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電影—大決戰之遼瀋戰役

2021-02-21 穎悟

坦白地說,比起看書,我更喜歡看電影。最近在看紀錄片《影響—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中國電影》的時候,裡面提到了大決戰三部曲,讓我似乎想起了一件很久以前就想做,卻遲遲沒做的事。

關於三大戰役,我對它的認識僅僅停留在中學教材裡那硬邦邦的文字上面,而且距今歲月已久,已經忘得差不多了。當我們享受著革命先烈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了的美好生活的時候,對這段歷史的懵懂無知讓我內心惶惶不安。對於英雄,至少應該銘記!何況通過看電影的方式。

首先,《遼瀋戰役》作為一個電影,而不是紀錄片,裡面有政治的因素,也有藝術的效果,究竟持怎樣欣賞這部電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態度。也許批判更加有力,但在那之前,或許應該接近它。

既然是歷史戰爭題材的電影,就少不了對於這場戰役的「知識部分」有個基本的了解。

對於我這種業餘人士看軍事戰略圖來說,簡直像是看天書!所以便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了一張簡要的地理位置圖便於理解,至於想弄得更清楚的小夥伴,請自行查閱歷史資料。

戰役背景

在抗日戰爭結束以後,東北成了國共兩黨爭奪的焦點。經過一系列的戰鬥之後,國民黨在東北的主要兵力集中在錦州,瀋陽和長春。解放東北,也就是解放這三個主要城市。

貫穿長春,瀋陽,錦州,山海關 的這條鐵路線,叫做北寧線,是路上運輸的主要路線,十分重要。在遼瀋戰役發起之前,被解放軍控制,因而導致了國民黨軍的交通運輸受到嚴重的限制。

戰役經過

(對錦州發起總攻)

第一階段:錦州會戰

解放軍:中央命令林彪,攻打錦州,意在把國民黨軍隊封鎖在東北,圍而殲之。由於林彪主力在長春,又有諸多理由,便申請繼續攻打長春。中央被迫同意。但後來由於攻擊不順利,拿不下長春,便又申請攻打錦州,但是在攻打錦州的時候,由於東進兵團的壓力,林彪想撤退,但是中央沒有允許,便在塔山阻擊戰鬥,鋌而走險,奮力一搏,最終拿下錦州,錦州會戰勝利。

關於錦州會戰的戰略決策,雖然林彪和毛主席的意見不一致,但是黨內還是經過協商以後,得到了一直的意見。

(中央在商討戰略策略)

林彪(左)和羅榮桓(右)

國民黨:東北「剿總」司令衛立煌和蔣介石意見不一。蔣介石主張打通北寧線,瀋陽的軍隊撤往錦州,以便可以隨時退到關內。而衛立煌則主張固守瀋陽、長春、錦州。於是,當錦州被攻擊的時候,蔣介石在葫蘆島督軍,命令支援錦州,派出東進兵團。經由塔山,增援錦州。命令瀋陽駐軍派出西進兵團,支援錦州的時候,西進兵團只是攻克了彰武,便止步不前,駐紮一個星期之久,解放軍在此期間,拿下錦州。

錦州會長勝利以後,在長春的國民黨守軍——曾澤生,由於頂不住壓力,在被圍困七個月之久之後,起義投誠,長春和平解放。

(遼西會戰地圖)

第二階段:遼西會戰

錦州失守以後,蔣介石認為林彪剛剛打下錦州,元氣大傷,需要休整,便命令東進兵團和西進兵團繼續前進,妄圖重新奪回錦州。西進兵團廖耀湘,表面出擊錦州,實則想往南撤退到營口。衛立煌命令廖耀湘撤回瀋陽,杜聿明(副總司令)則命令他撤回營口,但最終哪裡也沒撤回,廖耀湘兵團被圍殲。遼西會戰勝利。

(廖耀湘被俘)

第三階段:解放瀋陽

廖耀湘兵團被殲滅以後,東北野戰軍乘勝追擊,一舉攻下瀋陽,至此東北全景解放。遼瀋戰役宣告勝利!

大致了解整個遼瀋戰役的過程,對於看整部電影的幫助是很大的,知道了這個基本的故事脈絡,就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電影裡表現的更多的東西上去。

電影之所以吸引人,就是裡面充滿了各種細節,讓人們身臨其境。了解到其中的「真正的歷史」。

細節一:對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溫暖

「官兵平等」、「軍民一家親」。如果不是看了電影,我想很難體會到這兩個詞的含義。那種同志之間的春天般的溫暖的感覺,在電影裡讓人覺得美好而又溫暖。

細節二:果我連申述自己見解的權利都不能受到尊重,那麼請問,又把  總統任命我的這個總司令,置於何地呢

這句話是國民黨的東北地區總司令,衛立煌上將說的。能讓一個總司令說出這樣的話,足見蔣介石的剛愎自用,以及國民黨內部矛盾之深!

三: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那些偉大的戰鬥英雄!

當炊事班的班長,為解放軍戰士送上熱乎的豬肉燉粉條的時候,他走上戰場,看到的卻是這樣的畫面!

原本為慶祝戰鬥勝利準備的豬肉燉粉條,卻只迎來了勝利,沒等到歸來的英雄!!!(看到這裡心都碎了!)

還有很多其他的細節,比如國民黨內部經濟危機。解放軍需要五萬大洋,主動拿出來七萬五。二者形成的鮮明對比,甚至讓人覺得有點開心~

對於同一場電影,每個人注意到的細節不同,理解的東西也不相同的。如果你隊這段歷史感興趣,如果你還想觸摸更加真實的歷史,我還是建議去找這部時長200分鐘的電影看一看。(甚至建議1.5倍速)

而在真正看懂電影以後,你就會發現,書面上的「解放軍」三個字是多麼偉大,「戰略決策」四個字究竟蘊含了多少智慧,「戰況慘烈」又是多麼的難以想像。那些書面上乾枯無趣的歷史,便在生命中鮮活地浮現了出來!

PS:電影是在b站找的,大家感興趣,直接進入b站,搜索「大決戰」就能找到哦,不用下載,沒廣告,很方便~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錯誤,還望批評指正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大決戰之遼瀋戰役》:難以複製的戰爭片經典
    大決戰系列在中國電影史上可謂前無古人,在很大概率上應該也是後無來者。看看片尾「攝製領導小組」的名單,就知道這才是真正的「豪華陣容」。 決策層面,高層人物們的決策過程交代的清楚明白;執行層面,由於有著強大的道具和群眾演員資源,戰爭場面之宏大,即使是同時代的好萊塢巨製也是望塵莫及。 在對戰役過程的描述了,因為十分寫實,所以也十分可信。
  • 重溫電影《大決戰》,劇情唯遼瀋,場面看淮海,文戲選平津
    電視劇版《大決戰》已經向我們走來,圍繞著電視劇《大決戰》的選角網友們也是各抒己見,還有一部分網友認為電視劇版《大決戰》完全沒必要拍,因為電影版《大決戰》已經足夠經典,拍攝電視劇沒有太大意義。當然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為電影《大決戰》在拍攝時是有所缺憾的,拍攝劇版也有發揮空間。此外,還有一部分年輕的網友壓根沒看過電影版。
  • 【向經典致敬】電影:大決戰:遼瀋戰役
    大決戰:遼瀋戰役主演:古月
  • 電影《遼瀋戰役》中的亮點,鄭洞國等高級將領被俘時也並不狼狽
    直到1990年,八一電影製片廠經過長達5年的精心準備,終於完成了三大戰役系列電影的劇本創作、場地取景、演員挑選、歷史考證等各方面準備工作,並正式將電影取名《大決戰》系列,準備拍攝完成後於次年上映,作為建黨70周年獻禮。
  • 談談《大決戰》系列電影的配樂,片尾曲《江山如此多嬌》傳世經典
    比如杜聿明,在《遼瀋戰役》和《淮海戰役》兩部都實際承擔了國民黨軍前線總指揮的角色,千裡奔波,一直背鍋,最後被俘;比如邱清泉,指揮打仗帶個大狼狗,非常囂張,在作戰會議上直接罵劉峙是「奇談怪論,滿嘴放屁」,也是非常搶眼。除了這些主演,咱們還分析了那些在《大決戰》系列電影中犧牲的無數普通士兵,以及參與戰爭的老百姓們。
  • 《大決戰》三部曲,成為解放戰爭影片無法超越的經典,你看過嗎
    不過喜歡戰爭片的影迷們,如果被《八佰》中戰士們的英勇也感慨,也可以再次回顧下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經典解放戰爭片《大決戰》系列。雖然沒有先進的拍攝技術,但是也不妨礙影片中戰士們的英勇體現。大決戰之遼瀋戰役本片拍攝於1991年,是本系列電影的第一部,由李俊、楊光遠共同導演。本片講述了在日本投降之後,中國迎來了決定民族命運的重要時刻。
  • 《大決戰》三部曲,成為解放戰爭影片無法超越的經典,你看過嗎
    不過喜歡戰爭片的影迷們,如果被《八佰》中戰士們的英勇也感慨,也可以再次回顧下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經典解放戰爭片《大決戰》系列。雖然沒有現今的拍攝技術,但是也不妨礙影片中戰士們的英勇體現。大決戰之遼瀋戰役本片拍攝於1991年,是本系列電影的第一部,由李俊、楊光遠共同導演。本片講述了在日本投降之後,中國迎來了決定民族命運的重要時刻。
  • 品味經典|空前絕後的電影《大決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看到標題,不作他想,必然說的是《大決戰》三部曲。這三部電影分別於1990年、1991年與1992年上映,每一部都有200多分鐘時長,場面宏大、細節豐富。鄧小平曾在看完三部電影後說:「片子拍得很好,我每年都要看一遍。」
  • 震撼人心大製作電影——《大決戰》
    如今觀眾的欣賞水平越來越高,對電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國內的電影質量參差不齊,很多都是故事內容空洞,無法讓觀眾產生共鳴,現在能讓人記住一輩子的電影雖然不是很多,但總有一些電影能打動人心,讓人久久不會忘懷。有一部電影曾經讓我震撼不已,至今仍歷歷在目,它就是《大決戰》三部曲!
  • 《大決戰》三部曲已經成為解放戰爭電影無法超越的經典
    不過,戰爭片的影迷,如果也被《八佰》戰士們中的英勇所感動,也可以回顧八一電影工作室製作的解放戰爭系列電影《大決戰》。雖然沒有現代的拍攝技術,但並不妨礙電影英勇中的戰士們。遼瀋戰役決戰這部電影拍攝於是該系列的第一部電影,由李俊、楊光聯合執導。在日本投降之後,中國迎來了決定國家命運的重要時刻。
  • 《大決戰》:投資最大的電影
    1992年,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系列電影《大決戰》在中國上映了,我是在電影院裡將這三部電影完整的看完,讓我感到非常的震撼,倒不是它投資一個億拍攝的這部這個系列電影,而是影片當中出現的千軍萬馬的場面,那個時候拍電影不像現在玩什麼電腦特技,大都是用電影膠片一幀一幀拍攝下來的真實的畫面,據說拍攝這部電影動用的部隊就達幾十萬人,應該說在中央軍委和八一電影製片廠的通力合作下
  • 中國拍攝的大決戰三部曲,非常經典,為何動用了13萬軍隊?
    說起我國拍攝的電影《大決戰》三部曲,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大決戰三部曲,拍攝了著名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這三部電影既可以三部連續觀看,又可以獨立成篇。大決戰三部曲在80年代後期開始拍攝,90年代初期,開始正式放映。
  • 電影《大決戰》系列:拍攝區域最廣;參演人數最多;真槍實彈最多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遼瀋、淮海和平津戰役相繼在我國東北、中原和華北地區爆發,短短142天時間裡,國民黨軍在淮海以北最大的3個重兵集團全部土崩瓦解,近150萬精銳部隊要麼被擊斃擊傷,要麼被收編俘虜,解放戰爭迅速進入「疾風掃落葉」的掃尾階段。
  • 電影《大決戰》系列:拍攝區域最廣;參演人數最多;真槍實彈最多
    ▲《大決戰》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遼瀋、淮海和平津戰役相繼在我國東北、中原和華北地區爆發,短短142天時間裡,國民黨軍在淮海以北最大的3個重兵集團全部土崩瓦解,近150萬精銳部隊要麼被擊斃擊傷,
  • 電視劇版《大決戰》開拍,超越的電影版《大決戰》?可能性很小
    深度 摘要:近日由高希希執導的電視劇版《大決戰》開拍,計劃明年上映。1990年代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版《大決戰》,是堪稱經典的恢宏大片。那麼,現在開拍的電視版《大決戰》,會不會超越90年代的電影版《大決戰》?從各方面看,可能性真的很小。
  • 電視劇版《大決戰》開拍,超越電影版《大決戰》?可能性很小
    深度摘要:近日由高希希執導的電視劇版《大決戰》開拍,計劃明年上映。1990年代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版《大決戰》,是堪稱經典的恢宏大片。那麼,現在開拍的電視版《大決戰》,會不會超越90年代的電影版《大決戰》?從各方面看,可能性真的很小。
  • 耗資1億拍攝歷史鴻篇巨製《大決戰》,歷時5年動用人力物力不計其數
    《大決戰》共分為三部,是上世紀90年代,用時5年、耗資1億拍攝出來的歷史戰爭巨製。其實,早在50年代,八一電影製片廠在成立之初就有了拍攝三大戰役的打算,但當時國弱民窮,想要拍出這樣的一部電影必定會耗時費力,再加上經濟情況也不允許,因此,《大決戰》的拍攝計劃就不得不被擱置了。
  • 潛伏在《遼瀋戰役》
    這兩位在電影《遼瀋戰役》中只有幾個鏡頭,他們是誰?
  • 經典(大決戰之平津戰役)影評
    影片《大決戰》第三部《平津戰役》以壯麗的紀實性的歷史故事、恰到好處的攝影藝術、嚴謹的畫面構圖、輝煌的氣勢、深刻的意境、真實地展現了繼遼瀋戰役勝利後東北與華北解放軍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領導下在華北攻克國民黨統治的張家口、天津等地,並和平解放北平、取得平津戰役勝利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
  • 電影《大決戰》拍攝動用軍隊13萬,新版電視劇能有如此規模嗎
    上世紀90年代初上映時史詩戰爭巨作電影《大決戰》將被拍成電視劇,各大歷史人物的角色飾演者也悉數登場,期待之餘不免有所疑慮。誠然,以電視劇的形式可以更多更全面地展現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歷史實情和細節,但是能不能像電影《大決戰》那樣的宏大場面就很難說了。這些年拍的戰爭片的戰爭規模真不敢恭維,資金雖投入巨大,但是效果很小,戰爭場面超兩百人以上都嫌多,而且還是群演來來回回跑才顯示出「規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