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一夜爆紅的童模妞妞你還記得嗎?這個大眼睛、長睫毛,笑容甜美的3歲女孩,不是因為超高的顏值爆紅,而是被媽媽「一腳踹」「衣架打」而爆紅!
其實像妞妞一樣的童模,表面光鮮,年掙幾十萬甚至更多,但真實內幕曝光後,孩子悽慘的遭遇引起的爭議特別多。小編不禁想問問這些父母:你讓孩子小小年紀就擔負養家重擔,光鮮背後,孩子的真實需求你懂嗎?
兒童不能承受之重
兒童本應該是最純真無邪,但「兒童維密秀」中,我們卻看見:幼小的童模特化著濃妝,做了頭髮,穿著綴有羽毛、頗為暴露的分體內衣走T臺。他們的裝扮與其年齡、身心極不相適應。
兒童本應安逸地享受父愛母愛,但由於童模賺錢,「童模培訓班」十分火爆,報名者不到一周歲的孩子較多,最小的僅4個月;妞妞等童模以4天差不多拍攝400件,最多一天換裝119件令人咋舌!很多未成年人被迫從事超出其身體承受能力的工作,淪為家長和商家的賺錢機器。
隨著妞妞事件的曝光,童模圈裡黑幕一一被曝光:戴美瞳、化濃妝,半夢半醒時就端坐在化妝檯前任人塗抹;為了讓孩子「聽話」,手機、零食更是輪番上陣,只為此時孩子能乖乖拍攝;有些兒童由於拍攝周期長,不得不停課,甚至處於輟學狀態;有些父母脾氣暴躁,孩子不配合拍攝時就捏臉、斥責、打罵……更有甚者,一位5歲童模拍片拍到虛脫,有的童模被父母嚴格控制飲食,試圖延緩孩子發育,以延長孩子的童模「事業期」。
曾經大熱的「爸爸去哪兒」,雖然傳遞正能量,收視率也很高,但由於兒童參與錄播,最終還是停播了。這反映出社會已經關注到兒童的人身權、受教育權、財產權受到侵犯的問題。
代表建議:未成年人不能從事「超齡」商業活動
為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代表紛紛提議:以「兒童利益最大化」原則,確保未成年人參與商業活動的行為符合兒童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
構建行業規範:未成年人從事商業活動,從身體情況、義務教育、學習成績等方面構建入行標準;
對商家的約束:從聘用合同、工作時間、工作強度、工作環境、工作內容、違反規定的監督、懲處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
對父母的約束:尊重未成年人的意願,不得強迫工作、暴力對待、經濟剝奪、減損受教育權。杜絕監護權濫用現象。
兒童最需要的是什麼?是快樂!只有從法律上規範兒童商演行為,這些過早承擔養家重擔兒童才可能擁有快樂的童年!
外國有關未成年人參加商業活動的規定值得我國借鑑。例如韓國頒布法案限制未成年藝人工作時間。規定所有演藝公司、電視臺禁止讓未成年藝人從事夜間演出、拍攝等演藝活動。同時,除非當事人或其監護人同意,未滿15歲的未成年藝人每周工作時間不得超過35小時,15歲以上的未成年藝人每周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0小時;晚上10時到次日早晨6時,禁止未成年藝人參加任何演藝活動;若發生上述情況,將對藝人所屬經紀公司或演藝單位提出勸告,若再犯,將被處以10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6萬元)以下罰款。
兒童最真實的需求是擁有快樂的童年生活!
對於很多人而言,孩子當童模,既能穿漂亮衣服拍好看照片,還能掙錢,確實令人動心。但隨著童模的走紅,源源不斷的金錢和名聲逐漸讓家長迷失,孩子的童年生活演變成了一場噩夢。
其實,兒童最真實的需求是擁有快樂的童年生活!那麼父母怎樣做,才能還兒童以快樂呢?
1. 陪伴。兒童的成長既離不開物質上的滿足,更離不開親情呵護。研究表明,缺少父母陪伴的兒童更容易顯現出親情淡漠、缺乏信任、性格孤僻、暴躁易怒、交流障礙等現象。
歐巴馬曾經說:「身為兩個女兒的父親,我知道,作為一名父親是任何一個男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歐巴馬身為美國總統,忙不忙?比你忙吧?但他認為:做父親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做總統。
所以工作再忙,不要忘記了自己為人父母的身份,多抽時間陪伴孩子,如親子閱讀、陪孩子聊天、帶孩子散步、陪孩子看動畫片等等,可以讓孩子更有安全感,更有愛心、更有責任感、更勇敢,孩子才能擁有快樂的童年生活!
2.遊戲。魯迅在《風箏》一文中回憶了自己粗暴地踩踏弟弟的風箏的行為,進而感慨地說:「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研究表明,通過遊戲,能夠開發兒童的潛能、培養個性、陶冶情操,讓兒童獲得全面、和諧的發展。任何人扼殺兒童愛遊戲的天性,都等同於犯罪。
家長可以和孩子多玩一些親子遊戲,如過家家、洋娃娃、捉迷藏、七巧板、積木、皮球、風箏、魔方等。這些親子遊戲的共同特點是:讓孩子可看、可聽、可觸摸,能充分地感知和體驗。
親子遊戲時一定要尊重兒童的心願,不能以家長的喜好或者認為太幼稚而否決孩子的心願。親子遊戲時需要創設溫馨、和諧、民主、平等的心理環境,不能急躁、吼叫甚至打罵,讓孩子失了遊戲的興趣。
家長應學會更多的親子遊戲,把遊戲引進家庭,使家庭演化成為一個其樂融融的親子課堂,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樂園。在這種氛圍裡成長的孩子才擁有快樂童年!
3.習慣養成。兒童不在於你教給他多少知識,而在於讓他養成良好習慣。俗話說:「三歲看大,五歲看老。」形象地描述了兒童可塑性非常強。家長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孩子的未來成長大有裨益。
父母應著力培養兒童以下良好習慣:作息規律,飲食習慣,衛生習慣,生活自理能力、專注力、文明禮貌、安全意識等。
俗話說:「二十一天形成習慣」,可見良好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家長有耐心、有毅力,需要科學引導、注重細節、反覆練習。
兒童擁有了良好的習慣,可以有效避免因「打亂仗」被家長打罵,生活才能充滿快樂!良好的習慣對其未來一生的發展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年前童模妞妞事件曝光後,妞妞媽媽遭受各方質疑,事後她道歉:自己被金錢蒙蔽,對孩子感到十分虧欠,她下決心改正教育孩子時的錯誤。之後她也確實履行了對公眾的承諾,減少了妞妞的工作量,讓孩子回歸了正常生活,妞妞又展露出了兒童純真的笑顏。
「爸爸媽媽,還我快樂生活!」孩子的心靈呼喚你聽到了嗎?你重視了嗎?正確的育兒方式才能帶給孩子快樂童年!希望每個兒童都能得到正確的教育,都能擁有幸福的童年!
六年級學生跳樓,父親長信引人深思:我們該怎樣與青春期孩子相處
「她也帶手機了,為啥不說她?不公平!」學生不服氣,我陷入沉思
廣東一老師容嬤嬤附體,用圓規扎多名學生,老師為何頻頻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