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Dear Sugi樂隊略生疏?戈銳、秦四風、趙浩成、李彥超這幾位應當足夠熟知了,國內樂壇裡他們都稱得上是知名音樂人,尤其秦四風,當年憑藉專輯《SEDAR》入圍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最佳作曲人」、「最佳專輯製作人」、「最佳演奏錄音專輯」4大獎項的成績,已然使其成為圈內明星人物。
談到《SEDAR》,其實這跟此次的Dear Sugi樂隊以及專輯《Dear Sugi》都算有淵源,這張專輯裡收錄的《A.K.S.》正是由秦四風跟戈銳合作。如果你對這首歌曲還有印象,也就能大概知曉專輯《Dear Sugi》整體的風格模樣。
是的,屬於Jazz Rap。
此番是秦四風跟戈銳延續良好的協作默契,再吸納進趙浩成跟李彥超兩位經驗豐富的樂手促成了Dear Sugi樂隊。如此這樣一支樂隊的創作基底也就非常鮮明,即,極其注重樂器演奏。這個特點在專輯《Dear Sugi》裡最直觀體現就是,安排進《親愛的夢 I (Dear Dream I)》和《親愛的夢 II (Dear Dream II)》兩首純樂器演奏作品,以及,其它歌曲中存在的大量的樂器段落。我在此處突出樂器演奏的意圖是為講明,他們的Jazz Rap某種程度上跟各位認知裡的Jazz Rap有些許不同:
你所理解的Jazz Rap或許是這樣,進行大量爵士音樂採樣,採用豐富的爵士曲子,同時還會進行電子音樂的Fusion。Dear Sugi樂隊所呈現的Jazz Rap則完全是Jazz Band的配置,強調Band Sound氛圍,講求真實樂器演奏,回歸到最經典的爵士樂隊範式。不太一樣,Dear Sugi樂隊所專注的不是Jazz簡單地融合Rap,而是,Jazz加碼Rap,它跟它在樂隊的框架內雙線並行,互相助益。有著「對飈」的感覺。
此點你不同直接決定了《Dear Sugi》整張專輯的聽感不會是舒緩精緻情調,而是根源化的,世俗氣的,甚至可以說是帶著街頭架勢的。在其中,會強烈體驗到來自如常生活般的投射,且情緒張力很大。Dear Sugi樂隊所創作出的Jazz Rap很明顯不是停留在往Rap音樂中加入爵士元素的層級,我個人理解,他們是在將Jazz跟Rap進行層次分明的套疊。
怎麼講?Jazz跟Rap作為兩種音樂形態,在他們的作品中融合的過程中擁有充分獨立性,你可以清晰聽出演奏跟演唱之間地位平等的Call and Response。也就是,Rapper身份的戈銳跟秦四風、趙浩成、李彥超三位樂手是在完成一番音樂層面的對話,好似在Live場景中的積極互動。對話完成的根基是,這兩種音樂擁有同樣的精神內核,特別是崇尚自由,優於即興。所以,這張錄音室專輯的本質是在貼靠現場演出的,與其說其中是一首首反覆打磨的歌曲,不如說更是一段段One Take的Live Show。
這從歌曲實際的時長也有所體現,抵達4分鐘是常態,《繁衍(Multiply)》已超6分鐘,《高興(Gao Sings)》更是接近10分鐘。它們在用時間表明,這裡正在發生的是不可預測的即興演出。如此,對於專輯需要調整心理預期,這裡沒有所謂的規整結構,也沒有套路化的鋪陳,更沒有為了純粹押韻或者粗放氣勢而施展的說唱技巧,有的是充滿戲劇性的變化,最顯著的就是《高興(Gao Sings)》,歸為段落狀的設置,每一部分都有特色差異的節奏型以及Flow,匯聚起來成為一場頗具龐雜敘事效果的音樂劇。我不太確定用音樂劇來形容是否真正合適,但我真切感受到Dear Sugi樂隊的音樂是有意識塑造畫面跟情節,並且情緒在其中激烈翻騰。
而這,正是演奏與演唱的核心:要充分付諸於情緒。這也就是為什麼《Dear Sugi》裡的歌曲雖然擁有異質化的風格跟形式但卻相當易感,除律動出色外,還在於每首歌曲對於情緒的傳達都非常直接。
此外,按理說Dear Sugi樂隊會是格外傾向於技術化表達,也就是炫技。事實是,各位音樂人分寸感把控得好,把技術潤順地融匯到表達裡,正如戈銳的Rap,將押韻策略以及腔調等融入到日常的講話狀態裡,刻意表演的成分少了,自然表達的分量重了。《別再問我什麼是嘻哈》書中提到,「說唱是以讓群體裡所有人都能產生共鳴的話題為題目來相互比試誰發揮得更好的遊戲」,按照這個標準,Dear Sugi樂隊的爵士說唱就是發揮得更好的那一種。
他們將我們所熟悉的話題唱活了,這種活是以強烈對比為烘託,諸如《馴化(Tamed)》、《繁衍 (Multiply)》、《藝術家 (The Unknown Artist)》、《僕人 (I'm the Master)》這類歌曲,都是十足Chill的音樂配搭著或是戲謔或是俏皮的唱腔進行演繹,好似在Club裡聽臺上的他風趣灑脫地講述人生故事裡的五味雜陳。活是因為演義性與生活性兼具。我個人非常喜歡的《繁衍 (Multiply)》,各位請細看歌詞文本,有詩化的想像力,窮盡文化意象完成敘事,同時也紮實地緊扣現實,進行犀利意味的側寫。帶你徜徉穿越也讓你最終回歸眼前,這般動態調度遠比粗暴簡單的衝擊來的更具回味感。
所以技術賦予Dear Sugi樂隊的是成熟的巧思。巧思具體體現在,比如雖然歌曲變化豐富但卻不缺乏章法,盡顯不規整但完整的音樂體態。比如每首歌曲都編排出起承轉合的情節進展,就連《小狗 (Puppy B)》跟《別追了 (Stop Now)》這般看似尋常主題的歌曲都有著刺激的推進。再比如某些歌曲裡的BPM降下來,為Rap留足了發揮空間,從而充分激發了Rapper的表現欲。再比如,音樂裡東方色彩的顯現。我想,這是作為製作人秦四風的關鍵訴求,在其個人作品裡我們其實已經領略過他在爵士音樂裡滲透中國民族元素的嘗試,此番樂隊應該也無意於復刻洋式音樂風格,他們要做的是專屬於我們這裡的爵士說唱,散發出本土的氣息,更確切講是本土市井的氣息。
由宋曉輝設計的專輯封面似乎就是對於這種訴求的視覺表達。我的理解是,專輯《Dear Sugi》有著音樂層面的探索與實驗,而最終目的是讓音樂煥發出鮮活的煙火氣。它會讓你體驗不一樣的音樂,更會讓你走進生活,面對其中的奇特與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