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和詹青雲,原來才是一路人.

2021-02-07 閒時花開


她們是不同的,

她們是相同的。


●●●

我對娛樂八卦和明星豪門,關注的比較少,但特別留意普通人家孩子的成長。一條是,詹青雲斬獲《奇葩說》第六季BBking(年度最佳辯手)。另一條是,李子柒接受新華社採訪,回應成名後的種種爭議。順著這兩條新聞,我回看了詹青雲的很多辯論,也翻閱了李子柒的很多視頻,然後發現,李子柒和詹青雲——一個來自四川綿陽大山深處,初中沒有畢業就輟學的美食博主,一個來自貴州貴陽普通家庭,精通經濟學和法學的哈佛博士;一個靠唯美田園鄉土視頻,擁有全球3000多萬粉絲的自媒網紅,一個靠強大邏輯和理性支撐,用事實和雄辯徵服觀眾的奇葩辯手,竟然有著非常多的相同之處。而她們不易察覺又天然相通的相同裡,也藏著普通孩子的奮鬥之路。仙女李子柒,不是從小就仙氣兒十足。學霸詹青雲,不是自幼就聰明絕頂。父母離異,繼母對她不好,經常虐待她,拽著她的頭髮往水溝裡摁,一生氣就把小子柒打得半死不活。爺爺奶奶知道後,心疼得不能行,把6歲的小子柒領回了家。家裡太窮,當鄉廚的爺爺就翻越大山,在父老鄉親們的紅白喜事上輾轉,換點糧食和碎錢。耳濡目染中,李子柒從小就愛上了填飽肚子、帶來財富的美食。爺爺病逝後,輟學的她在睡過街頭,餓過肚子,幹過飯店服務員,在夜場當過DJ後,從打工的都市回到綿陽深山的奶奶身邊。她拾起爺爺的手藝,在拜師學藝中,將美食和手工一點點向外拓展,直至佔領直播的風口,喚醒沉睡在國人心頭的世外田園夢,成了海內外關注的流量網紅。她因為聽不懂老師的話,對很多理所當然的結論持懷疑態度,曾被老師喊家長:「你的小孩太笨了,我教不了。」同為教師的媽媽,並不認為小青雲是笨孩子。她告訴女兒:你是特別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那一個,是觀音菩薩送來的金鳳凰,你一定可以超越很多人,成為最棒的那自己。詹青雲相信媽媽,所以就相信媽媽的話,所以就認定自己是不平凡的孩子。在這種「盲目」的信念裡,她一點點摸索出學習的技巧,以好成績打敗了周圍人的成見。後來,她考上香港中文大學,學習經濟學後,發現法律更能影響他人改變世界,毅然貸款100萬,到哈佛大學讀法學博士,參加大小辯論,直至成為奇葩說裡,不可複製的阿詹。不管是身世坎坷的李子柒,還是一小被認定腦子有病的詹青雲,不管她們是成名前,還是成名後,都沒有刻意賣慘,博取同情,甚至拒絕別人渲染自己的苦難。她們選擇用一路的成長和奮鬥,讓單薄的身軀穿透偏見和黑暗,向著太陽照射的地方,開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並因此告訴所有普通人家的孩子:李子柒自幼沒有父母,6歲之前飽受窮苦,但爺爺奶奶的愛,最終成了她心頭的一束光。而奶奶,那個穿著厚厚棉襖、戴著老式帽子,坐在爐火噼啪燃燒的大地鍋前,沉默燒火的老人,永遠是李子柒視頻裡的最佳女配角。李子柒的視頻,最打動人的,除了如詩如畫的背景裡,熱氣騰騰的美食和古法質樸的手工,還有她和奶奶靜默相伴的溫暖身影。詹青雲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有著一個寬容沉默的爸爸,也有一個嚴格溫柔的媽媽。詹青雲曾說,小時候,她認為從不限制她的爸爸,才是天底下最好的人。長大後,她才明白,在事業和家庭中輾轉,忙得焦頭爛額,依然耐心教育她的媽媽,才是天底下最不容易的人。她學經濟學也好,學法律也好,去支教也好,去當義工也好,到政府機構當助手也好,去日本當律師也好,父母永遠都是鼓勵她:去嘗試,去努力,去跟著自己的心走,去擁抱內心的願望,去把腦海裡念念不忘的想法,踐行成不悔的人生。

詹青雲和父親

一個孩子,特別是一個女孩子,最大的底氣和資本是什麼?是因被寬厚而包容地愛過,所以敢追求自己所愛的獨立和驕傲。李子柒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拍攝視頻,是她非常熱愛的事情。農村的四時變化,景色交替,作物生長,瓜果成熟,都是她最熟悉的東西。雖然一條短短5分鐘的視頻,她可能要拍上三五個月,小半年,甚至一兩年,但她覺得自己和這些東西是融為一體的,所以心懷美好和敬畏。雖然,為了展現給更多人看,她要摳掉很多不那麼美好的東西,要歷經很多鏡頭背後無法展示的瑣碎和重複,她並不覺得苦。因為熱愛,因為發自內心的喜歡,因為沉醉於熱望之中,因為所拍攝的每部作品,都是自己心心念了很久的願望,所以拍出來後,大家也能感到其中的誠意。詹青雲談到自己為何從經濟學,轉到法學時,說內心那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正義,召喚她要用自己的知識,幫助更多人解決問題,贏得公平。每個人都要回到內心深處,找到自己熱愛的東西,做一個忠誠於自己的極致沉醉者,才不枉這一生。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多少人跟著父母跑,跟著別人跑,跟著流量跑,跟著流行跑,跟著名利跑,唯獨忘了跟著自己內心最熱愛的東西,緩緩向前。

回歸質樸,

就是最好的那條路。


傳統的服飾,紅色的面紗,眉心點著紅印,沒有濃妝豔抹,沒有大長腿和性感照,清新樸素得像個鄰家女孩。即便,成名後,到璀璨舞臺中心領獎,訪問其他國家元首,她依然是素來的樣子。不管是外界多大質疑和多高讚譽,她都像置之身外一樣,不攻擊,不爭辯,不解釋。她不疾不徐地在桃花開了釀桃花酒,枇杷熟了做枇杷餅,柿子紅了做柿餅吃,酸棗落了做酸棗糕,養蠶制蠶絲被,刺繡做長禮服,砍竹子做沙發……有人說她假,有人說她無法代表農村,有人說她有團隊運營,她總是淡淡一笑:「任何一種人生都有好有壞,想要把日子過成什麼樣子,更多取決於你想要什麼樣的日子,以及你是否願意為之努力。」

李子柒說工作和生活

而在奇葩說的舞臺上,詹青雲也是最獨特的那一個。

 

她很少刻意製造梗,更極少抖包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她善用緩慢遞進的邏輯,嚴肅客觀的事實,隨手拈來的名篇,恰到好處的升華,直擊對方的死穴和漏洞,用真誠和真相,贏得屬於自己的掌聲。

 

她拒絕眼花繚亂的套路,也不用煽動情緒的技巧,她讓辯論回到辯論本身,永遠以職業辯手的平和理性、觀點哲理和多維思考,打贏一場場翻身仗。

 

為了出名和成功,多少人迷失在套路和手段裡。其實,最好的那條路,是頭腦清醒地當個素簡人。

不戴高帽,

吹捧是別人的幻覺。

前段時間,李子柒因為在YouTube上的粉絲量超過了CNN和BBC,而被一撥人稱讚為中國文化輸出的代表,又遭到另一撥人「不配」的質疑,還被央視新聞和名嘴白巖松提及。接受新華社採訪時,她坦然地說,視頻傳到國外,她很意外,但是看到這麼多人喜歡,她又覺得自己做了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她說,文化傳播是一件浩大的工程,需要很多人的努力,她自己只是做了很小的一件。詹青雲接受採訪時,毫不客氣地說,被吹捧太多,是要被清算的。媒介眼中的她,並不是真正的她。很多人都把詹青雲當成傳奇和神話,甚至把她貸款100萬去哈佛讀書,放到標題區吸引人,對此,詹青雲非常反感。她說,她沒有那麼慘,比她條件差的大有人在。她沒有那麼神,只是走了一個不認命女孩該走的人生路。面對別人的讚美時,你有多清醒。那麼,面對別人批評時,你才有多冷靜。因為,知道自己重量的人,不是別人能夠定義的。不管是在高光時刻,還是在低谷爬坡。李子柒的成名和爭議,都因為她鏡頭裡的鄉土中國,和我們看見的中國鄉土,並不相符;她展現的鄉村女子,和我們所見的農家妹子,也相去甚遠。你所羨慕的生活技能,都是別人的求生本能。你們看到的視頻是作品,你們沒有看到的視頻才是生活。李子柒全網播放量5000萬的蘭州拉麵,是她跑到蘭州跟著師傅學一個多月才拍攝的,每天拉麵到胳膊發酸,一個拉麵鏡頭就拍了200多次,廢掉的麵團自己吃了半個多月……令人驚豔的蜀繡針法,是她看了很紀錄片後,又聯繫了蜀繡的國家級非遺大師孟德珍老師,學習了半年後,一針一線繡出來的……每條視頻的背後,都有無法拍攝的學習和修行,還有這個過程中,舒適區不斷拓寬的精進。詹青雲火爆全網的那些辯論片段,不管是「媽媽不是超人」,還是「堅持尋找靈魂伴侶」,不管最後她辯贏了,還是辯輸了,自始至終,她通過冷靜而獨特的思考,捍衛內心的那些價值觀。或許,這世上只有一種理想主義,那就是看透了現實的殘酷後,依然選擇相信美好與希望。李子柒年幼時,因為身世坎坷,家庭貧寒,曾上過綿陽當地的報紙,受到好心人的資助,才得以繼續學業。但在做直播初期,她一開始因為讀書少,看不懂專業攝影書籍,不會使用修圖軟體,耗費很多精力,從零開始做起,才一步步被人認可。所以,成名後,李子柒開始做公益,將50萬獎金全部用於助學,並給北川災區的孩子送去學習用的電腦。有人妒忌李子柒的成功,前陣子網上甚至流傳她年薪多少億的傳言。一個底層出身的女孩子,能以這樣的逆襲,帶給我們美好和能量,遠遠比過成自身難保的窮人,更令人鼓舞吧。

李子柒把金秒獎50萬獎金捐出

詹青雲參加完辯論後,繼續去日本一家律所當律師,為在日本工作的中國人提供法律服務。這是一份收入不錯的差事,詹青雲做得非常認真和投入,也收穫不少讚許。一個從小戶人家走出來的學霸,歷經差不多30年的時光,最終活成了自己的熱望,能掙錢,又有夢想。因為,身為普通人,我們一路奮戰,都不是為了過得更差,而是為了越來越好。因為機遇和運氣有別,不是每個普通人家的孩子,都能成為李子柒和詹青雲。但,我們可以從她們的努力和奮鬥、真實和自然、熱望和夢想、堅持和信仰裡,看見那個自己。那個如一團火一樣,微亮微暖的自己。那個像一棵草一樣,無畏無懼的自己。那個像一粒沙一樣,沉默堅韌的自己。最後,請允許我用詹青雲的這段辯詞,來結束這篇文字:人世間原本就有大的不朽和小的不朽,大的不朽是世人對你言必稱民,是那些素不相識的人,在你死後依然記得你。流量會過去,熱搜會過去,喜歡我的人和討厭我的人,都會慢慢把我忘記。喜歡今天的文章,別忘點個「在看」,並分享給更多人哦。閒時花開(ID:xsha369):作者劉娜,80後老女孩,心理諮詢師,情感專欄作者,原創爆文寫手,能寫親情愛情故事,會寫親子教育熱點,被讀者稱為「能文藝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

讚賞,是發自內心的喜歡。

相關焦點

  • 李子柒爆紅海內外:養女孩的最高段位,是給她這3種品質
    「李子柒」的爆紅海內外,還被央視點名表揚!作為一個「美食博主」,她所有的視頻都是以中國傳統美食文化為主線,圍繞中國農家的衣食住行展開。她不僅是個「美食博主」,她拍攝的時間跨度拉得非常大,更接近本質。她的的每一個視頻,播放量幾乎都在500萬以上。她是一個大廚、園藝家、藝術家,她更是中國文化、藝術和智慧的踐行者和傳播者。
  • 詹青雲好甜哦
    詹青雲,身披明晃晃的「哈佛」「博士」「辯手」標籤,大寫的優秀。生活在愛和支持當中,詹青雲有著直面一切的底氣和改變世界的期許。對於網絡上流傳的苦情人設,她直接出擊、大聲反抗。詹青雲的樣本意義在於,活在無限閃光的標籤裡,依然想要突破「優秀」這種刻板印象,創造屬於自己的規則。詹青雲不苦,她很甜,也甜得很有力量。詹青雲和她的金句們頻繁地上著熱搜。
  • 談談詹青雲、邱晨、楊奇函和奇葩說
    先來說說詹青雲吧,詹青雲這次是因為轉發了周玄毅的微博而上熱搜,其實內容很簡單,周玄毅陰陽怪氣的發了條諷刺國內目前推動的「新冠病毒來自美國」這一觀點邏輯漏洞的微博,詹青雲轉發的時候用了一個玩手機的比喻,使得「新冠病毒來自美國」這一觀點的邏輯漏洞更加直白地表露出來。但是詹青雲的行為被微博上的一些網友的不滿。
  • 辯論女神詹青雲的戀愛觀:愛情是支撐和陪伴,不是追逐和依附
    《奇葩說》第六季開播,詹青雲的辯論技巧更上一層,除了引經據典讓人折服於她的學識外,也讓觀眾看到了她感性的另一面,那個談論愛情中的失與得,那個敢於面對過去的詹青雲,更加生動,也更加真實和接地氣。 女神之光1:愛情是支撐和陪伴,不是追逐和依附
  • 詹青雲 | 貸款百萬讀哈佛,一萬張詭辯的嘴,也抵不過一個真誠的詹青雲
    ▲被節目組力捧的許吉如,最終不敵觀眾投票太少,被淘汰掉每次看完詹青雲的演講,遇言姐都被她深深折服。雖然辯題隨機抽籤,但詹青雲的辯論永遠是真誠的,而非為辯而辯玩弄字眼、抖機靈。就像她自己說的:我覺得我到今天也算不上是一個很有技巧的辯手。但是我的結辯是很真誠的,就是我相信什麼我才說什麼。
  • 《奇葩說》奪冠後,詹青雲「人設」崩塌
    流量時代,見過太多抱怨和賣慘的招數,詹青雲這一份坦然,真正令人羨慕。 有人曾形容她說,每個人心中都曾有過一個詹青雲。 不那麼漂亮,卻自有風採; 沒那麼幸運, 卻胸懷大義。
  • 邱晨和詹青云為什麼會翻車,類似錯誤值得你警惕!
    事情經過想必多數人已經看過,不清楚看下面兩張圖就了解了,我們先說詹青雲。看完以後,想提醒大家的就是:立場>邏輯。如果立場錯誤,那再好的邏輯也挽救不了。詹青雲被懟之後,發微博解釋說,只是為了指出周玄毅的邏輯問題。但很可惜,很多話,就是一語雙關,指責邏輯的同時,就自帶立場了。
  • 李子柒背後的真面目被曝光,網友:原來是這樣?
    養蠶、收蠶絲,耗時一年,給奶奶做成暖暖的蠶絲被和蠶絲保暖內衣。後來,李子柒的爺爺奶奶就把她接回去撫養。李子柒的爺爺是村裡的鄉廚,會很多菜式,平日裡除了下地,還會編制竹器。視頻中我們看到的編竹簍、編蒸籠、劈柴,種地,不過是那段艱難歲月的求生之技。
  • 從馬薇薇到詹青雲,說說這些年我們追過的奇葩說
    ,直到錄製了第一期,這些冠軍辯手們才才發現,《奇葩說》原來還真的是一個挺牛逼的節目。辯論,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學習門檻極高,所以能在辯論界稱霸的幾乎都是很聰明的人,聰明人免不了有些有傲氣,但是,當馬薇薇真的參加了節目才發現,像馬東、高曉松、蔡康永這些出生名門的媒體人,遠比她們想像的更加聰明。原來,說話還能變成產品。
  • 詹青雲得BBking的《奇葩說》,越來越像一本生活手冊了
    連這季BB King也是去年才加入節目的詹青雲。但是,《奇葩說》的本質還是一檔娛樂綜藝,好笑有梗的發言才更受歡迎。雖然長輩和孩子們發生了激烈的碰撞,可是《奇葩說》畢竟提供了一個對談的平臺。父母們的固執更讓我們意識到,原來自以為通行的價值觀也會受阻,而能在《奇葩說》認真思辨原來是這麼有意義。
  • 事到如今,才真正看懂了李子柒的視頻
    此時再看李子柒的視頻,才發現她鏡頭裡帶出的「真」與「美」才是生活本來應該有的樣子。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對她的誇獎來得更加直接:「像李子柒這樣的真的太少……」李子柒是美食博主出道的,在視頻中展現給我們的更多的是鄉野美食的製作,她自己也是一襲古風穿著打扮,和真實的田園生活融在一起。早起有鳥鳴,夜裡伴著晚風入眠,讓在城市工作的我們隔著屏幕找到了心靈的歸屬感,也觸發了我們內心對純真的嚮往。那麼,李子柒是天生的十項全能的嗎?顯然不是。為了拍蘭州牛肉麵的視頻,她跑到甘肅軟磨硬泡讓師傅教他。
  • 從哈佛畢業到人設崩塌,《奇葩說》奪冠的詹青雲,真無辜嗎?
    這樣開明寬容的家庭氛圍塑造了詹青雲強大的內心,內心充滿愛的孩子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但媽媽對詹青雲的要求也很嚴格,三歲起就被逼每天學習英語,上學時經歷過6次轉學,每次轉學都是在原來的學校裡是學習最好的,然後轉學到另一個學校,發現自己其實沒有那麼厲害,比她聰明的人還有很多。
  • 《奇葩說6》詹青雲獲BBking的確實至名歸,卻有兩位選手可惜了
    回顧整個第六季的《奇葩說》,詹青雲和傅首爾的確是狀態最好的兩個奇葩辯手,BBking會在兩個人之中產生,這也是很多觀眾都能預見到的。兩季都與BBking一步之遙,第六季惜敗詹青雲,很多人都為傅首爾感到可惜。
  • 李子柒,中國的地氣兒才是徵服世界的利器
    李子柒在視頻中表現出的是農耕文化最美的一面。平靜、安寧、放鬆、從容,讓人感到舒緩和慰籍。——遇言姐李子柒上傳到油管的視頻《過年的小零食》,迄今已經播放4000萬次。留言近3000條,且大多為英文撰寫,讚譽之聲溢出屏幕。
  • 李子柒自曝「擇偶標準」,千萬網友力挺撒貝寧
    和去年第一次談起人生大事的時候,今年的李子柒對另一半的要求更加具象了一些。章子怡和周濤聊天一旁的撒貝寧立即接話道:「原來你在夢中見過我有人說,他們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 詹青雲加冕,《奇葩說》第六季落下帷幕,誰才是你心中的BBKing?
    《奇葩說》這檔節目憑藉有深度、有熱度的話題,風格各異的辯手和犀利的金句深受觀眾喜愛,尤其是很多辯題都會引發全網討論熱潮。《奇葩說》在第四季、第五季時,因為各方面限制,尺度明顯放不開,走了一陣下坡路,但是到了第六季,話題更加深刻,更貼近現實,有不少高光時刻。
  • 邱晨是詹青雲的老師?缺少綜藝感,卻用邏輯和語言晉升為導師
    嗨,大家好,我是八卦的小楊,每天客觀的和大家分享娛樂圈最新事件。在《奇葩說》這個舞臺上,很多人都被詹青雲所吸引,因為她的知識儲備和臨場能力,再加上獨特的風格,讓不少網友看到她發言後就被吸引住了。但你知道嗎?在這個舞臺,有一個人曾是詹青雲的老師。
  • 《奇葩說》邱晨惜敗詹青雲,可在觀眾心中她就是王!
    ,邱晨持正方,詹青雲持反方。詹青雲觀點:1、「媽媽是超人」這句話的背後真正要警惕的是在社會中產生的影響。2、女人恐婚恐育的很大原因是因為社會對母親有過高的期待。3、不能拒絕的讚美,是否還是讚美?4、 不做別人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媽媽。邱晨觀點:1、對方混淆了「要求」和「讚美」的定義。
  • 邱晨、詹青雲,利己主義者的教育從何說起?
    來源自網絡詹青雲的一篇微博把自己罵上了熱搜,邱晨因不當言論宣布退網,利己者的教育啟示我們基礎教育應狠抓愛國教育。很快,詹青雲發了道歉微博,可誠意有幾何?她說遺憾而不是道歉!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奇葩說上言辭犀利嚴謹,觀點鮮明懟到你沒商量,在大是非面前沒有任何立場,沒有立場就說明了你的立場,中國的九年義務教育培養,不及國外的三五年馴化。
  • 被邱晨波及的《奇葩說》與詹青雲?
    但在這次馮波中最受波及的還是《奇葩說》和其他辯手,如詹青雲等等。《奇葩說》節目作為一個雙向觀點輸出向思辨節目,在第一季播出時廣受網友好評,但是,播出幾季後,口碑也開始走低,最開始,辯手太過偏執,抱團等等也還算小矛盾,最近幾期,節目持續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