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凌晨,The Game Awards 2019官推正式對外發布了今年TGA入圍的各項遊戲,並表示頒獎典禮將在12月12日下午5:30分在洛杉磯正式舉行。
消息一出,大家自然又將目光放在了「最佳年度遊戲」上。
畢竟,作為遊戲界的奧斯卡,TGA已經連續舉辦了將近20屆,無論是資歷還是專業度上都值得信服。
不拘泥於3A大作或是人氣遊戲,而是儘可能純粹的從遊戲的創新性、藝術性和體驗感上做出選擇,最後得獎的作品也往往是眾望所歸。
2013年的《俠盜獵車手5》、2014年的《龍騰世紀:審判》、2015年的《巫師3》、2016年的《守望先鋒》、2017年的《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以及2018年的《戰神4》……各種類型都有,覆蓋眾多玩家,有的是年度熱門,有的直到現在都熱度不減。那麼,今年入圍TGA2019「最佳年度遊戲」,誰才能拔得頭籌呢?
1. Control《控制》(Epic獨佔)
類型:沙盒射擊
得獎指數:2顆星
理由:不能不女權,也不能太女權
講述超能力的遊戲有不少,不過今年這款505 Games與Remedy Entertainment旗下以女性角色為第一玩家的超自然動作冒險遊戲《控制》卻在眾多遊戲中突出重圍。
是因為小姐姐長得特別好看嗎?(是的)TGA怎麼可能是這麼膚淺的組織!(我是)
在遊戲中,女主為了尋找被FBC抓走的弟弟,用盡各種方法打入FBC總部大樓,並通過調查真相,掌控超自然能力、操控重力與環境反饋的設定組合,設法讓局面重回正軌。
遊戲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塑造全靠對話和收集文件,所以比較慢熱,適合有耐心的玩家。
不過好在突突突戰鬥的時候還是很爽的,一把可轉換形態的萬能手槍配合技能(原力)輸出,也是足夠了。
(找到一個小黃鴨你敢信?)
2. Death Stranding《死亡擱淺》(PS4/明年登陸PC)
類型:快遞模擬器?
得獎指數:三星半
理由:燈塔國之路是你說修就修的?
剛剛喜提「粉絲最多的遊戲監督」奧斯卡記錄的小島秀夫,最近或許有一點點頭痛,因為三年磨一劍的《死亡擱淺》推出之後,卻遭遇了口碑兩極化。
(等了這麼久的科幻大作你就給我玩這個?)
發售之後媒體+玩家平均分6.5,其中有1037個好評和749個差評。以至於小島秀夫不得不像遊戲裡的快遞員一樣,瘋狂在社交網絡和線下活動中刷臉宣傳,企圖讓更多人加入建設的隊伍。
(每天打開推特都能看到小島刷屏.jpg)
但無論是從藝術表現還是遊戲形式上,《死亡擱淺》都做出了一種非常有小島風格的腦迴路創新。
比如,誰能想到之前鋪天蓋地繼續迷惑性的科幻風預告,本體的核心玩法居然是跑圖和運貨?
在發售之初,小島秀夫說了這樣一段話:「玩家們能在這個遊戲世界中,意識到自己並不是一個人,即使當前孤身前進,了解到同類的存在後,也會得到一種寬慰。」
事實上,確實是這樣的。
除此之外,光是衝著集結了80人的努力與一眾明星的出演,為了畫面渲染和玩法劇情反覆調試(跳票),以及無處不在的令人會心一笑的彩蛋,只要你耐心玩下去,就一定會有收穫。
比如,TGA創始人&主持人Geoff Keighley的出現,是不是年度最佳內定的預兆?
3. Super Smash Bros. Ultimate《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Switch)
類型:格鬥遊戲
得獎指數:四顆星
理由:任天堂向來是西方玩家心中的神啊!
就在十幾天前,任天堂的這款王牌IP大亂鬥遊戲剛剛打敗《街頭霸王2》,高達1571萬份的銷量,超過了許多人的童年經典《街頭霸王2》1550萬銷量,成為史上銷量最高的格鬥遊戲。
但實際上,若不是switch近兩年的風靡,對於大部分國內路人玩家而言,裡面熟悉的人物或許也就是個超級瑪麗和皮卡丘而已。
《大亂鬥》在全球遊戲市場有著足以讓那些前輩們抬頭仰望的地位,每當《大亂鬥》有新作或是新角色公布,在海外遊戲圈就仿佛過節,在社交平臺瘋狂慶祝刷屏。
為什麼呢?或許在於《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真的做出了一款所有人都可以開心格鬥開心操作的遊戲。
初代《大亂鬥》於1999年登陸N64平臺,支持最多四人同屏對戰。
遊戲中玩家不再擁有血條,遊戲的出招方式也非常簡單,你完全不再需要死記硬背冗長的出招列表。
後來每一代的作品櫻井都是在當作最後一部作品製作,每一個角色的採用、設計、以及遊戲本身的架構均由櫻井親自出馬進行決策。
你可以看到越來越可愛的任天堂人氣角色,也可以玩到更加豐富的地圖和不斷更新的DLC。而也正是有了這些年的不斷積累,才能夠得到《任天堂明星大亂鬥》這般的集大成之作。
4. Resident Evil 2《生化危機2重製版》(PS4/PC)
類型:第一人稱射擊
得獎指數:三星半
理由:遊戲是好遊戲,但是你見哪個翻拍最後拿大獎了?
在最開始知道卡婊又要拿這款遊戲炒冷飯的時候,大多數人的內心是拒絕的——
弄個高清重製,3D人物就想走個過場撈粉絲的錢嗎?
結果等到遊戲正式發售,大家紛紛成功打臉,連央視主持人都成為了真香粉,忍不住在微博上為《生化危機2重製版》搖旗吶喊。
大型《走近科學》反轉(崩盤)現場
說起經典的原作《生化危機2》,可怕的氣氛、迫真的緊張感以及精彩的冒險都是它另玩家玩過難忘的亮眼點。而這次的重製版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首先,是遊戲的高還原度和畫面的高清晰度。
陰影,黑暗,遍地的鮮血,殘缺的屍體,搭配上不時傳來的雨聲和雷聲,讓玩家很快找回了當年的那種感覺。
相較於後面幾代作品被人詬病打喪屍成為了炫技動作遊戲在劇情方面,沒有特別突兀的全新戰鬥,也沒有把破敗感十足的浣熊市改動的面目全非。
劃重點!本作是切切實實的人形B.O.W,是真真正正的正統T病毒。你的武器只有一把手槍和一把會損壞的刀刃,稀少的彈藥,打不死(且神出鬼沒)的敵人……
這才是生物武器的魄力,這才是當年浣熊市慘劇給無數玩家帶來的恐懼的真實體現!
5. Sekiro: Shadows Die Twice《只狼:影逝二度》(PS4/PC)
類型:硬核ACT
得獎指數:五顆星
理由:口碑、話題、銷量隨便拉出來一個都能打!
每年都會出現一款遊戲,可能你之前根本沒有聽說過,也不認識製作人和幕後團隊,但是它就是靠著過硬的本事讓你深深的記住了它,並難以忘懷!
杭州小夥這一哭,《只狼》徹底火了
沒錯,我說的就是宮崎英高得意之作·受苦遊戲《只狼:影子死上那麼個幾百次》(劃掉)。
《只狼:影逝二度》!!!
宮崎老賊一出手,就知死字有沒有。多少人被勸退在了第一關忍不住退了款,而沒有退款的勇士們奮戰在「死」的第一線, 只留下宮崎老賊淡淡的微笑。
以現代遊戲的標準來衡量,《只狼》很難,非常非常難。
日本忍者文化+菜就是原罪讓不少前僕後繼的玩家倒在了葦名一心的刀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窮途上拼死掙扎。
在遊戲中,防禦、閃避、跳躍、招架、看破……《只狼》中應對敵人攻擊的手段非常豐富,但卻沒有一種是萬能的,你需要在戰鬥中重新習慣遊玩節奏,形成全新的思維方式。
比如你可以格擋,但不能一直格擋,NPC的攻擊無明顯痕跡可循,需要你認真觀察仔細摸索,當敵人的架勢條填充滿後,就可以無視其剩餘血量多寡,而直接對其進行「忍殺」(處決),相當真實,體驗感極其的好(不死的話)。
PS.遊戲是個好遊戲,就是跟過日子一樣,也別太勉強自己。
如果你還願意繼續前行,打不過的怪就看看攻略,繞不過的事就暫且放放。
6. The Outer Worlds《天外世界》(PC/XboxOne/PS4/NS)
類型:第一人稱射擊
得獎指數:三顆星
理由:可能因為對白過於冗長與獎項失之交臂(誤)
《天外世界》的製作方「黑曜石」(Obsidian),其前身便是大名鼎鼎的「黑島工作室」(Black Isle)。
什麼?沒聽過?那自由撿垃圾的《輻射》系列和最好的RPG《異域鎮魂曲》你總知道吧?
而這款聽名字就很自由的《天外世界》就是他們今年重新出發拿出的最新誠意作品。(真的很誠意啊,那需要你做出選擇的劇情對白量可能堪比四大名著了……)
在遊戲中,玩家扮演的主角搭乘殖民船前往星系邊緣卻迷失了方向,幾十年後殖民船漂流到殖民地Halcyon。主角孤身從冷凍睡眠中醒來,發現自己已經被捲入了毀滅Halcyon的陰謀中。
所謂「天外世界」,表意是指在地球之外的廢土「世界」,準確點說是一片殖民星系。這裡沒有政治,沒有理想,更沒有信仰,有的只是利益。
生存法則有且只有一條,那就是:「好好幹活,不然就死。」而利用這個體制的便利在背後推動了一系列愚蠢悲劇的,始終還是每個人的貪婪與野心。
雖然不像過往的遊戲有著非常開放的大世界可以自由探索,但《天外世界》通過一系列小任務,匯聚成了更龐大而靈活的任務和衝突。
無論是戰鬥、角色、同伴系統都比目前已存的想法有所創新,誰都有可能成為異星星殖民地的英雄。
6款遊戲盤點到這裡,你心中的年度最佳是誰呢?
目前,粉絲投票通道已經開啟,大家登陸官網就可以為自己喜歡的遊戲投票啦!
同時,曉生比較關注的還有#最佳獨立遊戲#(《無名之鵝》、《極樂迪斯科》、《爸爸是你》、《星際拓荒》、《武士·零》)和#最佳移動遊戲#(《COD:移動版》、《勇闖寶石山》、《什麼高爾夫》、《再見狂野之心》、《光遇》)的提名。
《無名之鵝》和《極樂迪斯科》或許會有一番惡戰
年度最佳遊戲:
《只狼:影逝二度》
《生化危機2:重製版》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
《天外世界》
《控制》
《死亡擱淺》
最佳遊戲指導:
《控制》
《生化危機2:重製版》
《只狼:影逝二度》
《死亡擱淺》
《星際拓荒》
最佳敘事:
《瘟疫傳說:無罪》
《死亡擱淺》
《極樂迪斯科》
《控制》
《天外世界》
最佳藝術指導:
《死亡擱淺》
《控制》
《塞爾達傳說:織夢島》
《Gris》
《只狼:影逝二度》
最佳配樂:
《死亡擱淺》
《節奏海拉魯》
《鬼泣5》
《王國之心3》
《再見狂野之心》
最佳聲效:
《控制》
《戰爭機器5》
《生化危機2:重製版》
《COD:現代戰爭》
《死亡擱淺》
《只狼:影逝二度》
最佳演出:
Ashly Burch(帕爾瓦蒂·霍爾科姆,《天外世界》)
Courtney Hope(傑西·法登斯,《控制》)
Laura Bailey(凱特·黛茲,《戰爭機器5》)
Mads Mikkelsen(克利福,《死亡擱淺》)
Matthew Porretta(達林博士,《控制》)
Norman Reedus(山姆,《死亡擱淺》)
最具影響力遊戲:
《璧中精靈》
《Gris》
《奇異人生 2》
《孤獨之海》
最佳持續運營遊戲:
《Apex英雄》
《命運2》
《最終幻想14》
《堡壘之夜》
《彩虹六號:圍攻》
最佳獨立遊戲:
《無名之鵝》
《極樂迪斯科》
《爸爸是你》
《星際拓荒》
《武士·零》
最佳移動遊戲:
《COD:移動版》
《勇闖寶石山》
《什麼高爾夫》
《再見狂野之心》
《光遇》
最佳遊戲社區支持:
《Apex英雄》
《彩虹六號:圍攻》
《命運2》
《最終幻想14》
《堡壘之夜》
最佳VR/AR遊戲:
《節奏光劍》
《無人深空》
《崔弗救宇宙》
《阿斯加德之怒》
《鮮血與真相》
最佳動作遊戲:
《異界鎖鏈》
《鬼泣5》
《Apex 英雄》
《COD:現代戰爭》
《地鐵 離去》
《戰爭機器5》
最佳動作冒險遊戲:
《生化危機2:重製版》
《只狼:影逝二度》
《塞爾達傳說:織夢島》
《無主之地3》
《控制》
《死亡擱淺》
最佳角色扮演遊戲:
《怪物獵人世界:冰原》
《極樂迪斯科》
《最終幻想14》
《王國之心3》
《天外世界》
最佳格鬥遊戲: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
《死或生6》
《Jump力量》
《真人快打11》
《侍魂:曉》
最佳合家歡遊戲:
《路易吉洋樓3》
《健身環大冒險》
《超級馬力歐創作家2》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
《耀西的手工世界》
最佳策略遊戲:
《奇蹟時代:星隕》
《Anno1800》
《火焰紋章:風花雪月》
《全名戰爭:三國》
《海島大亨6》
最佳體育/競技遊戲:
《古惑狼賽車氮氣加速》
《塵埃拉力賽2.0》
《實況足球2020》
《F1 2019》
《FIFA20》
最佳多人遊戲:
《Apex英雄》
《無主之地3》
《COD:現代戰爭》
《俄羅斯方塊99》
《全境封鎖2》
最佳首秀獨立遊戲:
《極樂迪斯科》
《Gris》
《我的朋友佩德羅》
《星際拓荒》
《殺戮尖塔》
《無名之鵝》
最佳電競遊戲:
《英雄聯盟》
《守望先鋒》
《反恐精英:全球攻勢》
《刀塔2》
《堡壘之夜》
《CLANNAD》將推出中文版!網友:別說了趕緊補票入正
除了寂靜嶺和生化危機,你玩過最恐怖的單機遊戲是什麼?
漫威首位亞裔超級英雄來了?網友:對不起本華人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