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和沐風
圖|來源網絡
看完電影《永恆》,很多人都感到「心有餘悸」,有網友甚至以裴多菲的經典名作來形容觀後感:「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在感情世界裡,自由來源於雙方之間的距離,距離產生空間,有空間才有自由。
《永恆》這部電影,令人對感情世界裡的自由與距離有新的認知。
《永恆》改編自泰國同名經典文學名著,講的是一個在「零距離」下日漸消逝的愛情故事。
男主角尚孟自小父母雙亡,由富有的木材商叔叔帕博撫養成人,大學畢業歸來後就在林場幫叔叔打理生意。叔侄兩人感情深厚,帕博更視尚孟為未來繼承人。
然而這一切的和諧被一個來自曼谷的女子打破。
年輕貌美、氣質脫俗的玉帕蒂,是帕博在曼谷一個俱樂部一見鍾情的女子。帕博很快就將她迎娶回家,許她榮華與富貴。
玉帕蒂的到來令整座林場的女士為之嫉妒,而男士為之傾倒,唯有尚孟不為所動,始終對這位年輕的嬸嬸保持禮貌的微笑。
帕博希望自己的妻子與侄兒能夠和諧共處,於是為他們製造了很多相處機會,卻使得這對年輕男女在交往中情愫漸生。
在帕博出差期間,尚孟與玉帕蒂墜入愛河,開啟了這段以「自由」為名的愛情之旅。
然而紙包不住火,出差回來的帕博很快就發現了兩人的關係。他憤怒異常,用一條兩米長的大鐵鏈把兩個人鎖在一起作為懲罰,並「祝願」他們「真愛能夠永恆」。
這對情侶從驚慌到狂喜,以為帕博瘋了,不但沒有懲罰他們,還成全他們,賜予他們自由。
當他們慶幸終於能夠光明正大地成為彼此的全部,並永不分開的時候,卻不知這只是一場噩夢的開始。
兩人滿心歡喜地在一起,在美好的時光裡,哪怕守著對方上洗手間也是甜蜜有趣的。
然而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在那條鎖鏈「不能離、不能棄」的束縛下,一切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兩人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步調一致,否則只能讓一方去妥協。
當尚孟的需要妨礙了玉帕蒂畫眉時,纏綿變成了一種令人生厭的事情。當孤獨的玉帕蒂乞求尚孟放下手中的書本看自己一眼的時候,廝守成了一種負擔。
最可怕的是,這種零距離下的相處方式,讓彼此醜陋的一面無所遁形,日漸升級著兩人之間的矛盾,同時也消磨著這份感情。
當初以「自由」為名爭取回來並讓兩人狂喜的「永不分開」,此刻卻諷刺地成了自由的枷鎖。
兩人幾近窒息,終於不堪忍受,去乞求帕博的原諒與解綁。
然而他們卻低估了帕博的殘酷。在他們苦苦哀求之後,帕博卻只留下一把只有一顆子彈的槍,和一句堪稱這部影片靈魂的話:
「彼此斟滿了杯,卻不要在同一杯中啜飲;彼此遞贈了麵包,卻不要在同一塊上取食;要站在一處,卻不要太親密,因為殿裡的柱子也是分立在兩旁,橡樹和松柏也不在彼此的樹蔭中生長。」
在絕望之下,尚孟求玉帕蒂向他開槍,最後身懷六甲的玉帕蒂卻把子彈打向自己,率先在這場懲罰中宣告解脫。
更殘酷的是,死亡也沒法打開拴著他們的那條鐵鏈。
某天醒來,尚孟驚恐地發現那具美麗的軀體開始腐爛,那一瞬間徹底將他的神志擊潰。被他的驚恐叫聲引來的家人,用一把柴刀砍斷玉帕蒂的手,終於讓兩人得以分開。
從此,尚孟帶著那條無法取下的鎖鏈,終日瘋癲地遊走在森林深處。
看完這部影片,男女主角這場愛情到底是對是錯已經不重要了,真正令人唏噓和心顫的是這場愛情密不透風的距離。
在感情中,距離把握得好就生成美和自由,距離一旦把握不好,很容易就成了自由的枷鎖,不但容易生成分離,還容易生成怨恨。
有些陷在感情中的人以為把對方牢牢鎖住,寸步不離,或24小時追蹤監控,就能把感情守成永恆,卻不知道自己正在把這份感情一步步推向結束。
這樣的感情能鎖住的,終究只是自己的空虛、猜疑、怨恨,以及對方的抵抗、厭煩和憎惡。
當一個人把另一半當成自己的全部,勢必就會要求對方也把自己當成他的唯一,這種捆綁式的感情把雙方的物理距離推向極致的接近,卻將彼此的心靈距離推向極致的遙遠,註定兩人都會走向孤獨。
有些感情走到最後不得不分離,不是因為不夠愛,而是因為太近的距離,太束縛彼此了。太束縛,於是另一方便想要掙脫。
就像謝霆鋒與張栢芝,當初兩人相愛的時候堪稱金童玉女,那年,謝霆鋒跪在沙灘上捧著戒指向張栢芝求婚,張栢芝感動落淚了。
然而張栢芝是一個極缺安全感的女子,很粘謝霆鋒,尤其在生完孩子之後更是變本加厲,時刻都要求謝霆鋒陪伴她。當謝霆鋒忙於工作的時候,她或者頻繁探班,或者電話追蹤,不管任何場合,一定要謝霆鋒接她的電話,否則就嚎啕大哭。
後來當這種方法不奏效的時候,她以賭氣的方式投向工作,報復對方。
兩人分歧越來越大,相聚的時間也越來越少,最後不得不以分手結束這段令雙方都疲憊不堪的感情,實在令人唏噓。
可見,在感情世界裡,每一段親密關係需要的都不只是粘在一起的親密,還需要一定的距離,只有距離才能產生空間,有空間才有自由可言。
記住,自由才是讓一段感情走向「永恆」的基礎。
只有雙方都得到空間,得到自由,這份愛才有歸屬感,否則只會它是一座捆綁彼此的牢籠,讓人急於掙脫。
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有兩位藝術家就做過一個名為《繩子》的行為藝術作品。就像電影《永恆》裡面的主角那樣,他們用一根2.43米的繩子拴在各自的腰間,一起生活了整整一年,在那一年裡互不相碰。
當一年期限結束,兩人解下繩子後,再也不想再看對方一眼,果斷轉身離開。
這個作品不禁讓人感慨,果然距離產生美,而零距離卻只產生醜,並且醜到令人無法想像。
當一段感情走到只剩下醜的時候,自然就只能走向消亡與分離的結局了。
所以很多時候都不得不佩服劉嘉玲處理感情與婚姻的態度和手段。
梁朝偉與劉嘉玲這段感情,從當初不被人看好到如今為人所津津樂道,很大原因與 劉嘉玲「放養」的方式有關。
梁朝偉是一個只想要安寧的人,他性情內斂,不擅交際,而劉嘉玲卻熱烈豪爽,喜好交際,終日呼朋引伴,以至於曾經有一段時期,媒體都猜測這段婚姻陷入了危機,因為大家都沒有在劉嘉玲的「局」上看見梁朝偉,也沒有在梁朝偉的旅途中看見劉嘉玲的身影。
然而這段婚姻卻在外界猜測的風雨中,安安穩穩地走到今天,兩人之間的感情也越發歷久彌新。
在這段感情中,劉嘉玲給足了梁朝偉空間與自由,甚至當初梁朝偉不想策劃婚禮,不想參與婚房裝修,劉嘉玲都二話不說自己辦妥。
當坊間沸沸揚揚地傳著梁朝偉與張曼玉的緋聞時,劉嘉玲也只回了一句:「他選擇誰是他的權利。」
在這段自由的感情裡,體現的是一個女子強大的自信與獨立,她的安全感並不依賴於對方,而在於自己,這使雙方都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與放鬆。
所以梁朝偉曾說:「嘉玲是我的驅魔人。」
由此可見,給足雙方空間與自由的感情不一定能走到終老,但沒有空間與自由的感情一定不得善終。
獨處時善待自己,相處時尊重彼此,這才是一段感情能長久的「鑰匙」。
(完)
作者簡介:大和沐風,工科出身,以成為一個工作狂為理想的極簡主義者、環保主義者。喜愛薄荷,沉迷旅行,專注自虐,追求自由,至死都是十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