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逛街路過一條小巷的時候,看到一個年邁的奶奶在擺攤,奶奶的小攤被很多人圍住。其實奶奶賣的就是她自己手工納的鞋墊,卻勾起了很多人對於自家老人「手藝」和愛的回憶。
對於上一輩的人來說,幾乎家裡很多東西都是自己手工做好的,就像一個鞋墊,毛衣被套等等,一整套下來手藝那可是槓槓的,可不像我們這代年輕人,做啥啥不行,吃飯第一名。
現在能夠三世同堂已經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當然最幸福的是即使上了年紀的家人們還是能夠身體健健康康的。
有位網友分享了自己姥姥給自己縫被子的視頻。這可能沒啥大驚小怪的,但是其實這位網友的姥姥已經有95歲的高齡啦,起因是源於自己把被子拆洗了一邊之後,自己沒辦法把它縫好,於是她就求助了自己的媽媽,但是自己的媽媽似乎也不太行。姥姥在一旁看不下去了,覺得自己的女兒針線活太差了,接過被子和針線自己縫了。於是這位網友的姥姥就幫起自己的外孫女麻利得縫被子。那手速和架勢,手藝可真真是一絕。
看到這可羨慕壞了網友們,不僅表示這位老人是個寶藏姥姥,還讓人也思念起自家的老人了。
怎樣能夠「長命百歲」其實是從古至今很多人都在追求的問題,古時候的統治者可就是為了能夠研究出長生不老術費了不少的心思呢,到當下的社會中大家也逐漸開始通過「養生」來給自己延年益壽。
相信很多人都希望自家的父母老人們都能夠健健康康的,其實妙招就在這幾點:
第一:多給父母陪伴他們的時間
當下的社會在一些城市中生活的節奏是非常快的,這讓很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往往都變得急急忙忙的步伐,而老人們的生活似乎就像被摁下了暫停鍵,在慢悠悠的享受著度晚年的時光。
這個時候他們其實最想要的是孩子們親人們的陪伴,最害怕的就是一個人的孤獨。
如果老人們長期的處於一種孤獨狀態之下的話,那麼這很有可能會讓他們的壽命減少。很多人覺得金錢就能夠解決這一切了,但其實不然。
特別又是很多單親家庭的話,那麼父母的孤獨感就會更強烈了。一定要多花些時間陪伴父母,和他們去旅行遊玩,或者是給他們養一些小動物,增加一些生活的生動力。
第二:一定要讓老人們按時體檢
就算是很多老人外表上看著健健康康活力滿滿的,但是其實身體裡邊的變化是說不定也看不出問題的。
所以按時體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通過按時的體檢就能能清楚地了解到老人的身體變化和其中可能會蘊含的疾病問題,及時的預防和調理比吃再多的營養品還要有效。
第三:保持良好的心態,規律作息
當人步入了老年之後,如果再操心各種問題的話,可能就會導致情緒的低落,焦急地加重,身體的健康還是要看心情來決定,心情好了那麼生活就會好過一點,活得就能更久一點。
作為子女最應該做到的就是不要讓父母對自己過多的操心和勞累。
然後就是積極告訴他們培養良好的作息。要記得保持充足的睡眠,規律的生活,早睡早起,固定在一個時間段裡,然後吃東西的時候更要注意飲食的均衡,多樣化。
千萬不要講究貴的,珍惜的食材才能夠有益養老,其實規律的飲食和作息也一樣能夠有益於老人的長壽。
第四:記得要讓他們多鍛鍊身體
很多老人到了年紀就不喜歡運動了,一般退休之後就老是閒著。但其實保持規律的鍛鍊和運動也是一個能夠長壽的妙招。
老人應該多動手,多運動起來,跳個廣場舞或者是去散步健身啥的,只要不是過於激烈且適合身體的都可以去嘗試進行一些運動。有的時候老人也是要開啟動腦的。
因為年齡的原因大腦的很多機制都會退化,所以動腦的話能夠調動身體的機制更加的靈活一點,而不至於很快的老化掉。
平時可以多讓父母聽廣播或者讀書看報,看電視也是可以的。
保持心情的愉悅是很重要的,不少「醫學上的奇蹟」其實都是心態好而調整過來的。
「子欲養而親不待」,大家一定要珍惜陪伴父母的時間,多關愛和理解他們。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