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般良夜》走過的路才叫人生

2020-10-12 住著已亡人

總覺得年輕人要面對未來一段很長的人生,老年人已走過了大半人生,所以年輕人的心理負擔會比老年人沉重很多。

不斷被生活提醒,其實走過的路才是人生。

《那般良夜》

拉爾夫是一個念過古稀的小說家、劇作家,被醫院診斷剩餘的時間不多了。在邁入「良夜」之前還懷揣著最後的兩個心願,並不惜一心求死,最後卻因為一個不速之客的到來,一切都變得明朗起來。

麥可是拉夫爾與前妻的孩子,當初前妻執意將麥可生下來,直到麥可五歲,父子才見了第一面。在麥可的成長過程中拉夫爾除了給錢,似乎沒有什麼參與度。拉夫爾從醫院回來,希望可以和他唯一的兒子和解,但是好像不是很順利。

麥可繼承了父親的才華,成為了一個編劇,在拉爾夫看來這不是一個很滿意的職業。麥可決定回來看望父親時,還帶來了他的女朋友凱西。老人一味想要和麥可單獨談談,就這樣凱西成了拉爾夫的「敵人」。

原本希望通過家庭聚餐化解彼此之間的矛盾,由於拉爾夫的激烈言辭又泡湯了。老人為了得到和兒子單獨交流的機會,不惜處處針對凱西,以至於聚餐中途凱西和麥可就離開了。拉爾夫並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也是,他只不過在尋找一個和兒子單獨聊聊的機會。

回到家的拉爾夫婉轉的告訴安娜自己時間不多了,希望自己不會成為妻子的負擔。安娜因為結婚後兩人沒有孩子,而更加懼怕失去拉爾夫之後的孤獨。老人心中充滿了不舍,但對於離開的態度更加堅決了。

第二天,安娜去了教堂。拉爾夫再一次撥通兒子的手機,電話那頭並沒有傳來他想要聽到的聲音。老人迎來了一位神秘的醫生,原本希望就此結束自己的生命,結果醫生和拉爾夫開了個玩笑,睡夢中拉爾夫又一次被安娜喚醒。

睡醒之後的拉爾夫對於生活有了新的認識,一切又開始有了轉機。除此之外,他的確沒有權利去剝奪安娜在最後一段日子陪伴她的權利。在安娜的幫助下,麥可再一次來到父親的住處,看過父親寫的新作品,看到那些童年的照片,這一切也都可以放下來。對了,此時的凱西懷孕了,這就是那個不速之客。

在最後的一段時光,化解了所有的矛盾,父子之間和解。在安娜的細心照料下,老人度過了生命中最後六個月,與此同時迎來了新生命的誕生,坦然的走近安息的良夜。

在現實與電影的重疊下,主演約翰·赫特於2017年1月27日去世。

看過電影沒有那麼多的過目不忘的鏡頭,這些鏡頭就發生在每天平平淡淡的生活裡。父子之間的隔閡,夫妻之間的不舍,這就是真實的生活。看過電影,似乎人生就是一場救贖,不斷拓展自己與外界的關係,然後與這一切取得和諧,最後終將老去。

拉爾夫古怪的額脾氣有些幼稚,又帶有一些偏執,似乎也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在暮年的時候無論是財富還是地位都收穫頗豐。做不到坦然面對死亡,終究放不下的是親情以及已經化為友情的愛情。走過的路才是人生,路越長牽掛越多。我從不避諱死亡這個詞,但是在長輩面前很少提及,對於老者有著不一樣的意味。大言不慚討論人生的人都是那些走在人生旅途上的人,走完這一生仍然了無牽掛的人或許真的寥寥無幾,至於他們是成功的或者失敗的也就不好評說了。

到了暮年,對於過往的生活會有很多體會,同時也會積累一些麻煩。能夠以足夠的勇氣去創造生活,去直面死亡。

不要溫順地走入那安息的良夜,遲暮的人也該燃燒,也該嘶吼,怒斥,怒斥那光明的泯滅。

川中狗

相關焦點

  • 《那般良夜》那般良夜?
    今晚看的英國劇情片That Good Night片名翻譯成《那般良夜》,也相當傳神。結尾處蒼老、疲憊又倔強的聲音誦讀託馬斯的《不要溫順地走進那個良夜》,特別觸動人心。 溫柔的對待死亡,那般良夜。
  • 《那般良夜》
    在他們那裡,人生初見,少有回憶,只有對美好未來的憧憬。雄心勃勃,豪情萬丈。到了老年,心境則大不一樣。對老年人的形容詞最好的也就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即便「無限好」,「只是」(在這裡,英文似乎可以翻譯成but)黃昏夕陽了。意思是別有什麼希望了,洗洗睡吧。
  • 《那般良夜》唯美
    電影《那般良夜》正是屬於敘事舒緩唯美的那類,這是英國電影。同樣的故事情節,它完全可以拍成懸疑類情節緊張的那種,但是沒有,整個故事看下來都沒有讓你感到驚心動魄的情節,但卻給人一種洗滌靈魂震撼心靈的美感。故事以老年編劇拉爾夫獲獎開始,這並沒有給他帶來多少喜悅快樂,仿佛這事離他很遠,也是習以為常的事。離他很近的是他的日常生活,看病,遊泳,妻子,園丁和她的小兒子。
  • 《那般良夜》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如果我們生活在一起】、【寂靜人生】、【那般良夜】,此間穿插了【紅氣球】。臨睡前看了一下四年前此時的朋友圈,那天看了CCTV6的【青木瓜之味】,也是此般良夜。那段時間還愁著要搬家,呵呵上帝其實給過你信號,只是你沒get。抱著想再搶救一下的心情,又復去下載了被自己唾棄的交友軟體。我對自己說,這是多麼沮喪的情緒,才讓我要跟生活低頭、屈膝啊!
  • 《那般良夜》良夜
    英國詩人狄蘭託馬斯,曾有一首著名的詩作《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寫給他病危的父親。他在詩中對死亡充滿怒火,對生命滿是憐惜,替彌留的父親吶喊,不要輕易向死亡妥協,哪怕人生最後的關頭也要抗爭。在他看來,面對死亡,不論是聰明的、善良的、狂暴的抑或嚴肅的人,都不要選擇緘默、脆弱、悲傷、嘆息之舉。都不要溫順地接受命運的安排,要咆哮,要燃燒,要怒斥。
  • 《那般良夜》這是他的最後一部片子
    兩年前一部根據話劇改編,豆瓣評分8.1分的電影就向我們揭示了這個道理— 《那般良夜》一生演繹了多個角色的約翰· 赫特在《那般良夜》上映前夕因為胰腺癌離開了人世
  • 電影(那般良夜)生命越接近終點,越要快樂的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
    不要溫順的走入那安息的良夜遲暮的人 也該燃燒,也該嘶吼怒斥,怒斥 那光明的泯滅明智的人深知黑暗合理因為,他們的話語不曾激發閃電他們卻也不會溫順地走入那安息的良夜瘋狂的人也歌唱過那易逝的時光而今,旅途中悔恨,卻也為時已晚他們不會溫順的走入那安息的良夜這是英國詩人狄蘭
  • 《那般良夜》一部電影看懂一首詩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白晝將盡,暮年仍應燃燒咆哮;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怒斥吧,怒斥光的消逝。
  • 《那般良夜》那般良夜
    電影正是屬於敘事舒緩唯美的那類,這是英國電影。同樣的故事情節,它完全可以拍成懸疑類情節緊張的那種,但是沒有,整個故事看下來都沒有讓你感到驚心動魄的情節,但卻給人一種洗滌靈魂震撼心靈的美感。故事以老年編劇拉爾夫獲獎開始,這並沒有給他帶來多少喜悅快樂,仿佛這事離他很遠,也是習以為常的事。離他很近的是他的日常生活,看病,遊泳,妻子,園丁和她的小兒子。和獲獎一樣離他很遠的還有他和前妻的兒子麥可。
  • 《那般良夜》戀戀塵世
    可是隨著男主角拉爾夫·梅特蘭病情的加重,所剩時間不多了,他仍有一樁未了的心事,那就是同兒子和解。大概是拉爾夫過於強勢,總是將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兒子身上,總是自作主張為兒子安排一切,卻又固執地要求兒子接納自己的付出,長期忽略兒子內心的真實感受,忽略妻子的感受和想法,導致妻子和兒子都離他而去。
  • 《那般良夜》那般良夜。
    拉爾夫是一名年逾七十的過氣編劇,如今身患疾病的他還有兩個最後的心願:和被自己遺棄多年的兒子邁克和解;確保自己沒有成為年輕的太太安娜的累贅,畢竟他已經開始走入人生的「良夜」。可是,拉爾夫與邁克和解的心願卻因為他與邁克女友發生爭執而被打破。不久後,孤身一人的拉爾夫僱傭了一位神秘的「到訪者」,希望對方能讓他走得不那麼痛苦。然而,這位到訪者卻設下了一個驚人的陷阱。[1]
  • 《那般良夜》不要溫順地走進那良夜,遲暮之人也該燃燒,也該嘶吼。
    你好呀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電影是在豆瓣上獲得8.0高評分的那般良夜 (That Good Night)這是關於一個一心尋死的劇作家在日暮之前的咆哮Part.1 Ralph是一名年逾七旬的作家,他在年輕時候帥氣而風流
  • 走過最美的路是哪條路?
    我們的人生就像是一條路,一條彎彎曲曲,充滿了坎坷,充滿了激情的路,沒有人知道這條路的盡頭在哪裡。我們也不知道要走向何方,我們努力的前行著,只為了心中那個永不磨滅的理想。路在我們的腳下,我們的經歷就是我們的財富,但是不能用「我已經走過」這樣的話語來自我安慰,回頭望望我們的走過的腳步,還能清晰的記得我們走過的腳步嗎?這腳步就是我們走過的路。「我已經走過!」我們不能滿足於這樣的感慨,我們要改變我們的思維,把它變成「我已經走過了,但我還要繼續走下去」,讓我們的人生充滿活力。
  • 《那般良夜》深知黑暗合理,卻也不會溫順地走入良夜
    太陽每天照常升起,讓年輕的心總是對人生充滿期待,相信明天之後還有明天。然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重而復之,事事褪去新鮮、寡淡無味,年華日漸萎縮、有心無力。當「人生終有終點」這一認識日漸清晰,又該如何向著時光戛然而止的安息良夜前行?拉爾夫梅特蘭曾是一個名聲斐然的編劇,他生性風流不羈又固執自傲,他視人生為「備忘錄上的一條條日程」,填寫、刪去全憑自己掌控。
  • 走過人生的低谷,往後餘生都是向上的路
    #情感#走過人生的低谷,往後餘生都是向上的路。人生就像是一場旅行,路上的風景時刻在變化,遇到低谷,不能坐以待斃,而是憑藉自己的努力主動向上走。越是在谷底,就越要奮發圖強,觸底反彈的那一刻,機遇會主動向你招手。
  • 這才叫泡溫泉,你那頂多叫泡澡!
    地處濰坊濱海區,弘潤融匯溫泉小鎮私密的溫泉湯苑以充滿生活氣息的木質外觀,豪華典雅的室內裝修、巧妙的功能布局給遊客如家般溫暖的感覺,安享鬧中取靜的人生境界。
  • 人生要走過多少路,才能活成馬伊琍
    在讓觀眾眼前一亮的同時,她也為自己的演藝路添上了一筆濃烈的色彩。如今44歲的她,在這一行裡已經闖蕩二十幾年。不管是外在還是內在,她都變得愈加有個人魅力,讓人自然而然地就為之吸引。對待演戲,馬伊琍的態度向來一絲不苟。這份專注與嚴謹不僅讓她取得了成績,而且也讓她在人生中活得更利落與漂亮。
  • 《那般良夜》In the face of ageing
  • 耶穌歌曲《主耶穌走過的路》
    【主耶穌走過的路】主耶穌走過的路是一條光明的路主耶穌走過的路是一條永生的路親愛的阿爸父把我們來眷顧因著他愛子的血讓我們得救贖他是那愛我的主他是那愛我的父無論我們走到哪裡他都來看顧我們走過的路他最清楚走過了艱難走過了低谷走回了天家的路主耶穌走過的路是一條光明的路主耶穌走過的路是一條永生的路親愛的阿爸父把我們來眷顧因著他愛子的血讓我們得救贖他是那愛我的主他是那愛我的父
  • 【英國】阿靈頓排屋,從英國最上鏡的路走過
    成為影視劇的拍攝地那是必須滴,美國汽車大亨福特甚至曾想把這排石屋全部買下運到他在密執安的主題公園。有錢就是任性啊,幸虧這任性最終沒能成行,否則,阿靈頓排屋還上得了英國護照封面的內頁嗎?十七世紀曾住在這幢房子裡的毛紡工人,對此屋數百年前曾是修道院的羊毛倉庫或有所耳聞,但無論如何不會預見到,數百年後他們的宿舍竟成了英國最上鏡的建築,門前那條天天走的路竟就成了英國最上鏡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