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海兵 圖/張楊
湖南日報記者 肖軍 通訊員 嚴萬達
名片
米海兵,1982年9月出生,湖南辰谿縣人,1999年9月入芷江師範學習,現為湖南海斌動漫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湖南美術家協會漫畫藝術委員會委員。
故事
7月7日,「七七」盧溝橋事變紀念日,米海兵推出了國內首部抗戰故事漫畫作品《芷江1945》,引起全國漫畫藝術界關注。7月27日,他與記者聊起漫畫創作之路,娓娓而談。
童年時,生活在辰溪農村的米海兵,漫畫書成了他閒暇時光裡的最愛。老漫畫家方成、夏大川、廖冰兄的作品,他看得滾瓜爛熟。
「那時只看不畫。」米海兵說,真正開始接觸漫畫創作,是在芷江師範讀書時,學校美術老師唐光雨擅長漫畫,受其影響,自己也拿起了畫筆。
當時,唐光雨教美術史課程,因個人偏好喜歡在課堂上講些漫畫知識。米海兵悟性好、人勤快,唐光雨便傾囊相授漫畫之道。
芷江師範畢業後,米海兵到懷化市區一所小學任教。痴心漫畫創作的米海兵開始以擠牙膏似的韌勁,描繪自己的漫畫夢。每晚挑燈創作,雙休日就去書店、舊書攤淘漫畫書,細心臨摹。
「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為漫畫而生的人。不漫畫,不人生,通過創業,我擁有了自己的漫畫公司、出版公司。」米海兵有和同齡人不一樣的夢想,2006年,他辭掉教師工作,成立了自己的漫畫工作室。
從開始時畫當時流行的單幅諷刺類漫畫,到現在創作網絡和手機漫畫,米海兵經歷了中國現代漫畫轉型的過程。「必須不斷求新求變,否則就會落伍。」米海兵說。
2014年,米海兵成立湖南海斌動漫文化有限公司,公司以漫畫原創、繪本創作及插畫製作為主,兼營動畫片、遊戲與軟體開發、製作、銷售等。目前,米海兵已發表作品8000餘幅,出版漫畫作品集11本,為國內知名網絡平臺創作和輸送手機漫畫作品30萬餘屏。
米海兵創作的漫畫作品《芷江1945》,講述了抗戰最後一戰湘西會戰以及芷江受降的故事,以一個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個湘西小夥為故事主人公。
「跟許多抗日文藝作品不一樣的是,漫畫《芷江1945》是以和平為出發點,從人性的角度來反思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的錯誤性,以及戰爭帶給兩國青年的痛苦與創傷。」米海兵介紹,為了珍重歷史,其漫畫創作團隊走遍了湘西會戰遺址,收集了大量歷史資料。
中國美術家協會漫畫藝術委員會主任徐鵬飛評價,許多優秀的抗戰題材漫畫,大都是單幅的政治諷刺漫畫。而我們所見到的敘述性故事,漫畫大都是娛樂性的。《芷江1945》的出現,賦予了漫畫這種藝術形式以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