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持戒律,讀誦大乘是學佛的根基!

2020-12-19 妙語佛音

末法時期,真正有修為的大德高僧難遇難求,我們德淺福薄無緣一見,想找明師修學可以說是難上加難。那麼找不到明師怎麼辦?老法師曾教導我們:「末法時期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以經典為師」。只要我們嚴持禁戒,依教奉行,真修實幹,一樣可以修行成就。

「聽經聲,智慧生,離地獄,出火坑」。一日不讀經、不聽經,就容易被世俗感染,愚痴迷惑,懶散懈怠。通過讀經可以使我們明理明法,知因知果,這樣我們才不敢造作惡業,而是去努力完善自己,求出輪迴。

初學的同修們最好從讀經入手,堅持早晚課誦,久而久之,你就會從經教當中學習感悟到一些佛法的妙用。佛教經典就是開啟我們智慧的金鑰匙。

末學讀的第一部經是《地藏菩薩本願經》這是一部孝經,是我們每個佛弟子都應該學習的一部經典。佛在這部經當中,詳細述說了地藏王菩薩因地時的各種孝行。佛也是在教導我們如何盡孝,如何做人。

生而為人當盡孝,學佛應該先學會做人,從關愛家人,孝敬父母開始。如果一個人不能孝順生身父母,說他愛別人,愛眾生,那誰能相信呢?我們只有先把人做好了,才能把善良轉化為慈悲,把小愛轉化為大愛,才能去服務大眾,利益眾生。我們學佛就是以佛為師,學習諸佛菩薩的行持,把六度萬行落實到生活當中,這樣才能和佛菩薩感應道交。

佛是覺悟的人,人是未覺悟的佛。諸佛菩薩已親身為我們作出了示範。佛都是人修成的,只要我們按照佛教我們的方法,一步一個腳印兒的走下去,總有一天也能修成正果。

無始劫來,我們輪迴六道,造作了無量無邊的罪業,積聚的習氣多如牛毛。貪、嗔、痴、慢、疑,怨、恨、惱、怒、煩,這些都是拉我們入三惡道的根源。要改掉這些惡習,談何容易?所以必須用戒律來對治我們的煩惱習氣。

佛弟子最基本的戒律是以下五戒:一、戒殺生。一切眾生皆有靈性,殺害眾生就會與眾生結怨。眾生怨氣難平,冤深似海,生生世世和我們冤冤相報,無休無止。墮胎屬於嚴重的殺業,佛弟子應禁止墮胎!吃眾生肉則屬於間接殺生,今生你吃它,來世它轉世為人,你墮入畜牲道,它便又來吃你,半斤兌八兩,你吃它多少就還它多少,生生輪迴,互相討報,苦不堪言!

二、戒偷盜。不予取即為盜,偷盜的範圍很廣,除了竊取他人財物之外,公司或個人偷漏國稅也屬於偷盜,而且這種罪業極重,欠國家的債生生世世都還不完!

三、戒邪淫。「萬惡淫為首」,邪淫包括不正當的男女關係,以及手淫、意淫。邪淫危害大,敗德敗家又傷身,嚴重者還會危及生命。

四、戒妄語。為了達到利己的目的,惡意欺騙他人的語言為妄語,大話、謊話、空話都是妄語。

五、戒酒。酒屬於遮戒,飲酒本身並不犯戒,但是人酒後亂性,容易犯以上四種戒,所以佛弟子應戒酒。酒本身有藥用價值,年老體弱者用於調理身體可適當用一些,應該不屬於犯戒,但不可用動物泡製的藥酒。

以上五種戒,每持一戒就有五位護法神護持,能受持五戒就有二十五位護法神晝夜保護,一但犯戒,護法神便會離去,所以佛弟子當嚴持戒律。

學佛就是運用佛法來調伏我們剛強難化的心,用戒律來降服我們的煩惱習氣,使我們回歸清淨本性,圓成佛道!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末學妙音感恩閱讀!感恩關注!轉發分享是對末學最大的支持。只為耕耘,不問收穫,願與師兄們廣結善緣!師兄們若有不同的觀點,請評論區留言。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誦持大悲咒的功德無量無邊
    6、誦持大悲神咒者,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陀羅尼也,唯除不善、除不至誠。誦持大悲咒的人一切所求都能得到,否則就不叫大悲咒了,除了做惡的人,不是真心誦持的人。若有眾生不信大乘佛法者,能令其很快發大乘信根並以慈悲方便成就他們的一切所需。9、三千大千世界,幽隱闇處三塗眾生,聞大悲神咒皆得離苦。三千大千世界裡,看不到的黑暗的三惡道眾生,聽到大悲咒都能離苦得樂。
  • 學佛,修行的方法——一門深入
    一門深入的修行才能有成就如果你能修持地藏法門,就一定會得到地藏菩薩的護佑加持;你想修行《法華經》,或者《楞嚴經》,或《金剛經》等大乘經典,都會有相同的收穫。如果選擇淨土法門,淨土五經都可以讀,甚至說大乘方等經典,你有因緣也可以讀,把讀經的功德回嚮往生也是可以的。同時伴隨著誦經、拜佛、抄經,再就是念佛。
  • 如是受持讀誦《金剛經》獲無量般若智慧,可秉承如來佛的無上聖智
    經典是學佛的根本,學之教具,初入佛門的學子一般都能認真讀誦,只有那些略有一點知見的人,常常存有懈怠的妄念情緒。常言道:「書讀千遍,其義自見。」書讀的多了,書中的意思自然就理解,自然得智慧。在沒有開悟見性之前,不讀經典、不聽高僧大德的講解,怎麼去修行?
  • 大乘佛教之特質
    第二,大乘佛教系在家、出家一貫的佛教。就不排除在家者這一點而言,它被稱為大乘。小乘佛教是出家主義的佛教。彼等認為若不出家修行、嚴守戒律,則不得解脫。因此,在家者是被排除在解脫之外的。就排除在家者這一點而言,部派佛教被稱為小乘。釋尊曾為在家者說適合在家者修行的法,但部派佛教沒有將這一類教理保存下來。
  • 讀誦金剛經的人不可小視
    有目能見,普利眾生,能嚴淨土,得菩提故,如彼金剛滿人所願,如六寶中其餘四色,黃赤白空,隨須遊空,出水火故。(五)【堅實威力】。能摧我人眾生壽者,法非法相非彼破故,如彼金剛非彼物所壞,故《涅槃經》云:「金剛擬處,物無不破,而是金剛無折損故。」(六)【利用威力】。
  • 【讀誦佩帶】楞嚴咒的〈6〉大妙用
    誠心持誦佩帶《楞嚴咒 》能消除一切苦難 ,兼除障、求願、消業、超度、放生、往生六大作用 。一、除障至心持誦佩帶楞嚴咒不用再去執著所謂的冤親債主了,它們不會再來障礙你了。學佛本來是要放下執著,但很多人反而多了一個執著,執著於冤親債主!相信很多學佛人還在患得患失,比如是回向給冤親債主,還是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若不回向給冤親債主,他們是不會障礙我等等疑惑,放下這些糾結,那就誦楞嚴咒吧!如楞嚴經所云,持誦佩帶此咒已,如是重業,猶如猛風吹散沙聚,悉皆滅除。諸佛如來語無虛妄,只要你肯至誠去念咒!
  • 讀《普賢行願品》講譯筆記若干
    一,修持普賢行願的人會感得族姓,容貌,膚色,相好智慧極其圓滿,一切魔眾和外道不能摧毀,堪為三界眾生的應供處。二,魔障是各種各樣的:有些魔障是看不見的,比如有些非人入於你的心,使你內心逐漸產生惡念,行為也不知不覺往惡法方面轉;有些魔障是能看得見的,比如親朋好友以粗暴或者溫和的言行讓你離開學佛的正道,依靠《普賢行願品》的威力。一切有形無形的魔障都能得以遣除。三,行持普賢行願有什麼出世間果報呢?就是很快獲得佛果。
  • 學佛人需要讀楞嚴經,可以讓我們開悟,並獲得智慧和功德
    楞嚴經全稱,又叫大佛頂首楞嚴經,我們可以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此部經書的重要性,尤其對於學佛人來講,可以悟道開悟,獲得智慧,還有殊勝功德。首先學佛必然是要信佛,信佛不是迷信佛,許多人把佛法當成是一種精神的治療或者是在運氣很差的時候,相信一下佛法,改變一下運氣。
  • 僧人學佛不持戒,七世投胎為牛!這個因果故事,你一定要看完
    而在《宋高僧傳》中,就記載了拾得這位聖僧的一件神奇事情:出家學佛的僧人不持戒守規矩,投胎為牛,這個因果故事,你一定要看完。轉世為牛拾得為什麼叫「拾得」呢?因為他是被豐幹禪師在半路上撿來的,所以就起了個拾得的名字。
  • 高僧故事:嚴持戒律畢生苦行 證羅漢果影響全球
    成為阿姜掃的弟子後,他了解到嚴持戒律對於心靈進步的重要性,積極投入修行。 他以內心誦念「佛陀」來覺知每一個當下,日以繼夜,修習頭陀行:穿破碎廢布所縫成的袈裟,拒絕接受現成袈裟的供養;除了斷食的日子,外出託缽乞食;只接受放進缽裡的食物;日食一餐;穿的僅有三件衣服,上衣、內衣和外衣;居住在林間樹下、河谷之間、巖洞中或斷崖下。
  • 精進恭誦這部經,竟獲九十億佛菩薩加持改變命格、快速滿願!
    這份工作和我寫的工作疏中求的幾乎完全符合,唯一不同的是我當時求的是服務員,而最後卻應聘到了經理的職位,(而且有兩位領導也是學佛的) 晚上回到家裡,我還是有點不敢相信,從寫求工作疏到找到工作一共17天時間,我相信這一定和我精進誦《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以及九十億佛菩薩的加持離不開關係,感恩九十億佛菩薩的加持,讓我找到一個這麼好的工作
  • 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什麼?
    佛教的戒律,並不像其他的宗教是出於神意的約命,所以也不像其他的宗教含有神秘性。佛教的戒律,是根據倫理的要求而來,所以也是純理性的。佛教的基本戒,就是五戒十善,雖然,佛教的教徒由於修持層次的不同而分有在家的五戒十善、八戒,以及出家的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還有大乘的菩薩戒,但其均以五戒十善為基礎;也可以說其他各戒都是五戒十善的升格或詳細的分科。所以,如能把五戒十善守完善了,其他的戒也就不太困難。所謂五戒,是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私通)、不妄語、不飲酒。
  • 大乘《金剛經》,顛覆你的人生觀,捂得大智慧!
    作為大乘經典的《金剛經》,除了《心經》外,可謂是大乘佛教人們誦讀最為廣泛之一。古今往來,因誦持《金剛經》開悟的人許多。如中國禪宗的六祖惠能大師,就是因《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所以,常誦讀佛教《金剛經》,因緣聚焦時,即能顛覆你的人生觀,開悟自在!
  • 戒律不是束縛而是自由
    很多人很害怕受戒,認為我學佛可以,信佛可以,但是你叫我受戒我很害怕,我覺得我做不到。其實這樣的想法很愚痴,你知道嗎?
  • 【誦戒日】-菩薩戒誦戒儀式(音頻+文字)
    持我心地法門品而去。復轉為千百億釋迦。及一切眾生。次第說我上心地法門品。汝等受持讀誦。一心而行。爾時千華上佛。千百億釋迦。從蓮華臺藏世界。赫赫師子座起。各各辭退。舉身放不可思議光。光皆化無量佛。一時以無量青黃赤白華供養盧舍那佛。受持上說心地法門品竟。各各從此蓮華臺藏世界而沒。沒已。入體性虛空華光三昧。還本源世界。閻浮提。菩提樹下。從體性虛空華光三昧出。出已。方坐金剛千光王座。
  • 學佛之人,應該以什麼態度來面對戒律?犯了戒又該怎麼辦?
    持戒都持不了,想有禪定,那是不可能的,沒有禪定功夫也就開不了智慧。末法時代修行為什麼有教無行、難證果位?最重要一點就是戒持不了。戒持不了,身心不清淨;身心不清淨,只在那裡打坐,想開悟、想求智慧,都不現實。為什麼末法時代的人沒有禪定功夫?因為戒、定、慧三學缺了一個最基礎的——戒學。戒律不清淨,行為有染汙,身心自然不清淨,怎麼定得下來呢?
  • 每日讀誦金剛經的好處
    如果每天都讀誦金剛經,大家知道有哪些好處嗎?其實金剛經可以平息一些人不好心情的時候大家知道讀金剛經到底有哪些好處嗎?
  • 第四十八期 持誦楞嚴咒的無上功德
    不持此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大覺師兄註:先別說成佛,想成阿羅漢,不持這個咒都沒有可能,就肯定著魔。也就是說楞嚴是學佛人的標配。2.毒不能害阿難。若諸世界。隨所國土所有眾生。隨國所生樺皮貝葉紙素白毯書寫此咒。貯於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誦憶。或帶身上。或書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