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家是溫暖的港灣」,也是每個孩子成長的最好學校,經營還一個好的家庭,導致成是否能昌盛的關鍵,不僅僅是考驗父母的治理,而還要看對孩子們的教育,呈現出每個成員的家庭責任,所以一個好的家庭,是否興盛?都取決於這五個「根本」,必然子孫興盛,家庭幸福!
一,勤儉是治家之本
「奢靡敗家,勤儉興國。」這是我們老祖宗早就悟透的經驗,無能你家有多富有,都要知道「勤儉」二字,只有懂得這二字,你才能知道怎麼去引導自己的子孫,如果一個家庭不懂得勤儉,出手大手大腳,最後的結局就成了「富不三代」一說。
因為每個家庭都要明白,所有的物質都是來之不易,就算你家富有,也不是大風大浪刮過來的,「勤儉」也是中華傳統美德,知道來之不易的東西,才是最好的勞動成果。
二,忠孝齊家之本
一個人要對家有忠誠度,一個家庭有孝子家不衰,家庭無孝子,家衰落很快,當然,出孝子也要從一個家庭的教育和模範來看,一個家庭有好的長輩模範,下面的子孫自然也是好的榜樣,所以忠誠和忠孝是家庭之本。
如果一個家庭沒有忠誠度和孝順存在,這家庭的磕磕碰碰接二連三,人心不齊寸步難行,不僅影響到子孫,還影響到整個家族的命脈,所以大家不能忽略。
三,謹慎保家之本
莊子有云:「謹慎能捕千秋蟬,小心駛得萬年船」,一個好的家庭做事風格,都非常謹慎而又細心,因為他們知道謹慎才是保家之本,在家庭的言行舉動都非常小心,這也會影響到後輩們的人生,當然「謹慎」是一門修養課,這是要後天因素造成的。
如果不懂得謹慎,會造成家庭禍事不但,讓人感覺不靠譜的感覺,生活中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小心警慎,才能保持一定的成功局面。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想到周全一點,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都要考慮到。
四,詩書起家之本
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讀書明理,是一個家庭的必修課。讀書使人靈秀聰慧,讀書更能使人識趣明禮。讀書,是一種情懷,敞開心扉,親近大自然,聆聽生命;一個家庭可以不富,但不能離開詩書。
詩書是一個家庭的重要修養,也是一個改變家庭的重要因素,讀書明理,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前提。唯有明白是非,才能做事分得清是非,才能活得明白,承擔起家族的責任,給家族帶來興盛,也才能改變家族。
五,積德傳家之寶
積德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積德行善的人家,必定會有先輩遺留的福澤,能造福子孫;積累惡行的人家,必定會有先輩留下的禍患,會殃及子孫。積善行惡雖是個人一時的行為,但會影響到子孫後代。
「積德」,是一個家族最大的風水,也會導致這個家族的人長壽,積德不是要你捐多少財務,而是從某些小事做起,路上有人摔了一跤需要就診,你送他到醫院,這也是一種積德的表現,這些都體現出一個好的家庭的教養和修養。
不知道大家對霞客文史說的觀點是否贊成?歡迎留言評論,看你們的鎮家之寶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