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記者 韋川南)眩暈、嘔吐、肚子疼……很多人不知道,這些症狀的病因有可能都來自偏頭痛。
偏頭痛帶來的經濟成本也是巨大的。 American Headache Society雜誌發表的一篇研究《中國原發性頭痛的患病率和負擔:基於人口的挨家挨戶調查》顯示,原發性頭痛疾病(包括偏頭痛)對中國的成本,每年估計的總數是3317億元。
很多偏頭痛的患者,可以完全沒有頭痛的症狀,而是以發作性的腹痛、嘔吐、眩暈等為主要表現形式。有些患者由於長期沒有得到正確的診斷,求醫之路異常坎坷,給患者的身心都帶來痛苦和壓力,甚至有的患者因此而自殺。
反覆嘔吐6年不緩解,在頭痛門診治好了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周冀英主任曾接診過一位35歲的女患者,因發作性的噁心嘔吐伴嗜睡長達6年,每4個月左右就發作一次,每次發作都會持續1-2周,而在不發作的時候,病人完全正常,也沒有偏頭痛的病史,常規血液檢查、消化系統檢查、神經系統檢查也都是正常。在其他地方就診時,都是按照心因性嘔吐讓她服用抗抑鬱藥物治療,但是沒有任何好轉。
後來她找到周冀英教授,在詳細了解了病人的情況後,周冀英教授診斷這位病人是周期性嘔吐症候群,雖然她的症狀不是以頭痛為主要表現,但是發作的症狀卻具備偏頭痛的特徵,為這位女患者開具了接受偏頭痛預防藥物治療,這位患者的嘔吐症狀就逐漸好轉了,後來出院後,她繼續口服偏頭痛預防藥,嘔吐發作頻率明顯減少了,現在症狀控制良好。
周冀英教授回憶,還有一位類似的男性患者,他不但嘔吐,還有頭暈,找到周冀英是因為他頭暈了半年,查不出原因。周教授追問病史時了解到,這位患者自30多歲開始,就有反覆發作性劇烈嘔吐,每月都發作3次,每次持續1-4小時,約一半以上的嘔吐會伴隨偏頭痛樣頭痛發作,而且伴有畏光、畏聲,不發作的時候則完全正常,在他60歲後,反覆的嘔吐和頭痛症狀竟然自行消失了。這位患者也被診斷為周期性嘔吐症候群。
肚子疼了5年,病因源於偏頭痛
對於兒童來說,出現周期性發作的肚子疼、嘔吐等症狀,周冀英教授也建議排查偏頭痛。
曾經有一位14歲的女孩,發作性臍周疼痛了5年,經常無誘因地出現臍周中重度疼痛,伴噁心、嘔吐、厭食,無頭痛、畏光、畏聲、意識喪失。發作期間自行服用各類止痛藥物無效。每次持續12小時左右自行緩解,平均每一至兩個月發作一次。發作間期則完全正常。腹痛也與月經無關。而且每次發作血液系統、神經系統、胃腸系統檢查均正常。
後來,這個孩子被診斷為腹型偏頭痛。對症治療後,孩子的疼痛就迅速緩解了。14歲以後,幾乎沒有再反覆腹痛發作。
反覆嘔吐不緩解,這無疑是會給孩子和家長帶來很大的身體和心理負擔的,周冀英教授在和同行交流的時候,一位醫生遺憾地告訴周教授,此前曾經遇到過一位年輕的小夥子,就是因為這種反覆的嘔吐,沒有得到明確診斷,症狀一直無法緩解,後來小夥子自殺了,非常遺憾。
老人頭暈20年,也與偏頭痛有關
除了嘔吐和肚子疼,還有一位60歲的患者,反覆頭暈了20年,每個月都會發作3~4次,無誘因的發作性視物旋轉,伴噁心、嘔吐、畏光、畏聲,頭暈發作時偶伴頭痛,常規血液檢查、神經系統檢查也都是正常的。在周冀英教授的頭痛門診,她被診斷為前庭性偏頭痛。給予偏頭痛預防治療後,老人的頭暈症狀就好轉。
為什麼這些患者出現的症狀大多都不是頭痛,卻與偏頭痛有關呢?周冀英教授解釋,皮層興奮性增高是偏頭痛的發病機制之一,我們可以把偏頭痛看作是一個全腦興奮性增高的狀態,當出現疼痛系統興奮性增高時,以頭痛為主要表現,出現其他感覺系統興奮性增高時,表現為對應的症狀。所以偏頭痛的患者,除了可以表現為頭痛以外,還可表現為反覆眩暈、嘔吐、腹痛等非頭痛症狀。
但是,這類患者不管是以頭痛症狀還是非頭痛症狀為主要表現,其症狀的發作都具備一些偏頭痛的特徵,對偏頭痛的治療用藥反應也比較好。
周冀英教授提示,孩子出現反覆腹痛、嘔吐,如果常規檢查、胃腸檢查、神經檢查均正常,應該及時於神經內科就診,排除偏頭痛周期性症候群的診斷。對於這個疾病家長也不要過度焦慮緊張,因為這是一個良性疾病,並不會影響孩子生長發育。
如果成年人出現慢性、復發性的頭暈、腹痛、或者嘔吐等症狀,在完善檢查排除其他器質性疾病所致後,也要考慮是偏頭痛導致的,建議及時到神經內科或是頭痛門診就診。
治療偏頭痛,止痛藥不能隨便吃
山東省立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陳春富介紹,偏頭痛,遺傳作用佔60%,是腦部感覺系統神經網絡功能障礙性疾病。強光、風吹、飲食、壓力、睡眠障礙、月經來潮等因素都可以誘發偏頭痛發作。如果中樞改變沒有修復的話,病人一直會疼很多年。偏頭痛病人發作以後,通常情況下需要藥物治療。
「在急性期止痛方面,止痛藥是要吃的,但不要過多的吃止痛藥,每個月要限服止痛藥次數,次數比劑量還重要。」陳春富提示,因為在我們國家,止痛藥太好購買了,可及性太好了,病人就隨便吃。但吃多了以後,會帶來很多副作用。他建議,每個月服用止痛藥不要超過10天,每個月服特異性止痛藥10天以上如果超過三個月,會導致頭痛加重,也就是藥物過量了,頭痛就慢性化,治療會更困難。
專家建議,慢性或頻繁發作的偏頭痛病人,需要預防治療。預防性治療分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可以幫助病人減少頭痛的發作次數強度,改善生活質量,預防的時間不能少於3~6個月。
陳春富提示,國內目前重疼痛的治療,輕視預防治療,所以偏頭痛的病人慢化比例很多,醫療負擔越來越重。接受預防的人群,根據2017年中國的醫療保險統計,才佔大約15%。
偏頭痛病人建議要記頭痛日記。記錄的內容包括頭痛部位、程度、誘發因素,每次頭痛持續時間、緩解的時間,為什麼緩解等。陳春富教授介紹,病人可以按天記,過了一個月了,可以按月記,再過了一個月以後可以按季度記,甚至有的病人疼好多年,可以按年記。頭疼日記可以補充過去多年的診斷和治療的資料,會幫助患者識別是什麼因素誘發頭痛,對整體治療、愈後評估是非常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