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雜貨的無印良品、賣衣服的森馬,為啥都開始賣菜了?

2020-12-25 愷易說農業

無印良品是一個日本雜貨品牌,被消費者認為是冷淡風的代表。

據悉,無印良品將在中國開設菜市場,首店將入駐上海瑞虹天地。

無印良品的菜市場將延續簡約的風格設計。除了售賣鮮魚、生肉、蔬果等生鮮農副產品外,還提供現場加工和用餐服務,消費者可參與食材的料理。

無印良品菜市場東京店

日式雜貨店的生鮮夢

無印良品售賣生鮮食品的計劃稱為「MUJI marché」,從2016年啟動開始逐步升級:

1、試水,蔬菜「隨便裝」。2016年4月,無印良品在有樂町旗艦店嘗試推出限時販賣蔬菜計劃。有樂町店曾推出1000日元(折合人民幣60.76元)蔬菜「隨便裝」的活動,深受大眾喜愛。這就像是無印良品前期為籌備跨界生鮮所嘗試的蔬果快閃店,先對市場做一個簡單的評估。

2、「醜」蔬菜產地直送。同年10月,日本無印良品開始售賣日本產地直送、無農藥的有機「醜」蔬菜。出售的產品主要是西紅柿、土豆等應季蔬菜,還會根據蔬果供應情況調整線上和線下的庫存,大多以低於一般超市的價格出售。

3、菜場賣生鮮+調味料+加工食品。2017年,無印良品終於在東京本土開設了全世界第一家生鮮賣場。除了新鮮蔬果外,也同時販售適合與這些食材搭配的調味料,或是以該食材為主成分的加工食品,還有約300多項食品雜貨。

據說,每個生鮮果蔬都有標記產品的介紹說明,並會附上相應的製作烹飪方法。

4、超級菜場賣生鮮、開美食廣場、教製作方法。次年3月,無印良品又在大阪開了家號稱全球最大的超級菜市場,佔地面積達4300平米,一半以上的面積用於出售海鮮,蔬菜,精肉等食物。

該店突出展示昂貴的海鮮,如新鮮捕撈的鯛魚和日本刺龍蝦,以及每100克售價1000日元以上的宮崎縣黑牛肉和衝繩阿久豬肉。據悉還將擴大對當地食品的選擇。

店內設有美食廣場(48個就餐位),提供店內烹製的烤肉盒飯(980日元)、海鮮盒飯(1680日元)、酸奶和混合果汁等食品和飲品。此外工作人員會教導消費者店內食材的製作方法等。

還有一些農耕時用的道具被擺放在果蔬產品的旁邊,讓客戶了解到果蔬的來源。

5、進軍上遊&農活體驗。生鮮產品從農民至消費者手上加價率在40-50%之間,源頭直採可以跳過中間的加價環節確保低採購價格。同時,基地直採意味著採購方可以制定標準對農產品進行分選、分級,保證農產品的品質比較穩定。

據了解,MUJI菜市場的300多種農產品來自自己的基地。2018年,無印良品與日本東京的郊區千葉縣鴨川市西部的農場合作,開了一間名為「裡のMUJIみんなみの裡」的全新店鋪。

這裡不僅賣最新鮮的菜,有來自當地食材的原創菜單,還能直接體驗種地。

每一季種植水稻體驗限制在40人之內,所以如果想要參加,就要提前報名。初中生以上的成人,報名費是3000日元(約189人民幣),還會在10個月之後拿到1公斤自己種植的大米。小學生只需要1500日元(約95人民幣)。學齡前兒童免費。而且只要參加,就可以吃到免費的午餐。

跨界「改造」菜市場

菜市場作為居民的「菜籃子」,具有鮮活度高、價格親民、購物便利等特點,是生鮮流動的主渠道之一。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生鮮市場交易規模達2.04萬億,菜市場可以接觸到近50%的中國網民消費者。

除了像無印良品、國美、碧桂園等企業跨界賣菜之外,近年來,菜市場的現代化改造也來越受到重視,智能系統、大數據應用、農產品溯源等技術正在成為新型菜市場的標配。

1、賣衣服不如賣菜?森馬開智慧菜場

森馬旗下的新型菜場「森活之家」首店正式做起賣菜的生意。

近日,森活之家首家現代智慧菜市場水心店開業,該店位於溫州市鹿城區水心路,經營面積2000㎡,分為農貿區、餐飲區便利店等,內設攤位207個,商品涵蓋水產、蔬菜、乾貨、肉類、熟食、小吃等,為現代化、數位化、智慧型菜市場綜合體。

除了高顏值之外,森活之家還攜手優質供應商,打造專屬供應鏈,保障食品安全。

2、阿里改造傳統菜場,布局100個城市

阿里旗下餓了麼近日發布了「智慧菜場六大標準」,包括食材安全可溯源、選品智能管理、數位化營銷、30分鐘履約配送體系、支付新技術、全場景數位化管理等內容。

目前,首批智慧菜場已經改造完畢,在浙江寧波、湖州、杭州等地上線,據悉,今年餓了麼還將依照上述標準完成100個城市的傳統菜場改造工程。

「菜場直播」帶貨

直播間設在農貿市場,人氣旺、接地氣。這些農副產品不僅供應菜場周邊,還通過直播賣到全國各地。

「發貨是這些農副產品的原產地直接發,相當於直播間為這些產品提供了一個展示的平臺。同時,直播間也會有一些現貨可供來到菜市場的消費者現場購買。」

和電商平臺直播有所不同,不是每個菜攤都單獨進行直播,而是在菜市場二樓專門開闢了一個直播間,讓供應商來做直播。「不過,未來這些菜攤也很有可能會單獨進行直播。」

「以後我們還會推出蔬菜水果基地人員與主播場景切換,同時直播。還會讓主播走進恩施扶貧基地、浙江蔬菜水果基地以及在我們的農貿市場攤位前,實時介紹產品的特點、品質和背後的故事。」農貿市場相關負責人介紹。

交易全程數位化

寧波「聯心餓了麼智慧菜場」入口,有一塊巨大的顯示屏,上面分列了交易額、銷售量、訂單量、檢測數等信息。消費者從這個顯示屏上就可以將菜市場的即時「行情」看得一清二楚。

每個攤位前面都有聯網的雙面屏大秤。待機狀態下,一體機的屏幕會向顧客呈現出每個對應攤位的商品種類、單價和產地等;稱重時,屏幕上就會出現對應的名稱、稱重、價格等。在每一單交易完成後,更新後的即時數據也會實時同步在大屏上。

這樣做的好處,對攤主而言,不用在收攤後回憶今天賣出了多少菜,還可以通過系統提示及時補貨。

外賣小哥送菜上門

智慧菜市場內還專門設置了一個「餓了麼訂單取餐處」,網上通過餓了麼下單的商品會專門揀到這裡,系統根據訂單時間順序配置專屬的餓了麼小哥,半個小時內將訂單送達客戶手中。

據了解,聯心智慧菜市場啟動以來,餓了麼的訂單量已經佔到總體訂單的近2成。

無論哪種菜場,都為消費者提供了方便,為農產品拓寬了渠道。

森馬、阿里打造的智慧菜場,偏重於銷售端的數位化升級,而無印良品的菜市場拉近了農產品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聯繫:店裡的蔬菜都會標上產地和農戶的名字;顧客可以給產品留言和提建議;農產品附有相應的烹飪方法;顧客能親自體驗農產品的種植過程……從這些細節能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開始在中國賣菜了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文景在經歷了巨額負責、虧損、子公司破產後,無印良品開始在中國賣菜「自救」了。無印良品在中國跨界「賣菜」據國內多家媒體報導,近日,在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召開的招商發布會上,項目方宣布,無印良品將在中國開設生鮮市場,首家店鋪將入駐該購物中心。
  • 無印良品開始賣菜
    曾幾何時,無印良品帶著一身簡約高冷氣質進入中國市場,收割了一批文青和中等收入階層。時過境遷,這家日式零售巨頭開始走下神壇。MUJI菜市場來了無印良品開始在中國「賣菜」擁擠的生鮮賽道迎來了新面孔。這意味著,無印良品正式向中國生鮮市場發出猛烈進擊。早在此之前,無印良品就已經涉足生鮮行業。此前,無印良品已經在日本東京和大阪的繁華地段相繼開了兩家菜市場。其中,其在大阪開業的菜場門店佔地面積達到4300平米,堪稱全球最大MUJI菜市場。
  • 無印良品下沉賣菜,能否重拾年輕人的歡心?
    「無印良品也要賣菜了,以後再也不能稱『無印良品風』了」,一位顧客如此調侃。近日,無印良品官宣將在上海瑞虹天地開設中國首家生鮮店,屆時門店將有一半的面積用來賣生鮮,包含鮮魚、精肉、水果、蔬菜等4000餘種產品。很多消費者難以想像,如果一半場地走冷淡風,一半場地要去接地氣,風格上是不是會太割裂?
  • 走下神壇後,無印良品開始在中國「賣菜」
    與傳統生鮮市場不一樣的是,無印良品的生鮮超市內部設計仍以MUJI簡約風為主,除了售賣鮮魚、生肉、蔬果等生鮮農副產品外,還提供現場加工和用餐服務,消費者可親自參與食材的料理。   曾幾何時,無印良品帶著一身簡約高冷氣質進入中國市場,收割了一批文青和中等收入階層。時過境遷,這家日式零售巨頭開始走下神壇。
  • 「無印良品」敗在品牌 | 新觀察
    1980年,無印良品開始走向市場,起初只有40個品目(SKU),其中日用生活雜貨有9個,食品31個。而且還特別突出了【わけあって安い】的理念,意思就是【便宜的有道理】,針對大眾的去品牌溢價需求,把一件商品的本身該具備的基礎功能打造到極致,其他的一概不要。1980年-1988年期間,西友不斷地向【無印良品】輸送流量,渠道和營銷資源,只要是西友的賣場,必然就會有【無印良品】。
  • 無印良品要在中國開菜市場了!
    無印良品在中國跨界「賣菜」據國內多家媒體報導,近日,在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召開的招商發布會上,項目方宣布,無印良品將在中國開設生鮮市場,首家店鋪將入駐該購物中心。項目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為無印良品最新業態之一,又名MUJI菜市場生鮮計劃。
  • 無印良品也賣菜了,盒馬該如何應對?
    此次無印良品在上海開店賣菜並非首次,在東京和大阪都有開生鮮店,其中大阪Aeon Mall堺北花田店,號稱全球面積最大的MUJI菜市場,佔地面積達到4300㎡。在現場加工方面,無印良品結合既有的輕食、咖啡品牌,跟盒馬鮮生類似,增加現場現做場景,進行一條龍布局。只是無印良品側重於精品食材,而盒馬鮮生逐步偏向於餐飲端,加強即時即熱的半成品,特別是盒馬火鍋的崛起,讓市場驚呼海底撈的競爭對手竟然是盒馬火鍋。
  • 正版賣菜自救,「山寨」上市圈錢,無印良品和名創優品「生意經」
    正版另闢蹊徑,賣菜自救無印良品從進入中國市場受到熱捧而後熱度趨於冷卻,以無印良品為代表的「中間價位」品牌正在失寵,為拯救中國市場營收放緩的局面,早在2017年8月,無印良品已宣布中國店鋪在秋冬季開啟新定價,其中家居類降價幅度為67%,電子類和健康美容類分別降價21%、24%。
  • 無印良品是時候「下行」了
    2005年,無印良品在上海開出第一家店,雖然在此後的七年時間裡,無印良品都處於一段沉寂期,發展速度較慢,但2012年後,無印良品開始以每年新開30-50間店鋪的速度在中國擴張,2019年底,其在中國的門店數量達到256家店,超過全球門店數量的一半。回首來看,在初期發展階段,無印良品確實開創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並證明了自己在中國市場的生存空間。
  • 無印良品開了菜市場 「文青吸鐵石」也有生鮮夢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無印良品首次將菜市場開到中國。號稱「文青吸鐵石」的無印良品為何選擇此時在中國市場賣菜,生意會好做嗎? 其實,這並非無印良品第一次賣菜,早在2017年,無印良品就在東京本土開設了全世界第一家生鮮賣場;2018年3月,又在大阪開了家號稱全球最大的MUJI菜市場,佔地面積達到4300平方米,並且生意還不錯。
  • 你在某音和某寶買的超低價無印良品四件套是正品嗎?
    最近小編發現某音上好多賣無印良品四件套的,打著清倉處理的旗號,說原價1099的四件套只要99,很多人不禁疑惑,這是真的嗎?是正品嗎?且聽小編一步步分析。首先我們要說一下「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這三個商標是不是一回事?
  • 無印良品要在上海開菜場 除了賣菜也賣便當和食譜
    本文轉自【新浪時尚】;界面時尚從無印良品中國方面獲悉,目前預計的開業時間定在2021年,但更具體的時間、賣場面積及商品種類都還未正式確定。近年來一直在中國市場尋找新機會的無印良品確定將針對中國市場再次引入一種新業態。
  • 為什麼無印良品開餐廳?
    「無印良品開餐廳?」很多聽到時或許都會疑問,無印良品不是賣家居、文具和服飾用品的品牌嗎?怎麼會跑來開餐廳?其實,像無印良品這樣,跨業開餐飲的品牌還不少,例如法國化妝品品牌歐舒丹(L'OCCITANE),也在亞洲開了歐舒丹咖啡。
  • 無印良品沒有秘密-虎嗅網
    放眼今天的世界,ZARA、優衣庫、宜家、711便利店……做得好的零售企業,幾乎無一例外全是SPA模式,而其中,無印良品的品類跨度最大,覆蓋了食品、服飾、日用雜貨,既開餐廳、經營酒店,也設計房屋改造,去年還在大阪開出全球最大生鮮賣場。
  • 優衣庫VS無印良品:一個攢足勁要「擴張」,一個正在走下神壇
    在優衣庫高歌猛進的同時,另一邊,經常被拉出來作比較的無印良品卻略顯頹勢,7月美國子公司宣告破產,負債6400萬美元,10月轉行生鮮去賣菜。 那麼,無印良品近日經歷了什麼?而順勢擴張的優衣庫又做對了什麼?
  • 無印良品跨界餐飲
    12月20日,無印良品(MIJI)首間餐廳Café & Meal MUJI在臺北阪急百貨開幕,簡約清爽的裝潢、在地自然的食材,以及半自助式的點菜方式,一開幕就成為大排長龍的人氣餐廳,這也是無印良品在日本本土之外,繼香港、成都之後的海外第三家餐飲店。
  • 無印良品為何跨界開餐廳? 去無印良品喝杯咖啡可好?
    「無印良品開餐廳?」很多人聽到時或許都會疑問,無印良品不是賣家居、文具和服飾用品的品牌嗎?怎麼會跑來開餐廳?
  • 優衣庫VS無印良品:一個攢足了勁要「擴張」,一個正在走下神壇
    在優衣庫高歌猛進的同時,另一邊,經常被拉出來作比較的無印良品卻略顯頹勢,7月美國子公司宣告破產,負債6400萬美元,10月轉行生鮮去賣菜。那麼,無印良品近日經歷了什麼?而順勢擴張的優衣庫又做對了什麼?01無印良品變「涼」品 轉行賣菜艱難轉身從3月開始,無印良品在生存的道路越走越艱難,先在美國的所有門店均因疫情原因而關閉;而後美國子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更是在
  • 無印良品不務正業跨界做餐飲?
    MUJI」在臺北阪急百貨開幕,簡約清爽的裝潢、在地自然的食材,以及半自助式的點菜方式,一開幕就成為大排長龍的人氣餐廳,這也是無印良品在日本本土之外,繼香港、成都之後的海外第三家餐飲店。無印良品開餐廳?很多聽到時或許都會疑問,無印良品不是賣家居、文具和服飾用品的品牌嗎?怎麼會跑來開餐廳?是不是希望透過餐廳的擺設,讓顧客實際體驗,好提高餐具和桌椅的銷售?
  • 無印良品美國公司申報破產,優衣庫多店停業,服裝行業洗牌加劇
    公告:無印良品美國公司進入破產程序7月10日,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宣布,其美國子公司已宣布破產,負債6400萬美元,原因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3月17日起美國所有門店暫停運營,無印良品美國業務持續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