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案」終審:看守所籤訂股權被判返還,法院指企業家應走正道

2020-12-22 出行一客

該案是涉產權保護的標誌性案件,意義重大,從中可以看到中央和法院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決心,但當事人許榮華稱真正拿到返還的股權、判決得以執行還需時日。

圖/視覺中國

文|《財經》記者 王麗娜

編輯|魯偉

2020年6月1日上午,因身體不佳正在接受治療的許榮華,收到律師發來的江蘇「牧羊案」的二審判決結果。

期待之中的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即撤銷12年前他在看守所關押時籤訂的股權轉讓協議,判決生效之日起陳家榮(江蘇牧羊集團有限公司原工會主席)、範天銘(江蘇牧羊集團有限公司原總裁)將江蘇牧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牧羊集團)15.51%的股權返還給許榮華,許榮華將此前收到的股權轉讓款1660萬元返還給陳家榮。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下稱江蘇高院)在終審判決中表示,該案系發生於民營企業家之間的紛爭,作為共同創業的股東因經營理念不同產生矛盾糾紛在所難免,但企業家在提高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做強做優企業同時,也應注重企業家的形象,講正氣、走正道,使矛盾與糾紛在法治的軌道解決。牧羊集團認為許榮華有違反公司股東會決議的行為曾訴至法院,這本是依法解決糾紛的正途,遺憾的是其後範天銘、李敏悅不當利用公權力在對方失去人身自由後迫使許榮華籤訂並非其真實意思表示的股權轉讓協議,這種做法不僅突破法律底線,也造成雙方十餘年的訴累,極大地浪費了社會資源,也影響企業長遠健康發展。

許榮華原是牧羊集團的股東,但因「假冒註冊商標」淪為涉嫌犯罪的企業家,且因公權力的介入,在看守所內被迫籤訂股權轉讓協議,由此開啟曠日持久、一波三折的股權爭奪案。十年裡,許榮華因同樣「罪名」兩次被抓,又兩次被釋放,但他始終未放棄申訴。

該案是最高人民法院(下稱最高法院)宣布再審的三大涉產權案之一的關聯案件。2017年12月28日,最高法院宣布對三起涉產權案件進行再審,其中張文中案、顧雛軍案均已審結。三案之一的李美蘭(許榮華之妻)與陳家榮、許榮華確認股權轉讓協議無效糾紛一案,目前仍無結果。得知牧羊案的終審判決之後,許榮華表示,6月1日下午李美蘭就其案件提出撤回申請,還需等待法院裁定。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王湧,是許榮華的代理律師之一。王湧告訴《財經》記者,該案是涉產權保護的標誌性案件,意義重大,從中可以看到中央和法院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決心,對提振民營企業家信心很有幫助。他在朋友圈發布再審判決結果後,一些企業家向他反饋,對這個結果「很興奮」。

但真正拿回股權使判決得以落實,還需要時間。王湧指出,二審從開庭到判決歷時一年多,其間牧羊集團核心資產和業務逐步轉移至關聯公司,並且通過關聯公司的增資稀釋母公司股權等方式。王湧表示,這些為返還許榮華股權設置障礙、增加難度,因此返還股權在執行時還將面臨複雜因素,但他對此保持信心。

「這不僅是我一個人的勝訴,是很多個許榮華的勝訴。成百上千的企業家都在關注涉產權保護案件的宣判。」許榮華對《財經》記者表示。他還表示,該案的意義不只是糾正歷史形成的涉產權冤錯案,更大的意義在法院的判決指出個別企業家不當利用公權力打壓其他企業家的行為,對企業長期健康發展會造成損害。

對此終審結果,6月1日下午,牧羊集團回復《財經》記者稱,對這一結果表示堅決不服。「判決將導致已離開公司12年的股東再次回歸,從而引發新的無休止的糾紛,違反法院『定分止爭」的職能,傷害的是企業和員工。」牧羊集團表示,下一步還將繼續窮盡法律救濟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終審判決股權返還

牧羊集團股權糾紛纏訟多年。

牧羊集團原是國有企業,前身是邗江糧機廠,邗江縣國有資產管理局享有78.32%股權,28名個人股東佔10.48%。2002年改制為民營企業,邗江縣國有資產管理局將73.48%國有股權,作價轉讓給28名股東中的徐有輝、徐斌、範天銘、李敏悅、許榮華五人。

許榮華等五人,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共事,逐步成長為牧羊集團的領導層。改制後,5人任董事會股東。第一屆董事長和總裁分別是徐有輝、範天銘,第二屆董事長和總裁分別是李敏悅、範天銘,直至2008年換屆。2008年時,牧羊集團連續兩年入選「中國機械500強」,正值上升期,但作為股東的許榮華同年被李敏悅、範天銘兩位股東舉報「違法使用牧羊商標」,後因涉嫌「假冒註冊商標罪」被刑拘。

許榮華告訴《財經》記者,2008年進入看守所後,他被迫轉讓其持有的牧羊集團股權。

2008年10月15日,他在看守所見到邗江檢察院時任檢察長王亞民。王亞民勸說他轉讓股權事宜。許榮華意識到舉報人可能利用公權力,因而陷入恐懼中。次日,王亞民及牧羊集團法律顧問再次進入看守所,讓許榮華籤訂《股權轉讓協議書》、辭職書等材料。股權轉讓協議籤訂的第二天,許榮華被取保候審。

上述股權轉讓協議約定:許榮華向陳家榮轉讓的標的為其所佔牧羊集團15.51%的全部股權及收益,及牧羊集團對外投資形成的屬於許榮華所有的權益,轉讓價為1660萬元。根據牧羊集團股東會決議,陳家榮作為工會主席、顯名股東,代工會受讓許榮華所持牧羊集團股權。

一審時,南京市中級法院判決認定,綜合多項事實,案涉股權轉讓協議系許榮華受脅迫籤訂。

根據一審查明的事實,2010年1月31日,王亞民、陳家榮等曾在揚州仲裁委調查相關情況時講述了當時的過程。王亞民陳述稱,他介入該案源於此前牧羊集團舉報另一股東徐有輝涉嫌犯罪,按公司內部決議應剝奪股權,區裡開會時他在會上認為,「股權屬私權,政府不要介入,我的建議被採納了。」後來五個股東都曾找過他,「區裡曾經定調想法勸和,我接觸下來,覺得和的可能性較小。」不久,他得知許榮華涉嫌假冒註冊商標罪被刑拘,案件由當地工商部門移送公安處理。後公安機關請求先批捕後取保,他表示反對。後來有區裡領導表示尊重檢察院意見,「但希望我們協助做調解工作」,王亞民因此去看守所找許榮華勸說。王亞民還在筆錄中表示,「就算把許榮華放出來,舉報人還是不會放過他,還會用其他方式搞他,我就提醒他最好走人。」

該案上訴至江蘇高院後,江蘇高院認為該案的爭議焦點主要有:籤訂的股權協議是否受脅迫,協議應否撤銷;範天銘應否返還許榮華案涉股權等。

江蘇高院認為,結合股權轉讓的背景、過程、股權轉讓價格等具體情況綜合分析判斷,許榮華籤訂於看守所的協議,是在收到李敏悅、範天銘不當利用公權力實施的脅迫情形下簽訂,有充分的證據證明,能排除合理懷疑,協議非許榮華的真實意思表示。就通過脅迫籤訂股權轉讓協議而言,李敏悅、範天銘、陳家榮均參與其中,三人目的一致,只是分工不同而已,這種脅迫行為在合同法的規制之內,一審法院認定該協議屬於法定撤銷情形符合立法目的,並無不當。

拿回股權還需時日

2008年10月,許榮華第一次走出看守所後,就其提起的股東會召集權糾紛、牧羊集團向許提出的股權轉讓糾紛民事案,他同時向法院申請撤訴。2009年2月,股權變更完成,許榮華的股權變更至陳家榮名下。2009年6月,揚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以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為由,分別作出解除取保候審決定和撤銷案件決定。

許榮華的維權之路漫長。2009年9月,許榮華為拿回股權先向揚州市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要求撤銷股權轉讓協議。六年多後的2016年7月,許榮華拿到仲裁委歷時六年八個月才作出的仲裁裁決書,請求被駁回。而在2016年6月,陳家榮與範天銘籤訂《股權轉讓協議書》,約定將其所持牧羊集團17.02%股權轉讓給範天銘。範天銘成為牧羊集團最大股東。

2016年9月,拿到裁決後,許榮華向法院提起撤銷仲裁裁決之訴。同時,許榮華妻子李美蘭向揚州市中級法院起訴,以股權為夫妻共同財產,但自己對轉讓並不知情為由,要求確認許榮華與陳家榮間的股權轉讓行為無效。李美蘭案一審敗訴,接著上訴至江蘇高院,二審維持原判。

李美蘭提出申訴,2016年6月,江蘇高院裁定再審。但不久,許榮華再遭抓捕。2016年11月19日,許榮華因此前「同樣的罪名」被湖南洪江警方帶走。在被羈押144天後,許榮華因不構成犯罪再次被釋放。

許榮華案出現轉機,同樣是在2016年。2016年11月27日,中國首次以中央名義出臺產權保護的頂層設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正式對外公布。

該意見表示,準確把握經濟違法行為入刑標準,準確認定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的性質,防範刑事執法介入經濟糾紛,防止選擇性司法。對於法律界限不明、罪與非罪不清的,司法機關應嚴格遵循罪刑法定、疑罪從無、嚴禁有罪推定的原則,防止把經濟糾紛當作犯罪處理。對民營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經濟行為,除法律、行政法規明確禁止外,不以違法犯罪對待。

2016年12月,南京市中院撤銷揚州仲裁委作出的仲裁。很快,許榮華起訴陳家榮、第三人範天銘股權轉讓糾紛案,經江蘇省高院指定管轄,由南京市鼓樓區法院立案,後因案件重大由南京市中院受理,因牧羊集團對南京市中院的一審判決不滿,上訴至江蘇省高院。

如今,在維權12年後,許榮華終於拿到再審終審判決。王湧表示,其間許榮華多次陷入失望、絕望、提起信心的反反覆覆,在等待終審判決的一年多時間裡也是如此。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央和最高法院又重審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最高法院還明確提出,堅持以發展眼光看待處理民營企業和企業家過去經營中的不規範行為,依法甄別糾正歷史形成的涉產權冤錯案件,這再次給予許榮華信心。

許榮華對《財經》記者表示,最終判決得以執行還需「一段路走」。目前他持有的牧羊集團15.51%股權仍在股東範天銘名下,而範天銘持有牧羊集團的股權一審判決之後又在另一案件中被凍結。這意味著,一旦進入執行階段,許榮華可能不是唯一的股權分配者,牧羊集團表示還將繼續窮盡法律救濟措施的回應,給許榮華最終拿回股權增加變數。

許榮華說,他相信司法,會堅持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

相關焦點

  • 「牧羊案」勝訴方至今未要回股權,兩敗訴股東被限制出境
    「牧羊案」勝訴方至今未要回股權,兩敗訴股東被限制出境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譚君 2021-01-07 16:16 來源:澎湃新聞 「牧羊案」是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依法再審的三起重大涉產權案件之一
  • 北玻股份收購廣東北玻公司51%股權,卻無法參與管理,法院判撤銷股權...
    導讀北玻股份收購廣東北玻公司,持股51%,上市公司佔3個董事席位,上市公司派法定代表人,卻無法行使股東權利,法院判撤銷股權收購。珩一北玻股份收購廣東北玻持股51%一、北玻股份收購廣東北玻2020年7月初,北玻股份(上市公司,002613)發布一則公告,公告編號為2020085,稱收到洛陽中院的一審判決書,這是一起股權轉讓糾紛。早在2017年,上市公司收購廣東北玻電子玻璃公司的部分股權,雙方籤訂《收購協議》和《補充協議》。
  • 丈夫給前女友轉帳550萬元被妻子起訴,法院判了
    來源標題:丈夫給前女友轉帳550萬元被妻子起訴,法院判了 林琳發現,丈夫陸陸續續向前女友轉帳550萬元,憤而訴至法院。
  • 員工挪用公司貨款,法院判決返還不當得利
    近日,信宜法院審結一起不當得利糾紛案,雙方當事人在法院的公正判決下均服判息訴。 2015年6月,信宜人阿亮(化名)被廣州某農業生產資料公司(以下簡稱農業公司)聘用,負責發貨及回收貨款。客戶阿育(化名)於2018年3月到農業公司提貨後,支付了45600元並由阿亮代收。
  • 【案例】合伙人退夥時,法院駁回:只能退還合夥財產份額,不能直接...
    法院判決結果法院判決駁回原告羅源平的訴訟請求。附法院判決書:貴州省修文縣人民法院民 事 判 決 書原告羅源平,男,19××年××月××日生,漢族,貴州省息烽縣人,農民,住貴州省息烽縣鹿窩鄉大石頭村××組。
  • 最高院:約定一方只收回報不擔風險的合作合同,應認定為借款合同
    事實和理由:一、一審法院對還款責任承擔主體的基礎事實認定不清。一審法院認為,正和公司、倫華公司共同收取並佔用馬忠英的款項,應共同返還款項並承擔利息。但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卻是馬忠英向正和公司投入的2964萬元轉投入倫華公司。既然馬忠英的資金已經轉投入倫華公司,就不存在正和公司和倫華公司共同收取並佔用馬忠英資金的情況。
  • 民營企業家被訴挪用公款2.9億 庭審突然脫褲要求驗傷
    「案中涉及房地產項目股權糾紛,只要我父親能平安出來,我們可以接受股權糾紛的調解方案,刑訊逼供也可以不追究了。」馬彬家人向啟陽路4號(ID:qiyanglu4hao)道。最北林業局袖珍法院接辦大案資料顯示,馬彬,家住北京市房山區,是寶恆投資有限公司、中油豐年(北京)石油銷售有限公司、北京瑞雪豐年科技有限公司三家企業的董事長。
  • 責令返還19.33億犯罪所得 康尼機電併購案責任人被判無期
    所幸的是,在這場涉嫌巨額合同詐騙的案件中,公司贏得了法院的一審判決,但被告表示不服已上訴。伏法11月28日晚間,康尼機電公告稱,廣東龍昕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龍昕科技」)原法定代表人廖良茂犯合同詐騙罪,被法院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同時,法院責令廖良茂退還犯罪所得19.33億元,返還被害單位南京康尼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 新婚夫妻婚後很快分居,法院判令女方返還10萬元彩禮!
    新婚夫妻一起生活沒幾天就「分道揚鑣」,一年後女方訴至法院請求離婚,男方同意離婚但要求對方返還彩禮。昨天,南通中院對這起離婚糾紛案作出維持一審的終審判決,準許雙方離婚,女方酌定返還彩禮10萬元。 2018年3月,蔣女士經人介紹和謝某相識相戀。
  • 夫妻一方將共同財產送給第三者,法院判決:第三者不是返還一半,而是全部返還
    隨後,趙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確認馬某贈與李某466200元的行為無效並要求李某返還466200元及利息。一審法院認為,趙某所主張的該筆轉帳存在於夫妻存續期間,應視為夫妻共同財產,馬某作為丈夫對其中的一半擁有支配權,但對屬於趙某的一半份額無支配權,其贈與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條、第五十二條規定,有違社會公德,李某應當對該部分的贈與予以返還。
  • 男子打賞主播充值30萬,妻子起訴丈夫和平臺要求全部返還
    鍾先生的妻子江女士發現後,將其和直播平臺一起訴至法院,要求返還全部打賞。 鍾先生的妻子江女士主張:直播打賞屬於無償贈與法律關係,其丈夫充值打賞的財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鍾先生在一年半的時間內頻繁打賞,累計打賞數額較大,顯然不屬於家庭生活經營需要。
  • 疑案探析 | 持股配偶未經非持股配偶同意股權轉讓協議之效力認定
    2018年6月19日,金某政與黃某、金某明籤訂了股權轉讓協議。金某政將其持有的該公司35.7%的股權轉讓給金某明,轉讓價為1萬元;將15.3%的股權轉讓給黃某,轉讓價為5000元。何某遂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金某政與黃某惡意串通,損害何某合法利益而籤訂的股權轉讓協議無效。
  • 榆林一看守所教導員指使幹警虐待在押人員,法院判了
    身為看守所教導員,本應帶領幹警守護高牆內的安全,然而靖邊看守所卻出現了虐待被監管人現象,近日,該看守所三人因虐待被監管人,被推上被告席。子洲法院認定,因在監室內查出違禁品,靖邊看守所教導員指使幹警對在押人員用鞭子抽打臀部。
  • 香港終審法院認定《禁蒙面法》合憲,港獨黑暴這下死心了
    律政司提上訴至今年4月終獲判部分得直,令《禁止蒙面規例》在「非法集結」及「未經批准集結」的情況下仍然生效。惟政府方以及被提控的25名反對派均指條例尚有須釐清之處,雙方提出終極上訴。而法院認同預防和阻嚇性質十分關鍵,以避免和平的公眾集結,演變成暴力衝突。港府又指,完全同意終審法院指出,在尋求為社會利益、個人權利兩者之間取得公正的平衡時,需要考慮香港的整體利益,而蒙面違法者隱藏身份,以為不用受到法律制裁而作出違法行為,實屬對法治的損害。
  • 供水公司經理被判受賄獲刑兩年 曾被法院關入鐵籠
    法院作出有罪判決前,被告人應該無罪,法院不應歧視對待。我當時向法官提出了抗議。」對此,張北縣人民法院政治處工作人員向媒體回應,羈押室裡的鐵籠老早就有了,並非新設置的。2014年8月15日,張家口中院因案件部分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撤銷一審判決,裁定該案發回張北縣法院重審。
  • 為偷稅假意轉帳,對方卻不肯退還,法院:不支持返還!
    本報訊 現實中,某些企業為了達到所謂「降低經營成本」的目的,通過虛假走帳方式,找人代開增值稅發票的情況,屢禁不止。不少人誤以為因掩蓋偷稅事實而虛假給付的款項,沒有風險,即便代開發票一方拒不返還,也能通過訴訟予以追回。事實上,違法行為人圍繞非法利益所發生的爭議,法律不予保護。
  • 江蘇宿遷:三級法院裁定的醫院股權為何遭遇確權難
    庭審中提供的一份宿遷市衛計委關於沭陽縣人民醫院股東的批覆顯示,該醫院全部股份已於2011年8月被登記在周名下,醫院性質為民辦非企業單位。   2015年5月8日,在張漢樂、張曉棟收到宿遷市中級法院作出醫院為三人共同出資的四天後,該醫院在保持民辦非企業性質的同時又被周業庭登記為事業單位。
  • 未披露實際利率 上海金融法院改判中原信託返還多收取的利息...
    來源:經濟觀察報上海金融法院首次適用《民法典》二審審結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判決貸款機構在貸款合同中負有明確披露實際利率的義務,因貸款機構未披露實際利率而收取的超過合同約定利率的部分利息應予返還。2021年1月4日,上海金融法院首次適用《民法典》二審審結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判決貸款機構在貸款合同中負有明確披露實際利率的義務,因貸款機構未披露實際利率而收取的超過合同約定利率的部分利息應予返還。
  • 北京兩百億地產案:最高院終審3年後未執行 如今最高院將再審
    (圖片來源:壹圖網)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微敖 2020年4月26日,在京外資企業——北京莊勝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北京莊勝),接到最高人民法院的再審《應訴通知書》(2020 最高法民再15號)。2017年3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已對此案做出二審「終審判決」。該「終審判決」最引人關注的內容之一是:法院判定,信達投資屬「惡意違約」,因此要按照合同約定,向北京莊勝賠償10億元違約金;同時,向後者返還6個地塊、價值至少200億元的項目權益。但這一生效判決,在此後長達3年的時間裡,始終未得到有效執行。
  • 婚後很快分居,離婚時男方欲要回彩禮 法院判令女方返還10萬元
    25日,南通中院對這起離婚糾紛案作出維持一審的終審判決,準許雙方離婚,女方酌定返還彩禮10萬元。   2018年3月,蔣女士經人介紹和謝某相識相戀,兩人很快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2018年10月,謝某向蔣女士轉帳15萬元,蔣女士用該款項購買了鑽戒、對戒、手錶等物品。次月,謝某通過媒人向蔣女士的母親交付現金28.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