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由鄧超和俞白眉執導的電影《銀河補習班》豆瓣評分才6.3,這對老搭檔之前還合作過《分手大師》和《惡棍天使》兩部喜劇作品,票房成績還可以,但是豆瓣評分都很低,一度讓很多網友對鄧超導演的作品有了陰影。這部《銀河補習班》雖然豆瓣評分依舊不高,觀眾也是褒貶不一,不過與前兩部作品相比,進步還是很明顯的。鄧導一改昔日單純搞笑的風格,這次走的是溫情路線,講的是兒子和父親之間的感人故事,催人淚下,讓我們這一代人重溫了父愛,同時也給觀眾留下很多的思考的空間。
電影以第一人稱的口吻,用倒敘的表現形式,讓觀眾隨著馬飛的回憶進入電影中。
電影中的爸爸馬皓文是一個工程師,在別人眼中這個爸爸就是英雄的存在,但是因為他設計的東沛大橋在火炬接力時突然倒塌,而致使名譽盡無,在替全院的人背黑鍋後被抓進監獄,人生就在這瞬間從天堂掉進地獄。媽媽帶著兒子馬飛改嫁,爸爸也缺席了兒子成長中最重要的幾年。父子再次相見時,馬飛已經成了博喻中學老師眼中的學渣,教導主任勸其父母給馬飛轉校。之後爸爸為了兒子能夠繼續留在學校,和閻主任打賭馬飛可以在年級結束時考到前十名。從此,馬飛迎來了人生中的重大轉折,也成就了後來的航天英雄。
電影中感人的場景很多,感動之餘電影帶給我的思考有以下幾點
馬飛作為亞運會歡迎方隊中的一員,因為不會單膝跪地,被王老師說是缺根弦,但在監獄中爸爸告訴他:不要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你是這個地球上最聰明的孩子,你可以做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在爸爸眼中兒子馬飛是個天才,父母相信孩子,孩子才能相信自己,因為孩子是從父母言行中去探索世界的,馬飛就是這樣被父親一路鼓勵著成長的。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教育的全部秘密在於,相信孩子,解放孩子。
在學校門口,馬飛父母的一段對話戳中我們無數父母的痛點,在媽媽心裡馬飛考到年級前十簡直就是痴人說夢,「還年級前十,你咋不上天呢?你也不撒泡尿照照,你長了那年級前十名的臉了嗎?爸爸反駁說:「你批評他可以,但不能當眾羞辱他」。媽媽說這都是為他好,爸爸說:「再沒有比我是為他好更恐怖的理由了」。
仔細想想,我們身邊很多父母都是這樣對孩子的,總是看不到孩子的閃光點,只注重學習成績,以分數論英雄,實行壓制教育,只要學習不好就是一通臭罵,還自以為是的說是為孩子好,一點也不顧忌孩子的自尊心。
父親馬皓文為了給兒子買電腦,獨自忍受各種辛苦,甚至不惜去賣血,想要給自己申訴翻案卻沒有希望,父愛的深沉體現的淋漓盡致,生活的艱辛讓這個一直樂觀堅韌的爸爸第一次衝兒子發火,事後,爸爸給馬飛道歉,說自己是第一次學著當父親,也會犯錯誤。
誰為人父母不是摸著石頭過河,可是生活中很多父母是很難做到主動給孩子道歉的。
1.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父親教育馬飛你的腦子要一直想一直想,答案不只有試卷上的ABCD,還有EFG,就是告訴馬飛凡事要自己多思考。電影中有這樣一個鏡頭,父子在觀看航展回來的路上遇到了暴雨,洪水很快就要到,此時,父子走散了,情急之中,父親拿起喇叭高喊:我不知道你在哪裡,但你看看你的周圍有什麼,動腦子想想辦法,你一定可以出來。在父親的呼喊中,馬飛成功自救,這不是任何一本教科書裡學到的知識。
正是生活中父親一直鼓勵馬飛要學著自己思考問題,才有自救的可能。這讓我想起了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獨立思考是每一個孩子都要擁有的能力。
2.讓孩子擁有面對挫折的勇氣
在一次次碰壁之後,父親用自己的能力掙到了錢,讓他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就如馬皓文告訴兒子的,只要相信自己,好運氣就會像哈巴狗一樣來找你。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困難,如果沒有相信自己的勇氣來面對一切,就可能會像閻主任的兒子一樣,因為一次成績沒考好就自我放棄,失去信心,變成了一個瘋子,這是教育的悲劇。
我們要包容孩子的不完美,允許他們犯錯,給他們勇氣重拾自信面對一切。而這點也再次說明了父母不該只看成績,更重要的是給孩子愛,讓孩子感受到無論怎樣父母都是愛他的,就像馬皓文對小高老師說的,每個孩子身上都長著一個神奇的感受器,他們就是能感受到大人對他們的感情是不是愛。
3.允許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父親告訴馬飛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電影中閻主任看到馬飛書包中的飛機模型時憤怒的給他摔下樓,而在電影後邊閻主任看到馬飛是全校唯一一個衝擊狀元的學生時,勸他放棄飛行員這個夢想,馬飛斷然拒絕,這也成就了一個航天英雄。這恐怕是閻主任做夢也想不到的,曾經他怒摔的飛機模型真的讓馬飛把夢想變成了現實。
就如電影中馬皓文對兒子說的話: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是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都找不到,那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蘇格拉底說過: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心中的火焰。
結語: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愛不是給孩子積累多少財富,也不是一份優秀的成績單換來的獎勵,而是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去感受,我們只需要相信、鼓勵,在關鍵時刻給予他們真正的愛,這足以撐起他們的人生。請不要以愛的名義剪斷孩子飛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