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部長回應政協委員關切——院士頭銜不是學術不端擋箭牌

2020-12-23 齊魯網

12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張博與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聊起了自己目睹的幾個學術怪現象。

其一,在張博擔任主編的《世界漢語教學》期刊,有的投稿人是名家,但投來的論文,「複製比」超過50%甚至更高。期刊退稿後,作者轉頭就將問題論文投到別家期刊發表。

其二,張博某次在網上搜索自家刊物,得到的搜索結果前6項都是「釣魚」式代發論文網站。這種網站還頗有市場,騙子假冒《世界漢語教學》名義行騙,北京語言大學一位教師就被騙走了4萬元。

其三,一位投稿的高校教師,在編輯部追問下承認,論文是從網上買來的,「花了600元」。

「有些知識分子對學術不端沒有任何羞恥之心。」12月3日,在參加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走訪科技部的活動時,張博委員感慨。她在一份政協提案中建議健全學術不端監督懲戒機制。

她主張,處理學術不端要將行政處罰和法律懲治結合起來。僅靠學界或輿論譴責學術不端行為,代價太小,起不到足夠的教育和警示作用。

「這件事非常重要,是生命線,是基石。」王志剛說,科研的本質在人,對科學家在人品上的要求應該更高。

他介紹了科技部近年處置科研誠信問題的新舉措,並舉了一起引人關注的學術造假處置案例。2017年,國際期刊《腫瘤生物學》一次性撤銷了107篇中國學者論文,引起國內外學術界譁然。科技部等多部門聯合調查發現,被撤稿的107篇論文涉及作者521人,其中486人不同程度存在過錯。

「科技部當時毫不放鬆,一篇一篇查,不搞『抽樣』,查完以後進行處理。」王志剛介紹,當事人受到了所在部門的處理。其中,兩位院士候選人被「拿下」,有少將降級成了大校,還有幾位教授降為副教授。有的還面臨刑罰。

王志剛說,科研領域違法犯罪者中,近年來陸續有院士、校長、教授被判刑。「院士、教授不是擋箭牌,不是鐵帽子,犯了什麼就處理什麼」。

他向張博委員介紹,科技部已與公安、網信部門溝通,取締了一些非法代發論文的網站。自己也上網查過,此類網站仍然存在,「最近我們還會處理」。

對於學術不端,王志剛表示,近幾年情況有所好轉,各單位仍要高度重視,下大力氣,擔起責任。一方面要加大打擊力度,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另一方面要弘揚科學家精神,營造良好的學風和科研環境。

張博委員在提案中的一些建議,有的已經「落地」。2020年9月1日,科技部《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規定》開始施行。這項規定界定了64項科技違規行為以及相應的處理措施,填補了對部分科技違規活動處理的制度空白和工作短板。

科技部秘書長苗少波介紹,這些舉措與政協委員們的建議有關。委員們圍繞科研誠信、嚴肅查處科研項目公關等方面多次提出過提案。

在匯報提案辦理情況時,苗少波說,科技創新工作受到政協委員高度關注,科技部承辦的提案數量,2018年為290件,2019年為441件,2020年為497件,「呈快速增長態勢」。提案數量增加的同時,質量也在提升。委員們積極圍繞科技創新中的痛點、難點、熱點,提交了高質量、建設性的提案,對解決相關問題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幫助。

他舉例指出,在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方面,委員們圍繞減輕科研人員負擔、完善科技評價體系、優化科研項目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議。科技部會同財政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等推出相應改革舉措。如實施了減少信息填報和材料報送的「減表行動」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原有的57張表格壓縮到了11張。

苗少波還表示,在提案辦理過程中,科技部注重提案落實,使委員們的關切轉化為實際政策措施。而經過溝通,委員們也對科技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形成了更為廣泛的共識,讓科技創新工作有了更加深厚的基礎。

「辦理好提案,是對我國民主政治制度的尊重,是對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尊重,是對廣大政協委員的尊重。」苗少波說。

[責任編輯:楊凡、高於]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科技部部長回應關切:院士頭銜不是學術不端擋箭牌
    12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張博與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聊起了自己目睹的幾個學術怪現象。  其一,在張博擔任主編的《世界漢語教學》期刊,有的投稿人是名家,但投來的論文,「複製比」超過50%甚至更高。
  • 院士頭銜不是學術不端擋箭牌
    科技部部長回應政協委員關切——  院士頭銜不是學術不端擋箭牌  12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張博與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聊起了自己目睹的幾個學術怪現象。  「有些知識分子對學術不端沒有任何羞恥之心。」12月3日,在參加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走訪科技部的活動時,張博委員感慨。她在一份政協提案中建議健全學術不端監督懲戒機制。  她主張,處理學術不端要將行政處罰和法律懲治結合起來。僅靠學界或輿論譴責學術不端行為,代價太小,起不到足夠的教育和警示作用。  「這件事非常重要,是生命線,是基石。」
  • 多個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涉嫌學術不端,科技部:違規人員,一切歸零
    科技部嚴懲學術不端2020年,多家國內外期刊雜誌紛紛撤稿一些存在嚴重學術不端的論文,例如:4月份,國際著名出版社Springer旗下期刊宣布撤稿33篇論文,在此批被撤稿論文的名單中,發現了大量中國學者和高校的身影,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包氏頭條:全國包氏政協委員名單匯總
    畢業於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政法專業,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社會服務部部長,是第九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包為民第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人物簡介1960年3月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中國共產黨黨員,制導與控制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 2020年7大學術不端事件:4所雙一流牽涉其中,附處理結果
    今年的高等教育圈特別「熱鬧」,各種學術不端行為頻頻被揭出。從學術造假到論文抄襲,從買賣論文到歌頌導師,讓人不禁驚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目前其博士學位已經被撤銷,「高層次引進人才」的頭銜自然也被取消。郭曾經要求被抄襲者籤署一份「聲明」,證明自己是與對方一起做的研究,「誤會」在於自己發文章沒有提前跟對方打招呼。讀到博士,入職大學相當不易,把智商都耗在這種事情上,怎不讓人嘆息?
  • 政協委員的「醉權」是怎麼煉成的?
    從相關報導來看,該打人男子思維邏輯十分清晰,一句「為啥攔我的車不攔摩託車」的責問,明確表達了他上火的原因;而更說明他並沒有神志不清的是,在他回到車裡後,還拿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庫車縣第十二屆委員會委員證》,不停地叫嚷「我是政協委員,動我一下試試?」如果說這其中確實借著幾分醉意,那麼,這位被打了一巴掌的協警,挨的不是「醉拳」而是「醉權」。
  • 白氏頭條:全國白氏政協委員名單匯總
    白祥化安徽省第十一屆政協委員人物簡介蚌埠市伊斯蘭教協會會長 白連樹北京市第第十一、十二屆政協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人物簡介北京市政協委員、海澱區政協委員、海澱區工商聯副主席。湖南省政協委員,農工黨湖南省委常委,農工黨中央醫療衛生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高層次衛生人才「225」工程學科帶頭人,中國防癆協會常務理事兼學術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南省防癆協會秘書長,湖南省預防醫學會結核病防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2020年山東省政協委員藝術團擔當履職展政協風採
    今年以來,山東省政協委員藝術團全年舉辦和參與了12個場次的文化活動,藝術團的委員藝術家們現場參與人數累計達到近200人,觀眾累計達到近2000人次,累計線上觀看人數達到32萬人以上。藝術團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受到社會廣泛好評。
  • 佛山政協委員風採(二)
    近年來,王玉建聚焦市民對教育的關切,為辦人民滿意教育積極發聲,在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學位供給不足、集團化辦學、青少年心理健康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2019年,王玉建提交了《關於加快劃撥教育用地力度,保障基礎教育學位供給的建議》,得到了市自然資源局、市教育局和禪城區政府的有力回應,有效推進了中心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建設力度,改善了基礎教育學位不足的現狀。
  • 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一行來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調研
    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一行來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調研 2020-12-22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曹雪濤院士正面回應論文造假質疑,對論文結果仍然充滿信心
    南開大學校長、著名免疫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日前陷入論文造假風波。Elisabeth Bik博士在學術交流在線平臺PubPeer上指出,多篇作者署名包括曹雪濤的論文能檢測到圖像異常,部分圖片疑似有增添、刪減等PS操作現象。
  • 高校校長因自我抄襲被指學術不端!如何避免出現相同情況被退稿?
    學術不端,對於處於科研圈的學者來說,這是件嚴肅的事情,往往當一個人的學術經歷上沾染汙點,那麼未來可能很難在此道路上大展身手,走通一條光明前途了。然而,我們不排除在一些自己容易忽視的情況下,發生一些學術不當行為,導致最終被判定為學術不端,這是需要我們再三了解及警惕的!
  • 科技部副部長李萌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5月9日(星期六)上午10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科技部副部長李萌、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李金早、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和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言人襲豔春介紹2019
  • 戰「疫」政協力量:委員們關鍵時刻站得出來、頂得上去
    期間,接受媒體採訪,對方艙醫院、特效藥、疫情拐點、核酸檢測效率等社會上十分關注的問題進行權威解讀正面回應,為人民群眾解疑釋惑。2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豐臺區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吳浩受命前往武漢,指導武漢社區聯防聯控,每天走街串巷,查漏補缺,篩查高風險疑似病患居民,密接隔離點,對武漢地區社區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
  • 南通市政協組織三級政協委員視察「大通州灣」建設
    本報訊 (記者金帥)12月22日,市政協組織部分住通省政協和市縣政協三級政協委員前往通州灣,視察調研通州灣新出海口開發建設情況,為「大通州灣」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市政協主席黃巍東參加活動。當天,委員們先後前往呂四起步港區、海門港中天綠色精品鋼、通州灣高端裝備臨港產業園、通州灣新出海口一期通道工程、桐昆聚酯一體化項目、金光產業基地項目、洋口港能源島等地,詳細了解各項目的規劃、建設、招商等情況。在呂四起步港區「2+2」碼頭項目施工現場,委員們詳細了解片區重點產業布局、集疏運體系等項目建設情況。
  • 電商「助推」論文代寫、期刊代發,誰評學術端與不端?
    近日,翟天臨事件引發輿論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聲討,目前,北京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在調查後均對此事件作出回應,確認翟天臨存在學術不端行為。
  • 中科院院士蘇國輝教授應邀到醫學部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12月21日上午,醫學部邀請中科院院士蘇國輝教授作題目為《抗抑鬱非藥物的研發/從基礎到臨床》學術報告。青島大學原副校長,腦科學與疾病研究院院長謝俊霞教授主持報告會,醫學部部長姜宏、科研管理與國際合作辦公室主任王胤和學部師生100餘人聆聽了報告。
  • 重磅披露丨清華公管學院全球學術顧問委員會外方顧問委員
    【MBA中國網訊】11月1日,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全球學術顧問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議在清華大學舉行。首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全球學術顧問委員會外方顧問委員背景多元,包括國際組織負責人、國外著名大學校長和頂級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著名智庫負責人、著名專家學者以及公益形象突出的企業家等,在各自領域取得卓越成就並有著較高國際影響力,他們是:
  • 顏寧為何落選院士?並非中科院不愛才
    而有部分網友說:中科院院士評選方法需要改改了,顏寧這樣出色的科學家都選不上院士,還有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女士也不是院士,如果不是評選機制有問題,為什麼最優秀的科學家都選不上院士?顏寧為什麼落選院士,是不是院士評選方法存在問題?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中國科學院院士是如何評選,以及它的由來?中國科學院院士,是我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