的飲品。香港創作的絲襪奶茶是地道、香醇的代名詞。所謂「絲襪奶茶」,其實就是把煮好的錫蘭紅茶用一個尼龍網先行過濾,然後再加入奶和糖。過濾這一步驟除了濾走茶渣以外,也使紅茶更香滑。因創世之初,吸引附近的碼頭工人光顧,工人看見將茶用個袋衝來衝去,覺得好過癮。他們見茶袋啡色,以為是絲襪, 以後每次就大叫『一杯絲襪奶茶』。這便是「絲襪奶茶」名字的由來。

用來衝奶茶的錫蘭紅茶分為粗茶和幼茶兩種,餐廳透過控制粗幼茶的份量,就能改變衝出來的奶茶的香味、色澤及濃度。先把錫蘭紅茶放入尼龍網內,然後把網浸入巨型水煲內,並用鉤把網鉤在水煲的邊沿。把茶燜在茶煲內數分鐘後(稱為焗茶),把茶倒出到另一茶壺內,來回倒數次(稱為撞茶)。最後倒進已放入淡奶的杯內。

鴛鴦奶茶

鴛鴦奶茶是香港特產飲品,常見於香港的茶餐廳。製法是混合了一半的咖啡和一半的絲襪奶茶,同時集合有咖啡的香味,和奶茶的濃滑。飲用者可以自行加糖,也可以叫店裡事先加入煉乳。

楊枝甘露

楊枝甘露是一種港式甜品,於 1984 年由香港利苑酒家首創,並賦予它這樣的一個動聽的名字,然後風靡整個香港飲食界,歷久不衰,至今仍然是甜品店中最受歡迎的糖水之一。因其所需材料眾多,也造就了其豐富的口感,可謂是甜品中的貴族。實際上,「楊枝」即西柚肉,「甘露」即西米露。儘管楊枝甘露經過多番改良,但西柚、西米和椰漿都是必不可少的主角。楊枝甘露是香港人人皆愛的甜品,它還有清熱、消暑的功效,炎炎夏季,來上一杯真的稱的上「人間甘露」。

幹炒叉燒意

幹炒叉燒意是把中西文化溶合得天衣無縫,是不折不扣、此地獨有的「香港風味」。幹炒叉燒意,是用醬油炒義大利麵,拌以肥美的廣東叉燒,中西材料俱備,再加上香港的茶餐廳一向以火爐足、鑊氣夠而成名。義大利麵本來沒有什麼味道,可是配上濃鬱的醬油和叉燒汁,美味至極點!

雲吞麵

雲吞麵起源於廣州,五十年代在香港蓬勃興起,至今依然甚得人心。對於生活在香港的許多人而言,一碗雲吞麵可謂絕佳的慰藉美食。雖看似簡單,卻極費心力,因為構成這道菜的三種成分需要準備得恰到好處,濃鬱的湯汁、爽口彈牙的雞蛋面、以蝦和豬肉為餡料且狀如金魚的雲吞,如此,便成就了一碗完美的雲吞麵。

深井燒鵝

燒鵝在香港是必備傳統飲食。在香港如果隨便問一個香港人,哪一個地方吃燒鵝最出名?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深井」。深井是香港的一個地方,位於新界西,70年代前就是以燒鵝為著名賣點的一個村落,一路發展成今天的規模。

深井除了是地名,也是一種特殊的燒烤方式。先在地上挖出來一口乾井,下堆荔枝木,井口橫著鐵枝,燒鵝就用鉤子掛在這些鐵枝上,吊在密不透風的井中慢慢燒烤。由於井的四周是密不透風的泥土,會讓爐溫均衡穩定,這樣烤出來的燒鵝,就能達到上品效果。但是現在堅持用傳統的深井來烤鵝的商家也越來越少了。深井燒鵝特色在於深藏香氣,皮脆肉嫩,汁多味美,最妙的是在脆皮下還有一層薄薄的脂肪;食用時趁熱吃,再配上用酸梅特製的沾醬,那真是入口難忘的超美感覺。

煎釀三寶

這是香港人對三種同類的常見街頭小吃的統稱。做法與肉釀豆腐類似,是把攪碎成肉泥的鯪魚肉釀在茄子、青椒和豆腐這三種食品中,然後放入油鍋裡煎,於是稱作「煎」「釀」「三寶」。歡迎加入超級吃貨群(加微信 zhp20201112 申請入群),暢談美味,享受人生!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吃的時候通常會使用竹籤串著,像吃魚蛋一樣.再醮上醬油。除了以上三種食物之外,間中會有鯪魚肉釀大香菇、釀紅腸、雲吞皮、香腸、燈籠椒等。

魚蛋粉

魚蛋在香港非常普遍,多以鱔魚、鰻魚、馬鮫魚等為主料,油炸過後用竹籤串起數粒作為街頭熟食出售。魚蛋粉源自潮州,如今在香港十分流行。魚蛋粉以爽滑細嫩的米粉搭配不同配料的湯底,加上魚蛋、魚塊、炸肉卷,或者牛丸、雲吞、蔥段等輔料,米粉入口香軟順滑,配料則各有各風味,若再佐以地道辣椒醬(油)就更加醒辣開胃。如今魚蛋粉已經在潮州失傳多時了,問及現在的潮州人竟也不知道魚蛋粉為何物。而香港的小吃遍地開花,魚蛋粉也成為來香港不得不嘗的餐食。

狗仔粉

香港是1960年代出現的街頭小吃。當時香港經濟環境差,順德人以熱水開粘米粉搓成條狀的粉來填肚。由於粉條尖頭尖尾,像唐狗尾巴,故稱為「狗仔粉」,又簡稱粉仔。用上湯來煮的白麵條,麵條有半隻手指粗,上面淋上蝦米、菜脯、豬油渣等配菜,簡單但非常冶味。也有說狗仔粉是「救濟粉」而來,是抗日戰爭的時候,沒什麼好吃,故有救濟機構就把這些粉派給民眾。慈善性質,並非以狗辱人。很多順德的自梳女,來港打工當「媽姐」,幫傭煮飯也有年老退休日,便在街邊擺攤養活自己——狗仔粉是鄉食也是鄉愁。現在的狗仔粉上面淋上蝦米、菜脯、冬菇、豬油渣等配菜。現在某些茶樓及大排檔仍然有提供。

蛇羹

在香港,蛇羹是一道佳餚,因為傳統的飲食思想認為蛇羹可以禦寒,還能預防疾病。吃蛇羹有專門的地方,不是隨隨便便一家茶餐廳就可以來一碗——因為要懂得各種蛇的特性,還要會得屠宰蛇類,所以並非很多大師傅都內行–要識別也不難,那些冠以「蛇王」兩字開頭,再加一個老闆自己取的單字就是。譬如位於銅鑼灣鬧市的「蛇王二」、中環行人電梯旁的「蛇王芬」,都是吃蛇羹的老字號。

現在的蛇羹,都標榜是「太史五蛇羹」。這一碗蛇羹的確非同凡響,別看小小一碗,包括了五種蛇肉(過山烏、水蛇、金腳帶、百花蛇、三索線)、鮑魚、花膠、火腿、雞絲、木耳、冬菇絲、陳皮等九種材料。而湯底則以豬骨、雞骨、蛇骨…等新鮮材料佐以紹興酒經過兩個多小時熬煮才大功告成。

盆菜

盆菜是廣東深圳和香港新界的飲食習俗,據傳起源於南宋末年,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是一種雜燴菜式。香港人過年,向來有吃大盆菜的習俗。所謂的「盆菜」,是將葷素各道逐一烹製好的菜餚,一層層碼放在盆裡端上宴席,一盆菜裡可薈萃有百菜百味,包羅萬有。

傳統盆菜的製法都是父子相傳,或村民之間互相授受。用料方面,豬、雞、鴨、鮑、參、翅、肚、魚、蝦、冬菇、魚球等都可作為盆菜主要餚料;配料則有魷魚、豬皮、枝竹、蘿蔔等。菜餚先烹製好,然後一層一層疊進盆中,最下層放的是容易吸收餚料汁的材料,如蘿蔔、豬皮、枝竹等。中間放燜豬肉,上層則分別是雞、鴨、魚、蝦。吃的時候一層一層吃下去,一層比一層的美味。


富豪雪糕車

在香港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見到了富豪雪糕車。富豪雪糕車誕生於美國,19世紀70年代傳入英國,後來到英國旅遊的港人將之引入香港,至今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了。它的特點就是的可以隨時不停變換售賣地點,停在街邊就可以為途人售賣冰淇凌。不過,香港政府1978年停止發放流動小販牌照,且已發放的牌照只有直系親屬可以繼承,如果沒有繼承人,牌照便會自動失效。所以到目前為止,香港富豪雪糕車的數量只剩下5輛了。

富豪雪糕車延續至今,除了雪糕的售價有所變動外,其他幾乎都沿用了40餘年,沒有太大的變化。直到現在雪糕車仍是保持白色車身、藍色車頂和紅色車頭的外貌。雪糕依然只有四種產品:軟雪糕、果仁甜筒、蓮花杯和珍寶橙冰,但是奶香濃鬱、口感甜滑為富豪雪糕車立下了40多年來經久不變的金牌口碑。不過,現在這種古董式的富豪雪糕車在香港也並非隨處可見,想找它們,也需要一些運氣。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愛味精選,編輯整理。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愛味精選。歡迎加入超級吃貨群(加微信 zhp20201112 申請入群),暢談美味,享受人生!您的支持就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更多精彩內容

請點擊下方連結,關注

請識別下方二維碼加我好友

相關焦點

  • 最具特色的十大香港小吃 值得推薦
    2、絲襪奶茶TVB電視劇裡出鏡率非常高的香港地道飲料。口味非常之好香港特色小吃大全3、菠蘿包還記得,我和殭屍有個約會裡,馬小玲的徒弟正中。很中意的菠蘿包嘛!一樣是HK的特產哦。其型長的很特別外,是眾麵包中非常好吃的。點記率非常高的一款麵包。我估計是殭屍抄紅了這款麵包吧!4、蛋撻其實,我一直都不知道為什麼蛋撻在內地會那麼紅。雖然本人不愛吃。
  • 全國小吃之都排行榜,東營的排名竟然是......
    中華美食大全 全國小吃之都排行榜TOP10中國美食大全,國內小吃之都十大排行榜。哪座城市的小吃,在世界知名度最高?哪座城市的小吃,最有特色?一份"中國頂級小吃之都排名"在微博上火了,排名前三位的城市依次為臺北、成都、西安。"中國頂級小吃之都十大排行榜"上榜城市依次為臺北、成都、西安、重慶、香港、東營、武漢、長沙、北京、上海。1、臺灣
  • 中國著名夜市大全
    這是北京最著名的一條食街,24小時晝夜營業,愈夜愈火暴。長沙 坡子街夜市長沙幾乎有燈的地方就有夜宵攤,吃貨們常常在小吃街迎來黎明,而若說到長沙最著名的小吃街,坡子街當仁不讓。後來隨著電和煤的普及,劈柴生意漸停,但是餐飲的生意缺紅火起來,逐漸發展為島城一處著名的小吃街。
  • 【Honey香港系列】香港小吃什麼值得吃?
    ),但是我也是個很熱愛street food的食客,應廣大群眾要求,今天就悉心整理一篇香港平價小吃,基本包括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小吃店,為了方便大家去香港遊玩時候安排「吃貨時間」,我特意按照幾個主要的地域來劃分這些小吃,你們收藏或轉發這篇文章在手機,用的時候拿出來看就行了。
  • 香港小吃雞蛋仔的做法
    有一段時間小編對香港小吃是愛不釋手,非常的喜歡,所以就把自己關在家裡研究了一個星期的香港小吃,所以這篇文章中,小編要教大家的是香港小吃雞蛋仔的做法
  • 33款臺灣小吃大全
    在飲食上,臺灣人與大陸人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不分正餐和小吃,小吃就是正餐。在最繁華的臺北,會驚嘆地發現,在寸土寸金的地帶一條條的街道可以兩側全都是小吃店,不論你是富甲一方的富豪還是注重生活品質的普通民眾,在這些特色美食的面前,可能都會失去自控而大吃起來難以自拔。臺灣小吃花樣繁多、種類齊全;小吃攤,小吃店的數量更多,因此對於初到臺灣的人而言,最累的就是眼睛和嘴巴了。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臺灣的一些必嘗特色小吃。
  • 33款此生必嘗的臺灣小吃大全
    在飲食上,臺灣人與大陸人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不分正餐和小吃,小吃就是正餐。
  • 香港小吃
    簡介雞蛋仔是香港地道街頭小吃之一,臺灣稱雞蛋糕。
  • 遊香港不能錯過的小吃
    香港地道街頭小吃之一。以雞蛋、砂糖、麵粉、淡奶等造成汁液,倒在兩塊特製蜂巢狀鐵製模版的中間,放在火上烤成。倒出來的雞蛋仔呈金黃色,有蛋糕的香味,加上中間是半空的,咬下時口感特別。辣魚蛋,是香港知名小吃,將魚蛋穿成串後放入油鍋炸熟後刷上特製的辣醬汁即可。辣魚蛋是學生最喜愛零食的第一位,足見魚蛋的地位。
  • 香港必吃美食·地道小吃
    香港小吃五花八門,每一款都是一個故事、都富含香港的地道文化。這款小吃的名字從何而來?有何典故?
  • 香港拍照打卡地點大全!!
    《香港拍照最美的地方原來在這裡!星爺也曾力薦,趕緊收好!》後,很多小朋友表示看不夠,所以星星特地為大家整理了香港拍照地點大全 !▽南山邨■ 三面環繞著密密麻麻的住戶,感覺誤打誤撞進入了香港最真實的生活,中間空地上三個半圓形的舊式遊樂設施是遊客拍照打卡的標誌
  • 這18款小吃堪稱香港人的「回憶」 !想和你一起,把香港吃遍~
    香港是一個極具文化特色的地方,在美食方面也當仁不讓,擁有很多獨特風味,比如茶餐廳文化、大排檔文化等等,記錄著香港所經歷過的風風雨雨。而這些歷史文化就濃縮在香港的街頭巷尾中,一筆一划地刻畫在建築物的一板一磚、街道韻味以及地道小吃上。
  • 韓國小吃大全
    餃子湯餃子湯是寒冷的冬天韓國人喜愛的美味中的美味,吃一碗暖到了心裡。炒年糕韓國的路邊小吃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數甜甜辣辣的炒年糕了。將糕切成糕條(長白條狀,一般在韓國春節時煮糕湯喝)做成炒年糕,和魚丸、油炸食品一起吃,是男女老少皆喜愛的路邊小吃。
  • 香港美食《香港米其林小吃指南》
    也是從2015年開始,米其林青睞起了香港的小吃美食。為大家做好了一份攻略,多家香港米其林小吃等著你。香港各式最地道的街邊小吃,腸仔、魚蛋和墨魚等。地址:九龍尖沙咀厚福街3號媽咪雞蛋仔旺角「I Love You Dessert Bar」甜品店,主廚Perry是全球著名米其林廚師的弟子,日本柚子抹茶芝士拿破崙、紫薯舒芙蕾、榴槤舒芙蕾等甜品!軟綿輕盈,口感夢幻原味梳乎釐班戟蛋味超濃,入口即化的口感讓人上癮,有著梳乎釐的食感又有著鬆餅的口味,瞬間化開來的香濃蛋味搭配著蜜糖一流
  • 香港街頭飲食文化:用平民價格吃到超讚的在地小吃!
    香港作為世界聞名的美食天堂,除了高級餐廳以外(頂級餐廳美食攻略),地道的小吃也不可錯過!
  • 著名香港小吃,《麥兜響噹噹》同款魚丸粗面,有魚丸也有粗面哦!
    著名香港小吃,《麥兜響噹噹》同款魚丸粗面,有魚丸也有粗面哦!
  • 天津有很多著名的小吃,讓你最懷念的是哪一種小吃呢?
    天津有什麼小吃呢?首先是麻花,這也是天津很著名的一個小吃了,味道的話肯定也是很好的,口感酥脆,而且可以放上很久,不是一般的糕點類的食品那樣保質期只有三天的那種,另外的話天津人給親朋好友送麻花也是一種習俗不過現在還有沒有這種習俗就不知道啦。
  • 香港超人氣小吃,雞蛋仔的製作方法!!!
    ( 想學習更多正宗特色的小吃技術配方,創業型的餐飲技術配方,敬請關注小編公眾號gongfumofang(長按可複製)雞蛋仔是經久不衰的香港街頭小吃
  • 南京著名小吃大賞
    金陵小吃,即南京小吃,位列中國四大小吃之首,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品種繁多,自六朝時期流傳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多達百十多個品種。尤其在明清小說發展繁盛時期,金陵小吃的身影不斷出現在《儒林外史》、《紅樓夢》等著作中。
  • 香港小吃千千萬,能跟魚蛋叫板的只有它!
    2017年3月4日和5日,香港首個「雞蛋仔藝術節」在銅鑼灣盛大開幕,旨在將藝術和香港街頭小吃相融合,推廣香港本土文化。另有本地著名插畫家設計的雞蛋仔主題手工製品,包括小卡通布包等文創作品:,更將香港美食及文化宣傳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