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紅包、給補貼…倡導「就地過年」動真格了!

2021-01-13 儀隴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3日電(記者 李金磊)「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但今年春節註定不一般,因為國家鼓勵就地過年。

  為了引導更多人就地過年,讓更多人就地過一個好年,各地政府和企業也是拼了:發紅包,給補貼,發消費券,還有免費流量和門票、免費乘坐公交車等福利,甚至還有流動人口積分獎勵、子女積分制入學加分……真金白銀的誘惑下,你會就地過年嗎?

資料圖:旅客等待檢票。 胡燕 攝

  倡議就地過年

  近期,國內出現多點零星散發病例甚至局部聚集性疫情,冬季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在此背景下,從上到下,都在強調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年。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日前下發通知,鼓勵員工在工作地休假。各地政府要加大宣傳力度,鼓勵企事業單位根據生產、工作情況和職工意願,靈活安排休假,引導職工群眾在春節期間儘量在工作地休假。

  1月1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春運工作專班第一次會議也提出,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要減少不必要出行,減少人員聚集,減少在途風險,確保疫情不因春運擴散。

  從地方層面來看,各地也紛紛響應號召,包括北京、上海、廣東、山東、河南、河北等多數省份陸續發出「春節期間非必要不返鄉」的倡議,鼓勵企事業單位安排職工彈性休假、就地過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近日提醒,去年國慶節,「幾億人口在流動都沒有事兒」,但春節期間流動,「不行」。他表示,因為現在正處於寒冷季節,非常適合病毒生存。挺過去,迎來春暖花開,加上新冠疫苗普遍接種,疫情防控形勢基本就會大好轉,乃至迎來決定性勝利。

http://www.chinanews.com/

'>中新社</a>記者 張興龍 攝" alt="點擊進入下一頁" src="http://i2.chinanews.com/simg/cmshd/2021/01/12/8925ca1c05384be38d0bd2964eb24476.jpg" style="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middle; max-width: 700px; cursor: pointer;"/>

資料圖:北京西站,旅客佩戴口罩出站。 

中新社

記者 張興龍 攝

  發新年紅包

  「一方面非常支持防疫政策,另一方面獨自在外的打工人一年也就盼著這幾天,回家躺躺就能攢夠下一年奔波辛苦的勇氣。過年的意義不在於經過那個時間點,而在於家人團聚啊。 」一邊是防疫需要,一邊是回家的誘惑,很多人在「回家和留下」的選擇題中糾結。

  為了讓更多人選擇留下,一些地方除了發布倡議,還拿出真金白銀,給留在當地過年的打工人發新年紅包。

  福建省泉州市日前出臺八條措施鼓勵就地過年,其中,對2月11日至17日留泉過年的非泉州籍企業工會會員,憑個人身份證、「泉工惠」職工服務卡、閩政通「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經審核確認後按每人200元標準網上申領新年紅包。

  浙江省台州市鼓勵企業給員工特別是留在台州過年的外來員工發放新春紅包。台州市各級政府將重點給部分企業發放留台州過年外來員工新春紅包予以支持補助,補助標準原則為380元/人和280元/人兩個檔次。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近日發出《致全區民營企業外來員工的倡議書》,打造了四重「春節禮包」,其中包括500元「現金紅包」。浙江湖州市吳興區將對在建工地春節期間留吳員工發放每人1000元的紅包。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春節禮包。

  發補助、補貼

  除了新年紅包,還有各種補助、補貼。

  泉州明確,對春節期間(2021年2月11日至2月26日)留泉過年的規上工業企業、限上商貿企業、在建市級及以上重點項目的省外來泉務工人員,可給予適當節日補貼。對留泉過年的非泉州籍困難家庭的企業職工,每戶給予一次性困難補助1000元。

  浙江麗水經濟開發區稱,2月1日至28日期間,對符合要求的企業員工,開發區將會按照每人每天50元的標準和2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加班員工加班補助和用餐保障補助。

  還有不少企業出臺了一系列留廠獎勵辦法。根據媒體報導,廈門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廈門寶太生物宣布拿出3000萬元+紅包,獎勵慰問員工「留廈」,人均5000元。

  浙江天派針織服飾有限公司明確,春節期間選擇留廠過節的,從農曆十二月二十七至正月初七,除能拿到平常2-3倍的工資,還可以享受公司食堂免費就餐;選擇年三十和初一值班的員工可以每天額外享受1000元補貼。

  在高額補貼的誘惑下,有打工人表示:「現在疫情形勢嚴峻,公司不僅提供免費吃住,還可享受高津貼,決定留在公司過一個安心年。」

哈爾濱飛機場值機大廳。 仇建 攝

  發消費券、免費流量和門票等福利

  不只有紅包、補助,一些地方還提供春節消費券、免費門票、免費流量、免費乘坐公交車等福利,甚至還有流動人口積分獎勵、子女積分制入學加分。

  寧波市奉化區將發放500元春節消費券、210元溪口景區免費門票,同時會向寧波市消費者發放1000萬元奉化區消費券,首期發放500萬元。

  泉州則表示,春節期間留泉的外地來泉就業企業職工憑個人身份證可免費乘坐公交車、免收國有A級旅遊景區門票。

  台州為留台州過年的外來員工(手機號碼歸屬地為台州)免費贈送10G可在春節期間使用的本地流量。此外,還對持有台州公安機關籤發的有效期內《浙江省居住證》且留台州過年的外來員工,給予流動人口積分5分獎勵。

  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鼓勵員工春節留秀,企業在2021年1月27日至2021年2月19日期間組織持續生產的,給予其留在秀洲的外來員工租房補貼,每人300元; 2021年1月27日至2021年2月14日期間,企業外來員工留在秀洲且符合積分入學申請條件的,其在2021年新居民子女積分制入學時,在原積分結果基礎上一次性加5分(父母雙方可單獨計分)。

  「今年過節不回家,待在公司掙錢花」「與其返鄉隔離十四天,不如留下多賺四五千」……這個春節,你準備就地過年嗎?(完)


相關焦點

  • 為了讓你「就地過年」,這些地方拼了!發紅包給補貼……一大波福利...
    為了讓你「就地過年」,這些地方拼了!發紅包給補貼...一大波福利,看看你能拿到什麼為了引導更多人就地過年,讓更多人就地過一個好年,各地政府和企業也是拼了:提供年夜飯、發紅包,給補貼,發消費券,還有免費流量和景區門票、免費乘坐公交車等福利,甚至還有流動人口積分獎勵、子女積分制入學加分……「非必要不離,非必要不返」,真金白銀的誘惑下,今年過年,你會就地過年嗎?
  • 「回家是冒險錢包還會扁」,多地勸人「就地過年」的標語亮了
    勸人「就地過年」特色標語 本文圖均為 微博@贛州發布 圖 1月12日,據央視新聞報導,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9個省區市先後提出「就地過年」的倡議,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河北
  • 今年國家倡導雲過年,「就地過年、核算檢測陰性和補貼」用英文怎麼說?
    但2021年對於很多打工人來說又將是難忘的一年,這一年國家提倡大家就地過年,站長也有很多同事選擇留在上海就地過年。還有很多公司已經發通知,留滬過年的小夥伴有機會獲得額外的補貼。那麼「就地過年」和補貼用英語怎麼說呢?這裡的stay put就是留在原地不動的意思。
  • 就地過年,是為了更好的團圓
    你是否也在糾結,過年還要不要回老家?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有包括北京、上海、貴州、湖北、河南等在內的29個省(市/區)發起「春節期間非必要不返鄉的倡議」。「就地過年」一時成了熱詞。短短一周多時間,我國本土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500例,且此輪疫情呈現出多地局部暴發和零星散發交織疊加的複雜態勢,加之天氣寒冷適合病毒生存,春運又可能增加在途傳播風險,在團圓「小帳」和生命安全「大帳」面前,「就地過年」無論怎麼算,還是利大於弊的,我們也呼籲,如無必要,請選擇「就地過年」吧!要看到,「就地過年」不是不團圓,而是為了將來和家人更好地團聚。
  • 發紅包發福利發補貼!浙江多地引導就地過年,春節你在哪裡過?
    、市經信局、市總工會等多部門相繼發布倡議書,倡議大家「就地過年」「留杭過年」。 中策橡膠(建德)有限公司則對春節放假期間省外不返鄉人員發放留建補貼,按公司統一生產安排規定,給予每人每天補貼50元;鼓勵本地員工與留建的外地員工結對過年。
  • ...三明已倡議就地過年!昨日全國新增23本土病例 今年過年你回家嗎?
    對留閩過年的外籍職工提供更多便利省總工會向全省廣大職工發出倡議書,倡導在我省工作的外省籍職工積極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工作,儘量留在工作地過年,非必要不離開。鼓勵地方工會延長平安返閩交通費用報銷時間,引導職工留閩過年。
  • 我在海鹽過大年丨2000元補貼、免費三餐……留員工就地過年,海鹽這...
    我在海鹽過大年丨2000元補貼、免費三餐……留員工就地過年,海鹽這家企業的紅包誠意滿滿!大禮陪你在鹽過年啦~先看第一彈!假期2000元補貼、免費提供一日三餐還有小型春節活動……近日,位於開發區(西塘橋街道)的浙江日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針對外地員工留鹽過年,制定了一份「過年清單」,通過一系列誠意滿滿的舉措,暖心留人。快跟隨記者的鏡頭,一起去看看吧!↓↓↓
  • 29省份倡導「就地過年」,你會留下嗎?
    隨著春運的臨近,春節怎麼辦、能不能回家過年成為很多人關心的話題。最近,「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年」話題的討論熱度攀升,微博話題#全國多地倡議就地過年#閱讀量達5億。  對於「就地過年」,網民表示理解,但也「心情複雜」。有網民說,「就地過年是為了一家的平安」「理解疫情防控難處」「只要情在,哪兒都有年的味道」。也有網民說,「道理我都懂,但還是想回家」「如果五一能調休,那我不回家就沒有怨言」「再觀望一下吧」。
  • 「就地過年」,家在遠方,暖在身邊
    (嶺南非遺押花活動精彩紛呈)今年由於疫情影響,廣州及各城市都倡導人們就地過年。「我來廣州兩年多了,現在正從事公交行業,今年留在廣州過年。」來自河南鶴壁的張坤這樣說道。身為公交從業人員的他在響應號召、留穗過年的同時,積極投身崗位,春節期間堅守城市服務「疫」線。來自廣東金融學院的來華留學生小雪來廣州四年了,已經有三年沒見到遠在剛果(金)的媽媽和姐姐,「我想對她們說,我在這裡過得非常好,請不要擔心,政府在病毒來臨的時候給我們發放口罩、保護我們,疫情期間我也當上志願者,為社區做貢獻。」借著鏡頭,小雪向遠方的家人傳去思念。
  • 就地過年!多地發布通告
    跨區域務工人員實行錯峰返鄉返崗,鼓勵企事業單位根據生產、工作情況和職工意願,靈活安排休假,有條件的就地過年。1月4日,安徽蕭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了致蕭縣廣大人民群眾的一封信,向在外務工人員發出倡議,非必要,不返鄉。
  • 華商有態度|有錢沒錢 就地過年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話大家喊了好些年。背後是14億國人對於春節團圓的神往,是一年到頭跨越山海,也要與最親密的人團聚一次的願望。而在今冬防控新冠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且日趨複雜的當下,我們似乎有必要大聲倡導:有錢沒錢,就地過年。
  • 北京:倡導市民群眾就地過節
    【北京:倡導市民群眾就地過節】12月25日,北京市第191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現場獲悉,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介紹,要重視做好「兩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堅持適度從嚴從緊,堅持「減少人員流動、減少旅途風險、減少人員聚集、加強人員防護」,堅持科學、精準、
  • 在柳工作外地人響應倡議「就地過年」的故事
    「今年春節不回家過年啦」 ——聽幾名在柳工作的外地人響應倡議「就地過年」的故事小龐給男友打電話。張新新給爸爸打電話。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是外出工作、學習的人們回家與家人團聚的日子。今年因疫情防控需求,全國多地先後提出「就地過年」的倡議,倡導大家留在工作地過節,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1月15日,記者來到五星商業步行街採訪,不少受訪者表示支持「就地過年」,並給家人打去電話,道一聲「今年春節不回家過年」。團圓的日子不回家,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許賢端(湛江人):26歲的許賢端於上個月底剛到柳州,現和朋友一起創業。
  • 全國多地倡議就地過年!對此你怎麼看
    一、2021年春節還能回來過年嗎? 還能回家過年,但是疫情高中風險地區不建議回家過年,因為疫情一旦擴散就比較麻煩。 二、全國多地倡議就地過年!
  • 唐山倡導在唐務工人員不返鄉不流動在務工地過年
    為保障廣大農民工朋友和家人的健康安全,日前,唐山市倡導外地在唐務工人員從現在開始不返鄉、不流動,在務工地過年。強化防控不流動。倡導廣大農民工朋友持續關注新冠肺炎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動態變化,近期如無必要,儘量不出市,不前往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如確需前往的,要嚴格審批管理,主動向社區和所在企業(單位)進行報備,務必做好個人防護,準確記錄好自己的活動軌跡,返唐後按有關規定進行隔離和核酸檢測,隔離期滿且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方可回企業(單位)工作。主動報告不隱瞞。
  • 就地過年,別回來了!爹媽態度大轉變,有媽連夜包300個餃子寄到北京
    不是前段時間還盼望著我回家過年嗎? 原來是晨報君媽媽在網上看見各地的建議:非必要不返鄉,倡導就地過年。於是晨報君媽媽說:「安全第一,能不回來就不回來,安心待在工作的地方,我們也更放心點。」已經拿好小板凳準備搶春運火車票的晨報君,決定還是緩緩,先關注著全國的疫情動態,結合各地疫情防控的實際,仔細評估、再掂量過年要不要回家。
  • 樂清備好暖心「禮包」,留外來員工安心過年
    特別對在本村的新居民加強排查,動員其就地過年,詢問並掌握他們的需求與訴求,加強對其親戚朋友的來訪登記工作;同時,對在外地的本村人信息進行再排查,電話告知防控政策,引導其就地過年。為了讓居民們在防疫的同時安心過年,該村迅速採購了第一批口罩等衛生防疫物資並進行發放,後續將繼續完善村級物資儲備。「人在即團圓,他鄉亦家鄉。倡導就地過年,期待疫去春來。恭祝您,新年吉祥,萬事順遂、闔家安康。」
  • 疫情形勢嚴峻,外出務工人員回家過年,還是就地過年
    現在又快要過年了,很多人看到這種情況,不禁要問還能不能回家過年,還是選擇就地過年。越是在這個時候,越不能亂了陣腳。要積極配合防疫措施,做好防疫工作。不要去有風險的地區走動,平常要注意防護。在家中要常備口罩和消毒液,防患於未然。多地出現零散病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回家過年還是就地過年,成為許多在外遊子的心中所想。
  • 父母就地過年,老家的孩子咋辦?
    還有不到一周就是春節了,很多「打工人」響應號召就地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