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跑馬拉松?這部紀錄片帶你第一視角了解跑馬者的真實感受

2020-11-19 網易新聞

2020-11-18 23:29:22 來源: 新民晚報

舉報

  2020年11月29號,第25屆上海馬拉松即將鳴槍開跑,走過了25年曆程的上海馬拉松也於今年獲得了白金標賽事的榮譽。在今年上馬開跑前兩天的11月27日晚9點,全國首檔體驗式馬拉松紀錄片《走出榮耀:馬拉松》完整版將在東方衛視隆重推出。在電視直播的轉播機位之外,通過跟隨拍攝的方式,從跑步者的第一視角,全程記錄了跑馬者的真實感受,這是上馬歷史上的創舉、可能也是全球馬拉松運動視頻呈現上少有的嘗試。

  

  圖說:《走出榮耀:馬拉松》劇照

  首次嘗試,體育紀實真人秀

  在上海市體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上海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攝製組深入2019年上馬賽道,全程跟跑、跟拍了上馬選手跑馬的全過程,獲得了大量一手的精彩素材。本片記錄了三位上海馬拉松跑者,在開賽前半年的訓練和生活,以及比賽當天的參賽全過程。三位跑者截然不同的備戰之路和在馬拉松當天遇到的各種挑戰,是本片的最大看點。該片創造性地引入海選、導師等真人秀元素,開創了紀實類真人秀這個全新的節目形式在體育題材上的運用。

  2019年初,節目組通過海選,從數十名業餘跑者中,選定了三人作為跟拍對象,用半年多的時間跟蹤了三位拍攝對象接受專業指導備戰上馬,並參與上馬的全過程。從成片效果看,紀實類真人秀形式豐富了馬拉松賽的觀賞維度,顯著地提高了節目的可看性和趣味性,讓人耳目一新。在半年的拍攝中,項目組不幹涉跑者的生活和訓練,只進行客觀記錄。紀實的內核確保了節目的真實性、新聞性、以及話題性。不同跑者的經歷,也給人帶來不同的思考。

  

  圖說:《走出榮耀:馬拉松》劇照

  為了增加節目的可看性和趣味性,同時確保運動安全,節目組為每一個拍攝對象配備了一名馬拉松經驗豐富的導師。在開賽前一個月,導師對他們的備戰狀態進行全面評估;並在最後一個月有針對性地帶訓他們。在比賽當天,導師也全程陪同拍攝對象,並與賽道記者,攝影師一起用特殊的攝影設備首次記錄下了不同能力的跑者跑馬的全過程。

  這是紀實類真人秀這一形式,在體育題材上的首次嘗試。普通人跑馬拉松需要做哪些專業的準備?正確的備戰方式是什麼?在跑馬過程中,又會遇到哪些困難?跑馬拉松,給跑者帶來了哪些衝擊?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將在節目中一一揭曉,也將為更多人參與馬拉松、享受馬拉松提供參考。

  編導也跑,跟上步伐一起練

  節目還將以小貼士的形式,普及馬拉松中特有的專業名詞和知識點,幫助觀眾了解馬拉松、看懂馬拉松。除了在東方衛視播出之外,五星體育、紀實人文頻道將分別於11月24日晚8點和25日晚10點,連續三天播出三集30分鐘版本。

  作為長距離跑中的極限運動,馬拉松賽的拍攝也給攝製組提出了極限挑戰。為了跟上跑者的腳步,多名導演和攝像主動加入了長跑訓練之路。

  

  圖說:《走出榮耀:馬拉松》劇照

  另外,長跑的跟拍對攝影設備也有極高的要求,影像質量,設備穩定性,總體重量等都是橫亙在攝製組前的難題,在經過大量的實驗後,攝製組創造性地對多種新型設備進行特殊改造,在確保獲得穩定、可靠的4K圖像的同時,不給跟拍攝影造成過重負擔。再加上多固定點位攝製組的配合,完成了全過程的多角度記錄。

  上海市體育局副局長宋慧說,「超越自我」這四個字在42.195公裡上有最完美的呈現。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參加上海馬拉松,但是每一個人都需要上馬精神,都需要體育精神。上海正在加快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而體育精神所蘊含的追求卓越、永不言棄的正能量,是我們各行各業每一個人都需要的。我們也期待著,通過這樣的紀錄片,更好地傳遞體育精神,讓體育成為提升全民能量的自信標籤,成為激活城市律動的活力舞臺。

  紀錄片《馬拉松》是上海廣播電視臺與上海市體育局合作項目——《走出榮耀》體育系列紀錄片的序章。該系列紀錄片由人間世團隊操刀,歷時5年,深度跟拍了數十位上海體育人,期望通過一個奧運周期對於上海體育人的長期跟蹤式拍攝,找出一個全新的弘揚體育精神、推廣體育運動的方式。紀錄片包融了多維度視角,匯合了各種聲音和情緒,既展示為祖國榮譽而戰的體育人的高光時刻,也「走出榮耀」,告訴大家金字塔頂以外,處於塔基、塔身的體育人的真實訓練、生活、工作狀態。只有少數體育人能擁抱獎牌、鮮花、掌聲,但每個受到體育精神鼓舞和感召的人,都值得我們喝彩,因為他們都經由體育的洗禮成為了更好的自己。《走出榮耀》系列紀錄片體量為十集每集四十五分鐘,預計明年奧運前與觀眾見面。(新民晚報記者 吳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上海將播出體驗式馬拉松紀錄片
    普通人跑馬拉松需要做哪些專業準備?正確的備戰方式是什麼?在跑馬過程中,人們會遇到哪些困難?跑馬拉松給跑者帶來了哪些衝擊?11月27日,由上海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製作的全國首檔體驗式馬拉松紀錄片《走出榮耀:馬拉松》完整版將在東方衛視推出。該紀錄片通過跟拍的方式,從跑步者的第一視角,全程記錄跑馬者的真實感受。
  • 紀錄片《走出榮耀——序章:馬拉松》即將播出
    馬拉松賽,是近年來最具話題性的全民健身項目。2019年,全國舉辦了1800多場馬拉松規模賽事,參賽人次突破700萬。馬拉松為什麼能吸引這麼多擁躉?普通人到底能不能跑馬拉松?國內首部關於馬拉松運動的紀錄片《走出榮耀》的序章《馬拉松》將通過對三個不同跑者的全程跟拍,為你揭示關於馬拉松的秘密。
  • 《人間世》團隊打造,紀錄片《走出榮耀-序章:馬拉松》將播
    2019年,全國舉辦了1800多場馬拉松規模賽事,參賽人次突破700萬。馬拉松為什麼能吸引這麼多擁躉?普通人到底能不能跑馬拉松?國內首部關於馬拉松運動的紀錄片《走出榮耀》的序章《馬拉松》,將通過對三個不同跑者的全程跟拍,為觀眾揭示關於馬拉松的秘密。 2020年11月29日,第25屆上海馬拉松即將鳴槍開跑,走過了25年曆程的上海馬拉松也於今年獲得了白金標賽事的榮譽。
  • 跟拍半年挑戰不斷 全國首檔體驗式馬拉松紀錄片亮相
    疫情之下,第25屆上海馬拉松賽將於11月29日鳴槍開跑,這次比賽有近13萬人報名,中籤比例僅6.9%。馬拉松為什麼能吸引這麼多擁躉?普通人到底能不能跑馬拉松?全國首檔體驗式馬拉松紀錄片《走出榮耀:馬拉松》記錄了去年三位跑者參與「上馬」截然不同的體驗。
  • 《人間世》團隊打造,紀錄片《走出榮耀
    2019年,全國舉辦了1800多場馬拉松規模賽事,參賽人次突破700萬。馬拉松為什麼能吸引這麼多擁躉?普通人到底能不能跑馬拉松?國內首部關於馬拉松運動的紀錄片《走出榮耀》的序章《馬拉松》,將通過對三個不同跑者的全程跟拍,為觀眾揭示關於馬拉松的秘密。2020年11月29日,第25屆上海馬拉松即將鳴槍開跑,走過了25年曆程的上海馬拉松也於今年獲得了白金標賽事的榮譽。
  • 技術貼|當「眼鏡族」遇上馬拉松,如何安心跑馬?
    但廣受熱捧的跑馬對於「眼鏡族」卻不那麼友好,時常讓人遇到一些尷尬的情況。跑友A:有次臨江邊跑,沒戴眼鏡,沒看到路上熟人跟我打招呼,後面被人說:「某某真是高冷喲,打招呼沒不理。」跑友B:第一次跑全馬沒經驗,跑到半路出汗了,眼鏡一直掉,想脫掉又怕看不清撞到人,拿在手裡又覺得左右不平衡,當時真想把眼鏡扔了。跑友C:我戴隱形眼鏡去跑,跑著跑著其中一隻隱形眼鏡掉了,一路感受著標清和高清的兩種畫質,難受。
  • 醫生跑者:安全第一!希望無傷痛地完成廣州馬拉松賽
    12月13日廣州馬拉松賽開鑼,2萬名參賽的選手們躍躍欲試。記者注意到選手中不乏醫生跑者,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老年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銀孟卓就是其中一位。
  • 半程馬拉松跑2小時還有意義嗎?
    剛入門的跑者朋友們,往往會通過半程馬拉松入手,由於訓練基礎薄弱,完賽時間通常會比老手長一點,甚至會在關門前踩點過線,有人對此感到慶幸,終於完成了半馬,可有人心裡就犯了嘀咕,跑個半馬,花了兩個多小時,感覺比別人慢不少,這樣還有意義嗎?
  • 《走出榮耀-序章:馬拉松》第一集、第二集
    # 紀錄片《馬拉松》是上海廣播電視臺與上海市體育局合作項目——《走出榮耀》體育系列紀錄片的序章該系列紀錄片由人間世團隊操刀
  • 《人間世》團隊為什麼要拍一部馬拉松紀錄片?
    疫情之下,第25屆上海馬拉松賽將於11月29日鳴槍開跑,這次比賽有近13萬人報名,中籤比例僅6.9%。馬拉松為什麼能吸引這麼多擁躉?普通人到底能不能跑馬拉松?  而該片背後的主創團隊,竟是以拍醫療紀錄片聞名的《人間世》團隊。
  • 光電手錶方便&心率帶準確:跑者心率監控很重要教你如何選?
    後程心率過高是跑者疲勞、脫水、電解質紊亂、糖原耗竭等的集中表現,因此,跑馬後半程心率過高就成為跑友跑崩掉的重要原因。一位跑者參加半馬的心率顯示越到比賽後半程心率越高如果這個時候,心率表無法忠實記錄你的心率,就可能誤導你,比如跑馬後半程,你的實際心率其實已經飄上去了,這時需要你適當降低配速來壓一壓心率。
  • 普通人與專業馬拉松運動員間的差距
    跑馬已經慢慢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中,各個城市都在爭相舉辦馬拉松比賽,無論是出於任何目的,你不得不承認馬拉松已經漸漸走下神壇,是普通百姓觸手可得的了。那麼在享受馬拉松比賽樂趣的同時,對於普通的我們,還要知道普通人與專業的馬拉松運動員間的差距,因為差距我們不去羨慕,不攀比,我們只要安全完賽,享受比賽過程中的樂趣就足夠了。下面了解下專業運動員的主要優勢,供普通的我們參考學習。1 專業運動員的慢速肌纖維(紅肌纖維)在體內的比例較高。
  • 5000普通人合拍紀錄片,真實記錄疫中無名者的「餘生一日」
    曾創作過《我的詩篇》《第一次離別》的紀錄片導演秦曉宇和「大象」團隊打算以一種特殊的創作方法記錄疫情中的無名者。號召大家拿起身邊的設備,將鏡頭對準一切值得記錄的人和事,拍下2月9日這一天內平凡或不平凡的片段——他們打算用這些最真實的生命片段拼出真正掃描中國的全景式紀錄片《餘生一日》。
  • 超級馬拉松 | 這一次,從你的全世界跑過!
    人生這場單程馬拉松,總該去努力爬一座山,追一個人,做一場夢!就像《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電影中,豬頭追著燕子的車竭力奔跑,歇斯底裡地使出全身解數,只為追上心中的白月光。伴著光怪陸離的唯美夜景,悲傷都顯得極其浪漫。而影片中諸多取景地就是來山城——重慶!
  • 福州馬拉鬆開跑!結果揭曉!
    20000人一起跑是個什麼概念?看看跑道上有多熱鬧,你就明白了! 烏山君了解到,今年福馬賽事規模為馬拉松7000人、半程馬拉松13000人。賽事首次採用抽籤的方式確定參賽資格。
  • 當我們在跑馬拉松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跑什麼?
    當我們在跑馬拉松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跑什麼?幾年來,中國各地城市爭相擁抱馬拉松,北京、杭州、南昌、合肥……跑馬也成為了一種運動時尚。而網際網路、運動APP等平臺的出現則使群眾健身變得具有了社交屬性,跑者們除了享受運動快樂之外,還可以通過朋友圈分享、加入跑群等,讓跑步更有趣。馬拉松賽是一項長跑比賽項目,其距離為42.193公裡。
  • 80歲挑戰六星跑者,截肢後拄拐跑全馬,到底是什麼讓他們堅持跑下去?
    對於跑友來說,跑馬拉松,就是他們打破沉悶生命的方式。 於是乎,我們常常會看到許多極端的跑馬故事。 想從觀賽者變成參與者,爺爺在75時正式開啟了自己的跑步生涯,77歲在洛杉磯完成了人生第一個全馬。 「他的目標就是拿到世界六大馬拉松賽的大滿貫。」他的兒子說到。 完成紐約、倫敦、柏林、波士頓、芝加哥、東京六大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賽事是每一個跑者的夢想。
  • 跑者丨因為性格耿直被招黑?但她卻是國內唯一六星跑者音樂人
    她是飛跑團的團長,她是跑者許飛,她更是亞洲唯一完成世界六大馬拉松的唯一一位音樂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了本錢還如何創作音樂作品呢?「沒有人讓我去跑馬拉松,跑馬不是被迫的遊走,跑馬不是受盡委屈與壓抑之後的落荒而逃。跑馬不是朝三暮四。
  • 各位跑者推薦幾個完整的馬拉松訓練計劃
    很多有跑步或跑馬經驗的人,總是或多或少有一個困惑,雖然自己跑了挺長時間,但是跑步安排總是斷斷續續,也很難有一個成績上的提升,或許這是因為你並沒有形成一個規律的跑步習慣,或者缺乏系統的訓練計劃,導致有時候參加馬拉松比賽時倉促上陣,缺乏準備。
  • 福州馬拉鬆開跑!剛剛結果揭曉!第一名是……
    今早7:30 2020福州馬拉松賽 鳴槍開跑啦! 20000人一起跑 是個什麼概念 看看跑道上有多熱鬧 你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