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自古以來便有之,
就連霸氣威武的曹操都無法避免偏頭痛的折磨。
原來曹操和華佗之間還有著這樣一段「奇緣」。
三國演義番外篇
@神醫華佗to曹操之治療偏頭
曹操:頭痛欲裂,畏光畏聲畏風,神仙救我
華佗:丞相勿憂,汝之偏頭痛乃顱內有風涎所致
曹操:如之奈何
華佗:許我用斧子劈開你的腦袋,取出風涎,偏頭痛可愈
曹操:……(沉吟不語)
華佗:入獄,卒
好啦,和大家開個玩笑,神醫用斧子劈腦袋治療「偏頭痛」是真是假我們無從考證,但我們可以知道的是, 「偏頭痛」不僅很有歷史淵源,而且就連神醫都愛莫能助,真的讓人很「頭疼」!但轉眼我們已身處21世紀,正確認識典型的 「偏頭痛」並找到緩解的方式,對於今後的應對很有幫助哦!
頭痛的分類可達十幾種。有各種原因引起的原發性頭痛,緣於各類疾病引發的繼發性頭痛,以及腦神經痛、中樞和原發性顏面痛與其他類頭痛。
頭痛的原因可以是神經性、外傷性、感染性、精神疾病或結構病變等等【1】,症狀也會有所不同,如脹痛、撕裂樣痛、電擊樣痛、單側或雙側疼痛等。所以發生頭痛時必須先查清病因,不要想當然地認為都是偏頭痛。
當頭部出現發作性的、偏側、中重度、搏動樣疼痛,能持續4~72小時,並可伴發噁心、嘔吐、畏光等症狀,在活動時可加重,安靜環境下休息可緩解【2】,而體格檢查、CT、MRI等手段都無法找到能解釋的病因時,你可能是遇到了原發性頭痛中較為難纏的一類——偏頭痛。
沒有特效的根除手段,每次發作時仿佛時間停擺,天崩地裂,頓時整個人都會非常不好……經不起日曬,捱不起風吹……比林妹妹還弱不經風,腫麼辦啊。
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神經血管性疾病,多在兒童期和青春期起病,中青年期達發病高峰,女性多見,常有遺傳背景【2】。可好發於6-9月,常有多種誘發因素,如天氣、疲勞、某些食物、酒精、月經來潮及精神因素等【3】。
如果你對這種醫學描述無感,記住幾個關鍵詞就好了:起病呈發作性,可能有誘因,存在反覆發作,發作前可能有先兆(如眼前模糊),發作時有較嚴重的偏側或雙側搏動樣頭痛,可持續幾小時,可伴噁心嘔吐,光聲及活動可使症狀加重,安靜時可緩解【2】。
重點必須喊三遍:
偏頭痛是一種毛病,毛病,毛病。
縱是一代名醫華佗,遇見棘手的偏頭痛時也只能使出「劈腦」一招。但我們有幸生活在醫學發達的現代,面對偏頭痛,也有自己的小妙計。
偏頭痛屬於原發性頭痛,其病因與機制尚不明確,常有遺傳背景【3】。它有著相當的危害,可能導致患者學習工作能力的下降及生活質量的降低,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將嚴重偏頭痛定為致殘的慢性疾病【2】,因此建立科學的防治觀念很重要。
偏頭痛的患者,平日應保持健康規律的生活作息,避免壓力、熬夜、飲酒引起症狀;按摩、理療、心理輔導及針灸等可幫助防治【2】。而急性發作期治療以迅速緩解疼痛、恢復日常功能為主,口服止痛藥便是一種常規的治療方法【2】。
用止痛藥緩解發作時症狀,是我們面對偏頭痛時日常能做的小努力。
1. 止痛藥的目的:緩解症狀、維持日常功能。在非特異性止痛藥物治療中,巴比妥類鎮靜藥和阿片類藥物易成癮,而非甾體抗炎藥(NSAIDs)是更合適的選擇,如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阿司匹林等【2】。
2. 止痛藥的服用時機:止痛藥多為對症治療藥物,頭痛時服用可緩解症狀。症狀加重時服用,可能會因噁心而將藥物吐出,影響止痛效果。
3. 止痛藥的正確用法:不同藥物用法不同,以芬必得(布洛芬緩釋膠囊300mg)為例,成人早晚各一次,一次服用一粒即可,症狀消失即可停用,連續服用時間儘量不超過5天。
各位少年們都學會了嗎?
如若突發偏頭痛困擾
記得還有Mr.芬彼得「拯救」你!
那麼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了
請大家牢記重點,遠離偏頭痛吧!
參考文獻
[1]頭痛分類和診斷專家共識組. 頭痛分類和診斷專家共識,中華神經科雜誌,2007:40:439-495
[2]偏頭痛診斷與防治專家共識組.偏頭痛診斷與防治專家共識, 中華內科雜誌,2006:45:694-696
[3]劉若卓. 偏頭痛發病機理的研究進展. 中國疼痛醫學雜誌,2002:4: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