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是各綜藝、影視物料齊飛的好日子,從湖南衛視招商到浙江衛視秋季推介會,平臺拿出了最具亮點的項目吸引廣告商和觀眾的注意力。在此場景下,衛視綜藝版塊的擬邀名單通常都能透露出一些市場信息:誰最近很火?誰綜藝感很強?誰與平臺有著密切的綁定關係?
看過擬邀名單後,大家除了都在感嘆因《青春有你2》中的綜藝感而火的虞書欣成為了擬邀PPT的常客外,另一個關注點在時代少年團成員丁程鑫也出現在了湖南衛視新綜藝《隱秘的寶藏》嘉賓名單中,這或許是他首次以個人形象參加上星節目。
時代少年團的另一位成員馬嘉祺則直接現身下午舉行的浙江衛視秋季推介會,以新一季《我就是演員》的選手的身份和大家見面。
在此之前,同類節目《演員請就位》也官宣了丁程鑫將加盟郭敬明戰隊。二位00後愛豆即將正式走出自娛自樂的團綜,邁進影視行業。
愛豆「出樓」
丁程鑫、馬嘉祺紛紛以個人身份加入演技類綜藝,網友的第一反應是「時代少年團出樓了」。
什麼叫「出樓」呢?先來科普一下內娛的「神秘組織」:18樓。
國內最成功的打造養成系藝人的時代峰峻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在重慶的地址位於長江國際18樓,所以旗下的藝人都有了「18樓」這個花名。時代峰峻旗下分為影視部和TF家族,後者曾培養出了內地知名組合TFBOYS,除了他們之外,還包括試訓生、二代、三代等藝人團體,時代少年團就屬於二代團。
時代少年團的成員包括馬嘉祺、丁程鑫、宋亞軒、劉耀文、張真源、嚴浩翔、賀峻霖七人,前身是2018年出道的颱風少年團,後經歷了一系列的練習、內部比賽等流程,組成了2019年11月出道的這支人氣男團。
和時不時在不同的綜藝中擔任常駐或飛行嘉賓的從前的火箭少女101、R1SE或現在的THE9、硬糖少女303等限定團體不同,時代少年團名氣不輸這些靠打投橫空出世的大熱團體,他們雖說時不時會出現在晚會舞臺,但幾乎沒有加入什麼知名綜藝,單人資源更是罕見,大多數時候是「打包」演出。
時代少年團中,年齡最小的劉耀文今年15歲,最大的成員2002年出生,也才剛剛成年,他們和當年的TFBOYS一樣出道極早,年齡問題是他們甚少單獨參加各大節目的原因之一,一是處於公司的保護心理,且過小的年齡也確實有可能給節目錄製帶來一定的麻煩。
如今,2002年2月出生的丁程鑫和2002年12月出生的馬嘉祺成為了團內唯二擁有個人常駐綜藝資源的藝人,他們走出了「18樓」這個烏託邦,與其他各家公司的各位藝人同臺競技,這算是一件在粉圈話題度較高的舉措,浙江衛視邀請馬嘉祺作為發布會的嘉賓,也能說明這一點。
兩位已經出道了幾年的年輕藝人雖說在《相愛相親》(馬嘉祺飾演盧曉光)和《旋風少女2》(丁程鑫飾演少年長安)中露過臉,但也只是客串,其他的表演經驗也只體現在時代峰峻內部的自製劇裡,是某種程度上的「自娛自樂」。整體而言,他們都是影視行業的新人。
丁程鑫也很清楚這一點,在《演員請就位》的先導片中給自己的表演打1分。
在浙江衛視的秋季推介會上,馬嘉祺的演員宣言是「想在18歲之前多一份熱愛」。的確,在此之前,除了文化課學習之外,他和丁程鑫的生活裡幾乎只有唱跳和對著鏡頭展現自己,演戲是他們的盲區。
這兩檔綜藝領著他們走出了象牙塔。
雙向選擇,雙向破圈
在《演員請就位》官博目前更新的採訪中,丁程鑫面對「想搶到什麼角色」這個問題時的回答是「殺手」。在此之前,他也曾在多個場合表明自己想演殺手型的角色。
至於為什麼想演,他給出的理由是「跳出舒適圈」。
作為一個暫時沒有任何影視代表作的新人,他的舒適圈還未建成就想要「跳出」,臉譜化的簡單角色都未演過就有著強烈的飾演殺手的欲望,這一系列的回答都顯得有些稚嫩,多少有些「少年不識愁滋味」之感。
在推介會上,馬嘉祺則顯得十分緊張,表示參加《我就是演員》是為了挑戰自己,希望加強對表演的理解,看得出在表演領域,他還是一張白紙。
除去粉絲瘋狂控評表示期待,許多觀眾多少有些疑惑,這些缺乏生活閱歷的以唱跳為長項的愛豆們為何會選擇跨界參加這樣的表演類綜藝?這類節目不似快綜藝,有體力、智慧就能輕鬆獲得人氣,更不如慢綜藝舒服、自在。相反,在舞臺上,面對現場的觀眾、導師和屏幕前的受眾,他們的表現高下立現,且其他的選手大多有著影視代表作,在競技之中,他們不佔任何優勢。
但事實上,他們參加比賽也不是為了拿到什麼傲人的名次,這次綜藝之旅於他們而言,重點在於破圈。
時代少年團屬於養成系男團,其運營模式區別於現在流行的包括限定團在內的男女團,相比之下,他們與參加《青春有你2》之前的SNH48更接近:甚少出「外務」,多以自制團綜的形式曝光,除了唱跳能力,還要常向粉絲展現自己一定的個人生活。偶像與粉絲的距離較近,成長變化都展現在鏡頭前,這也就營造出了「養成」的快感。
這些團綜的主題內容在於團內成員互動,也就是說,除了該團體的粉絲之外,甚少有其他受眾會主動前去觀看。加上團綜或其他物料大多在微博、b站、秒拍等平臺更新,也幾乎不會出現靠banner、開屏或推薦等宣傳形式吸引受眾點擊,所以他們的受眾極為垂直。
對於偌大的娛樂圈而言,他們的名氣還遠遠不夠。參加《演員的誕生》《我就是演員》等節目,不僅能令他們面對面接觸到參賽演員和章子怡、趙薇、陳凱歌、郭敬明這樣的知名演員、導演和藝人,也能通過節目,令更多的粉圈之外的受眾認識他們。
馬嘉祺參加的《我就是演員》登錄浙江衛視,且會在騰訊視頻同步播出,節目輻射面廣。而丁程鑫參加的《演員請就位》雖說只是網播,但他選擇了郭敬明導演。在這位話題人物麾下,丁程鑫不愁流量。比如節目還未開播,他就因郭敬明爆出的一張造型圖而引發全網討論。
對於這樣的愛豆來說,演得如何不是最重要的,如何在臺上留下值得被討論的影像是首要任務。
同理,《演員請就位》《我就是演員》這兩檔節目的受眾也尤為垂直,它們也需要通過嘉賓的邀請來達到破圈的效果。
與真人秀不同,這兩檔綜藝定位明確,《演員請就位》是導演選角真人秀,《我就是演員》是演技競演類勵志綜藝,整體來看,兩檔綜藝都聚焦演員與表演,更吸引對表演感興趣的受眾。但事實上,對表演感興趣的人可以觀看許多影視作品,不代表一定會認真追完一檔主打翻拍、演片段、現場即興演出等流程的綜藝。這兩檔綜藝的熱度不算高。
而丁程鑫、馬嘉祺在粉圈尤其是「秀粉(喜歡看選秀的人)」中有著極高的人氣,該群體深諳打投做數據、造梗宣傳之道,可以幫助將節目內容在粉圈進行病毒式營銷,彌補強垂直性節目的受眾局限,去年播出的《我就是演員巔峰對決》就邀請了孟美岐,最終的熱度效果不錯。
總體而言,兩位年輕的愛豆參加兩檔演技類綜藝,於雙方而言都是一次破圈嘗試。
領地侵襲?實則公平競爭
此次破次元壁的合作利於藝人和節目組,粉絲也開心,但也有另一種聲音傳出:越來越多的流量型藝人湧入此類節目,是否會擠壓許多腰部甚至更不知名藝人的生存空間?
關於流量藝人演戲的爭議大概從2014年《古劍奇譚》大爆開始,李易峰晉升流量小生,歸國四子中的鹿晗、吳亦凡也相繼參演電影、電視劇,那幾年的「四大流量」有多火,外界關於流量的爭議就有多猛烈,也出現了不少前輩藝人含糊其辭地不指名批評流量藝人不敬業、演技差,一時間,流量似乎成了原罪。
但隨著有流量參演的電影票房不佳或是口碑遭遇滑鐵盧,加上每年都有新的藝人人氣暴增,所謂的流量市場更新迭代極快,說明不論是人氣還是最後的作品成果,最終還是要經過市場的檢驗,關於流量的批評聲漸弱。
但近一年關於流量的爭議再度掀起,滑稽的是,從前是前輩藝人、戲骨站出來批評,如今卻不乏許多自身實力不強的年輕藝人也站出來指責流量,貽笑大方。
在《演員請就位》中,馬蘇也曾表示「這個時代需要流量,我們這些人就去流浪了」。只是,在流量原罪論已被討論「爛」了的今天,批評流量的這一套說法觀眾已經不買帳了。
說到底,一個藝人的流量並非與生俱來,就算是因為某些契機而獲得,這個契機也需要藝人付出一定的努力。比如丁程鑫與馬嘉祺,他們若只有外表也不可能在毫無影視代表作的基礎上,單憑閉塞的自製團綜而獲得五百萬+的粉絲。他們自小封閉式訓練,流過的汗不比叫囂著「流量有罪」的人少。
人們喜歡他們,定是因為他們具備其他藝人所沒有的長處。「人往高處走」的思維是人之常情,當愛豆們在一個領域有了成績之後,也有資格選擇試著在其他領域發展。
從已公布的《演員請就位》的選手名單來看,當中有許多戲紅人不會、曝光度欠佳的演員,他們來參加這檔節目也是希望可以重得關注度——簡而言之,希望獲得一定的流量。
而丁程鑫、馬嘉祺這樣的愛豆,包括馬伯騫、施柏宇、張月、費啟鳴這樣的有一定熱度的新人則希望通過這檔節目創造或加深「演員」標籤。就像丁程鑫所說:「希望成為一個專業的演員,也是希望能考上我心儀的大學。」
在這樣的演技競技類綜藝上,表演欠佳自然不會被強行留到最後,就算有臺本設置,核心判定標準仍是演技。只有對自己的演技信心不足的人,才會格外留心於為之後可能的淘汰找理由。在這幾檔節目中,多類藝人各取所需,理想狀態下便是雙贏。
不論是愛豆、演員,還是金婧、辣目洋子這樣的被焊上「喜劇人」標籤的藝人,大家都有資格站在檢驗演技的舞臺公平競爭。口碑、人氣、商業價值難以兼得,獲得哪幾項全靠各自的本事,這才叫百花齊放。
如今已經是演技類綜藝播出的第四年,節目流程雖有微調,但仍堅定以表演為重,在選手的選擇上反倒愈發多元,從去年起陸續有非科班出身的愛豆、流量藝人加入,不同類別的演員相互碰撞。愛豆入局這類綜藝已是趨勢,節目與藝人相互成就,即將播出的兩檔節目或許將帶來不一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