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本來是唐太宗的才人,她年僅14歲的時候,就被選進了後宮,陪伴在唐太宗李世民身邊。
雖然武則天挺受李世民喜歡,但她從未育有皇嗣,因而在李世民死後,她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削髮為尼,終身生活在寺廟中。
但充滿政治野心的她並不甘心就此苟且過日子,早在李世民還活著的時候,她就早早同太子李治有了私情。
這也促使武則天在當了一年左右的尼姑之後,她被特許回到宮中,並重新嫁給皇室,成為唐高宗李治的昭儀。
入宮沒多久,武則天就誕下一個女嬰,緊接著,武則天又生下了4子和一個女兒。
母憑子歸,而且武則天也深受李治的疼愛,因此武則天很快成為了大唐的皇后,而她的兒子們也因此成為了嫡子,深受皇帝李治和文武百官的喜愛。
說來武則天的兒子們也因為自己母親的緣故,他們小時候的生活無憂無慮,大兒子李弘年幼的時候就被封為太子,成年之後也深受李治的信任,很多時候會讓他監國,主持朝政。
但隨著李弘參與朝政越頻繁,她同母親武則天之間的矛盾也就越大,畢竟武則天身為後宮之人不得幹政,但武則天早已經在朝中形成一定的勢力,而且她為了鞏固自己地位,迫害不少老臣。
不僅因為理念,還因為性格等原因,李弘逐漸同武則天反目成仇,只不過李弘還沒坐上皇位,就暴斃而死。
大哥去世,接替責任的就是二哥李賢了,他比起大哥為人更加賢能,不僅憐惜被壓迫的群臣,自身有礙於仁孝不願同自己母親反目,他本以為就此能安穩平衡現狀,但他想不到自己母親狠心把他貶到巴蜀之地。
但這還不是武則天最狠毒之處,她為了防止自己兒子日後重新回到京城,被許多大臣擁護威脅她統治,她竟然親自派人逼死自己兒子。
第三子李顯和第四子李旦都知道有哥哥的前車之鑑,他們不僅平時同母親打好關係,在對待朝政方面,也表現出不參與的態度,這就是明擺著願意把權力讓給母親。
後來李顯繼位當上了皇帝,他依舊不管不顧母親幹政擾政一事,自己也不怎麼理過事,只不過曾經說錯過一句話,讓武則天把他的皇帝之位給廢了。
那時候李顯把自己嶽父韋玄貞的官職由一個地方參軍提拔到宰相之職,這無疑遭受臣子們的反對,而李顯卻一氣之下,說他就是把天下給了自己嶽父,都不過分。
武則天在得知此事之後,二話不說就把李顯給廢了,緊接著上位的就是李旦了,此人便是李隆基的父親,但他卻沒有李隆基那份膽識,又長期生活在母親的陰影下,自己更加懦弱了。
但李旦也沒當幾年傀儡皇帝,還是被武則天給廢了,這不是李旦做錯了什麼,而且武則天突然想當皇帝了,而且還是名正言順的那種,於是她把國號改為周,成為一位女皇帝。
從武則天4個兒子的經歷來看,李弘和李賢都是因為自身為太子,權力太小而遭受早已有朝政勢力的母親打壓,因而他們不是自己能力不足而敗給母親。
但三兒子李顯和四兒子李旦都曾經當過幾年的皇帝,按理他們才是王朝的統治者,為何他們還是受制於武則天?
實際上,他們雖然是皇帝,但文武百官聽武則天的遠比聽皇帝的多,而且李顯也想過培養自己勢力,提升自己嶽父職位就是一種方式,但無奈的是,他也是早早就被武則天壓制。
而李旦,他就是看自己兄長失敗過來的,因而他早早放棄掙扎,也甘願成為傀儡皇帝。
實際上,帝王的子嗣一般都不簡單,但他們的母親偏偏是武則天,正好是一個為權力不折手段之人,他們輸給母親也難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