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合中心
語合中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線教學已經逐步成為國際中文教育的新型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對於教師而言,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乃至課堂管理模式都是大大的改變與挑戰。
作為線上中文教學新手,我們如何才能克服第一次線上教學時的「狀況百出」與「兵荒馬亂」?如何才能應對「網絡中斷」等各種意外情況的突然發生?如何才能擺脫獨自面對屏幕的「孤獨感」與「失控感」,提升「課堂感」與「教學感」?如何才能告別「十八線主播」的「聲嘶力竭」,回歸「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課堂?歸根結底,就是怎樣才能上好在線教學的第一堂課,實現在線課堂的高效管理。
我認為,積極充分的課前準備和適當實用的課堂技巧可以為我們成功掌控一堂在線課程提供助力。下面,我將結合自身實踐,與大家分享一些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積極充分的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主要包括教師自身、教學環境、教學設備、網絡準備和教學設計5個方面。
1
教師自身
教師在線上課堂中要更加注意儀表妝容和教姿教態,要做到著裝乾淨整潔,姿態從容淡定。同時要注意服飾色彩的搭配,切忌過於花哨,比如一些條紋狀、點狀花色的衣服,可能在鏡頭前會產生「重影」等不好的視覺效果,所以教師在授課前要提前進行「試鏡」。
培養良好的鏡頭感非常重要,因為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感染或影響學生。只有我們做到「氣定神閒」,學生才不會「兵荒馬亂」。
2
教學環境
在線教學,顧名思義,就是要通過網絡來進行遠程教學,所以教學地點可能是在辦公室或家中。一個安靜明亮、背景整潔、不易被外人打擾的教學環境非常必要。書房當然是首選,如果沒有這個條件,我們可以選擇一面乾淨的牆壁。
如果光線不好,可以藉助直播燈源設備來進行調節。很多會議平臺或在線教學平臺都帶有虛擬背景的功能,為我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授課之前我們應告知家人,以免在授課過程中被打擾。
3
教學設備
教學設備的準備包括硬體準備和軟體準備。有的老師準備的授課裝備很豪華,「十八般兵器」樣樣齊全,其實大可不必,無論是電腦、筆記本、還是iPad,只要有一個好用就足夠了。
至於軟體準備,隨著在線教學的發展,很多教學平臺應運而生,如比較常用的中文聯盟、釘釘、騰訊會議、Zoom、Class In等。還有一些課堂管理系統(CMS),如雨課堂、Moodle等,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監督,在線檢查學生作業。
作為授課教師,我們一定要熟練掌握所使用的軟體/平臺。這個教學平臺就相當於我們傳統的「教室」,只有熟悉了我們的教學環境,熟知平臺的各種操作功能,才能更好地輔助我們進行在線教學,得心應手地完成一堂在線課程。
4
網絡準備
在線教學模式中,網絡是連接老師和學生的紐帶。如果網絡不暢,就會出現卡頓、音畫不同步、掉線等狀況,將會非常影響教學效果,甚至會打斷我們的教學步驟。因此,無論是無線網絡還是手機熱點,可靠穩健的網絡環境是我們一定要提前進行測試和準備的。
同時,我們也要提前準備好應急預案,幫助學生應對網絡環境不佳導致的突發狀況。比如進行錄播備份,以便課堂上掉線的學生能夠及時觀看課程回放。
5
教學設計
在線教學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關鍵在於教師精煉有效的教學設計。在傳統教室裡,教師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是豐富多樣的。在線教學課堂上也應如此。教師應把更多精力放在學習任務和學習活動的設計上,增強課堂活動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我們常說「不打無準備之仗」,這些看似簡單的課前準備,其實非常必要,積極充分的準備工作可以幫助新手教師快速調整到最佳的授課狀態,也可以為在線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保障。
高效有趣的教學技巧
1
制定規則,增強課堂「儀式感」
在線上課堂中,師生時空分離,給課堂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和挑戰。尤其是當學生關閉攝像頭的時候,我們無法觀察到他們的學習狀態,很難產生互動感,課堂感和教學感會相對較差。
因此,提前與學生制定好課堂規則,增強在線教學的「儀式感」顯得尤為重要。比如課前點名、課堂問候、開啟攝像頭、暱稱實名制、舉手連麥、留言板互動等舉措,不僅可以督促學生保持專注,還能夠營造良好的在線教學氛圍。
2
頭腦風暴,增強課堂互動性
如何增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性,成為在線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授課教師並不是「網紅主播」,我們的「滔滔不絕」「聲嘶力竭」很可能換來的是學生的「袖手旁觀」「神遊發呆」。
鑑於在線教學師生分離的特點,教師更應該充分利用教學平臺的各項功能,比如分組功能、白板塗鴉等,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自主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比如,我們可以結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設計一些開放性話題,鼓勵學生發動頭腦風暴,進行分組討論;也可以適當地加入一些課堂遊戲,如「成語接龍」「你畫我猜」等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3
可視化教學,營造真實會話情景
在線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藉助豐富多樣的網絡資源和觸手可及的生活場景,為學生營造身臨其境的會話情境,力求實現可視化教學。
例如,教師可布置一些可視化作業,拍攝並解說「我最喜歡的一道菜」的製作過程。充分利用教學平臺的屏幕共享、分組、投票等功能,邀請學生對他們的「作業、作品」進行分享展示,並利用好投票功能,鼓勵大家對喜愛的作品進行投票,建立評價與獎勵機制。
這些教學活動的設置與實施,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度,營造「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氛圍,更有助於教師實現在線教學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總體來說,積極充分的課前準備和適當實用的課堂技巧,或將成為順利開展在線教學的必要條件和有效手段。在線中文教學的新模式已然起步,我們應該拓寬思路與視野,積極探索與實踐,以開拓創新應對新形勢下中文教學帶來的挑戰!
作者簡介
劉心欣,吉林大學國際漢語教育東北基地專職教師,文學院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在讀博士研究生。曾在韓國漢陽大學任國際中文教師。
投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