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弋一
三毛就這樣,用她雲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隨心所欲的形象,無論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悽涼,她都無意矯飾,行間字裡,處處是無聲的歌吟,我們用心靈可以聽見那種歌聲,美如天籟。——馬中原
1990年,以張愛玲和胡蘭成為原型的電影《紅塵滾滾》在臺灣上映,一舉摘下當年除「最佳編劇獎」之外的所有獎項。這部作品的編劇,正是當時已經家喻戶曉的作家三毛。
獎項頒布的3個月後,三毛在臺灣榮總醫院內,雙手合十,用一條絲襪,結束了自己頗具傳奇色彩的一生。遠在美國的張愛玲聞訊冷笑道:「三毛死了?」很多人不知道,電影《紅塵滾滾》在創作時,並沒有經過張愛玲同意,張愛玲因此非常討厭三毛。
同樣不喜歡三毛的還有李敖,他這樣批評道:「三毛的言行,無非白虎星式的克夫、白雲鄉式的逃世、白血病式的國際路線和白開水式的泛濫感情而已,她是偽善的。」旅行作家馬中欣甚至出版了《三毛真相》,痛批荷西是三毛想像出來的人,還說《撒哈拉的故事》是三毛杜撰的。
飽受質疑的三毛,已經離開我們29年了。她究竟為什麼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流浪呢?
「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或許,終其一生,三毛不過是在為心找一個家。
01
三毛原名陳懋平,小時候,因為懋字太難寫,所以自己改名為陳平。
如此有個性的三毛,卻在初中階段,因為數學成績一直不好,但背誦數學題獲得滿分,被老師質疑抄襲。數學老師拿出一張她從未見過的習題,讓三毛作答,三毛答不出,數學老師當眾用墨水在三毛額頭上畫圈。
這樣的羞辱,成為年少三毛不能承受之重。似乎從那時候開始,家鄉對她來說就充滿了冷漠。
她陷入長達7年的自閉,只要一提「學校」兩個字,就害怕得渾身顫抖。三毛的父親是律師,母親也知書達理,所以,三毛輟學後,父母沒有強制她去上學。
那時候的三毛,終日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讀書,不說話也不出門。更令三毛父母感到擔心的是,年僅14歲的三毛,竟然用切腹這種殘忍的手段,差點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父母為她操碎了心,聽說畫畫可以治癒自閉症,所以為她請到了畫家顧福生。
顧福生不僅幫助三毛走出了自閉症,還和她發展出一段戀情。
三毛回歸正常生活後,比她大15歲的顧福生卻遠渡英國,他與三毛之間的愛情無疾而終。但顧福生卻託人將三毛送入大學就讀。
在那裡,三毛認識了當時已經在皇冠刊登多部作品的校草舒凡。三毛自小仰慕有才華的人,她開始出現在舒凡出現的所有場合。
三個月後,舒凡早就已經對三毛面熟了,卻仍沒對她說一句話。三毛想,這樣下去不行,總要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感情。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三毛衝上前去擋住舒凡的去路,舒凡並沒閃躲。三毛拉起舒凡垂在身體一側的手,舒展他的手掌,紅著臉,寫下自己的名字和家裡的電話號。
她抬頭時,與舒凡四目相對,一句話也說不出,只是用力地跟舒凡點了一下頭,那一刻,她壓抑許久的眼淚也掉了出來。那天晚上,三毛等到了舒凡的電話。他們開始了為期兩年的甜蜜愛戀。
畢業臨近,三毛向舒凡提出結婚,舒凡覺得他們都還太年輕,還是要以發展事業為主。因此,舒凡拒絕了三毛,為這段感情畫上了句號。
三毛心碎了,她傾其所有付出的愛情,竟是這樣潦草的結局。於是,大學三年級的三毛毅然休學,她決定逃走,去世界另一端,獨自舔舐傷口。
三毛的父親陳嗣慶在《我家老二》中寫道:「三毛把人家死纏爛打苦愛,雙方都很受折磨,他放棄的原因是:不能纏死對方,而如果住在臺灣,情難自禁,還是走吧。」
如死灰般黯淡的人生前方,三毛還能妥善安放自己的內心嗎?
02
在西班牙,三毛過了一段如「花蝴蝶」般的人生,她每天在眾多男人身旁流浪,從未交付真心。多年後,三毛說:「我並不對這段經歷感到後悔,那好像是在讓自己痊癒一樣。」
一段時間後,三毛逐漸有了笑容,整個人充滿朝氣。這一年,她在西班牙遇到了正在讀高三的荷西。
荷西對三毛一見鍾情,他開始頻繁去找三毛,三毛當然感受得到荷西對她熾烈的愛,但在三毛心中,那時的荷西不過是個「弟弟」。
一日,他們坐在西班牙冬日街頭冰冷的木椅上,荷西突然開口:「Echo,你等我六年,我有四年大學要念,還有兩年兵役要服,六年一過,我就娶你。」
三毛立刻回答:「荷西,既然你這樣說的話,我們從今天開始就疏遠一點好了。」
那天,荷西與三毛道別,他一邊退後,一邊衝三毛喊著Echo再見,Echo再見……此時,荷西的聲音哽咽著,天上下起了鵝毛大雪,隔在他們之間。
三毛與荷西都遵守各自約定,在之後的日子都沒再聯繫對方。幾年後,當三毛回到臺北後,結識了在臺北教書的德國老師,他們很快結合了。
很可惜,這位原本能讓三毛結束流浪人生的男人,在結婚前夜,突發心臟病猝死了。
三毛的人生又一次破碎了。她吞下整瓶安眠藥,迫切地想要離開這個世界。
她被父母送到醫院,經過幾天搶救後,甦醒過來。她沒有多做停留,背起自己的行囊,回到了6年前流浪的起點——西班牙。
三毛曾說:「刻意去找的東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萬物的來和去,都有他的時間。」
正如她自己所說,她從未刻意去尋找什麼,只是,命運早已為她作了最好的安排。當三毛帶著一顆破碎心,重新回到西班牙時,她命定的戀人,正在等著她。
03
到了西班牙,住在朋友家的三毛,偶然聽到6年前那個「弟弟」荷西,如今已經長成一名成熟男人了,而且留起了鬍子。三毛還記得6年前的那場分別,她拿起筆來,用英文寫信給荷西,說自己已經到了西班牙。
荷西回信,說她發來的信他看不懂,但要約個時間見面。三毛沒有回信,很快就把這件事忘記了。
一天,她正在外面閒逛,她的朋友要她過去陪她,她趕緊赴約。沒想到,去了之後,友人神秘地說要給她一份大禮,讓她閉上眼睛。良久後,三毛聽到身後有腳步聲,突然,一個人把他抱起來。
三毛睜開眼,看到了荷西,她驚訝地尖叫起來。荷西牽著三毛的手,跑上友人家樓上——那是荷西家。三毛被眼前的場景驚呆了,她看到荷西臥室裡貼著幾張她的巨幅照片,因為時間太久,陽光從百葉窗裡射進來,把照片變成了一條一條。
三毛太震撼了,她當時在想,這輩子,除了他,還要誰呢?
在這種氛圍下,她對荷西說:「你當時為什麼不再堅持一點,如果你堅持留下我,我的心就不會破碎了。」
荷西說,沒關係,我現在把我的心換給你。
三毛和荷西在一起了,但三毛偶然間看到了《國家地理》上一張撒哈拉沙漠的照片。她不知道為什麼,就像那是她之前抵達過的家,由衷地想前往。
三毛對荷西說:「等我從撒哈拉回來。「
荷西沉默不語,消失了。兩個月後,三毛收到了荷西的信,他說自己已經在撒哈拉的一家磷礦申請到了工作。
「我想得很清楚,要留你在我身邊,只有跟你結婚,要不然我的心永遠不能減退這份痛楚的感覺。我們夏天結婚好嗎?」
三毛很快到了撒哈拉沙漠。此後6年,三毛終於長時間地讓自己停留在了一個地方。她說:「家,突然成了一個離不開的地方。」
她寫下跟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發生的故事,一瞬間引爆臺灣。她也成為與金庸、瓊瑤齊名的臺灣作家。
三毛曾這樣形容她對荷西的感情:「這是一種很平淡深遠的結合,我從來沒有熱烈地愛過他,但我一樣覺得十分幸福與舒適。」
真正的愛情,大概如三毛和荷西,把深情掩於平淡歲月和柴米油鹽中。
她在當地的「貧民窟」布置出一座「沙漠城堡」,引來許多外國記者參觀。她寫出《沙漠飯店》,說那是他們對昔日美好飲食的唯一歸宿。
三毛和荷西的故事,被人們寫了無數遍,究其原因,是因為那故事太悽美,悽美得壯烈。
沈復在《浮生六記》中說:「我勸世上的夫婦,固然不可彼此仇恨,也不可過於情愛深重。俗話說『恩愛夫妻,不到白頭』,像我和芸這樣,就是前車之鑑啊。」
一語成讖。三毛和荷西的美好愛情,也只持續了短短6年。此後,三毛人生無暖晴,只有空濛陰雨天。
04
一天,三毛的父母要去歐洲旅行,順路來看她與荷西。一切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幾天後,三毛送父母去歐洲,荷西在一次潛水中發生意外,沒能生還。
三毛回來了,她見到了已經離開人世2天的荷西。她不敢相信,眼前的人是她丈夫。他明明前幾天還親吻她,如今,再也不能跟她擁抱、跟她說話。
三毛沒有大哭大鬧,她怕吵到荷西,她握住荷西的手說:「荷西,不要怕,沒有我在你身邊你要勇敢。我現在有父母,不能陪你去,你一個人要勇敢。」
荷西的眼角和鼻孔湧出鮮血。
荷西走了,摧毀了三毛的全部信念,帶走了三毛的整顆心。她幾次欲與荷西一同歸去,但因父母守在身邊,她最終留在了沒有荷西的蒼涼人間。
三毛又回到了故鄉,但是她把心永遠留在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
她的生活看似回歸了正軌,開始巡迴演講,依然寫許多文章,仿佛從未經歷過任何悲傷。
但人們發現,那個曾經筆風明快的三毛不見了,她的文章,憂傷得讓人不忍淬讀。
此後11年,三毛一直沒有再交任何男朋友,她說:「我再也沒有家了。」她的心一直在流浪,沒有一處棲息之地。
05
1984年,荷西離開的第5年,她一度喪失記憶、精神錯亂,在美國接受治療。1990年,三毛生前最後一年,她聽說了王洛賓的故事,了解到王洛賓一個人在新疆,多年來到處搜集當地民歌。
三毛立刻飛去看王洛賓,相談甚歡。三毛離開後,多次給王洛賓寫下愛的書信,她以為,11年了,自己終於再次找到人生知音。
因為,當時比三毛大30歲的王洛賓,卻在信中寫道:「蕭伯納有一把破雨傘,因為已經喪失了功效,所以他出門時只把它當作拐杖。我就是那把破雨傘。」
三毛聰慧,立刻明白了王洛賓的意思,她飛去找王洛賓。然而,她一下飛機,卻被激怒了,王洛賓找來記者拍紀錄片,並讓三毛協助。
在之後的日子裡,三毛必須配合編導去完成一些劇本內容,她徹底喪失了與王洛賓獨處的機會。三毛明白了,自己與王洛賓不是一路人。
她對王洛賓說自己與英國人訂婚了,要去結婚。
對王洛賓的失望,讓三毛對這個世界,徹底失望了。
1991年1月4日,荷西離開人世的第12年,三毛在衛生間裡,決絕地注視著自己的生命一點點消失。她在嘗試過4次自殺後,終於完成了「一死」。
「姐,你的人生太無聊了,我的一生是你的十世。」
紀錄片《人間世》導演周全曾說:「什麼樣的人最怕死?沒活夠的人,最怕死。」三毛活夠了,她受不了遍千山萬水後,卻依然無處可歸的世界。
她最終無法與世界和解。
06
三毛是脫俗的、純粹的,但世界上哪有非黑即白的地帶?
三毛是為愛執著的,她終生追逐完美的愛戀,但荷西是唯一的,人生再也找不到下一個荷西了。
人們因為三毛的流浪認識她,但是三毛卻在《寫給自己》裡說:
如果有來生,我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傷的姿勢一半在土裡安詳,一半在風中飛揚一半散落蔭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有誰願終生漂泊?流浪不過是世人貼給三毛的美麗標籤。而她自己,一生都在尋求心靈上的安寧。
三毛用一生告訴我們:幸福是給心找一個家。
或許,做一個普通人沒什麼不好,擁有平實的人生也沒什麼不好,甚至是與家人吵架也沒什麼不好。我們不用像三毛那樣活得轟轟烈烈,我們甚至應該珍視平凡。
「吾心安處是吾鄉」,家,是上帝送我們每個人,無差別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