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的內容理性#
(天下網商記者 王金成)疫苗造假,讓長春長生再無回頭路。
3月16日,破產的長春長生在阿里拍賣平臺處置資產。拍賣的物品主要是集菌培養器、化學試劑酸水解酪蛋白等,合計起拍價約為141萬元。
在這批拍賣物品中,價格最低的是 「易耗品」,起拍價為3382.4元;最高的是「牛血清材料」,起拍價為95.68萬元。
此外,長春長生持有的3000萬股長生雲港公司的股份,將在3月28日以2144.63萬元的價格起拍。
據了解,其餘的約31億元資產,包括廠房、辦公樓、機器設備等,也將陸續被拍賣。
不過截至目前,這批拍品分別有幾千人圍觀外,僅「牛血清材料」有三人報名,但都沒有叫價。
2018年7月,因人用狂犬病疫苗記錄造假被調查後,長春長生很快就遭到了一系列嚴厲的懲罰。
高俊芳等相關責任人也相繼被逮捕,2018年10月,長春長生被處罰91億元。
2019年11月,長春長生已經資不抵債。根據當時的破產清算審計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27日,長春長生的資產總額為31.58億元,總負債為98.22億元,淨資產為-66.64億元。11月6日,長春長生正式破產。
從2017年財報看,長春長生為其母公司長生生物貢獻了99%的業績。疫苗造假被調查後,長春長生就陷入停產的狀態,其母公司因此在2018年半年報後,就再沒有發布過業績報告。
長生生物並沒有隨之宣告破產,但仍逃不了被深交所摘牌退市的命運。短短四年時間,從上市走到退市,長生生物的總市值從最高時的300億元縮減到退市時的7.5億元。
早2018年前,長春長生堪稱中國的「疫苗大王」。
它曾經是國內最大的B肝和流感疫苗的生產企業,同時還佔據了國內狂犬病疫苗和水痘疫苗市場的第二位。
根據長生生物2017年年報顯示,當年其批籤發的凍幹人用狂犬疫苗(Vero細胞)、凍幹水痘減毒活疫苗數量,分別是355萬人份和360萬人份。
以狂犬病疫苗為例,佔據主要市場份額的企業是遼寧成大、長生生物、廣州諾誠和寧波榮安四家,2017年遼寧成大以33.94%的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長春長生排名第二,佔有率為23.19%。如果按照2015年-2017年批籤發疫苗總數計算,長春長生的市場佔有率只排在第四位。
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從2015年到2017年,長春長生的狂犬病疫苗市場佔有率迅速提高。
不過,這個迅速崛起的勢頭,因為造假事件變徒勞。
2018年長春長生被處罰後,不能繼續生產狂犬病疫苗,它的市場份額也被遼寧成大全盤接下。
據了解,目前遼寧成大的狂犬病疫苗市場佔有率已經提升至70%以上,2019年批籤發狂犬病疫苗數量是前一年的1.2倍,真正實現了一家獨大。
人用狂犬病疫苗佔據遼寧成大業務的90%以上,長春長生的退出,為它提供了很大的增長空間。今年2月25日,遼寧成大宣布籌劃與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2016年至2018年,成大生物狂犬疫苗營業收入分別為9.80億元、11.74億元、12.86億元。2019年的營收也將會有明顯的增長,據其業績快報顯示,預計2019年淨利潤增加34,837.77 萬元到 47,435.29 萬元,同比增加 45.73% 到 62.27%。
長春長生退出後,並沒有對狂犬病疫苗市場的供應長生影響。相關專家介紹,疫苗生產數量並不是由產能決定,而是由國家的批籤發決定,目前來說狂犬病疫苗的產能不僅充足,甚至還可能是過剩的。
對長春長生而言,這可能是個很悲哀的現實。行業第二沒了,狂犬病疫苗的供應卻一點沒有受到影響。
近些年,在長春長生之前,疫苗事件已經發生過幾次。
2008年,大連金港安迪公司在狂犬疫苗中添加了增強效果劑——核酸。這樣的做法,可以降低企業的成本,也不影響免疫效果。但是,在我國,把核酸用在人用疫苗裡並沒有獲得批准。金港安迪因此被吊銷了證書,永遠禁止生產狂犬疫苗。
2016年3月,山東警方查獲了一批非法疫苗,案值5.7億元。這批沒有經過嚴格的冷鏈儲存的疫苗,被運輸銷往20多個省市。不規範存儲,會造成疫苗失效,失去免疫的作用。事件在微博上傳播後,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恐慌,被稱為「山東毒疫苗」。最後,相關部門出面解釋,疫苗只是失效,並不會產生毒性。
如今,長春長生被重罰至破產,能否為疫苗企業們真正地敲響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