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為了消暑、鍛鍊身體還是健身,遊泳對於市民來說都是很好的運動方式,可是有不少人在遊泳中受傷,尤其是在遊泳中出現抽筋和遊泳後出現肩關節疼痛最為常見。有人會感到困惑,遊泳為什麼還會傷肩?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姿勢不當遊出「遊泳肩」
遊泳時使用肩關節更加頻繁。無論是哪種泳姿,都需要藉助上肢的力量前行。殊不知,這些動作其實會讓肩部的肌肉和肩袖反覆負重,特別是如果存在肩峰下撞擊或其他形式的機械因素刺激,會導致肩峰下滑囊炎和肩袖損傷。臨床上所見絕大多數「遊泳肩」患者,就是因為遊泳者有肩峰下撞擊的病理因素,同時遊泳運動量過度引起。其次,是因為肩關節周圍肌肉肌力不平衡,導致的慢性肱二頭肌腱長頭肌腱炎,少見的情況還有跳水進入泳池導致的外傷性肩袖斷裂和肱二頭肌長頭肌腱斷裂。
一旦出現肩疼要休息
當你開始覺得划水越來越吃力時,甚至完全不能完成划水動作,可能就要注意是否有遊泳肩的問題了。遊泳肩早期症狀往往會表現出休息時或夜間肩部疼痛、活動能力下降、肩部力量減弱等問題,後期會出現持續性疼痛,凍結肩等症狀。所以對於遊泳愛好者來說,一旦出現遊泳後的肩部疼痛,建議休息1~2周,休息後肩關節症狀不能緩解,需要到運動醫學專科門診就診,以明確是否患上「遊泳肩」。
預防遊泳肩有妙招
「遊泳肩」主要是本身存在撞擊等病理因素,加上過度訓練,以及錯誤的姿勢引起,運動前的暖身肌肉力量訓練可有效預防肩關節損傷的發生。 準備活動要充分 如頭前屈、後仰、左右旋轉背10次~15次以活動頸部;兩肩上聳、兩臂畫圓和做擴胸運動各10次~15次,以活動肩部、胸部;兩腿伸直屈體彎腰雙手觸腳尖、屈膝、屈髖做下蹲、起立交替動作各10次~15次以活動膝部。
注意保持正確姿勢 身體呈平浮狀態,身體放鬆,動作舒展,手腳動作配合協調到位,遊泳速度均衡,不宜過快過猛。
合理控制遊泳時間 每次遊泳時間不宜過長,一次最長不應超過1個小時。此外,如果感覺肩部不適,應該及時停止遊泳,上岸休息。
事先適應池水溫度 避免抽筋 下水前,在池邊或岸邊先用涼水把四肢及胸腹背部擦溼,以便逐漸適應水中溫度。這樣可有效避免遊泳動作變形及抽筋現象的發生。
遊泳後肩部不適如何緩解
如果遊泳後疼痛及肩關節活動受限,症狀嚴重,要及時到醫院就診,讓運動醫學專科門診的醫生給予專業的指導。因為出現肩膀酸痛這種狀況,如果仍然堅持遊泳,不及時就診,可能導致更加嚴重的肌肉和肩袖損傷。同時,症狀較輕者可試試這些方法來緩解。
桌面上肢滑移 患者坐在桌子後方,將患側上肢平放在桌面上,然後緩慢前伸患側上肢,直到腋窩與桌面齊平,4次~6次/天。
手指爬牆 患者面對牆壁站立,用患側手指沿牆緩緩向上爬動,使上肢儘量高舉,然後再徐徐向下回原處,反覆進行,逐漸增加高度,4次~6次/天。 頭枕雙手 患者仰臥位,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頭後部(枕部),先使兩肘儘量內收,然後再儘量外展。
小貼士★★★
持續肩痛須行外科手術
遊泳過後出現肩痛,有些人試圖通過長期的抗炎藥和康復理療來治療遊泳肩。這些措施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能控制炎症,長此以往可能導致更為嚴重肩袖損傷。治療遊泳肩要停止所有誘發疼痛的活動或訓練,保守治療上除了抗炎藥治療和冰敷,還有肩峰下注射治療,在此期間的康複方法要諮詢專科醫生,接受正確的康復鍛鍊。以上保守治療無效或被診斷為肩袖損傷的遊泳肩就應儘早接受肩關節鏡手術治療,遊泳肩治療越早,療效越好。□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骨科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 周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