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有態度|有錢沒錢 就地過年

2021-01-07 瀟湘晨報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話大家喊了好些年。背後是14億國人對於春節團圓的神往,是一年到頭跨越山海,也要與最親密的人團聚一次的願望。

而在今冬防控新冠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且日趨複雜的當下,我們似乎有必要大聲倡導:有錢沒錢,就地過年。

君不見,一個確診病例不知情時四處流動的行程還原,就會牽出一大批密接者,甚至導致一座城市上千萬人的嚴陣以待,全員核酸動輒上億的代價。

君不見,北京、上海、安徽、山東……國內多個城市已經發出建議,春節非必要不返鄉。

君不見,張伯禮、鍾南山、曾光等一批專家諄諄告誡,國內一些中風險地區不要去,春節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先不回。

全民防疫,需要全民的付出與共識。

病毒頑固,不管錢包厚薄,誰都沒有特權。

當人員流動成為高風險行為的時候,我們有必要認真審視這句話:有錢沒錢,就地過年。

這句話意味著,親人們要重新認知團圓,把電話問候、視頻拜年,作為新年俗的組成部分,把春節時宅在家裡修身修心,串門走親戚分解到全年當中去視為新的來往習慣;

這句話意味著,城市與學校,要發揮組織的凝聚力,為不便春節回家的人,準備好最溫暖的物資供給與情感關懷;

這句話意味著,很多單位要給父母親人離得太遠的員工,留下年內更安全時期,隨時可以休個探親假的承諾;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我們清楚的知道,中國2020年的防疫成績,是肩並肩、背靠背、無我忘我、甚至數人犧牲的結果。來之不易,更需要倍加珍惜。

我們清楚的知道,疫苗等措施已經進入實施階段,與病毒的戰爭處在關鍵階段。不能因為一時縱情任性,壞了鬥爭大局。

抗擊疫情讓我們認識到,生命是最寶貴的,有了健康的生命,才能享受一切團圓與美好;

抗擊疫情讓我們認識到,平日裡微小如塵的自己,也能投身到一項偉大的群體事業當中,受人敬仰;

抗擊疫情讓我們認識到,原來太多的東西,可以改變、可以創造、可以賦予新的意義。

有錢沒錢,就地過年。將風險規避到最小,是當下最有意義的事情;自己與家人健康無礙,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財富。

我們可以試著重新理解過年的方式、團聚的節點、問候的形式、親情的節奏。

春節是個美好的時刻,相信我們能以理性的光輝,努力為這個時刻創造最多的美好。

而每一個默默為社會安定、群體安全付出的人,都值得我們理解、支持與尊重。(小筆非刀)

【來源:華商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就地過年:留得是安,回得是心
    近日,北京、上海、浙江、福建等多地提倡「就地過年」。我省各地也先後發出通知,呼籲「非必要不返鄉」。各地政府對於就地過年的理解以及相關政策的出臺,引發網友們對特殊時期如何度過春節假期的持續討論。一時間,「非必要不返鄉」成了高頻詞,微博話題衝上熱搜。「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 發紅包、給補貼…倡導「就地過年」動真格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3日電(記者 李金磊)「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但今年春節註定不一般,因為國家鼓勵就地過年。  為了引導更多人就地過年,讓更多人就地過一個好年,各地政府和企業也是拼了:發紅包,給補貼,發消費券,還有免費流量和門票、免費乘坐公交車等福利,甚至還有流動人口積分獎勵、子女積分制入學加分……真金白銀的誘惑下,你會就地過年嗎?
  • 就地過年,讓我讀懂了「此心安處是吾鄉」
    面對「就地過年」的號召,網友們熱情高漲、大招頻出,紛紛曬出雲聚餐、雲喝酒、周邊遊等各種計劃,探討怎麼把就地過年變成一個頗具新意又有儀式感的新年。「此心安處是吾鄉」就地過年,也是在「家」過年其實早在蘇軾和白居易兩位大詩人身上,我們就感受過「此心安處是吾鄉」那種隨緣而適的生活態度。
  • 就地過年,別回來了!爹媽態度大轉變,有媽連夜包300個餃子寄到北京
    不是前段時間還盼望著我回家過年嗎? 原來是晨報君媽媽在網上看見各地的建議:非必要不返鄉,倡導就地過年。於是晨報君媽媽說:「安全第一,能不回來就不回來,安心待在工作的地方,我們也更放心點。」已經拿好小板凳準備搶春運火車票的晨報君,決定還是緩緩,先關注著全國的疫情動態,結合各地疫情防控的實際,仔細評估、再掂量過年要不要回家。
  • 「原創首發」「有錢沒錢,貼對子過年」的聯想
    古時有「桃符」、「門貼」之稱。從某種意義上說,春聯即等同於古代的「桃符」,只不過「桃符」是春聯的原體形態。那麼,春聯則是「桃符」的發展、更新。人們在春節用春聯來納祥或避邪,用吉祥詞語、祈禱希望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幸福平安。可見,在老百姓心目中,春聯是祈福迎祥的信物,是過年必不可少的物件。
  • 為了讓你「就地過年」,這些地方拼了!發紅包給補貼……一大波福利...
    為了讓你「就地過年」,這些地方拼了!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 nbdnews功能介紹 新聞決定影響力收錄於話題「有錢沒錢
  • 有錢沒錢,洗牙過年!
    以清新的面貌迎接新年!專家建議:有錢沒錢,洗牙過年▼周先生   40歲   個體老闆「我經常要跟客戶談生意,個人形象很重要,所以,每半年我都來潔牙一次。其實,洗過牙後就覺得很舒服,如果不定期洗牙,我還真受不了。」注意牙齒清潔,不光是個人衛生習慣也是個人形象的問題。
  • 彈丸論破式推理《絕望監牢》、惡搞解謎《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丨新...
    雖然是免費下載,但是有體力限制的氪金項目。目前可在App Store 下載。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名字起得我都不知道該說是貼心還是糟心…過年回家會遭遇什麼:回家之前瘋狂搶票?《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款遊戲裡全部都有!開發商探遊科技旗下做了許多款類似《媽媽把我的遊戲機藏起來》這種鬼畜搞怪風的輕度解謎遊戲。本作就是最新推出的一款。數十個和過年回家相關的解謎小關卡,涵蓋了我們在春節回家中一路遭遇的各種喜怒哀樂。
  • 民聲面對面:「就地過年」就是為戰「疫」作貢獻(評論)
    而今年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有必要延續去年春節期間的管控措施,各戶居家隔離,控制人員流動,阻擊疫情傳播。在當下非常時期,這些看似無情的拒絕,實際上是親人間最好的關心,為抗擊疫情犧牲家庭團聚,應成為每個人的自覺意識。       近日,多部門發布了倡議書,倡議大家「就地過年」。在疫情防控面前,是回家過年重要,還是生命健康重要,應該不難選擇。
  • 就地過年,是為了更好的團圓
    你是否也在糾結,過年還要不要回老家?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有包括北京、上海、貴州、湖北、河南等在內的29個省(市/區)發起「春節期間非必要不返鄉的倡議」。「就地過年」一時成了熱詞。短短一周多時間,我國本土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500例,且此輪疫情呈現出多地局部暴發和零星散發交織疊加的複雜態勢,加之天氣寒冷適合病毒生存,春運又可能增加在途傳播風險,在團圓「小帳」和生命安全「大帳」面前,「就地過年」無論怎麼算,還是利大於弊的,我們也呼籲,如無必要,請選擇「就地過年」吧!要看到,「就地過年」不是不團圓,而是為了將來和家人更好地團聚。
  • 疫情形勢嚴峻,外出務工人員回家過年,還是就地過年
    現在又快要過年了,很多人看到這種情況,不禁要問還能不能回家過年,還是選擇就地過年。越是在這個時候,越不能亂了陣腳。要積極配合防疫措施,做好防疫工作。不要去有風險的地區走動,平常要注意防護。在家中要常備口罩和消毒液,防患於未然。多地出現零散病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回家過年還是就地過年,成為許多在外遊子的心中所想。
  • 人民來論:倡議「就地過年」要做好後續工作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地散發,一些城市陸續發出倡議,春節期間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年。然而,一些群眾仍持有觀望態度。「就地過年」不是小事,牽一髮而動全身,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從全局考慮,僅靠倡議和自覺還不夠,需要社會各界的合力。提高重視程度是首要任務。
  • 都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為什麼有些農村人,不回家過年呢?
    在過去,到了冬至,在外漂泊的人就該回家過年了,現在不同了,春節假期有限,人們都是挨著年跟前兒,懷著期盼,急匆匆趕回家,在這有限的時間裡,跟家人,與親戚朋友,聯絡聯絡感情。這也造就了我國特有的文化現象「春運」,春運雖忙,但是你會發現,依然有一部分人,不想回家過年,這是為什麼呢?"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話雖這樣說,但是一年下來,沒掙到錢,有的人真不想回家。
  • 這幾種水果寓意實在太好,不管有錢沒錢,過年家裡都要囤點
    這幾種水果寓意實在太好,不管有錢沒錢,過年家裡都要囤點雖然說現在就算過年大型超市也營業,但翹首以待的家人這時候還是習慣提前置辦年貨呢!過年除了買各種各樣的乾貨、菜品,零食,其實水果也是不可或缺的。鼠年大吉全都要,這幾種水果,不管有錢沒錢多少家裡都要囤點,寓意好,鼠年事事如意,行大運,賺錢賺到數不盡。蘋果—平平安安過年吃蘋果就代表著平安,寓意著一家人在來年都平平安安的。而來自新疆阿克蘇的冰糖心蘋果更是蘋果中好吃的代表。
  • 父母就地過年,老家的孩子咋辦?
    小江生長在單親家庭,她快一年未見到在外務工的父親,雖然今年過年無法團聚,但活潑開朗的她說並未感到孤單,「有爺爺奶奶陪伴,有村裡小夥伴一起玩。和爸爸約好了春節後找時間見。」新華社記者陳尚營 攝    「愛不缺席」,帶來不一樣的溫暖  日前,民政部下發通知,就加強寒假春節期間父母就地過年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工作作出具體部署。要求鄉鎮(街道)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員會要組織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切實擔起職責、發揮作用,春節前夕對父母雙方均就地過年的農村留守兒童情況至少開展1次集中摸底。
  • 就地過年,安香鄉推出暖心措施
    任何一點疏忽大意,都有可能讓全鄉兩萬多人的堅守功虧一簣,甚至出現不堪設想的後果。咱們安香鄉地理位置特殊,緊鄰著仍為高風險區的新樂市。希望鄉親們在疫情期間,再忍一忍,再堅持堅持,別給病毒入侵家鄉的任何機會。為此,我們倡議:一、外來工作人員原則上就地過年。
  • 「就地過年」,家在遠方,暖在身邊
    (嶺南非遺押花活動精彩紛呈)今年由於疫情影響,廣州及各城市都倡導人們就地過年。「我來廣州兩年多了,現在正從事公交行業,今年留在廣州過年。」來自河南鶴壁的張坤這樣說道。身為公交從業人員的他在響應號召、留穗過年的同時,積極投身崗位,春節期間堅守城市服務「疫」線。來自廣東金融學院的來華留學生小雪來廣州四年了,已經有三年沒見到遠在剛果(金)的媽媽和姐姐,「我想對她們說,我在這裡過得非常好,請不要擔心,政府在病毒來臨的時候給我們發放口罩、保護我們,疫情期間我也當上志願者,為社區做貢獻。」借著鏡頭,小雪向遠方的家人傳去思念。
  • 《石路花語》/歌詞/葉可:《就地過年》
    《石路花語》/歌詞/葉可:《就地過年》就地過年
  • 【就地過年】故事------《「未婚」媽媽》
    女兒自從放下公務員的「鐵飯碗」到外省一個大山裡創辦民宿以後,已經四年未回家過年了,而她的年紀也到了「而立之年」。今年女兒不但說好回家過年,並且答應春節期間相親。那小夥兒就是她姨介紹的,名叫正良,在外地工作,是一個真正的青年才俊,聽說兩人互相加了微信,感覺還不錯:嘿!這回真有門了!可是,這眼看到春節邊了,女兒小溫卻是遲遲沒到家,連個電話也沒有,你說急不急人!小溫爸媽正焦急呢,哎!
  • 在柳工作外地人響應倡議「就地過年」的故事
    「今年春節不回家過年啦」 ——聽幾名在柳工作的外地人響應倡議「就地過年」的故事小龐給男友打電話。張新新給爸爸打電話。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是外出工作、學習的人們回家與家人團聚的日子。今年因疫情防控需求,全國多地先後提出「就地過年」的倡議,倡導大家留在工作地過節,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1月15日,記者來到五星商業步行街採訪,不少受訪者表示支持「就地過年」,並給家人打去電話,道一聲「今年春節不回家過年」。團圓的日子不回家,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許賢端(湛江人):26歲的許賢端於上個月底剛到柳州,現和朋友一起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