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奇怪,似乎絕大部分的人都曾幻想過自己能夠擁有一種超能力,然後完成自己做不到的事或者得到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喜歡旅遊的人會希望自己能夠瞬移,這樣就可以順著自己的心意,去到所有想要到達的地方,賞遍所有想看的風景;喜歡收藏的人會希望自己有一個無限的空間,這樣就可以把所有自己不捨得扔掉的東西好好收藏在空間裡,讓回憶能夠永遠被珍藏時時被懷想;喜歡研究歷史的人會希望自己可以穿越時空,然後看清歷史的真相,接觸自己崇拜的被淹沒在史書中的英雄。我也希望我能有一種超能力,能夠讓我看明白那個看不懂的人的心思。
但就如同陳粒在這首《奇妙能力歌》當中所說的一樣,人本身就是一種有著奇妙能力的奇妙生物。他們能看到沙漠當中的暴雨,能看到翻飛在風裡的詩句,能看到一片荒蕪被時間變成繁華喧囂,他們能看到很多奇妙不尋常的事情,可他們卻看不清自己的心意,也看不清別人的心意。於是他們總是在失去,又在這失去之中不斷的懊悔,最後將所有的失望都寄望到幻想上去。幻想著某一天,上天能夠看到他的懊悔哀愁,賜予他超能力,讓他能夠改變,或者在將來避免同樣的失去發生。但上天似乎很忙,聽不到人們藏在心裡默默念叨的小心思,所以人們到現在也沒能擁有超能力,所以人們到現在也還是會失去,會懊悔。
陳粒用這樣俏皮的話語講出這樣一個深刻的道理,是她的性格使然,也是她的創作風格使然。雖然過多的意象重疊讓人覺得稍顯晦澀,有堆砌之嫌,但一首好的歌曲,它的存在意義卻並不是絕對化的老少皆宜。只要它準確的表達出了它在某一情景下的思想或情感,並且能夠讓有相似經歷的人在聽到歌曲時產生共鳴,感受到來自歌者的情意,那它就能夠被視作一首好的歌曲。當然這共鳴不能是潛藏在心底的作惡欲,否則這就不是做音樂,而是邪教組織傳播了!這首歌曲在不懂的人甚至是初次聽聞的人聽來,或許會有一種歌手在故弄玄虛的感覺,你以為她要表達的是自怨自憐的小感動和隱晦難言的小甜蜜,但其實這只是一個正話反說的簡單小套路。只要稍微了解一下陳粒這個歌手,你就會發現,她的音樂並不僅僅只是音樂那麼簡單,她喜歡將自己的心路歷程放在歌曲的詞作當中,所以歌曲會有一種歷盡漂泊的滄桑感,但其實陳粒只是一個到今年為止也才28歲的90後而已。
拋開陳粒自身的經歷不講,她身為一個獨立音樂人的身份為她的詞曲創作都帶了極大的好處。首要的一個好處就是商業化走向的偏低,這就使得她的音樂能夠認認真真地表達自己的心意和感情,而不是靠著莫名其妙的傷春悲秋來強行勾起共鳴。這首歌曲算是陳粒眾多創作中熱度較高的作品之一,憂傷的曲風自然的將聽者帶入她的世界之中,體會她曾走過的心酸苦澀。但她不拘一格的跳躍式唱法卻又使得歌曲聽起來輕快自由,不會因為情感的灰色調而使人有壓抑之感。意象的堆疊沉澱出中華文化的韻味,搭配上她自然靈動的聲音,又是一種別樣的曲風。多種曲風的轉換銜接自然且流暢,這可見她是一個有底蘊的女子,也是一個大膽的女子。
陳粒還很年輕,但她歌唱的東西卻有著她的年齡不該有的倦怠,蒼涼。愛一個人,究竟會是什麼樣的?除了他的血肉不能複製,會想擁有他所擁有過的東西。看他看過的風景,想他想過的事情,捱他捱過的孤獨,即便將心築起高牆層層圍困,卻還是會因為他的風吹草動而變得兵荒馬亂。因為看不懂心上人的心思,所以為他終日胡思亂想,即便明知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善解人意,而是因為他的心門從未向自己打開,卻也還是會忍不住怪自己,為什麼沒有超能力,看不懂他的心?
許多女孩子會很喜歡這首歌曲,因為這首歌曲寫的就是她們的曾經,因為那個看不懂的人而變得不像自己的曾經。 雖然陳粒並沒有為刻意為自己貼上「民謠」的標籤,但她真實自然的創作風格卻仍舊有著民謠歌曲的色彩。當然我們並不必刻意去尋求歌曲中所謂的類型劃分,對於一個音樂人來說,如果一首歌曲能夠為你帶來片刻的感動,那麼這一次創作就算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