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劇《古今一夢說紅樓》介紹】

2021-02-09 河大蓮池國學社

【金縷曲•題舞臺劇《古今一夢說紅樓》】之一

補天終不用。

歸大荒,青埂峰下,頑石心動。

神瑛絳珠纏綿意,滿腔淚,一生送。

嘆何人、勘破成空?

痴兒怨女終徹悟,今生孽原為前世種。

終償了,太虛夢。 

 

停機詠絮孰相重?

誤終身,金玉緣盡,虛鸞假鳳。

斑竹點點瀟湘淚,公子心碎怡紅。

葬花人、魂歸香冢。

黃土茜紗成語讖,問木石前盟誰與共?

花無語,淚如湧。

 


【項目簡介】

舞臺劇《古今一夢說紅樓》系河北大學歷史學院、學生會及蓮池國學社師生創作的「國學經典展演原創工程」系列作品之一。項目負責人開設的本科生通識通選課《國學基礎》,據課堂學生反映和課後針對選修該門課程學生的調查問卷,《紅樓夢》為最受學生歡迎的國學經典之一。然而,大多數學生對於《紅樓夢》的了解,多來源於影視作品,而非真正讀過《紅樓夢》原著,為了使廣大學生深入了解《紅樓夢》的故事梗概、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蓮池國學社師生集體創作了舞臺劇《古今一夢說紅樓》。

 


【項目特色】

一、課堂教學與舞臺演出有機結合

《紅樓夢》是一幅描繪封建社會貴族生活的巨幅畫卷,故事結構宏大、頭緒繁複、人物眾多且關係複雜,其篇幅、容量很難在舞臺上完整展現。20世紀中期以來,出現的多部《紅樓夢》影視,如電影《紅樓夢》(1945)、越劇電影《紅樓夢》(1962)、臺灣電影《金玉良緣紅樓夢》(1977)、六集電影《紅樓夢》(1989),以及各類以戲曲、歌劇、舞劇形式出現的《紅樓夢》作品,均囿於篇幅,只將主題限於展現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人之間的愛情、婚姻悲劇。至於電視劇《黛玉傳》(2009)、《新紅樓》(2010)、等,因劇情、角色與原著差距較大,遭到學界和觀眾的批評。即使是被視作經典的央視87版電視劇《紅樓夢》,雖然在觀眾中享有崇高聲譽,但當時由於受到資金和技術的限制,其36集的容量也未能將100回的《紅樓夢》完整再現。有鑑於此,蓮池國學社師生在深入、細緻地研讀《紅樓夢》原著和各類有代表性的「紅學」研究著作的基礎上,以央視87版《紅樓夢》的角色設定和表演風格為範本,廣泛借鑑戲曲、歌劇、舞劇、繪畫等多種《紅樓夢》題材作品,編寫了《古今一夢說紅樓》的「劇場版」和「教學版」劇本。

 


二、原著詩詞與自創作品相得益彰

作為一部不朽的文學經典,《紅樓夢》的語言藝術,堪稱中國傳統文學作品之集大成者。然而,各類影視劇中的對白,編劇和演員往往不能認真研讀原著,領會其中語言的神韻,而是將原本形象生動、文質並美、值得反覆回味的臺詞,變得非文非白、非古非今、非土非洋、不倫不類。本劇所有道白和解說詞,大多直接引用原著,此外還廣泛參考了清代文人學者的筆記和現當代中外紅學研究者的大量著作,令整個創作團隊對於曹雪芹和《紅樓夢》其人、其文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

《紅樓夢》中最膾炙人口、且感人至深的就是其中大量的詩詞曲賦,幾乎每一篇都是既體現人物性格命運,又代表作者文化素養的佳作。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上述眾多藝術形式的《紅樓夢》作品中,對於書中的詩詞曲賦卻基本未能表現。究其原因,一是受到資金和篇幅限制,如87版央視《紅樓夢》電視劇,因將100回全著壓縮為36集,難以全面再現全書原貌,因此對於書中詩文唱和、雅集結社等內容均予以刪節。另一個原因在於影視作品的受眾文化程度參差不一,編創者擔心相當數量的觀眾缺乏必要的古典文學常識,無法理解《紅樓夢》詩詞的藝術內涵,以及在全書中所發揮的功用。

然而,近年來,隨著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為代表的各類古典詩詞類電視欄目的熱播,極大地激發了青少年學生和公眾學習、傳誦中國古典詩詞的興趣。為彌補之前各版本《紅樓夢》的不本劇在創作中大量引用《紅樓夢》中的經典詩詞作品,用於塑造角色、抒發情感。具體篇目如下:

1. 雪芹居士所作《題通靈寶玉》(女媧鍊石已荒唐)

2. 揭示金陵十二釵性格命運的「金陵十二釵判詞」和十二支《紅樓夢曲》

1. 揭示林黛玉性格命運的《葬花詞》

2. 體現薛寶釵性格命運的《柳絮詞》和燈謎詩《詠更香》

3. 脂硯齋所作《題紅樓夢》(浮生著甚苦奔忙)

4. 概括全劇主旨的《好了歌注》

5. 賈寶玉作七律《訪妙玉乞紅梅》

6. 薛寶琴作七律《詠紅梅花》

7. 香菱作七律《詠月》

8.香菱、襲人、晴雯判詞

上述詩詞通過劇中角色的親身演繹,形象、生動地揭示角色的性格命運和全劇的悲劇氛圍,有力地加深了演員和觀眾對於《紅樓夢》詩詞藝術魅力和劇中人物悲劇命運的理解。

此外,項目負責人還創作了多首以《紅樓夢》和曹雪芹為題的古體詩詞,將其貫穿於劇本之中,具體篇目如下:

1.詞《金縷曲•題紅樓夢曲》

2.詞《金縷曲•紅樓夢斷》

3.詞《金縷曲•祭悼紅軒主人》

4.七言長詩《詠補天石》

5.擬《紅樓夢曲意有作》(詞12首)

6.題舞臺劇《古今一夢說紅樓》(詞2首)

這些原創詩詞,較好地起到了貫穿全劇、點明主題、畫龍點睛的作用,進一步激發了廣大學生對於古體詩歌誦讀、創作的興趣。

 

三、經典影視音樂的重新演繹

眾所周知,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創作的《紅樓夢》音樂和歌手陳力演唱的11首插曲,是央視87版電視劇《紅樓夢》享譽海內的重要原因。近年來,隨著央視《中國戲歌》、《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舞臺劇《古今一夢說紅樓》的配樂,基本採用了央視《紅樓夢》的配樂。此外,我們還從中選擇了三首最具代表性的歌曲——《紅樓夢引子》、《枉凝眉》和《紅豆曲》,由指導老師重新演繹、精心錄製,並選取最具清代皇家園林、官衙建築特色的保定古蓮花池和直隸總督署,作為拍攝MTV和舞臺劇宣傳片的外景地。使之與舞臺表演有機地融合為一體,較好地起到了烘託氛圍、深化主題的作用。

 

【實施情況】

舞臺劇《古今一夢說紅樓》創作團隊成員,除一名負責藝術指導的老師外,均非藝術專業,在表演水準上與專業演員相較有較大差距。然而,本團隊的創作宗旨與專業藝術團體或營利性藝術演出不同,而是為了在高校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輔助國學教育,因此我們的培養目的,是吸引眾多對國學和傳統文化懷有興趣的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我們的活動中來。在過去三年中,先後有103名學生加入蓮池國學社,參與了國學經典作品展演的創作、排練、演出和拍攝工作。

《古今一夢說紅樓》創作始於2018年初,初稿完成於2018年3月。在劇本尚不成熟的情況下,項目負責人有感於團隊成員對於該劇濃厚的興趣和旺盛的創作熱情,即開始了選角和排練。從2018年4月初劇組成立,到6月下旬全劇殺青,僅用了三個月時間即完成了排練、演出、錄音和拍攝。在蓮池國學社成立三年的紀錄中,尚屬首次,演出的反響和作品的水準,均達到了以往未有的高度。

本著打造一部既能滿足自身的藝術追求、又能為後來者創造一部精品的精神動力,劇中的幾位主要角色(如林黛玉、賈寶玉、警幻仙子、賈迎春、賈探春、尤三姐、尤氏等),雖然都已是大四的畢業生,卻在畢業前最為忙碌的一段時間裡,一邊忙於寫論文、答辯和畢業前的各項工作,一邊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舞臺劇的排練之中。至6月底全劇殺青(其時已過了學校規定的離校時間),這幾位同學才放心地離開——這種嚴於律己、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支持項目團隊不斷創作精品的內在動力。

目前,《古今一夢說紅樓》已完成了「劇場版」的拍攝。下一步我們還將學習曹雪芹「十年磨一劍」創作巨著的精神,繼續製作「教學版」,並邀請歷史學院、文學院、藝術學院及相關部門的專家學者和領導對完成作品進行審查、評議,在汲取專家意見和觀眾反饋的基礎上,進一步打磨作品、打造精品,力爭使舞臺劇《古今一夢說紅樓》成為能夠代表本院、本校、本省高校師生原創文化精品的代表作。

【演職員表】

總顧問:李維意(河北大學歷史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

編劇、導演、監製:楊倩如(河北大學歷史學院中國史系,副教授)

藝術指導:李崢(河北大學蘭開夏傳媒與創意學院,助教)

人員組織及管理:石宇(歷史學院團委書記,講師)

 

分組導演: 馮雅馨  楊 璐  王  悅

技術助理: 楊  璐  歐陽宇輝  吉虎霄

服裝助理: 呂子炎  王 悅  左 娜  楊晶晶

造型助理: 祁景文  李慧琳 祝雪瑩  楊  柳

道具、劇務:霍孜博  張彥松 張鵬源  黃玉奇  張敬東  張華崇

 

【參演人員】

警幻仙子——馮雅馨        

雪芹居士——霍孜博     

林黛玉——王  悅    

薛寶釵——王 瑩

賈 寶 玉——胡青姍(劇場版,配音吳怡)         

賈寶玉——馮雅馨(教學版)

王 熙 鳳——張子旭   

賈元春——任亞寒      

賈迎春——楊晶晶

賈探春——冬雅傑        

賈惜春——高菁霏       

史湘雲/芳官——楊柳(配音陳冰潔)

妙玉/柳湘蓮——劉夢嬌    

秦可卿/紫鵑——左  娜    

花襲人——祝雪瑩

晴雯——楊  璐

賈母/劉姥姥——劉  玉     

王夫人/李紈——歐陽宇輝

尤二姐——王怡靜

尤三姐/鴛鴦——呂子炎

尤氏/金釧——周  慧

邢岫煙——李慧琳

香  菱——祁景文

巧  姐——秦雲博

薛寶琴——吉虎霄

鶯兒/平兒——張 妮

脂硯齋——張彥松

賈璉/薛蟠——張鵬源  

管家來升——張敬東

藝術指導:李崢(河北大學蘭開夏傳媒與創意學院)

配樂、錄音剪輯:七彩陽光音樂工作室        

攝像、視頻製作:火途影視工作室

服裝設計、製作:雲裳工坊製衣店

化妝造型:盧娜國際美妝工作室

劇照攝影:保定小北照相館

合作單位:保定新蓮池書院

協助單位:保定古蓮花池、直隸總督署博物館

舞臺劇《古今一夢說紅樓》的拍攝得到了保定新蓮池書院的大力支持,其舞臺演出部分的拍攝均在新蓮池書院完成。此外,保定古蓮花池和直隸總督署博物館的清代皇家園林與庭院建築,則為本劇「教學版」和宣傳片的攝製提供了多方協助。在此,謹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相關焦點

  • 紅樓詩社庚子第二社暨「《紅樓夢》與真州」之絕句篇
    紅樓詩社庚子第二社暨「《紅樓夢》與真州」之絕句篇本次活動得到了眾多支持,共收到作品81首,其中七絕居多。因為書法藝術表現的需要、郵冊版面設計的要求,「紅樓夢與真州」這一主題的突出,很多優秀的作品此次雖然沒能錄用或入圍,非常遺憾。
  • 詩詞書畫融幻夢,歌舞曲戲醉紅樓 ——清華附中將臺路校區高二年級舉辦「紅樓幻夢」文藝匯演
    本次活動形式豐富多樣,配音、演唱、吟誦、樂器彈奏、舞臺劇異彩紛呈,上演了一出懷金頌玉的「紅樓夢」。全體師生觀看歌聲悠悠、伴奏舒緩,一曲紅樓名曲《枉凝眉》被程校長完美演繹,所有聽眾再次被帶入《紅樓夢》中人的愛戀和喜憂。
  • 紅學小館幾番入夢來,「紅樓」版本知多少?
    賞析十二部或是時代經典,或是烙印年代記憶的作品,大夢光影,感悟那些年的紅樓故事。梅蘭芳版《黛玉葬花》1924年,民新影片公司將梅蘭芳的五出戲剪輯成一部戲曲短片,其中有「黛玉葬花」、「俊襲人」、「千金一笑」等片段,但還不能說是真正意義上的紅樓電影。
  • 舞臺劇?
    舞臺劇?  文/元味    由北方崑曲劇院新編的崑曲《紅樓夢》7月亮相上海,這部在今年崑劇節獲得多項大獎的劇,用 「當代崑劇界巨製」來形容,應該恰如其分。而這部可能是有史以來業內投入最大的作品,是不是可以把崑劇界的「界」字拿掉,一直存在不小的爭議。    先從崑劇這一頭來看。  一看物質呈現,是否恪守格範。
  • 十二金釵的紅樓綺夢
    都說讀不盡的紅樓夢。往淺了讀,這是一個院子的兒女情長;往深了讀,是一個朝代的盛衰興亡。
  • 吃貨們消失的紅樓福利
    作為一個全新美食、美酒公眾平臺,最新一期的《周末畫報》專門介紹了揚州的紅樓宴,「餐桌是每日必經之所,而中國的宴飲文化已沉澱得可將所有世味人情、每一朝代的文化精髓,凝結在一個大圓桌上。所有宴席中,中秋家宴有極重分量。被譽為清代貴族生活方式大全的《紅樓夢》之中,自第一回起,就有三回詳細寫到中秋節。」
  • 金山回合制新遊《大話紅樓》遊戲介紹
    《大話紅樓》是金山開發的一款2D Q版MMORPG
  • 舌尖上的紅樓夢:說茄鯗
    《紅樓夢》裡寫了很多菜餚,卻不寫它們的烹飪方法,唯有第四十一回中的「茄鯗」,不僅細膩地介紹它的製作過程,還把它的主料、配料以及味道等等都描繪了一番
  • 星火紅樓的記憶
    2021年初,時值隆冬,五四大街上,包裹著厚實羽絨服的行人步履匆匆,但是路過紅樓,常有人頻頻回頭凝望。  也是在冬季,1918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光芒照進紅樓。  青年毛澤東就在這個時期兩度來到北大紅樓,開始接受先進的知識和思想,為中國「尋找出路」。1918年9月,毛澤東的恩師楊昌濟把他介紹給李大釗,後者將其安排在圖書館做助理員工作。好學的毛澤東常到紅樓教室旁聽,還成為以研究新聞學理、增長新聞經驗、以謀新聞事業之發展為宗旨的新聞學研究會早期積極會員之一。
  • 【紅樓百問】「契弟」指什麼?
    著名作家、紅學家、唐山作協主席王家惠先生,近年潛心創作的《紅樓百問》系列文章,在《唐山勞動日報》副刊版面連續刊載12年,引起相當的社會反響。我們截取《紅樓百問》部分精彩章節,配以著名畫家、唐山師範學院副教授、唐山美協副主席劉怡先生的中國畫,美文佳片聯袂推出。希望這「天作之合」能助您體味這一古典名著的深邃內涵,領略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 醉紅樓
    紅樓天涯夢,醉生乎,醉死乎,訴輕歌曼舞。紅樓千年一夢醒,相思一曲嘆情愁。醉了人心;醉了夢,醉了情懷;醉了樓。一部紅樓讓千萬人為之夢醉。「是誰在三生石的一角用紅唇刻下了記號,以為愛能天荒地老永世無煩惱;流光飛逝歲月都變老誓言已捉不到。回憶不過是彈指的美好錦繡鋪滿金陵卻為何又被烏雲籠罩。
  • 高中小女生結緣「紅樓」: 紅樓一夢撩芳心
    作者:艾語諾《紅樓夢》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書了,可很多人可能就只是知道個書名
  • 賴昌星的紅樓和裡面的女人
    眼下,她隨夫逃亡加拿大,是公安機關通緝的要犯。  賴昌星的第二個女人姓蔡,石獅人。是賴昌星在石獅辦服裝廠時結識的。當時的蔡某也是做服裝生意。接觸久了,暗生戀情,繼而同居,生下一子。據賴水強介紹,這位蔡某人挺聰明,又極乖巧,不爭名份,死心塌地跟隨賴昌星。曾明娜對她毫無辦法,只好認了。惟一的條件就是,生不見面,死不同穴。既顧大局,又講原則。可見曾明娜也非等閒之輩。
  • 紅樓夢中12位金釵美人「立」起來了!帶你重溫一場紅樓綺夢
    有人說紅樓是一場夢,曹雪芹更是自嘲「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這夢裡有木石前盟的宿命情緣,有詩情畫意的大觀園,有風流毓秀的閨閣女兒,有「白玉為堂金作馬」的無慮生活。但夢醒時分,大廈崩塌,十二金釵從此天各一方,這一切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一場紅樓一場夢。紅樓一夢醒時空,枉然金釵各有命。
  • 秦唐中餐廳推出紅樓宴,帶你重溫紅樓舊夢
    毫不誇張地說,《紅樓夢》是一部中國飲食文化寶典,曹雪芹先生用了將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來描繪飲食,其中被描繪的食物多達186種,值得吃貨們細細品味研究。王府井希爾頓酒店的秦唐中餐廳推出讀石頭記·品紅樓宴的活動,品嘗南北融合的紅樓佳餚,搭配描繪書中人物的美器,一起重溫紅樓舊夢。
  • 紅樓幫,男人夢
    整出舞臺劇有一大半戲份落在王熙鳳身上。你若看懂,便會在身上找到許許多多王熙鳳的影子。雷厲風行的,自我自私的,惜時如金的,自私自利的,能言善辯的。如果找到了,那麼林奕華說,你看懂了這部戲。你值得一看的,最不一樣的紅樓!
  • 一本跟紅樓沒啥關係的紅樓同人
    ​💓同人~[紅樓]寵後之路 作者:水心清湄簡介:廢太子徒元徽再次睜開眼,他的父皇還很毫無理由地偏向他
  • 來今雨軒紅樓宴菜品
    據來今雨軒飯莊經理介紹,從1981年開始來今雨軒飯莊就對紅樓菜進行研究,算得上開發紅樓菜最早的餐廳,他們從《紅樓夢》中選出22種菜餚、6種湯、5種粥、4種點心為主攻品種,從選料、配料、調料上反覆研究經過這些年的研發創新,使得紅樓菜品更加豐富,來今雨軒飯莊的紅樓菜集中體現了五個特點:一是每道菜都有「出典」;二是菜的風味上與淮揚菜相似,清淡爽口,甜而不膩;三是選料精細;四是做工考究,造型美觀
  • 紅樓夢魘
    小時候沉迷紅樓,從注音版到初中後買了胭脂齋批評本,填補了許多課餘時光。當時除卻騰訊QQ外並無太多可用的社交媒體,廣播和電視依舊盛行。
  • 舞臺劇《曹雪芹》到底怎麼樣?
    去觀看了國際大劇院於上周9月16日首演的舞臺劇《曹雪芹》,在曹雪芹非常有限的生平資料情況下,總體劇情已然把握不錯,舞美也很棒。第一幕風箏的意象運用非常棒,那在天井隨風而逝的風箏既象徵著曹雪芹唯一著述的《風箏譜》,又呼應《紅樓夢》中的具有如浮萍飄零意義的風箏,我想無數客居他鄉的人在看到第一幕時候也如我一樣淚目低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