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什麼?願永恆從明天開始。
最初看到這部電影名字,讓我想到的是科幻片。然而,這卻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文藝巨作。在情節緊張的科幻大片與手法獨特的喜劇電影搶佔影迷們眼球的今天,一部文藝片能夠以獨特的視角,簡單的故事打動人心,不得不說,這也是這部希臘電影《永恆和一日》的成功之處。
患有癌症晚期的詩人亞歷山大在進醫院等待死亡的前一天,想將一直陪伴其左右的狗交託自己的親生女兒,遭到對方拒絕。女兒對自己處境的不了解,以及女婿打算將自己的祖屋賣掉,讓亞歷山大黯然離開。在亞歷山大孤獨地面對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天時,太太安娜在世時的諸多生活片段、探望獨自生活在療養院中的年邁衰弱母親的情形、花費大半生心血研究的19世紀詩人所羅穆斯等回憶,以或真實或夢幻的形態與他會面,來助他解除對「明天會持續多久」的困惑。
電影的情節簡單,故事也並無亮眼之處,然而主題卻讓人產生了無限的遐想。這是一個關於時間的主題,一日有多漫長,永恆又有多麼的短暫。當亞歷山大在海岸邊踱步的時候,看似悠閒靜謐的背景,海浪一層一層,卻拍打著一個老人焦慮的心。海岸上的石頭組成的十字架,是喻義著禱告還是救贖?詩人眼中亦真亦幻的傷離別,在鏡頭前面我們能清晰的感受到。年輕時過著自我放逐的生活,成為了著名的詩人。而今,亞歷山大隻剩下最後一天了。與所有的人一樣,我們或許無法體會一個詩人在面對生命最後一天時,眼中看到的是怎樣的情景,然而電影卻為我們一一呈現。在這一生中有多少的遺憾,抑或是悔恨,人生最後的這一天是多麼的漫長。
明天是什麼,比永恆多一天。我很喜歡年輕的夫婦在海邊翩翩起舞的鏡頭,不僅僅是因為它美輪美奐。的確這是電影中最美的片段,不僅僅是長鏡頭帶給人們的視覺盛宴,也是心靈的一次放飛,當你隨著兩個人的舞步搖晃身體,隨著海浪擺動,或許你會明白,愛才是生命中的燈塔,照亮的是迷途的人,是回歸的路。破舊的街道上進行著古老而優雅的儀式,仿佛時間讓歷史駐足在了這裡,那麼的安靜,那麼的波瀾不驚,不會有人意識到時光匆匆的腳步,他們的臉上浮現出和藹和安詳的氣息,人類最真切無邪的表情。
一輛大巴車,一個小時的旅程。繞了一圈,回到了起點,這是一個輪迴的結束,不是嗎?無論再多的兜兜轉轉,路途中有多麼美麗的風景。扛著一面紅旗,努力睜開疲憊不堪的雙眸,從遊行的人群中默默走上大巴的年輕人,詩人注視了一下他,是否那中間有自己年輕的影子?用一腔熱血,維護著自己堅定的信仰,猛烈的反抗著讓自己不滿的現實?那幾個中途上車的樂手,演奏著詩人最為熟悉的曲子,是否和他一路疲憊之後轉向對藝術本身的探求的後半生一樣?那對鬧了彆扭的戀人,女子扔掉了美麗的花,被他輕輕地拾起,那是否是他在哀嘆自己再也無法挽回失落的愛情?鏡頭轉向窗外幾個黃衫的自行車手,是否在闡述著世上不斷重複的人生?
或許我們應該慶幸,慶幸自己並沒有詩人獨特的目光,沒有詩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如此便少了一份哀傷。然而生命就是這樣,無論我們行走在哪一條軌跡上,死亡如此漫長,生命如此短暫。無論明天是什麼模樣,只是今天的延續,永恆的下一天罷了。如果時光並非我所能掌控,我希望明天才是永恆的開始。
出品人│王波 主編│劉愛萍
首席執行│王恩澤 首席記者│高原
編輯│蘭天琦 袁婉怡 穆逸龍 李小樹
視覺總監│杜放 視頻監製│李小姣 設計│劉垚 李心彧
除註明外內容均為正午文化原創 轉載請聯繫 個別圖片來自網絡 如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