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永恆和一日》:當電影遇上詩歌,生命的本相便浮現

2020-12-22 聊不完的電影

"沒有苦難,便沒有詩歌。"

子夏問曰:何為死?

孔子說:不知生,焉知死?關於生死不可不知!

如何看待生與死,這是個哲學的問題。而正在看文章的你,心中的答案又是怎樣的呢?

每當生活步入下滑期時,比如面對自己窘迫的經濟狀況,比如搞砸了一份新的工作,比如結束了一段戀愛長跑後,人們總會感嘆為何時間會過得如此之慢,待在這世上的每一分鐘都是煎熬。可是你是否想過,如果你只剩下明天,24小時過後,你就即將離開這個你正在唾棄的世界,你還會如此哀怨嗎?

說實話,若是在以前,我對這類問題並不會有過多的想法,頂多搪塞幾句就過去,因為我總覺得那是別人要窺視你那些深藏於心底裡欲望的一種套路。可直到我上周看了希臘電影《永恆和一日》後,我頓時覺得,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明天?這個假設題很有它出現的必要性。

希臘,奧運聖火的源頭,偉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故鄉,那裡有度假勝地愛琴海,一個光是讀出它的名字就覺得古老又浪漫的歐洲國家,在那裡所誕生的電影《永恆和一日》亦是如此。

電影講述的是一位名叫亞歷山大的希臘籍作家在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天裡的故事。他在啟程去往天堂路上前,去到了女兒的家,本想將陪伴自己多年的狗交由女兒撫養,沒想到卻遭拒,女婿還當面告訴他要將他在海邊的房子給賣掉。

心如死灰的他悲從中來,只好漫無目的地開著車四處轉悠,卻遇到了給他擦車窗的逃難男孩,在面對警察追捕的情急之下將他救出,沒想到在生命的最後一天裡,小男孩與他成為了忘年之交,成為了他最親的人。

在亞歷山大與小男孩相處的短暫時光裡,亞歷山大不斷地追憶了自己的亡妻安娜,回顧了自己一生為了文學為顛沛流離的生活,還去看望了在療養院的母親,在逐漸認清生命的本相後,他幻想自己與妻子回到了海邊,也終於明白了明天存在的意義,是在於比永恆多一天。

死亡這個主題在很多電影裡都有出現過,但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細膩地呈現了一位將死之人告別世界的全過程,看完後被深深地震撼到,既讚嘆導演西奧·安哲羅普洛斯爐火純青的藝術功底,也感慨於電影裡所傳達出來的那股深厚的生命力量。

再加上這是一部上映於22年前的希臘電影,屬於鮮少出現在中國電影觀眾的觀影之列,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去欣賞這麼一部佳作呢?

本文將從故事情節、人物衝突以及拍攝手法入手去帶領大家去感受這部電影的魅力。

一、當現實遇上幻境,亞歷山大最後的生命時光都變得溫暖了起來。

"推開一道門,門外是三十年前美麗的妻子;沿著一條河,岸邊站著回到希臘的索洛莫斯。"

①時常回憶起自己的亡妻,與她在海邊共舞,那是一段在現實裡未曾發生過的片段,實際上是亞歷山大的自我救贖。

亞歷山大將自己的狗帶到女兒家中時,他也將自己的亡妻安娜那些年裡給自己寫的信一併交給了女兒,在女兒讀著妻子的信的同時,亞歷山大走向了窗外,跟著信進入到了妻子生前的世界裡,那時候的他正在世界各處流浪,正在四處尋找建造自己文學殿堂的基石。與此同時,他也錯過了妻子最需要他的時光,徒留妻子一人在海邊跳舞。

所以在生命的最後一天,亞歷山大對於妻子的愧疚積攢到了極點,他極度懊悔為何當初的自己忍心將心中所愛就這麼拋棄 ,留她一個人傷心,一個人歡笑,將所有的悲傷都融進了後來才能被他讀到的詩句裡。

像女兒出生這樣美好的時刻,當身邊的親朋好友都為了這位新生兒而載歌載舞慶祝的時候,身為主角之一的父親卻不在場。蔚藍的海天景色徒留妻子一個人獨自觀賞,可見當時的她是多麼孤獨啊。

可是在幻境裡的亞歷山大,在與妻子正歡樂地跳著舞時,卻被遠處的海水聲給吸引,留給妻子一句,"我去去就來。"那時的安娜,我想再包容的愛也被他的這一句給稀釋,他的骨子裡終究是嚮往自由,無拘無束,會遇見愛情,但是愛情卻未能讓他停下腳步。

這讓我想起了顧城《門前》裡的那段,"我多麼希望,有一個門口早晨陽光照在草上,我們站著扶著自己的門扇,門很低,但太陽是明亮的,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可是在安娜與亞歷山大之間,這樣的景象不會也不可能發生,這就是即使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上帝也不會給你機會重新來過的遺憾,終將是抱憾而終。

②一位命不久矣的垂暮老人遇上四處逃難的難民兒童,兩人卻成為了忘年之交。

亞歷山大本就是獨居老人,在他的晚年裡,狗成為了他最忠實的伴侶,如果沒有狗,他的生活將是更是單調乏味,只剩下了空蕩蕩的房子與漫無邊際的海邊。

他同狗之間早已人類與動物之間的情誼,所以在他臨死之前最先做的一件事就是將狗安頓好,可萬萬沒想到卻遭到了女兒的拒絕,更令他心碎的是,自己都還沒離開,女婿就已經將房子轉賣了出去。

遭遇兒女的的離棄無疑是朝早已心如死灰的亞歷山大開了一槍,所以他匆忙地趕著要逃離女兒的家,不然光是站在那裡,面對女婿的質問亞歷山大就像一座孤島一樣,孤立無援。

不知何處可去的亞歷山大隻好開著車在路上轉悠,卻遇到了給自己擦車窗的阿爾巴尼亞男孩,而他的身後警聲轟鳴,情急之下亞歷山大將小男孩拉上了車,使他躲過了一劫。小男孩全程沒有說話,而是在下車的時候給亞歷山大回應了一個微笑。本以為兩人就此別過,沒想到亞歷山大在進藥店拿藥的期間卻看到小男孩落入了人販手中。

那時候的亞歷山大沒有多思考一秒鐘,而是徑直地上車去跟蹤了車輛,最後將小男孩從人販手中贖了回來。那一刻,我覺得亞歷山大形象無比高大,對於小男孩,他們可以說素不相識,即將步入天堂的他連自己都顧及不了,卻還是騰出了雙手去解救了這位小男孩,他身上綻放著善良的光輝。

如果說第一次亞歷山大將小男孩拉上車,對於小男孩來說只是一個普通人的善良舉動之外,那第二次亞歷山大對於自己的解救早已使小男孩放下了自己的心房,他開始確定眼前白髮鬚鬚的老人對自己的善舉是發自內心的,他是自己的救世主,於是本可以搭上回家之路的他,又折返了回來,同亞歷山大緊緊擁抱在一起。

這是電影中的淚點之一,有時候萍水相逢的感情就是如此奇妙,寥寥數次相逢就能將彼此的心連在了一起,成為了忘年之交,他們像爺孫般相惜,更像兄弟般相知。

③如同亞歷山大一生都在追崇的詩人所羅穆斯一樣,在荒蕪的世界裡建造了一座只有自己知道的烏託邦。

亞歷山大有一位崇拜的詩人,希臘籍,在自己的國家面臨存亡時刻,依然地從法國回到故鄉,異鄉長大的他不會母語,但卻深愛那美妙的鄉音,於是他花錢同當地人去購買詞彙,來換取靈感。

這真是一種浪漫的購買行為,誰說金錢只能購買看得見的物質?像詩人就可以為了文字而傾囊所有。後來當亞歷山大坐在河堤旁看著駐足的行人在談天說地時,小男孩機智地去到他們身旁,轉身就笑著對亞歷山大說了一個詞語。

亞歷山大笑著掏出錢給了他,你看這時候的他正學著崇拜者的樣子,向世間購買詞彙,那一刻,他倆仿佛相通了,在同一個時空裡遙望,而那個時空裡便是他們用金錢換來的文學殿堂。

二、火與水相遇,火必滅。那當兩個不用世界的人相遇交談呢,必有一方的語言黯然失色嗎?

①已是將死之人的亞歷山大與命運未卜的逃難男孩;

從人販子手中救出了小男孩後,亞歷山大面臨著要將小男孩如何安置的問題,我想若他不是將死之人,他一定會將小男孩留在身邊撫養,會教他讀書識字,會教他寫詩。可是現實的情況不允許,生命已進入倒計時的亞歷山大要以最快的辦法去安置好小男孩,那就是將他送出希臘。

可是每次到了臨走的那一刻,小男孩都逃掉了,最後一次當小男孩終於下定決心要走的時候,亞歷山大卻喊去了那句藏在心底裡的話,一位垂死的老人對著一位小孩乞求道,"留下來陪我,你還有明天,而我只有兩個小時了。"

那時的亞歷山大脆弱得像一片早已枯萎的落葉,在用乞求的語氣向上帝那裡為自己爭取多一分溫暖。而逃難小男孩呢,他看似嬌小,但卻有豐盈的內心,他很懂得察言觀色。

當兩人坐在岸邊觀看著行人匆匆的景象時,亞歷山大笑了,可是小男孩卻對他說,"你雖然在微笑,其實很傷心。"亞歷山大偽裝的堅強在他面前毫不管用,於是他學著亞歷山大所崇拜的詩人那樣,去聆聽別人的故事,給亞歷山大帶去了新的詞彙,最後用錢買了一個三明治後,先問問亞歷山大吃不吃,亞歷山大搖搖頭後,他才吃了起來。

身為難民的他,沒有家人,一起逃亡的夥伴就是家人,當賽林因車禍而死後,他傷心無比,小小年紀的他哭得淚流滿面。他在亞歷山大的幫助下溜進停屍房將塞林的衣服拿了出來,在廢棄的地方點了一把火燒掉,在火光的照映下,小男孩一直在哭,最後所有的悲傷都化成了最後的吶喊,"啊,賽林!"

兩人間最歡樂的時光是離別前一起搭公交遊覽深夜裡的希臘的時光,導演安排了各色人群在那輛公交車上上下車,有拿著宣揚自己鮮明主張的熱血革命青年,有互相爭吵的情侶,有隨時隨地都在演奏自己夢想的樂隊,最後還有所羅穆斯的出現,在他們面前朗誦了一首詩。

在所羅穆斯下車之後,亞歷山大追問道,"永恆是什麼?"可是詩人沒有給他回答,如同他那未完成的書一樣,沒有結局,只有無聲的空白。亞歷山大在公交車上看完了自己的一生,而小男孩則在那裡看到了未來的自己。

很多瞬間,我都覺得亞歷山大與小男孩是住在彼此心底裡的另一個人,亞歷山大在小男孩身上看到了自己少年時曾有的倔強,小男孩在亞歷山大看到了身為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人是多麼的孤獨。

②亞歷山大與亡妻,為了追逐文學的殿堂而四處流浪,徒留妻子在海邊黯然神傷。

在亞歷山大的幻境裡,妻子在他的身旁說過,"我只是個熱戀的女人。"都說少女情懷總是詩,但萬萬沒有想到她愛上的是一位為了文學甘願拋棄妻女的男人。

亞歷山大的妻子看得出也是一位嚮往碧海藍天的自由之人,但是她甘願為了家庭而將舞姿留在了自己所能步及的方圓十裡之內,而不是為了自由而奔走他鄉,她的愛比大海還廣闊還深沉。

亞歷山大卻截然相反,他至死都解不開自己的疑惑,他至死都還會像個孩子一樣跑到母親床前,問她,"為什麼我的一生都在流浪?"殊不知,那是因為他將自己的一生都給到了創作,他目光所及之處都是寫作的素材。他被自我的靈魂牽著到處遊走。

③亞歷山大與自己的偶像,兩人的命運極其相似,都是為了詩歌而肝腸寸斷。

對於作家來說,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未能給自己的作品寫上一個完整的結局,就像連續劇播放了一半,突然宣告下線,留下觀眾目瞪口呆,從此那便成為了作者再也無法解開的心結,那便成為了他一生中最難以啟齒的回憶。

亞歷山大所崇拜的偶像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之作,不惜花錢向平民們買詞彙,但到最後他也有未完成的詩。亞歷山大也是如此,他在將死的時候還在尋求自己作品的結局,可是還是無疾而終。

三、拍攝手法:導演用了大量的長鏡頭和第一人稱的視角去呈現了這部電影。

長鏡頭:最記憶尤深的一處,就是男主回到了自己的老房子,鏡頭慢慢地環顧了整間房子。

那一刻我仿佛就是亞歷山大本人,在我生命的最後時刻,用眼睛緩緩地再看一遍我曾經生活過的地方,那扇吱吱呀呀作響的房門,那面斑駁的城牆,還有住在房子裡的那些人,感謝它們以各自的形式伴我度過一生。可生命是一個輪迴啊,我從哪裡來,便要回到哪裡去。

第一人稱:旁白是這類電影的升華,像是在吟唱一首首詩歌,像是有人在電影裡頭緩緩跟你講述他的故事。

電影裡的旁白都是以亞歷山大的視角去講的,就像在一個陽光和煦的午後,他坐在藤椅上,輕輕地同你講起了他的一生。從孩時裡的奇思妙想到成長過程中的顛沛流離,再到最後的捫心自問。千萬種人生,但無一例外,我們都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我們會有悲傷,會有喜悅,會有成就,也會遺憾,而且最後,我們都會願意講出來。

、在這個短視頻盛行的時代,我們又該如何靜下心來仔細去品味這種哲學性偏強的文藝片。

①先了解故事背景。對於這類冷門的影片,甚至是對導演一無所知的,我會先從導演的基礎資料入手,了解到該片導演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出生於希臘雅典一個中產家庭,年輕時經歷了二戰和希臘內戰。因喜愛電影而在大學輟學後又到法國電影高等學院學習了學習文學、電影學和人類學,在希臘當地左派報紙《民主力量報》撰寫影評。

光是這一系列的介紹,就可以想像出他是一位很有故事的導演,這類導演用鏡頭講出來的電影多多少少是透露著自己的思想,像楊德昌,他們都是很擅長將鏡頭去表達自己想法的導演,所以有了這一了解,就不難理解西奧·安哲羅普洛斯為何會在影片裡採用大量的長鏡頭以及旁白。

②選擇降噪環境之下,細細去品味電影裡的每一幀,每一個鏡頭。看這類電影之前,我都會選擇在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下去看,比如夜深人靜之時,因為這樣外界的幹擾是最低,我不會常常被中途打斷,也無過多的社交信息打擾,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影片之中,而且這部電影裡出現了大量的詩歌,更需要跟著導演的鏡頭一步步地品味詩句出現的意義。

③將自己代入主角身上。這樣一來,如果我是主角本身,我就會跟著劇情聯想到下一步的動作,更加切身地體會到主角的心境,跟著他歡笑,哭泣。就像上面講到的長鏡頭,導演用鏡頭環顧了亞歷山大的居住之處,我就是採用了這種方法,一下子就融入進去了,如果那一刻是我回到了曾經居住的老房子裡,我也會再仔仔細細地去看一遍。

總結:看過《永恆和一日》後,來日方長在我這裡成為了貶義詞,因為它會讓我們誤以為總還有明天,總還有下一次。可現實卻並非如此,因為歲月不饒人,所以我們要意識到時間的可貴,這樣我們才能活出永恆的意義。

相關焦點

  • 《永恆和一日》,解讀安哲羅普洛斯對永恆的理解以及生命的價值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是希臘國寶級導演,他與蘇聯導演塔可夫斯基屬於同時代人,由於特殊的環境因素影響,其導演之路起步較晚,在35歲才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長片《重建》,不過與塔可夫斯基極為相似的是,他從小便充滿了對詩歌的熱愛和哲理思考的追問,並將詩歌、影像與自己的人生閱歷充分結合,與塔可夫斯基一同探索著人類的內心世界和電影的詩意表達。
  • 電影《永恆和一日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在亞歷山大孤獨地面對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天時,太太安娜在世時的諸多生活片段、探望獨自生活在療養院中的年邁衰弱母親的情形、花費大半生心血研究的19世紀詩人所羅穆斯等,一一以或真實或夢幻的形態與他會面,來助他解除對「明天會持續多久」的困惑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永恆和一日》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
  • 行影院|詩意電影放映會第二期——安哲羅普洛斯《永恆與一日》
    8月7日,周五晚上19:30-22:30 將我們將放映電影大師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永恆和一日》,屆時還會邀請到北大歷史系學者範美忠和視覺藝術家周怡君,作為本次分享會的觀影嘉賓,與大家一起討論!《永恆和一日》也稱《永恆的一天》,於1998年在法國首映,影片講述了癌症晚期的詩人亞歷山大臨死前的一天,在回憶和妻子安娜的生活、探望母親的經歷以及與古詩人對話的過程中,獨自面對生命中的最後時光,也在不斷思索「明天會持續多久」中走向了人生的彼岸。
  • 線上電影拉片分享:安哲羅普洛斯《永恆和一日》
    在收穫了多個影評人獎之後,憑藉《塞瑟島之旅》(Taxidi sta Kythira,1984)獲坎城電影節最佳編劇獎,《霧中風景》(Topio stin omichli,1988)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尤利西斯的凝視》(To Vlemma tou Odyssea,1995)獲坎城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在1998年終於以《永恆與一日》(Mia aioniotita kai mia mera)獲金棕櫚大獎
  • 電影 · 永恆與一日,不過是關於長短的又一丈量方式
    願永恆從明天開始。 最初看到這部電影名字,讓我想到的是科幻片。然而,這卻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文藝巨作。在情節緊張的科幻大片與手法獨特的喜劇電影搶佔影迷們眼球的今天,一部文藝片能夠以獨特的視角,簡單的故事打動人心,不得不說,這也是這部希臘電影《永恆和一日》的成功之處。
  • 《永恆和一日》: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998年的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頒給了影片《永恆和一日》。這是一部探討活著的意義的電影,與諸多歐洲文藝片一樣,本片的節奏緩慢,內容枯燥,對於生活有著諸多思考的人自然會與導演有共鳴或交集,否則,當你打開這部影片的時候,時間會突然被拉長。
  • 一日和永恆
    《永恆和一日》,一部希臘電影,即使沒有字幕,你也能感受到影像中塵世煙火的味道影片中的人都是沉默的,一個老人,一個邂逅的男孩,老人的家人和位於海邊的老房子及與房子有關的回憶。這部電影很像古希臘的雕塑,沉默中有細語,沉思中見靈魂。
  • 電影裡的手風琴(10):永恆和一日
    電影裡的手風琴:《永恆和一日》
  • 10部經典好萊塢電影,每一部都是豆瓣9.0以上
    今天,小編將要給大家盤點10部美國好萊塢經典電影,每一部都是豆瓣高達9.0以上。這十部影片除了口碑炸裂,更是取得了不俗票房收益,相信不少資深影迷幾乎都看過了。影荒的你可以選擇收藏。
  • 《永恆的敵人》:「記憶」是詩歌的重要功能
    《永恆的敵人》中每首詩都短小、親和卻又不乏觀察的細緻、思想的廣闊和深刻。詩歌記錄了詩人旅行歐洲時的所見所感、對故土波蘭的懷舊、對歷史、時間的沉思。在詩人這裡,詩歌有「記憶」的重要功能。正如詩人所說:「人類的惡與苦難史無法穿透的,就如同黑暗本身;它存在過,卻難以理解。但是後人不能、也不該遺忘,所以,『記憶』理應是詩歌的一個功能。
  • 電影推薦 丨十部在豆瓣評分9.0以上的西部電影推薦
    西部片作為好萊塢電影特殊的類型片,其深層的符號和象徵是關於美國人開發西部的史詩般的神化。影片多取材於西部文學和民間傳說,並將文學語言的想像幅度與電影畫面的幻覺幅度結合起來。西部片的神化,並不是再現歷史的真實寫照,而是創造著一種理想的道德規範,去反映美國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傾向。今天小編整理了十部在豆瓣評分9.0以上的西部電影,歡迎留言交流。
  • 豆瓣評分9.0以上的神作!這7部電影一定不能錯過!
    哥哥飾演的風華絕代的程蝶衣,成為了時光不老的永恆經典。十七年歲月匆匆流逝,世間仍記得你年輕時的模樣!2、《何以為家》豆瓣評分:9.1法庭上,十二歲的男孩贊恩向法官狀告他的親生父母,原因是,他們給了他生命。
  • 豆瓣評分9.0以上的動漫電影,每一部都有不同的感觸
    但他懂得一部卡通片,或者說是一部電影,用什麼去打動別人。所以,宮崎駿筆下的形象是一個個人,而不是一個個沒有知覺的卡通形象。《機器人總動員》豆瓣9.3《機器人總動員》是2008年一部由安德魯·斯坦頓編導的科幻動畫電影。由皮克斯動畫工作室進行製作,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電影公司負責發行。安德魯·斯坦頓執導,本·貝爾特、艾麗莎·奈特和傑夫·格爾林等聯袂獻聲配音。
  • 好看的動漫電影排行榜 豆瓣評分9.0以上哦
    好看的6、獅子王(豆瓣評分:9.1)片長:89分鐘動漫電影獅子王講述了小獅子王辛巴在朋友的陪伴下,經歷了生命中最光榮的時刻,也遭遇了最艱難的挑戰,最後終於成為了森林之王的故事。7、天空之城(豆瓣評分:9.1)片長:124分鐘動漫電影天空之城講述的是主人公少女希達和少年巴魯以及海盜、軍隊、穆斯卡等尋找天空之城拉普達(Laputa)的歷險記。該片於1986年8月2日在日本上映。
  • 電影推薦 丨十部在豆瓣評分9.0以上的喜劇電影推薦
    在豆瓣上,真正評分高的電影少之又少,今天為大家帶來,豆瓣評分9.0以上的喜劇電影,每一部都堪稱經典,你看過幾部?
  • 永恆一日,攝影畫面語言堪稱經典電影,今天或許少有人能耐心看完
    電影《永恆與一日》是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執導的劇情片,從這個導演的名字我們不難發現,導演八成是希臘人。為什麼要把導演的國籍拿出來說話呢,因為,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一個月,很多電影的情節和畫面還在我的頭腦中盈盈閃閃,揮之不去。好像讀過一首敘事詩,總有回味和哲學的慰藉。
  • 豆瓣9.0以上的愛情電影,中國只有一部,導演是周星馳
    情人節從未像今年這樣冷清,電影院和酒店估計損失最大,疫情下的情侶們,或許只能在家互道愛的甜蜜。今年情人節對於單身狗來說,甚是幸運,但為了襯託一下節日氣氛,呆在家看電影是個不錯的選擇。今天去豆瓣找愛情片,竟然發現,豆瓣9.0分以上的電影只有5部,而國內只有周星馳的一部上榜,你知道是哪一部嗎?
  • 高智商懸疑,九部豆瓣評分9.0以上的精選電影
    控方證人豆瓣評分:9.5比利懷德的電影和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小說,此片簡直是兩位大師珠聯璧合的傑作!這部電影的精彩之處在於兩點:極為精彩的劇情,反轉再反轉;演員的神級表演。女人要的是愛,而男人要的太多。教父豆瓣評分:9.2平緩的節奏蘊藏著巨大的權威和張力,音樂舒緩淡淡憂傷,利益博弈人性衝突。無論是演技還是鏡頭、音樂的運用,都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而看這部電影是極其需要沉下心來細細品味,也無論何時翻出來重溫都能有新的感受。
  • 100部豆瓣評分9.0以上的電影
    【100部豆瓣評分9.0以上的電影】既有影史經典,也不乏冷門佳片,馬住周末慢慢看!(電影工廠) 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聽電影 | 時間是個病人—《永恆和一日》電影音樂(上)
    《永恆和一日》是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執導的劇情片,由布魯諾·甘茨、伊莎貝拉·雷納德、法布瑞齊奧·班提佛格裡歐等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