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地說,比起看書,我更喜歡看電影。最近在看紀錄片《影響—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中國電影》的時候,裡面提到了大決戰三部曲,讓我似乎想起了一件很久以前就想做,卻遲遲沒做的事。
關於三大戰役,我對它的認識僅僅停留在中學教材裡那硬邦邦的文字上面,而且距今歲月已久,已經忘得差不多了。當我們享受著革命先烈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了的美好生活的時候,對這段歷史的懵懂無知讓我內心惶惶不安。對於英雄,至少應該銘記!何況通過看電影的方式。
首先,《遼瀋戰役》作為一個電影,而不是紀錄片,裡面有政治的因素,也有藝術的效果,究竟持怎樣欣賞這部電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態度。也許批判更加有力,但在那之前,或許應該接近它。
既然是歷史戰爭題材的電影,就少不了對於這場戰役的「知識部分」有個基本的了解。
對於我這種業餘人士看軍事戰略圖來說,簡直像是看天書!所以便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了一張簡要的地理位置圖便於理解,至於想弄得更清楚的小夥伴,請自行查閱歷史資料。
戰役背景
在抗日戰爭結束以後,東北成了國共兩黨爭奪的焦點。經過一系列的戰鬥之後,國民黨在東北的主要兵力集中在錦州,瀋陽和長春。解放東北,也就是解放這三個主要城市。
貫穿長春,瀋陽,錦州,山海關 的這條鐵路線,叫做北寧線,是路上運輸的主要路線,十分重要。在遼瀋戰役發起之前,被解放軍控制,因而導致了國民黨軍的交通運輸受到嚴重的限制。
戰役經過
(對錦州發起總攻)
第一階段:錦州會戰。
解放軍:中央命令林彪,攻打錦州,意在把國民黨軍隊封鎖在東北,圍而殲之。由於林彪主力在長春,又有諸多理由,便申請繼續攻打長春。中央被迫同意。但後來由於攻擊不順利,拿不下長春,便又申請攻打錦州,但是在攻打錦州的時候,由於東進兵團的壓力,林彪想撤退,但是中央沒有允許,便在塔山阻擊戰鬥,鋌而走險,奮力一搏,最終拿下錦州,錦州會戰勝利。
關於錦州會戰的戰略決策,雖然林彪和毛主席的意見不一致,但是黨內還是經過協商以後,得到了一直的意見。
(中央在商討戰略策略)
林彪(左)和羅榮桓(右)
國民黨:東北「剿總」司令衛立煌和蔣介石意見不一。蔣介石主張打通北寧線,瀋陽的軍隊撤往錦州,以便可以隨時退到關內。而衛立煌則主張固守瀋陽、長春、錦州。於是,當錦州被攻擊的時候,蔣介石在葫蘆島督軍,命令支援錦州,派出東進兵團。經由塔山,增援錦州。命令瀋陽駐軍派出西進兵團,支援錦州的時候,西進兵團只是攻克了彰武,便止步不前,駐紮一個星期之久,解放軍在此期間,拿下錦州。
錦州會長勝利以後,在長春的國民黨守軍——曾澤生,由於頂不住壓力,在被圍困七個月之久之後,起義投誠,長春和平解放。
(遼西會戰地圖)
第二階段:遼西會戰。
錦州失守以後,蔣介石認為林彪剛剛打下錦州,元氣大傷,需要休整,便命令東進兵團和西進兵團繼續前進,妄圖重新奪回錦州。西進兵團廖耀湘,表面出擊錦州,實則想往南撤退到營口。衛立煌命令廖耀湘撤回瀋陽,杜聿明(副總司令)則命令他撤回營口,但最終哪裡也沒撤回,廖耀湘兵團被圍殲。遼西會戰勝利。
(廖耀湘被俘)
第三階段:解放瀋陽。
廖耀湘兵團被殲滅以後,東北野戰軍乘勝追擊,一舉攻下瀋陽,至此東北全景解放。遼瀋戰役宣告勝利!
大致了解整個遼瀋戰役的過程,對於看整部電影的幫助是很大的,知道了這個基本的故事脈絡,就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電影裡表現的更多的東西上去。
電影之所以吸引人,就是裡面充滿了各種細節,讓人們身臨其境。了解到其中的「真正的歷史」。
細節一:對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溫暖
「官兵平等」、「軍民一家親」。如果不是看了電影,我想很難體會到這兩個詞的含義。那種同志之間的春天般的溫暖的感覺,在電影裡讓人覺得美好而又溫暖。
細節二:如果我連申述自己見解的權利都不能受到尊重,那麼請問,又把 總統任命我的這個總司令,置於何地呢?
這句話是國民黨的東北地區總司令,衛立煌上將說的。能讓一個總司令說出這樣的話,足見蔣介石的剛愎自用,以及國民黨內部矛盾之深!
三: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那些偉大的戰鬥英雄!
當炊事班的班長,為解放軍戰士送上熱乎的豬肉燉粉條的時候,他走上戰場,看到的卻是這樣的畫面!
原本為慶祝戰鬥勝利準備的豬肉燉粉條,卻只迎來了勝利,沒等到歸來的英雄!!!(看到這裡心都碎了!)
還有很多其他的細節,比如國民黨內部經濟危機。解放軍需要五萬大洋,主動拿出來七萬五。二者形成的鮮明對比,甚至讓人覺得有點開心~
對於同一場電影,每個人注意到的細節不同,理解的東西也不相同的。如果你隊這段歷史感興趣,如果你還想觸摸更加真實的歷史,我還是建議去找這部時長200分鐘的電影看一看。(甚至建議1.5倍速)
而在真正看懂電影以後,你就會發現,書面上的「解放軍」三個字是多麼偉大,「戰略決策」四個字究竟蘊含了多少智慧,「戰況慘烈」又是多麼的難以想像。那些書面上乾枯無趣的歷史,便在生命中鮮活地浮現了出來!
PS:電影是在b站找的,大家感興趣,直接進入b站,搜索「大決戰」就能找到哦,不用下載,沒廣告,很方便~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錯誤,還望批評指正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