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講金剛經(18):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2021-03-01 日修一善

點擊標題下方日修一善 愛出者愛返分享者福來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譯

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天眼就是可以看穿牆壁。【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慧眼就是開大智慧。【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做一下筆記,如來有法眼否?寫八個字:「見一切法,離一切法」就是法眼。見一切萬法,當體即空,徹底的遠離、放下,這個就是法眼。【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所以,有的人對這個解釋就是說,一體同觀就是,我們同樣一個心性,個個程度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對這個天眼的解釋,說沒有遠近叫作天眼,各個版本的解釋不一樣,不過我們取一個中道的,就是這一本,底下:

【一切凡夫。皆具五眼。而被迷心蓋覆。】我們迷惑、顛倒,整個蓋得死死的,【不能自見。】沒有辦法見到自己的清淨自性。【若無迷心妄念。如得翳障退滅。】這個「翳」就是眼睛有毛病。眼睛有毛病,它就會障礙視神經。眼睛毛病好了,【五眼開明。】眼睛馬上就開了,就可以見種種的相。我們迷了,體悟到不生不滅的清淨自性,悟了,智慧頓開,大智慧頓開。若無迷心妄念,如得翳障退滅,我們眼睛障礙,就馬上消滅了,五眼開明。

看這一段,標號A,【見一切色也。內外空寂。】你只要見一切法,「內外」上面加一個:「心」,這心不管是內:心煩惱,外面的境界,統統不可得。【名為肉眼。】禪宗在解釋這個五眼,統統回歸這一念,記住這個訣竅,禪宗在說法,統統回歸當下這一念的解釋。B,【見自真性。是法平等。名為天眼。】C,【見自性中。般若之智。名為慧眼。】D,【見諸色相。心不動搖。見一切法。無一切法。是一切相。無一切相。是名法眼。】你看,即相離相,就是正法,見一切法就是即相,無一切法就是離相;見一切相就是即相,無一切相就是離相,不即不離就是中道,是名法眼。

E,【見前際無煩惱可斷。中際無自性可守。後際無佛可求。】看到這一念的前面,沒有煩惱可斷,沒有啊!當體即空。中際就是現在,也是無自性,無自性可守啊!因為念念生滅,這念頭起來,當體即空,沒有妄想、顛倒、執著,佛性就顯現出來了。未來不可知,所以,後際無佛可求。簡單講:佛就是三際當下這一念清淨心,就是佛,這個意思就是這樣。沒有過去、沒有現在、沒有未來,過去、現在、未來,統統集中在這一念清淨心,這一念清淨心徹底的放下,就是佛。【三際清淨。是名佛眼。】

【又雲。若以無相為法身者。名為慧眼。而見如來。】這四個字不要看,劃×。【指空論有。假立名相。名為法眼。】講空講有,講來講去,種種的名相,這個叫做法眼。【而見如來。】就是見自性。【若了有無。即非有無。】有而非有,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也非無,因為心性無量莊嚴,不能說沒有。所以如果能夠了悟有跟無,就不是有有跟無,如果你有,了悟就非有,無也非無,所以,若了有無,即非有無。【二邊寂滅。全體法身。周遍法界者。具足佛眼。而見如來。】你就見到清淨的自性。

【須菩提。於意云何。】你的意思怎麼樣呢?【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這個「沙」字下面加一個「多」字,你才看得清楚。經文裡面是根據古代翻譯的,是簡化,如果你稍微加一個「多」字,馬上就知道。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呢?如恆河中所有的沙,佛說是沙多不多呀?世尊所說的沙,你認為多嗎?【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甚多,很多的意思。【須菩提。於意云何。】你的意思怎麼樣呢?【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一條恆河中所有的沙,有這麼多沙的恆河,你看,這麼多的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諸」就是眾多。這麼眾多的恆河,所有沙就是加起來,每一料沙當作一條恆河,這麼多恆河的沙,統統加起來,哇!沒辦法算。這麼眾多的恆河加起來,所有的沙數,多不多?【佛世界。如是甯為多不。】這種種的諸佛世界多不多呀?【甚多世尊。】太多太多了!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在那個佛世界中。【所有眾生。】那麼多無量無邊眾生的心。【若干種心。】若干種妄想心,【如來悉知。】為什麼悉知呢?下面加四個字:盡皆妄想,統統叫作妄想。再講一遍: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那麼無量無邊的佛世界,無量無邊的三千大千世界,就像沙那麼多,怎麼樣?所有的眾生起心動念,世尊統統知道。為什麼?統統叫作妄想。所以,科學家有科學家的妄想,藝術學家有藝術學家的妄想,政治人物有政治人物的看法、妄想,我們這些世間所有的,只要沒開悟,統統叫作妄想的眾生。不管你太空科學怎麼發達,世尊一句話,統統叫作妄想,一句就解決了。

【恆河沙數者。欲明眾生。有種種妄念。故舉無窮之沙。以為喻耳。楞嚴經雲。琉璃光法王子。觀世間眾生。皆是妄緣風力所轉。】「妄」就是虛妄,「緣」就是境界、外緣。都是虛妄的外緣的境界,隨著這業,「風力」其實就是業力,無明叫作風。這些虛妄外在的境界,眾生都是隨著無明的風力在轉動。【觀世動時。觀身動止。】一下動,一下止。【觀心動念。諸動】其實萬法的動【無二。】無二就是與空相應,當體即空。所有的動,其實當體就是空,諸動不二,不離心這一念,不能離開心性這一念。【等無差別。】簡單講:萬法就是唯心所造,你所有境界的產生,就是因為你起心動念所產生的。這句話就是這個意思。觀心動念,諸動無二,就是你這個念頭,這一念的念頭在動,等無差別。【此群動性。】如果要找來找去,遍尋這個動、動態,【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盡同一虛妄也。】

【若干種心。如來悉知者。眼耳鼻舌身意。若起心動念處皆是國土。於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種差別之心。心數雖多。總名妄心。既覺是妄。】妄想覺悟了,當體即空,【故云悉知。】【何以故。】為什麼呢?【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如來所說的一切眾生的妄想心,說諸心就是一切眾生的妄想心。如來說諸心,「心」上面加一個:「妄」,更清楚。如來說諸妄心,皆為非心,因為那不是心性,不是真正清淨心,都不是真正的心,真正的心是什麼?是清淨自性。為什麼呢?如來說;一切眾生的妄想心,當體即空,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心,那是因為你妄想、顛倒、執著,才有這樣的心,如果沒有,就是見性。方便說有這一顆心。

【覺妄之心。即是非心。】你覺悟了虛妄的這一顆心,當下就是空,就是非心。【本無妄念。不起妄心。即是自性本心。故云是名為心。即是菩薩心。亦名涅槃心。】叫作不生不滅。【亦名大道心。亦名佛心。故臨濟雲。若一念心能解縛。此是觀音三昧法。】你這一念徹底的放下,所有的捆綁統統解掉。所以,我說《金剛經》非常重要,這個是成佛重要的一部經典。

【所以者何。】為什麼?【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我們在吃飯常常念:三心未了,滴水難消,三心未了就是你沒有見性,你就不了解。什麼叫過去心不可得?注意聽!過去的妄想、顛倒,本來就是空,因為你不能體悟,所以拼命執著,當下就是生心。「不可得」就是放下,徹底的體悟,根本就沒有這種妄想、顛倒、執著,那個就是真心。過去是這樣,現在剎那生滅,現在的執著、分別、顛倒、妄想,統統不可得,當下就是真心,叫作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也是這樣,未來的妄想、顛倒、執著,也是不可得,未來的心還沒到,如果未來心到了,還是妄想、顛倒、執著,當體即空。這個三心表示時間,過去、現在、未來,就是三世的心。

所以,整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當你開悟的時候,就沒有過去、現在、未來、妄想、顛倒、執著,過去、現在、未來、妄想、顛倒、執著,就產生了意識形態、無明。如果你這一念徹底的體悟,過去的妄想、顛倒不可得,現在的妄想、顛倒不可得,未來的妄想、顛倒不可得,就怎麼樣?清淨自性徹底的展現,當你清淨自性展現的時候,也沒有所謂過去,也沒有所謂現在,也沒有所謂未來,因為時間是觀念,為什麼時間是觀念?你晚上睡覺睡著的時候,你知道幾點睡覺嗎?你昨天幾點睡著?幾點幾分幾秒睡著?你知道嗎?師父!我知道。那就是還沒睡著,睡著了,時間沒有。是不是?分別心暫停,我藉這個是不得已的,藉助這個比喻是不得已的。你晚上睡覺,你知道你在哪裡嗎?當然不知道啊!沒有時間、空間的觀念嘛!但暫時沒有。我們晚上睡覺,這樣暫時比喻作沒有分別心,當你沒有意識形態、沒有分別心,時間、空間馬上突破,我們是要到晚上做夢,才沒有時間、空間的觀念。

世尊不是這樣,釋迦牟尼佛悟到大徹大悟的人,現在就沒有過去,沒有現在,沒有未來,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沒有壽者相,沒有人生、沒有宇宙、沒有聖人、沒有凡夫,沒有善沒有惡,純一個覺性在作用。

【謂三世心。無性可得。故可從緣而生。肇法師雲。聞說諸心。謂有實心。故須破遣。明三世皆空。故云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虛妄。】當體即空。【三世推求。了不可得。故云。若悟無相無事。平常真心。即法體空寂。不生不滅。湛然清淨。豈有前念今念後念可得也。】馬祖道一禪師這麼說:【馬祖雲。道不用修。但莫洿染。】這個「洿」跟「汙」是一樣的,跟汙染的汙是一樣的,不流動的濁水叫做汙。【何謂洿染但有生死。造作趣向。皆是洿染。】你只要有所執著,統統叫作生死,你就是造善業,拼命執著,還是生死。【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即是道。】你想要體會道嗎?很簡單,徹底放下,平平淡淡的過日子,道就跑出來。【何謂平常心。】底下畫雙黃線,這幾句就是修行重點,【無造作。】加一個:心,心沒有任何的造作,心【無是非。】心【無取捨。】心【無憎愛。】沒有愛也沒有恨,是修行。心【無凡聖。】【是故經雲。非凡夫行。非聖賢行。是菩薩行。】凡夫體悟不出來,如果聖賢著相也不對,所以也不叫作聖賢行,但著相就不叫作修行,是菩薩行。

咒中之王 護身闢邪

內含多版佛咒唱誦版本

胡桃木原木製作

送雞翅木原木掛繩

改變周遭磁場離禍得福

點擊「↑上圖進入微店結緣更多法寶 建寺護法安僧

掃一掃上面的二維碼圖案,同證無上菩提

相關焦點

  • 南懷瑾談「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金剛經》前面這一節的結論,是佛自己提出來心的問題,由眼見到心。他的結論一切都不是心,眾生一切的心都在變化中,像時間一樣,像物理世界一樣,永遠不會停留,永遠把握不住,永遠是過去的;所以「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到底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三個「不可得」,真實地闡述了事物的空性。有人說,這種「不可得」是因為事物本來沒有的緣故,也就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得到,所以才是空。再加上我們看到的事物,都是因緣化合,所以也都是空,最後歸於虛空,就都不存在了。很多人都對事物都持這種態度。
  •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佛智是恆時安住在諸法本性中,所以對一切眾生的心能夠無餘了知。大圓鏡智,全部顯現出來。我們一直都知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 心不可得——《金剛經》
    《金剛經》裡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句話怎麼理解?在哲學上講,過去心屬於過去時,過去的時間已經過去如流水,是不可挽回的,現在的心叫現在時,也就是現在發生的,現在發生的的事情給你造成假相,你以為一切都是真的,實際上,它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就像時間一樣,你根本留不住,現在時不可得未來時也是剎那幻滅的。在心理學上對我們心的描述是這樣的:思想像一條河流,念念相續,沒有間斷,稱之為意識流。
  • 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皆不可得,那我們的「心」該放哪?
    有世界的動力造就了萬有世界的種種,如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等等,這個動力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形成了眾生的共業,這一面其實就是我們的過去心、現在心、和未來心,針對這三心,《金剛經》裡曾告訴我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什麼?經裡要我們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金剛經裡這句話所蘊含的真實意義。
  • 《金剛經》中「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應如何理解?
    《金剛經》講,一個修行的人要達到三心不可得的境界。三心者,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這三種心都是人們妄想中的影子。我們坐在禪堂裡可以觀察一下,一支香下來,我們內心活動的內容是什麼?無非是昨天的事、前一念的事,都屬於過去心;或是明天的事、下一念的事,這就是未來心;有時肚子餓了、口渴了,想要吃飯喝水,這就是現在心。
  • 《信條》看完才知道「未來心不可得」,一心向善你又夫復何求?
    現在是過去的未來,未來又是現在的一切結果。由諾蘭導演又一部奇幻大片,光看一預告片已經是流連忘返,心潮澎湃。看慣了諾威動漫中白人的英雄,還是覺得有點不可接受。但這個有點鬍子的黑人演員演的非常到位。動作,眼神,情感和特技都非常到位,能夠看得出來是一個非常老練的演員。再加上羅伯特的配合,主角的魅力無人能及。電影名字就已經說明了這部電影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因和果。過去、現在、未來,什麼是最重要的?《金剛經》中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也不可得」。生命中真正永恆的是什麼?
  • 佛說《金剛經》體現了人生要守住的八種心,是哪八種呢?
    佛說《金剛經》體現了人生要守住的八種心,是哪八種呢中國的佛教文化的大乘經典中,有佛學大師曾說:「《金剛經》最偉大之處,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是超越宗教的大智慧。」可見佛在開示的《金剛經》蘊含著甚多的智慧。那麼如何超越一切宗教呢?經中除了體現了佛教的教義外,還有天文地理等。
  • 過去、現在、未來,三心皆幻有,而畢竟不可得
    言同一性空,不論過去、現在、未來,三心皆幻有,而畢竟不可得。但世人不覺,執取幻心以為實有,人事紛紜,妄生顛倒,枉受諸苦,無由降伏,一切遂依它而轉,外被境轉,內被見惑,更被過去的習氣所衝動,貪嗔痴三毒轉輾發揮,熟極而流,久久堅固難拔,總是個人我對立的虛妄作用。但一切人事,明知是虛妄,而又不許廢棄,所謂於法不說斷滅相,只要人善用其心,修一切善法者,修一切善巧方便的法,即是般若妙用。
  • 《莫裡斯》過去心不可得
    得不到和已失去愛情故事都愛以這兩個命題為主題,因為這最能引發人心底的共鳴,不管世間的財富,榮譽和頭銜,每個人心裡都會嚮往愛,渴望愛,卻又常常愛不得,愛別離,增加了千百年來被人歌頌的詩篇。James的演繹得非常有層次,甚至絲毫不讓人感覺他在表演,他在列車上的一個靜默的側臉,拿在手中不斷熄滅的煙,甚至是一個站立的背影,都在散發著哀傷,顯示主人公坐困愁城。他也許在想,他們曾經在一起那麼美好的時光,曾經那麼相愛,為什麼會失去彼此呢?
  •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李雙林
    乙木坐酉金之上,也為七殺攻身,酉金又得醜土滋養,為財來滋殺,再見殺來攻身,因為不見印星,又官殺旺而無制,必然損身,會體現到健康方面。 月支醜之本氣為己,透年幹之上故為偏財格,己土被甲木合入,但甲木坐申金無力,很難去合己土,導致己土雖多,卻身弱不能擔之,屬於身弱財旺之格。 用神:水印,木比劫。
  • 德山悟道焚疏鈔(德山宣鑑為何焚燒《金剛經青龍疏鈔》)
    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其實,這段洞徹三心之文並及圓明五眼之文,皆是說明上文之「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之義的。但洞徹三心之文,卻與德山宣鑑禪師的悟道有其不可思議之因緣,今略述德山禪師悟道之原,以作弄引耳!德山(782—865),唐代禪僧,劍南(四川)人,俗姓周,法名宣鑑。
  • 《金剛經》裡的6大名句,悟透福報無量!
    相信對佛教有些了解的人,對《金剛經》並不陌生。《金剛經》全文五千多字,是大乘般若體系的核心經典,與《心經》一同是開啟眾生智慧的法寶。《金剛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講「無相」而不講「空」。迷惑時,我們失去所有時間;開悟後,我們擁有全部世界。
  • 20萬字《金剛經》裡的這三句精華,值得反覆參悟,功德無量
    《金剛經》作為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的智慧精華,一直在佛學領域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它裡面所包含的理論,是佛教理論大廈的基礎也是最高的境界。  在經文中有很多佛教經典名句,直到今天也是廣為流傳。其中有三句,一直以來被奉為《金剛經》中的精華,全文20萬字,反覆參悟這三句話,功德無量。
  • 金剛經十大名句,句句開悟,值得反覆去讀!
    金剛經十大名句,句句開悟,值得反覆去讀!聖度文化總結了金剛經十句經典名句,分享給大家。當年六祖慧能,只是聽了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言下大悟,可見金剛經卻有開悟之功,希望所有學佛者,都能常讀金剛經,功德無量,好處無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金剛經》三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今天分享《金剛經》的三個名句,和大家共同學習。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五祖弘忍和尚給六祖慧能講《金剛經》,講到這句經文的時候,慧能大師就大徹大悟了。我們讀了很多遍,也沒開悟,但雖然沒有大悟,總也會有一點小悟。佛門經常講「清淨心」,為什麼要修清淨心?
  • 《金剛經》名句賞析
    今天 我們來看一下大乘經典裡的《金剛經》名句。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不應住色生心。
  • 佛教:《金剛經》中有名的四句話,越讀越開悟!
    《金剛經》,亦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梵文釋義為:以能斷金剛的智慧到彼岸。金剛經是大乘佛教非常重要是經典,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社會上流傳比較廣的版本主要是姚琴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經和心經一同被稱為大乘般若智慧的核心。
  • 慧律法師講解金剛經:能淨業障分第十六至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天眼就是可以看穿牆壁。【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慧眼就是開大智慧。【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
  • 《金剛經》: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佛在經論上,跟我們講的很清楚、很明白,說出事實的真相。告訴我們,世間一切法都是假的,不是真實。《金剛經》上講:『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那有一樣是真實的呢?這些都是事實,而《大般若經》說得更詳細、更透徹。歸納宇宙人生的真相,實實在在說,就是一個因果循環的現象,因果相續的現象。