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億拍攝的《八佰》!真實歷史上那場戰役,究竟有多慘烈?

2020-09-03 翻開歷史叔

千等萬等,終於迎來了管虎的《八佰》。

經歷了無數次的撤檔風波後,這部電影終於在上映。

這部電影導演管虎花費多年的籌備,拍攝將近消耗了3年,再加上如今面臨內憂外患的華誼兄弟重金打造,這部近代戰爭電影也引起不少人的關注。

(電影劇照)

八佰,講了什麼故事?

這部電影主要介紹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

這個倉庫與租界只有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天4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因此這四百人對號為八百人。

​ (電影劇照)

在歷史上,淞滬會戰是整個抗日戰爭中進行規模最大、戰鬥最為激烈的戰役,整個戰役儘管最後以中國軍隊敗退而告終,但也徹底粉碎了日軍「3個月滅完中國」的狂言。

整個淞滬會戰,整整打了3個月,這些死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在這場註定犧牲慘烈的戰役中,體現了面對外來侵略時那種視死如歸、寧死不屈中國軍民的縮影。

(敵人海陸空全面進攻上海)

四行倉庫,為何如此重要?

電影中的四行倉庫,地點位於上海蘇州河,原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這座倉儲式建築,當年是作為四大銀行的儲備倉庫。

它的特殊性,並不是銀行倉庫所具備的堅固耐用軍事屬性,而是它是當年四周最高的地標,東面和南面都是英法、美、意等國家公共租界,而西北面此時已經被日軍佔領。

(四行倉庫地理示意圖)

正因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由於緊挨著公共租界,日軍不想跟英法來個正面衝突,因此放棄用飛機、大炮等重型武器進行轟炸。

這片佔地僅僅不到0.5公頃的建築物便開始陷入了緊急狀態,而四周的公共租界卻一片祥和。

(南岸民眾隔河觀看四行倉庫戰役,圖源電影)

也正因這個小小彈丸之地戰鬥,居住在租界的人們、各國記者等都圍觀和關注,也成為近現代戰爭史上的一個奇怪。

(如今四行倉庫的遺址)

這群八百壯士,實際上只有四百多人

之所以第八十八師長孫元良選擇作為該倉庫,一是這位建築物易守難攻,指揮部位也非常方便,另外倉庫還儲備了大量的物資和糧食,在後勤上也有很大保證。

(四行倉庫戰役,美聯社記者海嵐·裡昂在蘇州河南岸拍攝)

但當時駐守四行倉庫的官兵們並沒有媒體宣傳說的「八佰壯士」,只剩下四百多人。

當時指揮官謝晉元不想讓日軍知道守軍的底細,故意將一個八百人假名單透露給媒體,而國民政府也將錯就錯,實際上真實人數只有宣傳一半。

(謝晉元將軍)

事實上,當時無論是謝晉元還是普通士兵,就憑藉他們區區四百多人,與日軍數萬部隊無疑是以卵擊石,但即便如此,他們也依然決定犧牲自我,保衛國土。

(四行孤軍衝橋,撤退到公共租界,圖源電影)

在四行倉庫死守了4天,這400多名官兵出色完成了此次任務,最後這支孤軍在英國使節的協調下,在國民政府同意下,他們放下武器,進入了公共租界。

(黃浦江上硝煙瀰漫)

但可惜的是,同年12月,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人與英法等國徹底決戰,日軍隨後也殺入了公共租界,這場「八百壯士」不幸成了日軍的俘虜。

這些壯士們被俘虜後,由於日軍懾於這支軍隊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並未動手,而是將他們分別押解到浙江諸暨、杭州、南京孝陵衛、南洋的紐幾內亞等地做苦工。

(在租界,中國官兵雖然被收繳了武器,仍堅持出操訓練)

但在期間,不少人被被日軍奴役折磨致死,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八百壯士」倖存下來也就一百多人。

直到2008年,有人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現了「八百壯士」的遺冢遺骨,距離當年死守四行倉庫已有70多年。

烈士英魂不泯,他們的英名將永遠銘記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

緬懷歷史,通過這部電影,我想更多人更能感受的到。

(2005年抗戰勝利60周年時,四行倉庫守軍倖存者、一連一排排長楊養正抱著謝晉元塑像痛哭)

相關焦點

  • 真實歷史改編,籌備10年投資5個億的《八佰》真有那麼好?
    》打著歷史真實改編而大篇幅重構史實的缺點,其實是有些「為了黑而黑」了。運用電影技法將83年前的那場戰鬥重現世人,我們通過導演的敘事手法和先進的電影工業技術支撐,幾乎真實的看到了那場寡不敵眾的慘烈戰鬥。大篇幅的機槍橫掃、血肉橫飛,以及故事中每個小人物對生存的那種渴望,我們都可以在電影中看到。
  • 消失381天,成本5.5億,票房15億才回本的《八佰》上映了
    ,將更好的視覺效果呈現在銀幕上,《八佰》全片使用業內最頂尖的 ALEXA IMAX 65mm攝影機拍攝,也因此該片成為《復聯3》《復聯4》之後,世界第3、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 《八佰》是亞洲首部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製作成本高達5.5億,也就是要票房15億元以上《八佰》才能回本。
  • 網友怒斥《八佰》三宗罪,5.5億就拍了個偽歷史?
    沒有任何部門說《八佰》有問題不能上映。8月14日當天,《八佰》以3.5%的排片拿下了22.6%的票房;8月17日第二輪點映,《八佰》以9.7%的排片拿下了66.7%的票房。偽歷史《八佰》最嚴重的問題是過於美化四行倉庫戰役,甚至在偽造歷史。
  • 管虎5.5億巨作《八佰》:15億票房才能不虧本?我賭至少能破20億
    《八佰》講述的是一場發生在83年前、需要每個中國人銘記的戰役。據說《八佰》因涉及敏感政治立場,不僅被刪減了10多分鐘,還因放映限制一再被推遲。8月14日首映禮上:管虎:「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無上榮光。」馮小剛:「一部這麼高藝術水平、一部題材有民族大義的電影,為什麼要讓他的創作者受這麼大的折磨?」黃渤:「流出的眼淚不止是感動,更是被激蕩出來的。」
  • 《八佰》真實遠比電影更慘烈
    電影院復工之後,相信最近大家都被電影《八佰》刷了屏。電影《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國軍士兵的故事。然而真實的戰爭遠比任何電影特效都慘烈,當時的中國大地處處都是可歌可泣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中日戰爭自古以來就有,近代則是從甲午海戰開始糾葛不斷。1937年78月7日日本製造的盧溝橋事變是全面抗戰的開始。而在盧溝橋事變之前日本已經全面佔領東北建立滿洲國,以求擺脫國內經濟困境和政治危機,並想稱霸世界。
  • 你只看到《八佰》慘烈,殊不知,真實歷史比電影中更為悲慘
    影院經歷了大半年的停業,終於還是迎來了復工,復工後的第一部電影《八佰》如同疫情一般,給人以一種極其揪心的感覺。電影基於歷史改寫,國旗下戰士的鮮血,漫天的轟炸機,遍地的硝煙讓觀眾的心從開始到結束都是緊緊地揪到一起。
  • 《八佰》作為電影,應不應該尊重歷史?
    》拿下20億的票房應該不會有太多問題了,雖然從上映到現在,一直都是各種被「懟」,但還是橫眉冷對千夫指,高傲抬頭騎著牛。從我個人的角度而言,作為電影,八佰是非常不錯的。如果作為歷史去看的話,裡面少不了會增加催人淚下或者是添油加醋。但是電影畢竟是電影,藝術的誇張,藝術的煽情,都是商業電影所需要的。它畢竟不是歷史書,如果非要按照歷史的角度去拍攝,那麼這部電影你應該不會看。因為構成這個電影故事的環境不是單一的,而是有整個歷史架構及當時的大環境所在的。
  • 抗日戰爭片多如牛毛,《八佰》憑什麼被推上神壇?耗資7億難回本
    抗日戰爭片多如牛毛,《八佰》憑什麼被推上神壇?再加上今年的疫情爆發,好多影片都推遲上映,《八佰》自從重新定檔在8月21號都,也算是影界的一件喜事了。抗日戰爭片多如牛毛,《八佰》憑什麼被推上神壇?,在歷史上,真實的四行倉庫守衛戰相比影片中描述有過之而無不及,而這場慘烈激昂的戰役最終在政治上卻只是被定義為一場「表演」,這也顯得這場戰役更加殘酷。
  • 《八佰》成本5.5億,票房破10億,導演卻沒還原4個歷史真相
    ,而《八佰》這部影片的票房也突破了10億,雖然《八佰》的成本達到了5.5億,影片的立意和內容都設計的不錯,但是導演管虎卻沒有還原4個歷史真相。第一個歷史真相是守護四行倉庫的戰士傷亡了9人,跟《八佰》中的悲壯場面不同,歷史上的「八百壯士」只有400多人,在四行倉庫戰鬥時傷亡
  • 八佰真實原型
    《八佰》的真實原型是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八百壯士」抗擊日軍的故事。管虎創作這部電影的動機來源於他的父親,是他的父親告訴他當年這場戰役有多麼慘烈。1937年淞滬會戰是最悲壯的一戰,為了掩護主力部隊撤退,並在對外宣稱留下來的人有八百人,這也是電影名《八佰》的含義。
  • 電影《八佰》背後的真實歷史
    電影《八佰》作為影院復工後最早上映的電影之一,《八佰》在點映期間票房就突破了1.8個億,到現在《八佰》的總票房已經突破了30億。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主要是影片對歷史真實性的還原上的爭議那麼這部影片背後的真實歷史又是如何的呢?
  • 《八佰》為什麼要拍得和《血戰鋼鋸嶺》一般慘烈?
    作為紅旗下的蛋,《八佰》的立場沒問題「神吹國軍抗戰」一直是《八佰》的原罪,即便經過了不少調整,它在與公眾見面時依然難逃這種苛責。歷史上,所謂「八佰壯士」其實只有400多名,只不過當時報紙媒體報導為「八百壯士」,加上抗戰中的「典型化」宣傳,「八百壯士」就成了專有名詞。
  • 《八佰》為什麼要拍得和《血戰鋼鋸嶺》一般慘烈?
    歷史上,所謂「八佰壯士」其實只有400多名,只不過當時報紙媒體報導為「八百壯士」,加上抗戰中的「典型化」宣傳,「八百壯士」就成了專有名詞。即便是臺灣1975年拍攝的《八百壯士》,走出四行倉庫的國軍數量也有358。
  • 八佰花5.5億建的四行倉庫,不砸錢給流量小生,實地一看真值
    《八佰》的歷史故事發生在1937年的上海,以堅守四行倉庫為作戰背景,向全世界展示我國人們的抗戰決心。劇中充滿歷史感的畫面,和震撼激烈的戰鬥場面,不禁讓人讚嘆製作團隊的專業和敬業性。導演管虎沒把錢花在流量小生身上,而是花5.5億美元,按照1:1的比例實景建造了四行倉庫和蘇州河等一系列拍攝所需的建築物。
  • 《八佰》只以為好看 沒想到這麼好哭 花5.5億造了一座城
    斥資5.5億 那麼這些錢都花在了哪裡呢?拍攝設備:600萬一個月(僅一臺)《八佰》是中國電影人首次完成全片IMAX攝影機拍攝的嘗試,這也是非好萊塢地區的首次嘗試。但是超高的明暗對比度,帶給《八佰》這部電影超高的品質。更給觀眾帶來了超震撼的視聽感受,這也算是付出的回報了吧。造了一座城 一條河 一邊天堂 一邊地獄管虎導演為了重現這一歷史場景,拍攝場景都是重新實景搭建,歷時一年半,自2016年開始在蘇州陽澄湖不僅人工開鑿出一條新的蘇州河,還對兩岸建築進行1:1的實景搭建。
  • 《八佰》電影票房破紀錄 耗資7億拍攝地將轉為實景對外開放
    《八佰》電影票房破紀錄命途多舛、百般權衡,如今的《八佰》是否偏離創作原點我們未可知,蘇州河兩岸的眾生群像、捨生取義的八百壯士,當然還有戰場中的懦弱、恐懼、掙扎,家國情懷、離亂史詩,《八佰》都有涉及,但並不是重心,創作者明確的知道,他們要打造的是一部劃時代意義的商業大片,歷史反思只是錦上添花
  • 點映輕鬆破2億!國產大片《八佰》究竟有多震撼?
    作為今年的第一部華語商業巨製電影,八佰承載了我們對電影太多的期望。在5天的點映時間裡,八佰不但成為影院復工後首部票房破2億的電影,還創造了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的最高紀錄。很多朋友已經無數次在朋友圈刷到過這部電影,「震撼」和「值回票價」無疑是出現最多的字眼。這部片到底有多震撼?
  • 比《八佰》更真實的,是這段真實歷史……
    近日,電影《八佰》全國公映「八百壯士晝夜血戰守四行」的故事令數萬觀眾淚目。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八佰》戰役發生的幾天,還發生一場更加慘烈的、震驚中外的寶山保衛戰!書生悍將以身許國緬懷英魂 ,向英雄致敬電影的主角是姚子青,歷史上的姚子青就是一個有血有肉
  • 《八佰》等了一年多,這部史詩級戰爭大片終於要上了!
    《八佰》由管虎執導,姜武、王千源、歐豪、杜淳等主演。影片的故事取材於抗戰時期淞滬會戰中的著名戰役——四行倉庫保衛戰。400多位國民軍將士為了掩護大軍撤退並迷惑敵人,對外宣稱自己是「八佰壯士」。《八佰》是一首中華民族弱亂之際的熱血輓歌,也是一次震撼心靈的歷史回眸。為了重現這段歷史,導演管虎和眾主創踏上了一場眾志成城的徵途——十年準備,四年製作,耗時一年半一比一實景還原……身懷中國電影技術革新使命的影人們,更完成了好萊塢之外,首次全片IMAX攝影機拍攝的嘗試。
  • 《八佰》真實背景後的慘烈,遠不止電影中呈現的那樣
    雖然評分跌落,可不能否認《八佰》呈現的故事中華兒女將銘記。《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國軍士兵的故事。然而真實的戰爭遠比任何電影特效都慘烈,當時的中國大地處處都是可歌可泣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中日戰爭自古以來就有,近代則是從甲午海戰開始糾葛不斷。1937年78月7日日本製造的盧溝橋事變是全面抗戰的開始。而在盧溝橋事變之前日本已經全面佔領東北建立滿洲國,以求擺脫國內經濟困境和政治危機,並想稱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