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成交「10破」萬億、二八分化 機構抱團如何演繹?

2021-01-19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斌2021年的首個交易周(1月4日-8日),白酒、新能源、光伏等大市值個股引領股指上漲。而接下來的一周(1月11日-15日),市場主線在白酒、軍工、券商、半導體之間不斷切換,前期抱團個股有鬆動跡象,股指震蕩也隨之加劇。

開年以來10個交易日(1月4日-15日),上證指數漲幅為2.69%,深證成指漲幅為3.88%,創業板指漲幅為4.17%。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10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累計成交額達到11.64萬億元。市場仍然保持著熱度。

開年以來,北向資金延續淨流入態勢。Wind數據顯示,1月4日-14日,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362.85億元,其中滬股通過淨流入153.63億元,深股通淨流入209.22億元。

從行業板塊來看,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1月4日-14日,17個行業實現上漲,其中電子、建築材料、鋼鐵、機械設備行業領漲,9個交易日累計漲幅分別為 8.51%、5.42%、4.63%、2.83%;紡織服裝、綜合、商業貿易領跌,9個交易日累計跌幅分別為6.33%、4.73%、3.94%。

在連續的萬億元成交額背後,A股「二八分化」的特徵在年初的行情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個股方面漲少跌多,市場對抱團股的走勢和流動性存在分歧。

約1/4個股上漲

Wind數據顯示,剔除掉2020年四季度以來上市的新股,2021年開年以來,截至1月14日,在三大指數上漲的背景下,共有2980隻個股下跌,佔比73.78%;有1035隻個股上漲,佔比25.63%。

年內以來漲幅處於10%至20%之間的個股有205隻,佔實現上漲個股總數的比重為19.81%;漲幅處於20%至30%之間的個股有51隻,佔實現上漲個股總數的比重為4.93%;漲幅超過30%的個股有29隻,佔實現上漲個股總數的比重為2.80%。

上述年內累計漲幅超過30%的29隻個股中,宜賓紙業(600793.SH)漲幅最高,近乎翻倍。航天工程(603698.SH)、英科醫療(300677.SZ)、賽輪輪胎(601058.SH)緊隨其後,年內累計漲幅分別為48.07%、45.95%、45.36%。

在上述29隻股票中,也不乏大市值股票的身影。比如總市值約為2000億元的「中字頭」的中國中車(601766.SH)年內累計漲幅為43.69%;總市值約為1800億元的藍思科技(300433.SZ)年內累計漲幅為30.94%。此外,還有天齊鋰業(002466.SZ)、東方盛虹(000301.SZ)、酒鬼酒(000799.SZ)等4隻市值在600億-900億元的個股。

Wind數據顯示,開年以來短短的9個交易日,就有5隻個股的股價已經腰斬;累計下跌幅度超過30%的個股有20隻,其中ST股佔一半;累計下跌幅度在20%-30%的個股有157隻,佔下跌個股總數的比重為5.27%;累計下跌幅度在10%-20%的個股有1093隻,佔下跌個股總數的比重為36.68%。

上述年內累計跌幅超過30%的20隻個股中,除了凱撒旅業(000796.SZ)之外,其餘19隻個股均為市值低於50億元的小市值股。截至1月14日,市值最低的退市剛泰(600687.SH)和*ST富控(600634.SH)的市值已不足5億元。

逾7成千億市值股上漲

自去年12月以來,A股「以大為美」的風格演繹明顯加速。

Wind數據顯示,剔除掉2020年四季度以來上市的新股,截至1月14日,市值超過千億元的個股共有138隻。其中,市值超萬億元的個股有7隻;市值在5000億-萬億元之間的個股有11隻;市值在3000億-5000億元之間的個股有24隻;市值在1000億-3000億元之間的個股有96隻。

這138隻千億市值股中,年內以來共有102隻實現上漲,佔比73.91%。其中年內累計漲幅超過15%的個股有28隻,佔實現上漲個股總數的比重為27.45%;漲幅處於5%至15%之間的個股有40隻,佔實現上漲個股總數的比重為39.22%。

上述年內累計漲幅超過15%的28隻個股中,約三分之一屬於電子行業。除了上述提及的中國中車、藍思科技年內累計漲幅居千億市值股前兩位,萬泰生物(603392.SH)、TCL科技(000100.SZ)、三安光電(600703.SH)分列千億市值股漲幅榜第三、第四、第五位,漲幅分別為29.01%、28.53%、27.73%。

方正證券表示,當前A股「以大為美」的現象從2016年已經開始持續演繹,也是經濟逐步顯現出韌性、供給側改革和增量資金屬性變化三者合力的結果。短期「以大為美」的風格明顯加速,估值溢價擴大,但距離極限值還有一定距離。當前「以大為美」的趨勢還會延續,短期關注流動性的變化,中期需要關注基本面變化的性質,長期來看這一趨勢將延續。

仍有不少的千億市值股開年以來遭到市場拋棄,且主要集中在食品飲料、非銀金融、醫藥生物板塊,這跟近期的板塊急速輪動,前期抱團個股有鬆動跡象不無關係。

Wind數據顯示,年內累計跌幅超過10%的千億市值股共有5隻,分別為康泰生物(300601.SZ)、廣汽集團(601238.SH)、中泰證券(600918.SH)、古井貢酒(000596.SZ)和洋河股份(002304.SZ)。

山西證券策略分析師麻文宇表示,近期板塊快速輪動行情持續,不建議投資者追漲操作,主線板塊內優質標或可有輪動上漲機會。

如何看待抱團?

近期,機構抱團成為市場熱議的焦點,該怎樣定義抱團?如何看待抱團取暖?

按照招商證券策略團隊的定義,抱團的意思是所有參與者不斷加倉某一個板塊,到後來集中持有某一個板塊,不輕易進行調倉換倉。以主動偏股公募基金作為代表描述,以持續加倉某一個板塊至接近或超過30%,並持續持有超過兩個季度以上,稱為「抱團」。由於機構分散投資的要求,持有一個板塊超過30%算是比較高的集中度。

根據中金公司測算,2003年底各類機構持股佔A股流通市值比例約為4.6%,而截至2018年底,該數字上升至47.5%。2014年滬港通開通後,A股市場機構化更有提速跡象。其中,公募基金及外資作為較為重要的機構投資者近年來持股市值持續提升,2016年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為1.59萬億元,於2020年二季度,公募持股市值上升至3.18萬億元。以QFII及陸股通為代表的外資機構,持股市值更是由2016年的0.26萬億元上升至2020年二季度的1.87萬億元。從佔A股總流通市值角度,截至2020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及外資佔流通市值比例相加已達18.36%。

中金公司分析了2010年-2020年二季度數據後指出,A股主動公募在近十年間持股佔比雖有下降,但是行業內個股更加集中。其指出,行業內,主動公募持股佔比更加向頭部公司集中,2010年二季度各行業內主動公募持股佔比超過均值的比例約為30%左右,而截至2020年二季度,該數字則下降至30%。以偏度衡量整體分布,可以發現2020年二季度各行業偏度較2010年二季度有明顯下降。

分析「抱團龍頭股」概念的Wind「茅指數」可以看到,該指數的35隻成分股數量不足A股總數量的1%,但其於2020全年的合計成交額佔A股總成交額約13.6%。高關注度和高成交額帶來了「茅指數」的結構性行情,其2020全年至2021年1月14日收盤的指數漲幅約為123%,這也助推其所佔權重較高的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估值處於歷史高位。

如何看待抱團?開源證券認為,抱團行情背後的深層邏輯是主流投資者投資框架與評判標準在過去2年逐步形成共識,資產選擇的趨同只是一個結果,抱團並不是超額收益的根本原因。投資者應該平和看待抱團,更應該理解這個共識下並不應只有當前的核心資產一種答案,未來宏觀環境正在發生改變,疫情後世界理應進行更多價值發現,尋找未來市場「新共識」:答案就在全球復甦的供需錯配和中國製造業中。

平安證券認為,當前A股市場仍在波動上行的趨勢中,年末的系列利好將陸續進入實施階段;市場結構性行情的趨勢也將持續,但不單單僅局限在頭部,更多在核心創新資產當中,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小創新標的從中受益。

山西證券認為,展望後市,機構抱團或出現鬆動但不會輕易瓦解。部分超跌板塊業績轉暖,短期存在反彈機會。資金將在抱團板塊和超跌板塊中反覆切換,直至市場走出新主線。從基本面來看,抱團板塊的估值過高已是公認,投資者也認同需要以時間換空間的方式來消化估值。

相關焦點

  • 連續9天成交破萬億 抱團股巨震!A股史上首次藍籌泡沫已至?
    截至今日收盤,滬深兩市合計成交1.12萬億元,已連續第9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在連續的萬億成交額背後,機構抱團品種的股價高位巨震。今日有8隻股票全天成交額超過100億元。截至收盤,這8隻股票無一飄紅,東方財富、隆基股份、比亞迪、三一重工均重挫超過6%。
  • ...市值突破10萬億美元,A股又上新聞聯播!一天成交1.5萬億,券商APP...
    北上資金成交激增至1727億元,創歷史新高。淨買入中國平安10.05億元、格力電器6.42億元、貴州茅臺6.28億元,恆瑞醫藥、TCL科技、美的集團等8股也獲得超億元的淨買入。東方財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等6股被淨賣出超億元。今年以來申萬一級行業市場表現
  • A股成交連續9天超萬億!國泰君安:這是史上第一次藍籌泡沫,短期抱團...
    兩市成交11214億元,連續第9個交易日超萬億元,累計成交達10.6萬億,顯示市場仍然保持著熱度。從盤面上看,上漲的個股數量也遠多於下跌個股,滬市有1131股上漲,649股下跌,深市1406股上漲,911股下跌,以白酒股為首的大盤藍籌股大部分下跌,長城汽車、航發動力、中遠海控等千億市值牛股跌停,五糧液、中國中免、比亞迪等亦重挫5%以上。
  • 機構:次新基金建倉仍鍾情「抱團」,結構...
    另一方面,在滬指本周突破3600點創出5年來新高后,卻並沒有帶來大家期待的行情,反而引發了「抱團」股的集體回調。面對大盤的階段性高點,機構投資者的分歧正在增大。「抱團」股突然不香了 市場風格要轉換?事實上,就從潛在入市基金配置偏好的角度來看,海通證券的研究就顯示,潛在入市資金可能較全市場的基金仍將明顯超配食品飲料、電氣設備和計算機。
  • 機構論市:連續兩日成交過萬億 春季行情還有哪些上車機會?
    從白馬股估值水平上來看已經有數量可觀的個股處在泡沫化的階段,基本面驅動的上漲結束,接下來僅僅是投機資金的盤中博弈,還有個別龍頭股嚴重依賴機構抱團,若接下來的年報不及預期必然會導致市場劇烈波動,接下來的全面註冊制也會進一步加大板塊間的分化,可另一方面時間窗口正好是處在利空靜默期與積極的貨幣政策延續期限之內,不排除出現一邊逼空一遍調整的格局,先機構之前作出反應,暫時規避存在炸雷風險的個股方為智者。
  • A股機構抱團的惡性循環
    1,市場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機構抱團拉升持股,一邊又可以發現新的基金繼續拉升抱團持倉。拉升得越瘋狂,機構收益就越好,機構收益越好,發行新基金募集的資金就越多。這比以往的莊股要強了很多,因為莊股的莊家子彈是有限的,而機構卻可以有源源不斷的資金。
  • 萬億成交十連擊 源頭活水自哪來?
    原標題:【原創】財經漫畫│ 萬億成交十連擊 源頭活水自哪來?   進入2021年,A股延續了去年的反彈。伴隨著市場的走高,兩市成交連續10天破萬億元。
  • 兩市成交破萬億,大金融漲停潮,牛市氣象不過如此
    兩市成交破萬億,大金融漲停潮,牛市氣象不過如此。 我講免稅,不是吹票,也沒能耐吹動幾十億成交的票。強趨勢股是當下一個超級機會,僅為提供一些參與強趨勢的思路。 最後還是要強調下,上面提到了一些挺激進的觀點,但你得明白那是長期邏輯,而再牛逼的題材,漲到高潮,都會有大跌風險。一定要考慮清楚長線機會和短線風險如何平衡的問題。
  • 基金必讀:A股「最嚴年報季」來襲!財務造假頻發 如何「躲雷」?
    「今年的基金髮行熱其實是去年四季度的延續,且A股開門紅及機構抱團行情的極致演繹,導致借基入市資金明顯增多,目前來看,後續新資金湧入趨勢很難降溫。」滬上一位私募研究員表示。  面對源源不斷的「彈藥」,以及波動幅度加大的機構抱團板塊,多位私募基金經理直言:「重金在手,當前撤離不太可能,只能把握跌下來的機會,並加大研究廣度和深度。」
  • A股成交連續9天超萬億 國泰君安:這是史上第一次藍籌泡沫
    兩市成交11214億元,連續第9個交易日超萬億元,累計成交達10.6萬億,顯示市場仍然保持著熱度。從盤面上看,上漲的個股數量也遠多於下跌個股,滬市有1131股上漲,649股下跌,深市1406股上漲,911股下跌,以白酒股為首的大盤藍籌股大部分下跌,長城汽車、航發動力、中遠海控等千億市值牛股跌停,五糧液、中國中免、比亞迪等亦重挫5%以上。
  • 資金抱團追龍,2021年首周指數飄紅個股反跌
    財經評論員趙歡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市場整體賺錢效應較差,機構抱團行情愈演愈烈。資金繼續抱團大市值、行業龍頭股,「二八效應」較為明顯。機構抱團可能跟當下的海內外宏觀經濟環境有一定關係,確定性溢價的提升,導致機構投資者紛紛持有盈利前景明確、政策明朗的板塊,同時註冊制推動資本市場的擴容,小盤殼價值下降,大量個股被邊緣化,也間接導致機構抱團程度的提升。
  • ...天成交破萬億,炒股軟體一度崩了,牛市真要來了?網友:我還沒上車啊
    當天,滬深兩市成交額高達1.4萬億,刷新近期市場成交量新高,同時這也是A股市場連續五日成交破萬億。更有私募人士驚呼:「太刺激了!這就是牛市!」「掛了不少跌停單接貨,但並沒有接到什麼貨,半導體產業鏈國產化的趨勢仍將持續,10%到20%的跌幅,就等於給很好的入場機會了。日韓疫情短期也是個催化劑。」其表示。資金的分歧在成交量上也表現出來。25日,滬深兩市成交量分別為5131億元和9022億元,總量突破1.4萬億元。
  • 成交均價首破7萬!深圳二手房連漲17個月,業主「抱團漲價」難禁
    機構數據顯示,與去年相比,深圳市二手房均價已經達到7萬元/平,比去年的均價高1萬元左右,深圳房價再上一臺階。在深圳市住宅供不應求的環境下,對於深圳二手房市場存在「抱團漲價」「房價虛高」的現象,有專家表示,解決此類亂象的根本應該是加大深圳住房供給,在當下深圳市住宅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此類亂象暫時無解。
  • 側重新經濟及成長股 「抱團」解散後主動公募還買了什麼?
    2010-2016年間,公募產品持有A股流通市值長期維持在1.5萬億元左右,A股市值持續擴張下公募股票市值佔A股市值比例持續下降。2016年後公募持股市值逐漸提升,截止2020年二季度,公募持股市值已達3.18萬億元,創歷史新高,佔A股比例也有所提升。 主動公募持股近年往新經濟側重。
  • 2020年A股人均盈利超10萬引關注 a股股民數量2020及炒股賺錢的概率
    A股股民人均盈利10萬怎麼計算的: 根據東方財富Choic   原標題:2020年A股人均盈利超10萬引關注 a股股民數量2020及炒股賺錢的概率   現在炒股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今日最新消息統計A股股民人均盈利10萬,不少人都表示自己被平均了,那麼這個數據到底怎麼算的?你被平均了嗎?
  • 招商策略:成交再回1.7萬億,股債蹺蹺板效應明顯
    在多種消息面驅動下,周四三大指數平盤附近開盤,隨後紛紛拉升走強,創業板指數站上2700點,在券商6月業績爆發的催化下,券商小幅低開後再次拉升,但上證指數在10:30前後開始跳水,盤中一度翻綠,市場震蕩幅度明顯加大,銀行等權重板塊領跌,軍工、免稅等周三強勢板塊漲幅有所收窄,資金輪動到創業板,上午收盤前兩市成交便破萬億。
  • 抱團股"震蕩加劇,機構:加倉時機
    銀行股護盤,抱團股巨震;市場調整繼續,不過個股漲多跌少;兩市成交連續10個交易日破萬億元。深成指、創業板指均周跌近2%成交額連續十天破萬億在調整態勢之下,A股市場1月15日開盤漲跌互現,銀行股在利好消息的影響下大幅飆升,並帶動保險、券商等非銀金融股的上漲。前期反覆活躍的抱團股出現大幅下挫,軍工、半導體、白酒等板塊的聯袂下跌,直接導致股指出現大幅調整,創業板指一度跌逾2%。
  • A股:今日股市是抱團瓦解,還是抄底機會?
    導語:今日股市是抱團瓦解,還是抄底機會?全天兩市合計成交1.13萬億,比昨日縮量1000億,具體下周情況還需等待周末消息進一步明朗。今日雖然指數不好看,但是股票漲跌5/5分,存在一定賺錢效應,虹吸效應拉升大市值股票需要很多資金,這樣對於基本面好的小盤股來說是不公平的。
  • 一天成交1.5萬億、券商APP也宕機 還能再追嗎?
    兩市成交繼續放大至15661萬億元,也創5年以來最高紀錄。盤面上,絕大部分行業板塊上漲,證券、旅遊、保險、銀行等板塊漲幅居前,僅基因概念微幅下跌。北上資金淨買入136.53億元,連續第3個交易日淨買入超百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賣入51.01億元,深股通淨買入85.52億元.。北上資金成交激增至1727億元,創歷史新高。
  • 抱團資產已捅破...
    成交重回萬億,抱團資產已捅破天花板? 摘要 1月4日,兩市股指2021年迎來開門紅,上證指數收盤站上3500點。上證指數收盤報3502.96點,漲0.86%;深證成指報14827.47點,漲2.47%;創業板綜報3196.49點,漲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