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4個兒子,兩個當皇帝,怎麼兩個都比不過自己母親?

2020-12-24 老吳侃歷史

武則天本來是唐太宗的才人,她年僅14歲的時候,就被選進了後宮,陪伴在唐太宗李世民身邊。

雖然武則天挺受李世民喜歡,但她從未育有皇嗣,因而在李世民死後,她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削髮為尼,終身生活在寺廟中。

但充滿政治野心的她並不甘心就此苟且過日子,早在李世民還活著的時候,她就早早同太子李治有了私情。

這也促使武則天在當了一年左右的尼姑之後,她被特許回到宮中,並重新嫁給皇室,成為唐高宗李治的昭儀。

入宮沒多久,武則天就誕下一個女嬰,緊接著,武則天又生下了4子和一個女兒。

母憑子歸,而且武則天也深受李治的疼愛,因此武則天很快成為了大唐的皇后,而她的兒子們也因此成為了嫡子,深受皇帝李治和文武百官的喜愛。

說來武則天的兒子們也因為自己母親的緣故,他們小時候的生活無憂無慮,大兒子李弘年幼的時候就被封為太子,成年之後也深受李治的信任,很多時候會讓他監國,主持朝政。

但隨著李弘參與朝政越頻繁,她同母親武則天之間的矛盾也就越大,畢竟武則天身為後宮之人不得幹政,但武則天早已經在朝中形成一定的勢力,而且她為了鞏固自己地位,迫害不少老臣。

不僅因為理念,還因為性格等原因,李弘逐漸同武則天反目成仇,只不過李弘還沒坐上皇位,就暴斃而死。

大哥去世,接替責任的就是二哥李賢了,他比起大哥為人更加賢能,不僅憐惜被壓迫的群臣,自身有礙於仁孝不願同自己母親反目,他本以為就此能安穩平衡現狀,但他想不到自己母親狠心把他貶到巴蜀之地。

但這還不是武則天最狠毒之處,她為了防止自己兒子日後重新回到京城,被許多大臣擁護威脅她統治,她竟然親自派人逼死自己兒子。

第三子李顯和第四子李旦都知道有哥哥的前車之鑑,他們不僅平時同母親打好關係,在對待朝政方面,也表現出不參與的態度,這就是明擺著願意把權力讓給母親。

後來李顯繼位當上了皇帝,他依舊不管不顧母親幹政擾政一事,自己也不怎麼理過事,只不過曾經說錯過一句話,讓武則天把他的皇帝之位給廢了。

那時候李顯把自己嶽父韋玄貞的官職由一個地方參軍提拔到宰相之職,這無疑遭受臣子們的反對,而李顯卻一氣之下,說他就是把天下給了自己嶽父,都不過分。

武則天在得知此事之後,二話不說就把李顯給廢了,緊接著上位的就是李旦了,此人便是李隆基的父親,但他卻沒有李隆基那份膽識,又長期生活在母親的陰影下,自己更加懦弱了。

但李旦也沒當幾年傀儡皇帝,還是被武則天給廢了,這不是李旦做錯了什麼,而且武則天突然想當皇帝了,而且還是名正言順的那種,於是她把國號改為周,成為一位女皇帝。

從武則天4個兒子的經歷來看,李弘和李賢都是因為自身為太子,權力太小而遭受早已有朝政勢力的母親打壓,因而他們不是自己能力不足而敗給母親。

但三兒子李顯和四兒子李旦都曾經當過幾年的皇帝,按理他們才是王朝的統治者,為何他們還是受制於武則天?

實際上,他們雖然是皇帝,但文武百官聽武則天的遠比聽皇帝的多,而且李顯也想過培養自己勢力,提升自己嶽父職位就是一種方式,但無奈的是,他也是早早就被武則天壓制。

而李旦,他就是看自己兄長失敗過來的,因而他早早放棄掙扎,也甘願成為傀儡皇帝。

實際上,帝王的子嗣一般都不簡單,但他們的母親偏偏是武則天,正好是一個為權力不折手段之人,他們輸給母親也難怪。

相關焦點

  • 武則天牝雞司晨,都得靠她的兩個兒子
    治理天下的政治能力,離我們太遠,但簡單來說,歷史上除了秦始皇,隋煬帝這般動了統治階層的根本利益者,開國都有個盛世時期,王朝更替,本來就是資源重新分配的過程,新的利益階層都會自然而然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努力,皇帝昏庸都不怕,只要不是太過暴戾,盛世都會到來。哪怕是在奴隸制的血腥統治下的滿清,都還有百來年的康乾盛世。
  • 歷史上對武則天的評價,為什麼會出現「好壞」兩個極端?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差異如此之大的兩個極端呢?。武則天初評武則天最初開始親政的原因是因為高宗皇帝身體不好。《舊唐書》記載,自高宗以來,時風疾苦。可見,武則天最初接觸政務是因為唐高宗患了風疾,是唐高宗自己讓武則天為他辦事,並不是武則天覬覦政務,覬覦權位。在她接觸權力之初,沒有黑人。
  • 史上最牛的母親:生了八個孩子,四個兒子是皇帝,兩個女兒是皇后
    而作為偉大的母親,她一生生育了八個孩子,其中四個兒子成為了皇帝,兩個女兒被封為皇后,剩餘的兩個兒子也榮封為王。這位堪稱史上最牛母親的女性,就是南北朝時期東魏王朝的大丞相兼北齊奠基人神武帝高歡之妻婁昭君。據史料《北齊書·神武婁後傳》記載:「神武明皇后婁氏,諱昭君,贈司徒內幹之女也。少明悟,強族多聘之,並不肯行。及見神武於城上執役,驚曰:"此真吾夫也。"
  • 傳位給兒子或侄兒,武則天都不滿意,其實她漏掉了個最恰當的人
    武則天在選繼承人的問題上,一直左右為難。之所以左右為難,是因為選誰為接班人,都有對她不利的地方,都不是她的最佳選擇。如果選自己的兒子為接班人,那就意味著,將來自己百年之後,江山又會回到李家。自己所開創的武周王朝,也就一世而亡。任何皇帝都想讓自己的江山能夠綿延下去,千秋萬代。
  • 此女扁擔挑著兩個兒子逃難,高人對她說:這兩孩子將來都要做皇帝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統治中,經歷過無數朝代,皇帝更是數不勝數,每一個皇帝都十分相信自己是上天之子,從而相信王氣的說法,而王氣也不是順便一個人就能看得懂,據說只有那些世外高人才能看得懂的。例如,在武則天小的時候被袁天罡看中說未來這是天子的一些話,結果多年以後,武則天果然登基稱帝,成為中國歷史唯一一個女皇帝。而今天要說的是一個扁擔女挑著兩個兒子避難時遇到的故事。
  • 武則天如何防止兒子造反
    為防止兒子可能造反,武則天做了兩個方面的安排:1、將李顯立為太子武則天的大兒子李弘死得早,二兒子李賢又被她殺了,活著的只剩下了老三李顯和老四李旦。我們將他倆對比一下,大家就會發現,誰更適合當下一代接班人。
  • 疑問:武則天為什麼不惜殺害自己的兒子,卻很喜歡這個公主
    不管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對自己的孩子也很愛護的,一位從古穿下來的一句話就是虎毒不食子,但在我國歷史上,就有這麼一個人,殘忍的殺害了自己的兒子,卻是度自己的女兒很好,在以前的社會都是重男輕女的,那為什麼他會這麼做呢?
  • 武則天坐擁4大男寵,為何他們沒能讓武則天誕下皇子呢?
    自古以來都是男性當皇帝,但歷史卻出現了武則天這個奇女子。武則天當政後,國泰民安,經濟十分富裕,所以朝廷內不服武則天的人並不多。在武則天以前,女子多依靠男子生活。皇帝後宮裡的佳麗3000,但能讓皇帝記住名字的並不多,只要獲得一點皇帝的寵愛就能立馬飛上枝頭變鳳凰。
  • 章懷太子李賢,是不是武則天的親兒子
    他的父母都是皇帝,哥哥死後被追封為皇帝,兩個弟弟也都當過皇帝,只有才華出眾、文武雙全的他,年紀輕輕就被母親逼死了。按常理,武則天縱然不喜歡李賢,也沒必要置之於死地。難道真如史書所言,這個兒子不是親生的?這還真的不是八卦。正史中明白寫著,當時宮人都議論,說李賢不是武則天所生。李賢聽了很害怕,武則天呢?對李賢越發嚴厲,一點母子間的溫情都不講了。
  • 同樣嫁父子,楊玉環與武則天怎麼差距那麼大?兩個關鍵所致!
    雖然命運如此巧合,武則天與楊玉環都是先後嫁與父子,然而,她們的命運歸宿卻是天壤之別!武則天貴為一國之君,幾千年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死後中宗遵其遺命將其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諡號尊稱「則天順聖皇后」。那麼,武則天與楊玉環同嫁父子的愛情多舛之運,為何結局如此大相逕庭呢?兩個關鍵所致!一、時運不同,命運不同。先說武則天。
  • 趙雲的兩個兒子竟然是水貨?!
    俗話說,老子英雄兒好漢,這似乎是個比較普遍的規律。關羽武功一流,他的幾個兒子也不平庸,都是三國時期數得著的猛將。張飛的兒子張苞也同樣如此,是諸葛亮北伐曹魏十分倚重的大將。但和關、張同為蜀漢之五虎上將的趙雲,他的兩個兒子為什麼卻默默無聞,毫無建樹呢?古話說,「子不教,父之過。」
  • 武則天小女兒太平公主,為何沒有成為第二個武則天?
    武則天一共有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幾乎沒有一個兒子不是活在剃刀邊緣,有被毒死的有被遠貶的有做傀儡皇帝的,大女兒因為當時武則天要奪皇后位置,不到一歲就親手殺了栽贓皇后,唯一寵愛的是小女兒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童年時期遭遇了人生陰影。武則天有個美貌的外甥,叫賀蘭敏。
  • 唐朝的前三位皇帝都是楊廣的親戚,後面的皇帝都擁有隋朝皇族血統
    唐朝的前三位皇帝都是楊廣的親戚,後面的皇帝都擁有隋朝皇族血統熟悉中國歷史的人,很多人都會把隋朝跟唐朝兩個朝代放在一起說。主要原因是這兩個朝代是一個遞進的關係,但是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隋朝跟唐朝的皇帝關係很不一般。我們學過歷史都會知道隋朝之後就是唐朝。
  •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原來是跟兩個皇帝的生日有關
    在現代,我們中國一年的法定節日有十幾個,馬上我們也要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了。今天,筆者就想跟大家聊一聊中國傳統的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呢?中秋節又稱為月夕、秋節、仲秋節或者團圓節等,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
  • 古代皇帝三宮六院,佳麗三千,武則天就幾個男寵,且被說了幾千年
    武則天是從秦始皇到溥儀500位皇帝中唯一一個女皇帝。歷史上的皇帝,那一個不是三宮六院,女人成堆,這是在體現皇家權威,也是在表演階級地位,也可以這樣說,三宮六院和佳麗三千是標配,當然也沒有這麼多,佳麗三千也是一種誇張的說法,形容皇帝女人何其多!古代皇帝三宮六院,佳麗三千,武則天就幾個男寵,且被說了幾千年?
  • 做女皇的兒子有多難,不做太子就做皇帝,可首先你得保命
    導言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她一生撫育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由於生在帝王之家,繼承大業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 武則天死後,李顯為什麼會力排眾議達成武則天歸陵的願望?
    不可否認李顯是一個窩囊皇帝,第一次登基被母親武則天廢除,第二次登基被自己媳婦韋氏給毒死,算是一輩子都折在女人身上了,不過這個窩囊皇帝在第二次登基的時候做了一件聰明事,就是同意武則天跟李治同陵的要求。公元前656年李顯出生於長安,他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第三子,雖說是嫡子,但按照正常的歷史進程來講,李顯這輩子是無緣太子之位的。
  • 兒子和侄子誰親?狄仁傑一語點醒夢中人武則天,最終選擇皈依婆家
    似乎是怎麼選擇都不那麼盡善盡美。這和現在很多女孩的心態一樣,婚後很想能夠幫助娘家。畢竟自己從小是娘家養大,這份恩情無以為報。但幫助娘家就意味著虧待了婆家和自己的家庭,那麼自己的子女就會受到影響。所以婆家和娘家這雙方是一種很難達到平衡的矛盾。但是從另一種角度來說婆家父母和娘家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過得好。
  • 填房夫人的悲催生活:長孫皇后的母親、武則天的母親都被掃地出門
    男人雖然只能有一個正妻,但是可以有若干個小妾。男人的第一位正妻,名叫結髮妻子、原配夫人。如果髮妻亡故,男人可以再娶一個正妻。再娶的妻子,說好聽點叫續弦,說難聽點叫做填房。歷史上的填房夫人,在原配面前執妾禮,否則的話,就是「無禮」。除了個別娘家特別牛的填房夫人,還有個別自己特別厲害的填房夫人之外,大部分的填房夫人,都過得很悲催。
  • 武則天的男寵個個「功夫」了得,但其下場都不好!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正統的女皇帝,也是一個功遠大於過的皇帝,當然也是個荒淫成性的女皇帝,自古皇帝後宮佳麗三千,眾所周知,武則天的男寵也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