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歷史上諡號最長的皇帝,被尊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努爾哈赤是滿清的第一任開拓者,那時候的滿清還沒有以「清」為號,僅稱為女真,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建立後金,公元1626年去世。
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從努爾哈赤手中接手了汗位,繼續開拓奠基,先後徵服蒙古和李氏朝鮮,在1636年稱帝,建立大清,皇太極在位時完成了清軍入關的準備工作,不斷削弱明朝的力量,然而皇太極沒有等到入關的那一天,1643年清軍入關前夕,皇太極就去世了。
清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皇太極的九阿哥,孝莊太后唯一親子,6歲即皇帝位,解除了來自攝政王多爾袞的威脅後親政,面對國內的抗清起義,順治用懷柔的辦法安撫,他在位期間,清朝基本統一全國,然而順治英年早逝,1661年,年僅24歲的順治駕崩。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年號康熙,清朝歷史上的第四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康熙開啟了「康乾盛世」的序幕,擒鰲拜,平三藩,徵噶爾丹;晚年因為二廢太子,儲君不定,出現了「九子奪嫡」事件。1722年,在位62年的康熙皇帝在暢春園去世。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年號雍正,在位13年,是歷史上著名的「勤政皇帝」,留下無數奏摺硃批。雍正一改康熙的仁政畫風,整頓財政,清貪肅汙,設立密折制度、秘密立儲制度,設立軍機處,自稱「以勤先天下」。1735年雍正病逝,傳位皇四子。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年號乾隆,歷史上著名的長壽皇帝之一,在位時間僅次於聖祖爺康熙。在位期間以文治武功進一步鞏固統一,主持大小金川之役、清緬戰爭等,並曾經六下江南。盛世後期盛級轉衰,評價不一,1795年乾隆禪位,1799年在養心殿去世。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年號嘉慶,孝儀純皇后魏佳氏(漢族)所生,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個兒子,在位前四年由乾隆聽政,乾隆去世後迅速剪除和珅勢力,之後一直試圖肅清吏治,但收效不大。這一時期,西方發生了工業革命,鴉片流入,而嘉慶在1820年駕崩。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年號道光,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得到皇位的皇帝,在位期間厲行節儉,整頓政務,任用林則徐禁鴉片,但因為戰敗讓道光喪失信心,偏向居安,清朝開始內憂外患,遍布危機。道光在位30年後,於1850年駕崩。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年號鹹豐,清朝歷史上最後一位實際掌權皇帝,也是最後一位通過秘密立儲順利即位的皇帝。鹹豐在位時期,英法聯軍攻入北京,鹹豐攜后妃臣子倉皇逃到熱河行宮,之後再沒有回宮,於1861年8月22日去世,年僅31歲。
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年號同治,是鹹豐皇帝最大的兒子,生母為慈禧太后。同治皇帝在位期間積極任用漢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興辦實務,出現了「同治中興」,在位13年。但直到1873年同治皇帝才親政,第二年就駕崩,年僅19歲。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年號光緒,生母是慈禧太后親妹,1875年,4歲的光緒被兩宮太后立為皇帝,1889年親政,但仍然沒有實權。光緒皇帝主戰、支持維新,遭到反對,被幽禁了整整十年,1908年駕崩,時年38歲,死因成謎。
清憲宗愛新覺羅·溥儀,年號宣統,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名皇帝,2歲被抱入宮中立為繼承人,兩次在位,兩次退位,經歷見證了清朝的滅亡。從這些畫像照片可以看出,前期清朝皇帝都有英偉之姿,後期漸趨文弱,一個比一個年輕、早逝,可窺見清朝衰亡的歷史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