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愛女孫婉:愛上有婦之夫,卻被父親拆散,臨終讀懂父親深愛

2021-02-13 歷史明鑑

關注本平臺後,每天為您挖掘8篇歷史史事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比如孫中山和女兒孫婉人生中的某些經歷:

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在廣東香山出生,

1896年11月12日,女兒孫婉在美國檀香山出生。

父女倆同一天生日,出生地都與「香山「有關。

當17歲的孫婉義無反顧地愛上有婦之夫王柏秋的時候,一如宋慶齡愛上當時也是有婦之夫的孫中山。

只不過,相似的歷史在這裡戛然而止:最終,孫中山和髮妻離婚,與宋慶齡結下秦晉之好;

而孫婉淚灑西窗,和王伯秋及一雙兒女分道揚鑣。

父愛缺席:十二歲前只見過孫中山兩面

1896年,已經結婚11年的孫中山和髮妻盧慕貞有了第二個女兒。當小孫婉睜開雙眼好奇地打量這個世界的時候,她不知道,父親當時正被清政府駐英國倫敦公館囚禁。

隨著漸漸長大,小孫婉充滿好奇,為什麼那麼多小夥伴都有父親,而自己卻只能與母親相依為命呢?每次她問母親,盧慕貞都會放下手中的針線活,慈愛地摸摸她的小腦瓜:「你父親是個做大事的人!」

「父親是做大事的?!」小孫婉聞此似懂非懂。

父親做什麼大事自己不懂,可父愛的缺席卻讓人刻骨銘心。1895年,孫中山策劃的廣州起義失敗後,遭到清政府對革命黨人的通緝。

當時廣州城內外以及南海、番禺等縣城,到處貼滿了緝捕革命黨人的告示:

「孫文即逸仙,香山縣東鄉翠微人,額角不寬,年約二十九,花紅銀一千元。」

孫中山成了清政府要犯,家人自然受到牽連。香山知縣接到上司指令到翠亨村緝拿孫中山家人,卻因告示中誤將「翠亨村」寫成「翠微村」,盧慕貞與家人才僥倖躲過一劫。

舊地不敢停留,在興中會會員的幫助下,盧慕貞一家逃到孫中山哥哥孫眉在檀香山的住所,這一住就是12年,小孫婉也在這裡度過了11年時光。

11年來,作為孫中山的女兒,孫婉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天生自帶光環,反而因缺少父愛,讓小孫婉變得孤獨、恐慌,心生怨念。

12歲前,她只見過父親兩次,印象十分淡漠。識字後,她會經常在報紙上看到關於父親的行蹤與評價,只不過,報導寫的不是父親的豐功偉績,而是被朝廷通緝、被認為是壞人。

每每讀到這些報導,年幼的孫婉就無法理解母親那句關於「你父親是做大事的人」的話。

一見傾心:瞞著孫中山與有婦之夫私定終身

1910年,孫家有女初長成。15歲的孫婉端莊秀美、亭亭玉立。這一年,她和姐姐跟隨母親盧慕貞奔赴南洋與孫中山團聚。

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國民國臨時大總統。同年2月,孫中山將妻子女兒接回國。

幾天後,迫於時局壓力,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由袁世凱接任。

袁世凱當了臨時大總統後,特批孫中山兒子孫科以「勳人子弟」的身份官費赴美留學;與此同時,孫科為妹妹孫婉爭取到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的入學資格。

1913年,孫婉的姐姐,年僅19歲的孫娫不幸患上糖尿病,因腎功能衰竭而病逝。孫中山悲痛萬分,所以對二女兒格外珍惜,思來想去,他決定讓黃興安排一個可靠的人照顧身在異國的孫婉。

黃興思量再三,目光投注到最佳人選王伯秋身上。

王伯秋何許人也?黃興為什麼選他?他與孫婉之間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王伯秋,湖南人,出身官宦世家,為人穩重,辦事幹練。曾在杭州武備學堂上學;後又留學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在日本留學期間,他加入同盟會,結識了黃興、宋教仁等前輩,孫中山也認識他。

所以當黃興提出由當時正在哈佛大學留學的王伯秋照顧孫婉的建議時,孫中山表示贊成。

王伯秋生於1883年,他在15歲的時候,就遵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一位叫李澄湘的本地女子結了婚,並育有兩個孩子。

孫婉與王伯秋於求學的第一個寒假遇見,當時是在滑雪場,白雪皚皚,萬物蕭肅,17歲的孫婉熱情大方,像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一下子點燃了儒雅冷靜的王伯秋的雙眸,他的眼睛跟隨著孫婉的倩影,卻沒有留意腳下的暗坑,一下子摔了個結結實實。

此後,孫婉經常看望受傷的王伯秋,一來二去,有著13歲年齡差的兩個人相愛了。

孫婉把與王伯秋戀愛的好消息第一時間告訴了孫中山,但她刻意隱瞞了王伯秋已婚的事實;孫中山聽到後高興萬分,能與有才華、有見解、有志向的王伯秋共赴革命事業,幸哉!

1915年,孫婉和王伯秋結婚了。是的,是「兩個人」的婚姻:因為孫婉的父母不知道,王伯秋的父母妻兒也不知道。

次年,兩人女兒王蕙出生,三年後,兒子王弘之出生。由於在美國生活的並不如意,兩個人便商量著回國。

紙終於包不住火。王伯秋原配李澄湘家在當地是有頭有臉的大戶人家,她堅決不同意離婚,並警告王伯秋:「有孫無李,有李無孫。」

而與宋慶齡奉行「一夫一妻」制的孫中山也堅決不同意孫婉做二房,大為惱火的他當即拍電報給孫婉,要求她立即退婚:

「新政與新婚必是有衝突的,尤其做小一事,婉兒應該好好反省……益速速回國,把事情辦理妥當。」

僵持很久,孫中山始終不鬆口。萬般無奈之下,王伯秋主動離開孫婉,選擇回歸家庭,兩個孩子歸王伯秋撫養,孫婉孑然一身黯然退出。

至此,王伯秋仕途遭受重創,於鬱鬱寡歡中逝去,終年61歲。

心結難解:孫婉拒絕孫中山參加自己的婚禮

時光流逝,兩年後,孫婉從第一次婚姻的打擊中走了出來,開始迎接新的生活。

在哥哥孫科的安排下,孫婉嫁給了當時在廣州軍政府工作的留美法學博士戴恩賽,二人婚後夫妻恩愛、和和美美,也生育了一雙兒女:女兒戴成功,兒子戴永豐,湊成了個「好」字。

得知女兒婚訊的那刻,孫中山興衝衝的做好參加婚禮的準備,沒曾想,孫婉堅定地拒絕父親和哥哥出席自己的婚禮,誰也說服不了她。孫中山得知孫婉的態度後,眉頭緊蹙,在屋子裡踱來踱去,對著宋慶齡不住地唉聲嘆氣。

最終,他選擇了尊重女兒的意思,並授意宋慶齡給孫婉寫信表達心意:

「你父親和我很高興,希望你們將會十分幸福,寄給你禮金4000元,或者如你父親所說,這是你的『嫁妝』。」

孫婉收到信後一言不發、也沒有回信。對於那筆禮金,她看都沒看,直接轉交給了母親盧慕貞,並和母親發誓一輩子不碰禮金:

「不許動用孫中山的一分錢!」

執念依舊:父親病危之際,女兒拒絕去見父親最後一面

1925年2月,孫中山病危,在離開人世之前,他最大的遺憾是「革命尚未成功」,或許這個遺憾裡,還隱含著對家庭、對女兒深深的愧疚吧,所以他提出了想見女兒最後一面的要求。

孫婉知道父親病危,可她拒絕了去父親病榻前見他「最後一面」。

或許在孫婉的心裡,是因為難以接受父親對自己第一次婚姻的強硬態度:她從小到大並未得到多少父愛,父親雖然是個「偉大人物」,但這個「偉大」對於她是冷冰冰的,「是屬於國家的卻不是屬於我的,甚至連我的婚姻也要橫加阻攔。」

也許是,在父親心中,「革舊式婚姻的命」的信條從未打破,可以拋棄妻子,可以強硬粉碎,也要保證新式婚姻的條制,哪怕是自己女兒的甜蜜初戀和婚姻。

也許是,對那個雖然離婚但仍然牽掛著的男人王伯秋,雖作為宋教仁和黃興的骨幹,擔任著要職,卻因為「重婚」,受到父兄等人的排擠而不得提升。

也許是,一直任勞任怨、辛苦持家、愛夫如命的母親,苦等了父親一生,卻落得被離婚的下場。

太多太多,孫婉無法說服自己像母親那樣大度,選擇與父親和解。或許讓父親嘗嘗求而不得的痛楚,自己的內心才會平衡。

病榻上的孫中山彌留之際,等了很久,並沒看到女兒孫婉那熟悉的身影,他苦笑一下,吩咐宋慶齡將自己的一張照片轉交給孫婉。

在照片上,他用英文寫道:

To Grace and EnSai.(送給孫婉和戴恩賽兩人)

R.S.SUN.BeiPin March 1925.

(孫宋慶齡,北平,1925年3月)

1969年,已經73歲高齡的孫婉在回憶起當年往事時,仍一臉鄭重地對女兒說:「當年,我對你外祖父是有意見的。」

驀然回首:黃花逝水處才漸漸讀懂至深親情

孫婉和王伯秋曾育有兩個孩子,兩人分開後,孩子由王伯秋撫養。

可母子連心,第一次婚姻的失敗阻擋不住孫婉與兒女之間的思念。

1947年,女兒王蕙因工作需要去了臺灣,兒子王弘之則選擇留在大陸;從此,兄妹二人隔海相望,鴻雁傳書。

直到20世紀60年代,王蕙通過不懈的打聽和尋找,才聯繫上母親;1969年,孫婉從乾女兒那裡獲得王蕙寫來的信件,信中,王蕙訴說著對母親的思念和牽掛。

最終兩人衝破重重阻撓,幾十年不得相見的母女終於在香港見面了:熟悉而陌生的母女二人百感交集、抱頭痛哭。一生那麼漫長、那麼漫長,長到母女二人鬢角都有了白髮。

由於種種原因,兒子王弘之無法與母親相見,他日思夜想,可身不由己;孫婉長久地坐在窗前,端詳著兒子寄來的照片,一遍遍地撫摸照片中的兒子:

「分手時還是個小孩,而今都變成老頭子了。」

在對兒女的思念中,孫婉也漸漸讀懂了父親孫中山的隱忍與深愛:

「哪有親爹不愛女兒的,只是他國事繁雜,哪裡還顧得了家事。而作為男人,他的擔當太多,根本沒有時間跟我解釋,而當時的我,也不屑於聽到他的任何解釋,當我幡悟之時,一切已如黃花逝水。」

1925年,孫中山彌留之際送給女兒孫婉一張親筆籤名的照片,1979年,孫婉病逝時,這張照片仍然保存完好。

如果孫中山泉下有知,他一定深感欣慰:這張保存了54年的珍貴照片,是女兒孫婉內心深處對他的尊重與和解。

泱泱中華,民族脊梁;兒女情深,唯有擔當。孫中山於取捨之間成就了新的國家,他的慷慨與偉大令後人瞻仰;女兒孫婉,一生兩段情,都是心中愛,從對父親固執的抗拒,到漸漸地與自己和解,這何嘗不是人生的從容與豁達呢?

相關焦點

  • 孫婉對父親孫中山的怨悔
    孫婉16歲時,孫中山被迫辭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一職,把權力交給袁世凱。袁世凱為了收買人心,特批孫中山之子孫科以「勳人子弟」的身份官費赴美留學,孫科去美的同時給妹妹孫婉爭取到了加州國立大學的入學資格。         美國是孫中山的革命搖籃,孫中山早期的革命運動都是在美國進行的,因此在美國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和眾多思想理論的實踐者。
  • 孫中山之女孫婉: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宋慶齡是孫中山老朋友宋嘉樹的二女兒,從輩分上來講相當於孫中山的晚輩,她的年齡比孫中山小整整27歲。當年宋慶齡從美國學成歸國,接替姐姐宋靄齡做了孫中山的英文秘書。天長日久,兩人互生情愫,但這段戀情遭到了宋家的強烈反對。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反對理由是,當時孫中山早已有了妻室盧慕貞。孫中山為革命四處奔走,很少回家,家裡一切事務都仰仗盧慕貞料理。
  • 孫婉:孫中山次女,一嫁有婦之夫甘願做外室,二嫁真愛卻喪夫喪子
    在美國呆了幾年後,王伯秋和孫婉因為思念祖國的緣故,便帶著3歲的女兒回了國,也就是在回家的輪船上,孫婉又生下了第二個孩子王弘之,可是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一次回國,王伯秋帶著妻女徑直去了日本東京。因為此時的王伯秋除了孫婉這個妻子之外,還有一個妻子,並且已經和她有了一子一女。
  • 孫婉:孫中山之女,結兩次婚生四子,母子離別60年終沒見一面
    孫中山有兩個女兒,大女兒19歲因病去世,小女兒孫婉後來由哥哥做媒,嫁給了戴恩賽。
  • 戀情曝光,宋慶齡遭父親軟禁,半夜翻牆與孫中山「閃婚」
    孫中山堅持說:「不要緊,如果我能與宋慶齡小姐結婚的話,哪怕我結婚後第二天就死去,我也不會覺得後悔。」梅屋夫人緊按胸口,非常感動。她沉思了片刻說:「我明白了,孫先生不必再煩惱了。如果您願意,我可以幫助您在日本申請手續辦婚禮。您也儘快辦妥離婚手續,把慶齡接過來吧。」孫中山大喜,連聲道謝。孫中山立即派貼身秘書朱卓文前往原配夫人盧慕貞那裡協議離婚。
  • 孫中山兒子是誰 孫中山後代過得怎樣
    孫中山的後代:孫中山(1866―1925)一生有兩次婚姻,主要有三位女性伴侶(盧慕貞、陳粹芬、宋慶齡),留下了一個兒子孫科和兩個女兒孫?和孫婉,均為他與原配夫人盧慕貞所生。孫中山孫科共有6個子女,長子孫治平、次子孫治強和四個女兒孫穗英、孫穗華、孫穗芳和孫穗芬。
  • 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原配夫人,一生只懂得默默奉獻,最後結局如何?
    說到國父孫中山先生,很多人都以為他的原配妻子是宋慶齡,其實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孫中山先生的原配妻子並不是宋慶齡,而是另有其人,她的名字叫盧慕貞,今天我們就說說孫中山先生原配夫人盧慕貞的故事。盧慕貞與孫中山是老鄉,都是廣東人。
  • 黃霑婚外情影響女兒 黃宇詩做小三奪有婦之夫
    據香港媒體報導今年是黃霑離世10周年,黃霑女兒黃宇詩不但開店賣內衣,感情亦有著落
  • 愛上有婦之夫的下場有多慘?看看丁珮、吳綺莉和鄧翠雯就知道了
    愛上有婦之夫的下場有多慘?每個女孩都該知道。丁珮、吳綺莉、鄧翠雯,三個女人因為愛上已婚男人而各自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令人唏噓。丁珮原名唐美麗,出生於臺灣一個優渥的家庭,父親一脈是醫學世家,母親一脈是政治門庭,外公曾任北平警察局局長,舅爺是大名鼎鼎的少帥張學良。如果她沒愛上李小龍,她原本可以有更好的人生。
  • 盧慕貞小傳:為孫中山生兒育女的賢妻良母,被迫離婚,孤獨一生
    盧慕貞很賢惠,對公公婆婆照顧無微不至,婆婆身上的穿戴多出自她之手。1888年春(21歲),孫中山返鄉,親眼看到盧慕貞寸步不離的照顧病重的父親,很受感動。1891年10月20日(24歲),盧慕貞生下一子,取名孫科。1894年(27歲),長女孫蜒出生。同年10月,孫中山在檀香山創建興中會,樹起了反清革命的大旗,根本顧不上兒女情長。
  • 執迷不悟吳綺莉:力排眾議生下私生女,一生未婚只因愛上有婦之夫
    執迷不悟吳綺莉:力排眾議生下私生女,只因愛上有婦之夫回望90年代美女層出不窮的香港娛樂圈,很多港圈美女都是通過港姐選舉出道,開啟了人生的新階段。回看港姐選舉,大家很容易忽略掉一個人:吳綺莉。她是第六屆亞洲小姐的冠軍,在她奪冠的那一刻,笑的是那麼的顧盼生姿,青春靚麗。
  • 孫中山唯一的日本女兒——宮川富美子
    宮川富美子孫中山的一生中共有一個兒子他唯一的兒子就是孫科,三個女兒分別是長女孫娫,次女孫婉,另外還有一個女兒,她就是孫中山的日本籍長女宮川富美子。那麼孫中山為什麼會有一個日本籍的女兒呢?這要從他旅居日本時期說起。1898年,旅居日本的孫中山居住在橫濱山下町一百二十一番號的寓所中。在此居住期間,孫中山結識了幫助過自己的日本友人大月素堂的女兒大月薰。
  • 孫中山孫女孫穗芳:希望在中國建立3千個祖父孫中山的銅像!
    她的祖父孫中山,曾三次在廣州建立政權;她的父親孫科,曾三任廣州市市長。孫穗芳是孫中山獨子孫科的私生女。其母嚴藹娟曾斷斷續續與孫科共同生活四年,但懷上孫穗芳後,兩人分開了。小時候,母親和繼父把她當作搖錢樹,不停向孫科要生活費。第一次見到親生父親,孫穗芳已經三十歲。
  • 紀念孫中山誕辰154年,你不知道的歷史細節
    後來,革命同志常以中山稱之。這中山本是個典型的日本姓,怎麼會變成孫先生的名字呢?這裡有一段趣事。孫文到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時,日本青年宮崎滔天、平山周十分仰慕孫文,經過許多周折,兩人在橫濱中國革命志士陳少白的寓所見到了孫文。交談之中,兩人深為孫先生的革命熱情和深刻見解所折服。他們決心盡全力幫助孫先生,希望孫先生在日本多留一些時日。
  • 17歲嫁孫中山,丈夫卻愛上比兒子還小的情敵,她主動退出也算自救
    中國近代民族主義革命的開拓者孫中山曾經說過,他的一生有三大愛好,革命、女人和書。在孫中山公開的傳記裡,有三個女人是被孫中山正式承認的。或許會有疑問,孫中山的夫人不是只有宋慶齡嗎?怎麼還有兩個?其實,孫中山先生的原配並不是宋慶齡,而是一位默默無名的女子,名叫盧慕貞,她在17歲就嫁給孫中山,丈夫卻愛上比兒子還小的情敵,她主動退出也算自救。
  • 為什麼他們總是愛上有夫之婦?
    鎧甲和武器看著很有牌面,但是一般人買不起?因為弓箭是「卑鄙的武器」,所以正義的騎士才不用?騎士們總是愛上有夫之婦,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要解答這些問題,還得來一睹西方中世紀的明星——騎士的真容。
  • 盧慕貞:18歲嫁孫中山,養育三子被離婚,丈夫再婚她選擇孤獨終老
    新郎是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新娘則是宋氏三姐妹中的二姐宋慶齡。雖然二人的結合遭到了宋家人的反對,但並不影響他們締結百年之好,在和父親對峙時,宋慶齡義正言辭地說:「個人婚姻我自己做主。」1867年,盧慕貞出生在累世積善的書香門第之家,早年間她的父親盧耀顯曾漂洋過海去美國經商,家境殷實。雖然家境富裕,但盧慕貞出生在晚清,那會封建思想依然籠罩在中華上空,女子並沒有學知識的機會,她和那個時代的女子命運相同,從有記憶開始就接受「三從四德」的古訓。
  • 誤入娛樂圈,金庸賜名,與李小龍傳緋聞,愛上有婦之夫的苗可秀
    古有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烽火戲諸侯,之後又有人為見自己的偶像,傾家蕩產。現在要說什麼行業盛產美人,還得提娛樂圈,而且是不論男女。特別是這兩年來,各種明星選秀盛行,一批批的美人湧現出來。天下美人,儀態萬千。但是面對這些美人,內心只有一個想法,怕不是自己患了眼盲?
  • 【歷史揭秘】孫中山四個老婆的最終結局!男人真是靠不住的動物
    其實孫中山還有一位未過門的妻子陳粹芬,此外還有一位日本籍的秘密夫人。在孫中山家的族譜《翠亨孫氏達成祖家譜》關於孫中山的妻子有這樣的文字描述:元配盧慕貞(1885年結婚,1915年離婚)享壽八十六歲,側室陳粹芬(1891年開始與孫中山同居,1912年秋離開孫中山)享壽八十九歲,妣宋慶齡(1915年22歲的宋與49歲的孫中山結婚)享壽八十九歲。日本籍夫人在孫家家譜中沒有作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