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上了好時候」這句話很小的時候,就深深地烙在記憶裡,因為這是奶奶最常感嘆的一句口頭禪。
奶奶出生在1925年,她把那個時候稱作「破荒年」,兵荒馬亂的,不是兵就是匪,別說過好日子,就連安穩日子也難過上。
在奶奶的記憶裡,只有飢餓與恐慌。有時候,手裡的野菜糰子、煎餅頭頭,咬到嘴裡還沒來得及下咽,就聽見村裡或是兵或是匪來了的鑼聲。一家人什麼也顧不上收拾,悶著頭往山裡跑著逃命。最讓奶奶難過的還是她那雙被裹慘了的「三寸金蓮」,走起路來像踩了半截高蹺,顛顛的,沒有腳踏實地的感覺,根本使不上勁。她就親眼看見村裡很多小腳女人因為跑得慢被抓或被殺的。
我見過奶奶的腳,那根本不能叫做腳,仿佛其它四指都斷了,只剩下了拇指和腳後跟。「奶奶,你的腳真醜,怎麼長成這樣啊!」「不是長的,是俺娘給裹得。」「怎麼裹?疼嗎?」「用布纏的,疼啊,一碰就疼,現在倒是不疼了,可剛裹的時候,疼的睡不著覺。」「你娘是後娘啊,這麼壞!」「俺娘是為俺好呢,舊社會,女的都裹小腳。哎!你媽生在新社會,趕上了好時候,有一雙大腳板,能識字,能當村幹部。你爸也趕上了好時候,吃皇糧、拿工資、鐵飯碗,好啊!」「那我呢?我也趕上了好時候。」「是是是,丫頭更是趕上了好時候,好日子還在後頭呢。」每次我問奶奶的舊事,奶奶都會摸著我的頭開始感慨,嘟囔著「孩子們趕上了好時候」。
她說這話的時候,眼裡滿是滿足和羨慕。讓我沒想到的是奶奶去世後,這句話竟成了老媽的口頭禪。作為共和國的同齡人,六十多歲的老媽精神矍鑠,身體康健,還經常去社區的廣場上跳跳舞,每次碰上開心的事,老媽就會說:「你奶奶活著的時候,老是說我趕上了好時候,我還真趕上了。」
然後老媽就開始分享她的過去:「我和你爸結婚那會兒,吃的是大鍋飯,跟著生產隊掙了一年的工分,麥收完了,分了十一斤麥子,就算是帶著麥麩磨成面,也吃不了幾頓餃子。你爸倒是有工資,可那個年代,拿錢買不到東西,什麼都要限量供應,都要票,你爸那輛自行車還是你大舅讓給他的票,你看現在,汽車都隨便買。」老媽接著說,「你小的時候,我們想掙分錢哪有那麼容易,你看這個社會,只要你不懶,就有飯吃、有錢掙。就說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吧,哪個國家能比得上咱們國家處理得好,國家強大了,老百姓才有底氣。我呀,還真趕上了好時候,六十歲國家就給養老費了,年齡越大就給的越多,就像你二娘說的,這個社會好啊,連死都捨不得,得好好活著,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今年的國慶巧逢中秋,趕上了好時候的老媽為走親訪友犯了愁,大家日子都不好過的時候,多買幾斤月餅年糕串親訪友就很是體面。如今日子好了,大家什麼都不缺,拿什麼當節禮還真成了大難題。倒是老爸通透,笑著說:「什麼都不缺才好呢,送什麼都不重要,心意到了就行,誰讓咱們大家都趕上了好時候!」
陝鋼漢鋼 唐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