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裡約奧運會中,遊泳比賽可謂是競爭激烈。從孫楊、菲爾普斯再到傅園慧,精彩的比賽讓我們看到目不轉睛。像傅園慧這樣可愛的段子在強勢圈粉的同時也點燃了國內不少運動達人的遊泳熱情。體育健兒們為了備戰奧運進行魔鬼式訓練來提升自己。作為普通人,遊泳能給我們帶來什麼益處?
遊泳能帶來什麼益處?
遊泳能鍛鍊肌肉
人們可通過遊泳來增強全身肌肉的力量。跑步能提高人們腿部的力度,而遊泳需要全身各部位的肌肉協調用力,故能使全身肌肉都能得到鍛鍊。腿向後蹬、雙臂撥水、背部一伸一縮、腹部收緊以增加腿部力量並維持臀部穩定,這些遊泳的基本動作使全身的每一塊肌肉都得到鍛鍊,不僅增強了力度,還避免了器械運動可能會造成的肌肉不勻稱等效果。
遊泳可降低炎症風險
遊泳有助於增強心肌功能,改善心血管健康,而相關研究進一步證實,遊泳等有氧運動可幫助降低炎症風險,從而預防因此而導致的心臟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此外,降低全系統內的炎症風險還能緩解其他許多疾病的惡化進程,益處多多。
遊泳可有效的減肥
誰都知道,遊泳能減肥。很多妹子們報名遊泳都是為了減肥,讓肌膚更緊緻、年輕。遊泳的減肥效果跟在跑步機上跑步的減脂效果不相上下,而且如果選擇合適的遊泳姿勢和強度的話,遊泳比跑步還能減肥。以遊10分鐘為例,蛙泳能燃燒60卡的熱量,仰泳能燃燒80卡,自由式能消耗100卡,而蝶泳更是能燃燒掉150大卡的熱量。而相比之下,跑步10分鐘卻僅僅能消耗100卡的熱量。所以大多數想輕鬆減肥的小夥伴都選擇遊泳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遊泳能提高身體靈活性
人們在遊泳池中遊泳式,需要人們在水裡不停地伸展、蜷縮、轉身、撥水等,雙腳就充當魚鰭的角色,通過蹬水產生向前的推進力。在划水過程中,重複的伸縮動作可幫助提高身體的柔韌性和靈活性,所以,經常坐辦公室的上班族以及有關節疾病的老年人不妨試試遊泳。
遊泳可提高骨質
關於「遊泳能提高骨質」這一觀點,有人認同,也有人表示不理解。畢竟似乎只有重量練習才能達到這一目標,不過,發表在《應用生理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卻支持了這一觀點。由於直接對人體進行骨檢查存在一些道德爭議,研究人員於是用小鼠作為研究對象,並把它們分為三組:跑步組、遊泳組和對照組(不運動)。研究顯示,跑步最能提高骨密度,而與對照組相比,無論在骨密度還是大腿骨重量的增加上,遊泳組都做得更好。所以說,想要骨骼更健康,考慮遊泳吧。
遊泳能益智
經常遊泳真的能讓人變聰明嗎?來自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對一群參加遊泳培訓課程的兒童進行了研究,並以沒有學習遊泳的另外一群孩子為對照組。結果顯示,經常遊泳的孩子比對照組在掌握語言、學習騎車、建立自信以及身體發育方面都更快更好。此外,由於遊泳需要反覆計算所遊的距離,所以經常遊泳的人在算術方面表現得也比較出色。
遊泳可緩解壓力和抑鬱
遊泳能有效刺激內啡肽的分泌,幫助人們緩解日常的工作生活壓力。內啡肽是一種感覺良好激素,可改善人們的情緒。遊泳還跟瑜伽一樣能使人們充分放鬆自己的身體,要是和有規律的深呼吸結合起來的話,效果會更好。同時,遊泳還能使人們鎮靜下來,排除外界幹擾,變得更加專注,這就自然而然地降低了人們緊張和抑鬱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