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8090】湖南伢子推出國內首部抗戰故事漫畫《芷江1945》

2021-01-18 湖南在線

 

米海兵 圖/張楊

湖南日報記者 肖軍 通訊員 嚴萬達

名片

米海兵,1982年9月出生,湖南辰谿縣人,1999年9月入芷江師範學習,現為湖南海斌動漫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湖南美術家協會漫畫藝術委員會委員。

故事

7月7日,「七七」盧溝橋事變紀念日,米海兵推出了國內首部抗戰故事漫畫作品《芷江1945》,引起全國漫畫藝術界關注。7月27日,他與記者聊起漫畫創作之路,娓娓而談。

童年時,生活在辰溪農村的米海兵,漫畫書成了他閒暇時光裡的最愛。老漫畫家方成、夏大川、廖冰兄的作品,他看得滾瓜爛熟。

「那時只看不畫。」米海兵說,真正開始接觸漫畫創作,是在芷江師範讀書時,學校美術老師唐光雨擅長漫畫,受其影響,自己也拿起了畫筆。

當時,唐光雨教美術史課程,因個人偏好喜歡在課堂上講些漫畫知識。米海兵悟性好、人勤快,唐光雨便傾囊相授漫畫之道。

芷江師範畢業後,米海兵到懷化市區一所小學任教。痴心漫畫創作的米海兵開始以擠牙膏似的韌勁,描繪自己的漫畫夢。每晚挑燈創作,雙休日就去書店、舊書攤淘漫畫書,細心臨摹。

「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為漫畫而生的人。不漫畫,不人生,通過創業,我擁有了自己的漫畫公司、出版公司。」米海兵有和同齡人不一樣的夢想,2006年,他辭掉教師工作,成立了自己的漫畫工作室。

從開始時畫當時流行的單幅諷刺類漫畫,到現在創作網絡和手機漫畫,米海兵經歷了中國現代漫畫轉型的過程。「必須不斷求新求變,否則就會落伍。」米海兵說。

2014年,米海兵成立湖南海斌動漫文化有限公司,公司以漫畫原創、繪本創作及插畫製作為主,兼營動畫片、遊戲與軟體開發、製作、銷售等。目前,米海兵已發表作品8000餘幅,出版漫畫作品集11本,為國內知名網絡平臺創作和輸送手機漫畫作品30萬餘屏。

米海兵創作的漫畫作品《芷江1945》,講述了抗戰最後一戰湘西會戰以及芷江受降的故事,以一個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個湘西小夥為故事主人公。

「跟許多抗日文藝作品不一樣的是,漫畫《芷江1945》是以和平為出發點,從人性的角度來反思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的錯誤性,以及戰爭帶給兩國青年的痛苦與創傷。」米海兵介紹,為了珍重歷史,其漫畫創作團隊走遍了湘西會戰遺址,收集了大量歷史資料。

中國美術家協會漫畫藝術委員會主任徐鵬飛評價,許多優秀的抗戰題材漫畫,大都是單幅的政治諷刺漫畫。而我們所見到的敘述性故事,漫畫大都是娛樂性的。《芷江1945》的出現,賦予了漫畫這種藝術形式以新的使命。

相關焦點

  • 1945年國軍在湖南芷江接受日軍投降真實彩色老照片
    1945年國軍在湖南芷江接受日軍頭像真實彩色老照片曝光,這些照片由當年美國飛虎隊員約瑟夫·德拍攝。芷江侗族自治縣,隸屬於湖南省懷化市,位於湖南省西部,地處武陵山系南麓,雲貴高原東部餘脈延伸地帶。芷江,古屬「五溪蠻地」,商周屬楚黔中地,秦為黔中郡地,自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縣,縣城所在地芷江鎮六度為州府治所在地。1945年8月,中國抗戰勝利洽降在芷江舉行,芷江因此聲名遠播,成為抗戰歷史名城。
  • 芷江:定格抗戰歷史的「勝利之城」
    在抗戰勝利75周年到來之際,本網推出紀念專題,重回日軍受降之地小城芷江,重溫延安慶祝勝利歡樂場景……回望過去,向抗戰英烈致敬;銘記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9月3日,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楠木坪鄉大禾衝村的抗戰老兵譚義才,將去縣城參加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慶祝活動。79年前,17歲的譚義才在芷江加入了抗戰隊伍,成為一名炮兵。
  • 芷江:一座見證抗戰受降的勝利之城
    這,就是芷江!這次受降就是著名的「芷江受降」! 最後一戰 芷江縣城東郊,有一座始建於1936年目前仍在使用的機場——芷江機場。機場不大,亦不起眼,鮮為人知的是,它曾是二戰盟軍在遠東的第二大軍用機場,中日雙方的這次會戰,就是圍繞這座機場而展開。 1945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已趨近尾聲。
  • 《最後一戰》芷江開拍
    《最後一戰》芷江開拍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 編輯:王娉娉 2014-05-29 12:19:17
  • 回到1945 感受雪峰山下的「勝利之光」
    編者按:「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一百多年前湖南人楊度說這話時,並不知道幾十年後抗日戰爭中湖南、湖南人付出了怎樣的犧牲,作出了怎樣的貢獻。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五周年,紅網時刻精選此前原創報導《最後的勝利》,推出《血戰到底》系列,帶您探訪長沙、常德、衡陽、湘西的抗日會戰遺址,聽親歷者講述那段血戰到底的悲壯歷史。
  • 血戰到底|回到1945 感受雪峰山下的「勝利之光」
    編者按:「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一百多年前湖南人楊度說這話時,並不知道幾十年後抗日戰爭中湖南、湖南人付出了怎樣的犧牲,作出了怎樣的貢獻。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五周年,紅網時刻精選此前原創報導《最後的勝利》,推出《血戰到底》系列,帶您探訪長沙、常德、衡陽、湘西的抗日會戰遺址,聽親歷者講述那段血戰到底的悲壯歷史。
  • 日本投降|一紙降書出芷江
    1945年8月20日,我國參加受降工作代表先後抵達芷江。在這裡, 侵華日軍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並在投降備忘錄上簽字,於具有法律意義的南京籤字前,解決了中國對日受降的全部實質性內容。1945年4月,日本侵略者為了打開攻佔陪都重慶的大門,妄圖奪取芷江空軍基地,集結8萬餘兵力分三路合圍芷江,史稱「湘西會戰」。歷時兩月,我軍打得日軍狼奔豕突, 損失慘重,最終日軍徹底潰敗,這是中國人民八年抗戰中的最後一次的戰場。當時美國《紐約時報》發表評論說:「芷江會戰勝利佳音,可視為對日戰爭轉折之暗示」。
  • 日本投降 | 一紙降書出芷江
    自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中國軍民的抗日戰爭進行了14年,使日軍70%的陸軍和近1/3的海軍深陷在中國戰場不能自拔,共斃傷俘日軍150餘萬人。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以宣言的形式,發表了《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日本當局對此意見不一,日本主戰派以種種條件為理由主張全面拒絕《波茨坦公告》。
  • 一寸河山一寸血:湖南抗戰全紀錄!
    1938年的武漢會戰結束後,抗戰進入相持階段,湖南成為主戰場。 中國軍民在三湘大地,譜寫了一曲曲抗戰悲歌。 窮兇極惡的日本軍隊,被拖入苦戰,前後長達7年之久。 湖南的戰場大大小小,遍及全省。
  • 日本芷江投降照公布 《最後一戰》高度還原歷史
    該劇以尊重歷史事實為根本,真實的還原了日本芷江投降的歷史事件。4月17日,湖南懷化芷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受降紀念館首次對外公布了由原美國飛虎隊通訊兵約瑟夫·得捐贈的日本1945年8月21日在芷江投降的彩色照片,這些彩色照片中日本「芷江受降」的場景在電視劇《最後一戰》中全面的展現出來了,勢必會讓觀眾能夠更為直觀的感受那段令全國軍民振奮人心的時刻。
  • 1945年抗戰中的湖南衡陽
    1945年11月,湖南衡陽,一個14歲的戰爭孤兒,他只有一副碗筷和身上僅有的衣服,赤腳。 1945年12月,湖南衡陽。村民正穿過原來市區的主街道,現在只有幾處殘垣斷壁,這是在二戰中被法西斯完全毀滅的城市之一,它必須完全重建。
  • 抗戰時期的湖南大學
    縱觀湖南大學的抗戰史,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故事湧現在我們眼前。西遷是壯烈的,師生為了祖國和民族的未來,以筆為武器,英勇抗戰,換來了今天的湖南大學。他們的故事我們不能忘卻,那段歷史不容忘卻。 1937年7月7日,由嶽麓書院綿延而來湖南大學獲批從省立改歸國立,成為當時中國第十五所國立大學。
  • 新化抗日老兵:見證日本芷江投降 給日本首相寫信
    新化抗日老兵:見證日本芷江投降 給日本首相寫信 字號:小大 2014-12-15 11:29作者:康動風 來源:婁底新聞網 我要評論()
  • 反映"湘西會戰"英雄史的電視劇《最後一戰》在湖南芷江開機
    新華網長沙5月28日電(記者明星)旨在迎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大型史詩電視連續劇《最後一戰》5月28日上午在抗戰受降地湖南芷江鼓樓文化廣場舉行開機儀式。該劇真實再現1945年2至6月發生在湖南西部地區、並在抗日戰爭中留下濃重一筆的中國軍隊和湖南全體民眾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湘西會戰。這場戰役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取得完勝的一次戰役,也是日本政府承認完敗並寫進歷史教科書的一次大規模戰役。
  • 電視劇《最後一戰》在芷江開機
    電視劇《最後一戰》在芷江開機 來源:紅網 作者:唐維 仇麗群 餘昊龍 編輯:胡弋 2014-05-28 21:19:05
  • 《最後一戰》漵浦人必看的電視劇-重現日本在芷江受降!
    電視劇《最後一戰》,講述湘西會戰、芷江戰役。該電視劇於去年在懷化、芷江、漵浦龍潭等地拍攝至今年八月殺青,今年十月一日在湖南經視首播,十月十六日將在央視黃金檔播出。劇中出現懷化全境多處實景~好像還有好多懷化當地的群眾演員哦!
  • 以青春和情懷贏下「最後一戰」
    《最後一戰》以1945年湘西會戰為背景,全景式地再現了湘西會戰、決戰芷江的真實歷史事件,從空中到地面,多層次地展現戰爭的宏大;通過幾個家族在抗戰中的生離死別,表現了抗日救亡時刻,湘西軍民浴血奮戰不怕犧牲的民族精神。該劇對於史實的還原以及民族魂的再現,受到了在場專家的一致好評。
  • 芷江會戰,曾提出中日戰力3:1定律的岡村寧次,或比戰敗更恥辱
    1945年4月,日軍部署進攻芷江,以此來摧毀芷江機場,目的是為了消除日本國內的空襲威脅,計劃發動日軍所謂的「芷江攻略戰」,我軍稱其為芷江保衛戰。我軍在將領王耀武的帶領下,贏得最後的勝利。這一戰,雙方共有28萬餘人參戰,戰線已經長達200多公裡,最後一戰,日軍被我軍重創,在懷化,邵陽市附近揮動白旗,選擇投降,湘西會戰以日軍失敗告終,也標誌著中國抗日正面戰場由防禦轉為進攻。
  • 高雲翔秋瓷炫 《最後一戰》譜寫湘西抗戰傳奇
    網易娛樂10月14日報導  由中央電視臺聯合金磚傳媒、強視傳媒、響巢國際傾力出品的大型抗戰史詩電視劇《最後一戰》,昨日在北京舉行了盛大的發布會。出品人遊建鳴、龍曉寧、劉文武攜原作者曾凡華、編劇劉曉波、導演林峰出席,新晉男神高雲翔與收視女王秋瓷炫,共同亮相發布會。
  • 電視劇「三道塬」開機 打造國內首部豫西特色抗戰劇
    開機儀式  人民網鄭州8月23日電(王佩)8月21日,以抗戰時期日軍西進為故事背景,融入河南豫西歷史文化元素,展現豫西人民在抗日救亡運動中傳奇經歷的抗戰劇《三道塬》在三門峽正式開機  取材豫西抗日故事 聚焦河南人民禦寇史詩  電視劇《三道塬》以1944年日軍西進為背景,講述了中國共產黨為了粉碎日寇陰謀,前往豫西統戰,通過團結豫西刀客、國民黨有識之士、普通民眾等力量,最終共同摧毀日軍陰謀的傳奇故事。  該劇的誕生與三門峽地區淵源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