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們對於童星的關注度都保持著持久熱情,看著小小年紀就能登上銀幕賺的盆滿缽滿,多少人都流露著羨慕的眼神。然而,我們只看得到他們表面無上的風光,卻不曾體會到背後的心酸。
前段時間,小彬彬公布了自己的婚訊,讓原本消聲滅跡的他再次出現在大眾視野裡。然而不同於對其他處於熱戀情侶的祝福,這一次,網友的言論多少有些激烈。
可能很多年輕人來說,小彬彬只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但在老一輩的記憶裡,他曾是全臺灣最火的童星,因參演了《再見阿郎》、《星星知我心》等熱播劇而紅極一時。長大後的小彬彬,因為顏值和演技都不夠出挑,漸漸的被觀眾遺忘,淡出娛樂圈。
然而,登上過萬眾矚目的雲端,一直享受著眾星捧月般生活的人怎麼可能輕易放棄這一斂財的來路?於是,他培養自己的三個兒子,尤其以大兒子小小彬為主,踏上了自己做童星的老路。
2004年,小小彬出生,憑藉在《下一站幸福》裡精湛的演技和令人為之動容的哭戲成為炙手可熱的童星,身價也一度飆到1800萬。
就此之後,小小彬完全淪為了父母謀財的工具,輾轉於大大小小的劇組,隨時待機,超強度的工作,遠遠的超出了一個孩子所能承受的範圍。在媒體眼中,父親儼然成了「吸血鬼」,榨乾了孩子的童年。
由於一直以來忙於拍戲,在一次節目中,小小彬直接睡著了,而對此,父親小彬彬卻堅稱小小彬沒有很累,休息幾天就可以了。面對辛苦工作拍戲的孩子,曾經同樣作為童星的小彬彬沒有感同身受,他的眼裡,只是利益驅使下的冷酷無情。
他可以用孩子賺來的錢一次次的結婚、買房,卻在孩子因為異位性皮膚炎需要治療時而拒絕花錢。這樣的父親能被稱之為父親嗎?
也是因為他我才知道,有的父親可以自己肆無忌憚的揮霍錢財,卻在孩子接不到戲需要治療時用一句「沒有必要,太貴了」而拒絕。
這樣的成年人,與其說是父母,不如說是巨嬰、吸血鬼或寄生蟲更為貼切。
很難想像,那些被我們捧在手心上的孩子在他們父母眼中也許只是一棵枝繁葉茂的搖錢樹,如果說上面的行為只是有違常理,那麼一些短視頻裡某些父母的做法卻是在一次次觸碰人性的底線。
最近在某短視頻平臺上,有一個三歲的吃播博主佩奇意外走紅,僅僅三歲的年紀,卻有著70斤的重量,而在2018年,佩琪的體重還在可控範圍內。隨著時間的推移,寶寶的體重從2019年的50斤胖到2020年的70斤。
對於一個三歲的女童,70斤的重量早已超出了正常範圍,可她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著急,視頻裡,胖乎乎的佩琪坐在餐桌前,一口一口吃著桌子上的可樂、漢堡、炸雞、泡麵等高熱量食物。視頻下面的標題,更是時常出現「胖妞」、「能吃」、「食量驚人」、「即將突破100斤」等博人眼球的字眼。
差不多每條視頻下面,都有善意的網友提醒父母注意控制孩子的飲食。
但佩琪的父母始終視若無睹,繼續給孩子的餐盤裡加滿食物,讓孩子多吃一點。
但孩子的心裡真的喜歡吃這些嗎?事實未必如我們所見。在一個視頻裡,佩琪衝著父母喊著:「別弄了別弄了」,父母一邊答應著,一邊繼續把吃空的盤子加滿。
長期的暴飲暴食,缺乏運動,讓幼小的孩子身體極度不健康。也許很長一段時間,孩子都無法恢復健康,也許更難恢復的,是烙印著心底的陰影。沒有人能保證,被封殺了的佩琪父母在沉寂一段時間後會不會在其他地方捲土重來,而隨著短視頻行業的發展,又會有多少孩子不再只是孩子?
有網友稱,佩琪是父母的養女,如果真是如此,此父母的行為真的是超越了人性的底線。為了粉絲和播放量背後一筆可觀的收益,讓原本失去幸福的孩子徹底跌入地獄,對於一個年幼無知的孩子來說,公平嗎?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說過:「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長大後我們才發現,並不是每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那些我們記憶裡在父母身邊撒潑打諢的童年對於別人也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
什麼時候那些把孩子當作搖錢樹的父母才能明白,孩子就僅僅只是孩子,而不是我們謀取利益的手段,那些太早接觸成人世界的小大人,他們失去的童年,錯過的學習、成長是用多少錢也無法彌補的。
拔苗助長式教育真的要不得,傷仲永的故事,我們還要聽多少?
內心真正有力量的父母,不會在孩子懵懂無知的年紀就把孩子推向風口浪尖。
而是把孩子的人生還給孩子,讓他去發現更廣袤的天地。
我是沐笙,一個有溫度的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