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月4日,臺灣榮民總醫院的衛生間裡,48歲的三毛用絲襪纏住了自己的脖子,匆匆的與世長辭。三毛選擇自殺,或許和她坎坷的感情之路有關。
19歲時,三毛與臺北華岡文學大學戲劇系的梁光明相戀,這段感情共持續了三年,便因選擇不同而分道揚鑣,這讓三毛傷心欲絕,選擇自殺結束生命,好在有驚無險的救了回來。
之後,三毛去了西班牙,在馬德裡大學認識了比她小8歲的荷西,兩人很快就相愛,但是由於荷西需要度過4年大學和2年的兵役,所以荷西讓三毛等他6年,兩人約定六年後相見。
一次偶然的機會,三毛回到臺北大學教書,這期間,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三毛與一名有婦之夫相戀,很快兩人就分手了。在此之後,三毛又結識了一名德國教師,因興趣相投很快就墜入愛河,不幸的是。在結婚前夕,未婚夫突發心臟病,猝死在三毛的懷裡。
這次的打擊,讓三毛再次崩潰,吞下了大量的安眠藥,所幸的是被救回。三毛選擇離開,再次回到了西班牙,這次,她遇見了與她有六年之約的荷西,六年過去了,荷西依舊沒有忘記三毛。
三毛感動不已,二人去了嚮往的撒哈拉,後又搬到加納利島,三毛下決心要和荷西共度餘生。可是,不幸再一次降臨,1979年9月,荷西在潛水時溺水身亡,這讓三毛脆弱的神經,又一次撕開一條口子。
回到臺灣後,40歲的三毛愛上了80歲的「西北歌王」王洛賓,三毛常常飛到西北陪伴王洛賓,可他們最終也沒有走到一起。
或許一次次的甜蜜、悲痛,獲得、失去,讓三毛對生活不再嚮往,她選擇了自殺,從此,世間再無三毛。
讀三毛,是因為借著三毛完成我們不曾有過的流浪。
梁羽生說:
"有些本來是含義美好的名詞,用得濫了,也就變成庸俗不堪了,這種已經變得俗氣的頭銜加在三毛身上的,但想想有沒有什麼更適合的形容,那就還是稱她為奇女子吧!"
我想,正是因此,她的一首《橄欖樹》才唱遍了大江南北吧。
不如讀讀《三毛傳》,你會看見紅塵阡陌,多少人在紛紛擾擾的人世間的來去匆匆;人生如夢,多少人又在這百年的轉息之間流連悵惘。
閒暇時刻,品一杯好茶,讀一讀才女之韻,生活仿佛也慢下了腳步,一切都是歲月靜好的模樣。
除此之外,這套書內還有兩本《張愛玲傳》和《林徽因傳》,每一本都是能讓人終身受益的好書。
這一套三本書,一共只要79元,也就是兩頓飯錢。能在瑰麗的文字中,感受三毛、張愛玲、林徽因的繁華世界,何樂而不為?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