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西
沉迷工作的馬斯克被手機推送的消息攪擾得心煩意亂,打開一看:他居然「被首富」了……
美東時間1月7日,特斯拉股價以每股816.04美元收盤,漲幅達7.94%,單日漲幅遠超同日亞馬遜(AMZN.NASDAQ)的0.76%。由此,現年49歲的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身價超越貝索斯,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最新數據顯示,馬斯克身價已達1950億美元,比貝索斯高出100億美元成為新的世界首富。
對於自己成為新的全球首富,馬斯克不以為然,發推特表示:「真奇怪,回去工作吧……」
馬斯克此舉雖然堪稱「凡學」代表,但一直以來他對財富對態度都是如此。他曾多次公開宣稱,擁有財富「令人沮喪」。
就在幾天前,馬斯克在接受Business Insider雜誌母公司Axel Springer CEO Mathias Dpfner採訪時還表示:「實際上,除了公司的股票,我幾乎沒有什麼有價值的財產。總有人會攻擊我說:哦,他擁有如此多的財產。那麼,好吧,現在我已經沒有了。」
資本瘋狂助推
顯然,全倉押注特斯拉是馬斯克做的一個無比正確的選擇。彭博社報導稱,過去一年中馬斯克資產淨值飆升超過1500億美元,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快的財富增速記錄。
2020年5月,馬斯克宣布出售包括房子在內的所有有形資產。不久後的7月,馬斯克的財富排名便位列全球第七位。
從2020年7月馬斯克超越沃倫·巴菲特成為全球第七大富豪以來,其財富排名逐月上升,至成為全球首富,用了僅僅6個月的時間。這期間,馬斯克的財富超越了LV老闆、路威酩軒集團董事長伯納德·阿諾特、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比爾-蓋茨以及貝索斯。
助推這一切的,正是馬斯克全倉押注的特斯拉的股價暴漲。馬斯克擁有特斯拉20%的股份,並擁有約420億美元未實現的股票期權帳面收益。隨著過去連續五個季度連續實現盈利、被列入標普500指數,以及在全球汽車產業押注新能源大潮的推動下,馬斯克2020年的股價上漲了743%。
今年開年以來,美股新能源股票繼續大漲,以特斯拉為首的新能源股不斷刷新股票價格高度。
不過,穩坐全球首富交椅後,深度捆綁在一起的特斯拉與馬斯克依然遭遇很大的質疑。伴隨著馬斯克成為全球首富的新聞發生的同時,吃瓜群眾內心依然充滿疑惑:特斯拉市值的極限是多少?馬斯克能穩坐世界首富的寶座嗎?
在雪球發起的投票中,有52%的人認為對馬斯克穩坐全球首富寶座非常有信心,也有18%的人表示「坐不穩,說不清馬斯克能弄出什麼么蛾子」,其餘人表示對此並不關心。
有不少網友提問,特斯拉一年賣50萬輛車,就能助推特斯拉八千億市值和馬斯克的首富王冠?的確,如果不結合新能源與自動駕駛的發展大勢,很難理解特斯拉為何能掀起這樣大的一波資本巨浪。
資本究竟看重什麼?
特斯拉在資本市場能夠有當前的成就,最大的原因在於目前世界範圍內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目標逐漸清晰。
特斯拉誕生的17年來,世界汽車能源結構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舊勢力交鋒不止,以至於特斯拉的發展託舉在動蕩的市場大環境中,頗為坎坷。
而時間行至2020年,新能源汽車發展已然從政策市場轉為市場主導,各國政策也愈發堅定地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在中國,國務院辦公廳10月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佔率目標為20%;中汽協進一步預測,2025中國汽車銷量將達到30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將達到600萬輛。
日本政府也正在就2035年前後禁止燃油汽車的新車銷售,進行最後的評估,爭取在2050年實現日本國內「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
在歐洲,英國計劃,2030年停售汽油和柴油新車;到2035年,停售混合動力汽車。新能源汽車普及率最高的挪威,2025年起就只能買零排放汽車——純電動汽車了(包含少量氫燃料電池汽車)。
德國作為汽車生產大國,不僅宣布來停售燃油車的計劃,還生效了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在美國,新任總統拜登的上任,被認為是對新能源發展的重大利好。他計劃在就職第一天重新加入《巴黎協定》,他還提議投入兩萬億美元推行氣候變化行動,其中很大一部分內容涉及電動汽車。拜登認為,這可以使美國重新成為全球電動汽車發展的領頭羊。
在各國政府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被各大汽車廠商列為重要發展方向,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也逐漸增加。
也正是在2020年,特斯拉市值翻了超過7倍。2020年1月22日,特斯拉市值突破千億美元,成為首家市值超千億美元的美國汽車上市公司,至2021年1月8日,特斯拉市值已經上漲到7735.25億美元。
除了新能源概念加持外,令資本感興趣的還有特斯拉一直堅持的自動駕駛。雖然此前特斯拉宣稱的要在2020年實現完全自動駕駛的消息跳票,但是馬斯克對於自動駕駛的未來依舊充滿信心。
他在接受採訪中表示,自動駕駛將比人類駕駛員更安全。它的安全性可能會達到人類駕駛員的10倍。他強調,特斯拉會在2021年100%達到L5級別的自動駕駛。
自動駕駛是未來汽車市場上與新能源有著同等發展潛力的板塊。在目前汽車廠商探索的路徑中,特斯拉選擇直接實現L5級自動駕駛顯然更符合資本的口味。
並且,在賣車的背後,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已經從概念落地到有了清晰的商業模式。2019年,特斯拉汽車軟體服務收入約4億美元,主要是完全自動駕駛選裝包貢獻的。東吳證券認為:特斯拉自動駕駛服務有望為其貢獻超過40%的利潤,到2025年,這一淨利潤率將超過50%,淨利潤超過90億美元。
想像一下,如果特斯拉未來不止會賣車,這對資本來說是否「誘惑」會更大?
除了賣車、自動駕駛與軟體業務,能夠引起資本想像的還有特斯拉的能源業務。在馬斯克的布局中,能源業務未來將與特斯拉的汽車業務相差無幾,他認為能源市場事實上是大於汽車市場的。
再加上馬斯克隨時提及的火星移民、飛船、真空高鐵等概念,與其緊緊捆綁的特斯拉自然給予了資本足夠的想像空間。
寫在最後:資本對特斯拉如此痴迷,塑造了馬斯克和特斯拉的財富神話。不過股價和市值的上漲,並不意味著特斯拉有足夠的資金應對發展過程中的風險。對特斯拉而言,其大量的戰略落地依然需要現金流的支持,例如工廠落地、皮卡等車型的研發以及自動駕駛投入。至少從目前來看,特斯拉的淨利潤還不足以支撐它的擴張,因而不得不通過拋售股票來覆蓋高昂的支出。特斯拉的發展還有太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因而馬斯克在全球首富的王冠下,也必須「回去工作」。加油吧!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