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牛夢笛
經歷過成長的喜怒哀樂,那位叫做馬飛的少年,終在父親的陪伴關心下,成了一名出色的太空人,成為大家為之驕傲的榜樣。這是由鄧超、俞白眉聯合執導的電影《銀河補習班》的故事主線。
上映半個月來,《銀河補習班》率先打破暑期檔的沉寂,斬獲了8億元的票房成績。《銀河補習班》給中國焦慮的家長吹來一股清新之風。作為一部現實題材作品,《銀河補習班》觸及的核心話題「教育」「父愛」更激起了思想的漣漪。
化解中國式教育中的焦慮
《銀河補習班》讓人們看到了國產影視作品對教育話題的聚焦。影片講述了一個備受挫折的父親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和培養一度失去自信的孩子,在讓他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太空人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成長的故事。
影片上映前一個月,鄧超和俞白眉帶著電影在全國數十個城市路演,每一場放映結束都有觀眾站起來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感受。鄧超和俞白眉認為,「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引發共鳴,是因為它直面了當前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和影響」。
鄧超回憶,在一場路演時,有一名教師走到大銀幕前說:「戲裡的閻主任好像演的就是我自己,我帶了很多好學生,但我對我的女兒很愧疚,我想當著大家的面說『女兒,我愛你』。不管你選擇什麼樣的職業,媽媽都會支持你,都會對你溫柔以待。」對於這部電影,俞白眉有許多思考:「這部電影重點在講家庭教育,許多人認為學校教育才是教育的全部,但我覺得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而且再完美的學校都無法模擬。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互相補充,在學校做不到的事情,回到家裡家長可以完成。」
在鄭州的路演活動上,有位父親看完電影後說:「今天我兒子考試墊底,我是帶著一肚子氣來看這個電影的,看完之後我唯一的感覺是,我兒子今天會少挨一頓打。」俞白眉笑了,他說:「這是對我們很大的讚美。家長意識到,相信、鼓勵孩子很重要,而不是打擊孩子、扼殺孩子,我覺得社會也會變得更美好。」
在情感共鳴中給出思考和答案
《銀河補習班》關於父子情的敘事,儘是溫情。其真誠源於它融入了兩位導演大量的個人經歷。鄧超表示:「我想做一個父子的電影很久了,當爸爸的經歷讓我獲得了很多能量。」俞白眉則直言,希望讓工作和家庭的關係得到一次重新的審視。已為人父多年的兩人,片子中放置了很多他們自己對為人父、為人子女的困惑、迷惘以及感悟。正因如此,他們通過影片對父親的角色進行了著力表現。市場上向來不乏關注母愛、塑造母親形象的電影,然而,《銀河補習班》可貴地刻畫了一個父親的形象。
在俞白眉看來,「爸爸帶給孩子的,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暑期學習或者是某個具體的課程,而是關於生命教育的補習班」。因此,俞白眉將「銀河補習班」定義為「生命教育的補習班」。「通過獨特的家庭教育,馬飛變成了我們時代最優秀的人,變成了我們國家最了不起的人,這個教育來源是什麼?就是他的爸爸。」他說。
為何設定在銀河,為何要仰望星空?鄧超復盤創作經過時說:「我們一直在探討,這個孩子會去哪裡?究竟他會成為多麼出色的人?這些問題困擾了我們很久。」然而有一天,他們突然想明白了——讓他上天,成為太空人。「我們希望這個最不被看好的人,未來成為這個地球上最傑出的人。所以他的補習班不是拘泥於語文、數學,而是人生的補習班。」鄧超說。
「這是我第一次當父親,我在學習做父親。」這是《銀河補習班》中最觸動人心的臺詞之一。而這也構成了影片的主要觀點:試著提出問題,以自己認為更好的解決方式,來一起學習、一起摸索,去學習做個好父親。
對教育的探討還可以更深入
《銀河補習班》反映的是一個教育難題。稱其為難題,是因為這個問題不是能通過單一的手段就能解決的。「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銀河補習班》沒有過於炫技的形式場景,沒有熱血沸騰的動作大戲,商業大片慣有的俗套元素在這部影片裡幾乎沒有「立足之地」。樸素的敘事,樸素的場景,樸素的演員,每一個鏡頭都像一幅淡雅的素描,離生活很近,與真實不遠,極富力量。有力的情節推進,有力的臺詞語言,有力的思想內涵,每一句臺詞和每一個人物,都傳遞出關於人生、關於生活的真諦。
俞白眉的人生也得益於家庭教育中的「信任」二字。俞白眉說:「我們都不是傳統意義上考分最高的學生,但是我們的家庭給了我們兩個特別重要的東西,首先是追隨自己的夢想,其次是信任,父母非常相信我們,當我們選擇要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他們是支持的。」
俞白眉以前是學計算機的,25歲那年,決定離開這個行業,嘗試去考中央戲劇學院,當時很多人都不看好他,但他的家庭給了他巨大的勇氣,才成就了今天的他。
家庭教育到底有多重要?對於教育的探討,影視作品還可以繼續深入下去。在這個充滿意外的暑期檔,《銀河補習班》是一部亮眼之作。它揭示了電影的一個真相:好的電影,從來不僅僅是華麗的場面,蘊含其中的思想最耐人尋味,即便樸實無華,也能充滿令人奮進的力量。
《光明日報》( 2019年08月02日 09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