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麥爹現在幾點了?他會告訴你:午時已到!
相信提到午時已到,很多人會習慣性的接上一句「開刀問斬」,然後就是人頭落地的畫面。的確,在我國古代,死罪行刑一般都會選擇「午時三刻」。
在「陰陽」理論中,殺人是陰事,而被斬首的罪犯們則更是怨魂怒鬼。為了儘量避免「厲鬼傷人」之類的事情,古人們選擇在一天中陽氣最盛的「午時三刻」斬首罪犯,以旺盛的陽氣來衝淡殺人的陰氣。
當然,午時也是人們昏昏欲睡的時刻,據說這種情況下砍頭,脖子不會太疼。
而在西方,牛仔們開槍決鬥也都會選擇正午。因為在這個時候,太陽處於一天中的最高點,直射地面,決鬥雙方都不會被太陽照射到眼睛「能夠影響決鬥結果的,只有槍法」。
在經典西部類型片《正午》(High Noon)中,決鬥的時間因素就被導演無限放大。影片開始十分鐘,鏡頭第一次交代時鐘:10:50,最後一次交代則是12點差2分,中間另有十五次插入時鐘特寫,85分鐘長的影片就這樣一分一秒的接近決鬥時刻……
一句「世界上總有一個地方,正當午時」,完美的詮釋了《正午》在西部類型片中卓絕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也充分表明「午時」,對於牛仔們的豐富意義。
我好像扯的有點遠,我們言歸正傳:
「五十已到」四個字並沒有寫錯,「10:50」這個時間也不是重點。那些高喊著五十包郵,五十換購的,你們夠了。所謂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該來的,遲…早…會…來!
什麼?被我說了句就藍瘦?香菇?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